明朝宦官
《明朝宦官》|总人气: 256| 总推荐: 0| 总收藏: 0| 简介:
一、宦官一瞥(1)“干儿义子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这是近人岳鸿举写的一首诗[1]。说的是:明末天启年间臭名昭著的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百官中的一些宵小,拜倒在其名下,充当干儿,时已老态龙钟的礼部尚书顾秉谦,捋着长须对魏忠贤说:“本欲为儿,惜须已白。”故命其子拜为孙。魏忠贤心花怒放,赏给他纹银二百两[2]。这是晚明政治史上一幕小小的丑剧。但是,透过这幕丑剧,我们不难看出,魏忠贤之流的宦官掌权时,政治上是何等的乌烟瘴气。 当然,宦官并不是明朝末年的“特产”,宦官是中国古老而又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肌体上孕育出来的怪胎,考其来源,亦可谓久矣。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诗名叫《巷伯》,汉代经学大师郑康成解释说,“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奄官,上士四人,掌皇后之命,于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据说,这首诗是一个名叫孟子的寺人,因被谗受宫刑,愤而作此诗以讽刺周幽王的。这里的奄官、寺人,都是“内小臣”,也就是宫中内臣——宦官的别称。在《左传》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宦官的历史踪迹。此书襄公二年(前571)记载谓,“令司宫巷伯儆宫。”晋代学者杜预注道:“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如此看来,远在周代,宦官就已经出现在深宫内廷之中了。但是,这个时期的宦官,对国家政治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影响。近代学者龙文彬据《周礼·周官》推测,当时的小臣、阍人、寺人之类,“皆内宰统之,上隶于冢宰(即后世宰相)。”因此他认为,在西汉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宦官从未兴风作浪,“宰相制之也”[3]。即以西汉而论,“汉承秦制”,在制度上仍然不失为“古色古香”,三公总九卿,“而少府之官,内臣皆属焉”,仍然隶属于外庭,惟其如此,宦官们的命运,掌握在大臣手中,他们也就不可能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这个看法是不错的。早在清初,最近更新
- 01-01天可汗时代
- 01-01我困了,我醒了
- 01-01宫女谈往录
- 01-01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 01-01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01-01诸葛亮必败
- 01-01那多三国事件薄
- 01-01仰角
- 01-01我与少奇
- 01-01靖国神社大揭秘
你可能喜欢
- 01-01大明朝的另类史
- 01-01明朝那些事儿(陆)
- 01-01明朝的那些事儿
- 01-01正说明朝十六帝
- 01-01明朝那些事儿
- 01-01明朝那些事儿3
- 01-01明朝那些事儿 第5卷
- 01-01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
- 01-01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 01-01我是明朝一小神
- 01-01大明朝的死弯儿
- 01-01明朝那些事儿 第6卷
- 01-01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
- 01-01明朝那些事儿4
- 01-01明朝宦官
网友对《明朝宦官》评论
管理员
·你觉得《明朝宦官》写的如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赶紧登陆或者注册发布下你的看法吧?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请不要发表辱骂、攻击型等不良言论
《明朝宦官》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