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有声有色的版本。
在安北这个地方,骆志远已经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历史会铭记住他。
“孟总,你们好。”骆志远笑着跟孟倩茹握了握手,然后就在赵寒的带领下,进了宾馆住进了赵寒提前预定的房间。
第734章 念旧
这一次来安北考察并应邀参加安北市组织的正式活动,骆志远谢绝了官方的安排,而让赵寒安排考察团一行的衣食住行,所有费用由康桥集团的安北市分公司承担。
宾馆打出了“热烈欢迎康桥集团董事局骆主席一行莅临指导工作”的条幅,大堂里的不少客人看到骆志远进门,都开始自发起身,掌声雷动。
骆志远向众人微笑着挥手致意,目光流转间,发现了几个熟人。其中就有安北市政商两界的老朋友,其中竟然有安北日报社时政部的资深记者老黄。
老黄带几个年轻的记者过来采访,他远远地站在一旁,望向骆志远的目光复杂而热切,还带有一丝无言的敬畏。
时过境迁之后,骆志远早已不是当年日报社不起眼的小记者,而成为权势冲天、富可敌国、声名大噪的大人物。两人之间,也早已不是“前辈”与“后进”和新人的关系,而成了草根与富豪的分野。
老黄没想到,骆志远停下脚步,向他远远地招呼了一声:“黄老师!好久不见了!”
这声“黄老师”喊得老黄受宠若惊,也是惊慌失措。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厚着脸皮壮着胆子挤过来,颤声道:“骆……骆主席,您好!”
骆志远哈哈一笑:“黄老师,快别这么客气,还是叫我小骆就好了你先忙,等我安顿下,我们再好好聊聊!”
骆志远跟老黄握了握手,然后指了指楼上,示意老黄一会去他的房间谈谈。
跟老黄来采访的年轻记者小丽,羡慕得望着老黄道:“黄老师,您还认识骆主席啊,怎么没听您提过。”
老黄尴尬地搓了搓手:“人家现在是大人物了,不比当年的小记者了。小丽,我看我们回去跟领导说一说,邀请骆主席回报社走一走吧,他是一个很念旧情的人,不忘本,很不错的人啊!”
老黄喋喋不休的强调着。
但老黄终归还是没有能上楼去跟骆志远重聚。
毕竟,物是人非事事休,此刻的骆志远已是他无法高攀和接触的大人物了。纵然是见了面,又能如何呢?无话可说,徒增尴尬而已。
骆志远洗了一个澡,换上了一身休闲装。白色的t恤,咖啡色的休闲裤,棕色的软牛皮系带皮鞋,整个人看上去清爽之极。
就在这个时候,骆志远接到了来自京城的紧急电话通知。
半个月后也就是7月11日,凯瑟琳首相访华。7月12日,凯瑟琳将访问华夏中医药大学并作主题演讲,7月13日,凯瑟琳去康桥集团总部考察。
上头安排,骆志远作为己方陪同人员,全程陪同和参加凯瑟琳12日、13日两天的活动,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
凯瑟琳竟然在当选为首相的第一站就开始访华这让骆志远有些意外。而凯瑟琳来了之后,还要去华夏中医药大学访问并参观考察康桥集团,这明显是她本人的亲自点名要求了。
上面要求骆志远必须要在10日之前返京,做好接待凯瑟琳访华的各项准备。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也没有多想,凯瑟琳来就来吧就当是接待一位身份尊贵的老朋友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骆志远坐在房间里的沙发上,点上了一根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中。
他这趟返回安北,是各种因素促成。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他还要做出一项安排,不能公开,算是他的私事。
想了想,骆志远起身去把隔壁的赵寒招呼了过来。
赵寒毕恭毕敬地走进来笑到:“老板,您喊我?”
骆志远点点头,递过了手里的一个纸条子:“老赵,你去帮我私人办点事,这是私事,不要跟别的同志说了。”
赵寒看也不看骆志远递过的纸条,立即表态:“请老板放心,我马上就去办。”
“这是地址,你按照这个地址去帮我约人见面。对了,今晚跟安北市领导的饭局安排在几点?”骆志远轻声问道。
赵寒恭谨回答:“正要征求您的意见,饭局就安排在我们住的这家酒店,然后准备六点半开始,我们安排了三桌,估计应该足够了。高主任刚才打电话过来说,所有在家的市委常委都要出席,然后还有一些部门和区县的领导,再加上工作人员,三个房间够了。”
“他们来这么多人?人多嘴杂,不好说话。”骆志远忍不住皱了皱眉:“算了,就是一顿饭,大家凑个热闹吧。老赵,你让孟总跟高欣庆那边联系一下,争取早点开宴,早点结束,晚上我想约人吃饭谈事,不能太晚了。”
赵寒点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往前安排,争取早点结束。”
说完,赵寒捏着骆志远给的纸条走出了骆志远的房间。
望着赵寒匆忙离去的背影,骆志远忍不住轻叹一声。他晚上要见的人,于他而言非常重要。但对于接下来的安排,他却是一点都没有把握。
至于晚上跟安北市官方领导的饭局,他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这种晚宴本身就是应酬,虽然令人厌倦,却也必不可少。
实际上,他有些厌倦这种应酬。但人在江湖,不能免俗。最起码,他要给滕铭这些安北市的官员们一个面子,不能让人在背后非议他不念故交。
知道他回来,有些官员自发过来想要见面,这是难以避免的。这还是滕铭安排唐雪松进行必要的甄别,否则的话,人更多。搞不好,高新区的人都要赶来。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其实,市委书记滕铭和市长林明仁已经赶到酒店,正在贵宾室交谈。市里的其他常委级领导,也都在陆续赶来。
滕铭笑吟吟地望着其他各位常委:“同志们啊,看看这事闹的,本来是我们要尽地主之谊,宴请骆志远一行,结果却成了客人反过来请我们吃饭……骆志远这个倔强的个性,我们都很清楚,他既然这么安排了,我们还真不好拒绝!”
林明仁微笑颔首:“是啊,滕书记,骆志远还是跟过去一样倔强,不过,也算了,人家是大老板,财大气粗,家大业大,既然他要请客,那我们也就别过于客气了。就像骆志远说的,康桥创立于安北,骆志远是安北人,也曾经在安北工作多年,康桥此番来安北投资,也算是叶落归根。既然是一家人,那也就别互相客套了。”
……
晚宴六点钟开始,晚上八点结束,尽欢而散。
骆志远果然坐了主陪的位置,康桥集团副总裁孟倩茹副主陪,赵寒次之。由此表明,康桥集团设宴款待安北市以市委书记滕铭、市长林明仁为首的常委班子全体成员。
其实这些常委领导大多是骆志远的熟人。
既然都是熟人,气氛当然很好。况且,骆志远的身份摆在这里,此次又是为安北市添砖加瓦而来,安北市的领导当然是极尽迎合赞誉,气氛想不好都不可能。
第735章 密会唐晓岚父母
送走了市里的领导,骆志远自己开车出了宾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之中。他从小在安北市长大,对城区熟悉到不能再熟悉,自然不需要司机。而且,他今晚要办的私事,不宜让外人知情。哪怕是赵寒这样绝对的心腹,也不行。
孟倩茹望着骆志远开车消失在沉沉夜幕之中,忍不住有些好奇地扭头望着赵寒问道:“老赵,骆主席这么晚了,这是干嘛去?跟别人有场合吗?”
赵晗嘴角哆嗦了一下,肃然道:“孟总,领导干什么去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骆主席出身安北,他在这里熟人多、朋友多,或许是出去见老朋友去了,既然领导不要我们跟过去服务,那我们也就不要操心了。走吧啊,回去休息!”
孟倩茹有些悻悻地点点头,知道自己多嘴多问了。
骆志远的行踪如何,她一个下属,有什么资格寻根究底?
骆志远开车去了市石油公司宿舍区,将车停在小区外边,然后步行进了小区。
小区里人来人往,出来散步的居民正在三三两两地返回家中。骆志远低头疾行,直奔唐晓岚母亲唐秀华所在的21号楼三单元三楼西户。
骆志远站在门外定了定神,轻轻敲开了门。
不多时,门开了,唐晓岚的母亲唐秀华出现在门口。眼前的唐母依旧是风韵犹存,但双鬓间明显多了缕缕白发。唐秀华知道骆志远要来,望着门外这个跟女儿关系密切的青年,她目光复杂而伤感。
“阿姨。”
“小骆,来了,请进。”唐秀华依旧性格沉凝优雅,侧身让骆志远进了门。
唐家的一切依旧,与当年没有任何变化。恐怕没有人想到,堂堂康桥集团老板之一的唐晓岚,其母依旧住在安北市这个毫不起眼的生活区里的一栋破旧两居室里。
以唐晓岚的财力,给母亲置办房产改善居住条件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唐秀华一直不肯搬走,她也没有办法。
骆志远去客厅的沙发上坐下,环视了一下周遭。
唐秀华也陪着坐下,默然不语。
“阿姨,郑书记在吗?”骆志远轻轻问道。
唐秀华脸上掠过一丝淡淡的红晕,她点点头:“在呢老郑,小骆来看你来了。”
郑平善是唐晓岚的亲生父亲。自打郑平善脱离牢狱之灾后,就跟前妻离了婚,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唐秀华走到一起,或许是旧情难忘吧?骆志远一直不怎么明白,但也没有必要去弄清楚什么。
骆志远跟郑平善并不陌生。一则,郑平善是骆志远父亲骆破虏的老上级,二则,郑平善能洗清冤狱,还是骆志远在暗中布局拯救。
郑平善其实早就听到了骆志远进门,只是他一直躲在书房里不肯出来。听到骆志远点名,这才咬了咬牙,走出来,向骆志远尴尬地一笑,在一旁坐下。
郑平善冤案平反后,提前离岗,却也因为唐秀兰母女的存在而在安北“身败名裂”。他的老婆毅然跟他离了婚,郑平善净身出户。
就在郑平善落魄潦倒之际,一直苦了这么多年的唐秀华竟然向他伸出了援手。两人如何再次走到了一起,外人很难得知,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骆志远觉得唐秀华现在过得应该是幸福和平静的。
但唐晓岚一直拒绝接受郑平善。她无法忘记,她这么多年私生女身份所带来的各种羞辱和磨难。而郑平善抛妻弃女的做法,母亲唐秀华再次接纳郑平善,都引起了唐晓岚强烈的反弹。
唐秀华凡事一直听女儿的安排,但在这件事上却异样的坚定。
唐秀华坚持去跟郑平善领了结婚证,正大光明冒着很大的压力同居在了一起。从那一天开始,唐晓岚就不再踏进这个家门半步。
而尽管这些年唐晓岚一直派人明里暗里在经济上给予母亲相应的赠予,可是唐秀华都一直拒绝接受。骆志远心里明镜儿似地,如果唐晓岚不接受郑平善这个生父的存在,唐秀华也绝不会再认唐晓岚这个女儿。
唐秀华这个女人,性格中也有几分倔强和傲骨。
唐秀华现在靠两人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日子清贫但却很踏实平静。
一晃这么多年,骆志远能感觉到唐晓岚对于母亲的那种牵扯不断的思念和挂牵,只是她的个性太坚强,郑平善这个不负责任的生父对她的伤害太深,她不肯让步低头。
对于唐晓岚这个私生女,郑平善心里愧疚满腹。而对于前妻和跟前妻所生的女儿,他又何尝不是一肚子愧疚。
当年的错误,一步错步步错,到现在,已经无法回头和弥补了。
望着骆志远,退出官场多年的郑平善慨然长叹,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来。
唐秀华沉默了一阵,轻轻问道:“小骆,晓岚还好吗?”
“还好。晓岚现在美国运作我们公司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大概要下半年才能回国。”骆志远轻轻回答。
“阿姨,我这次回市里来,有个想法想跟您商量商量。”
“你说吧,什么事。”唐秀华点了点头。
“我想把您和郑书记接到京城去住,我在京郊帮你们买了一套房子,你们可以安心在京城安度晚年。晓岚基本上会留在京城,如果可以的话,一家人还是可以团聚。”骆志远笑了笑,“郑书记,这是我父亲的建议,他多年不见您,心里也颇为挂念。”
唐秀华眸光闪烁了一下,她摇摇头坚决拒绝道:“小骆,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留在安北挺好的,生活很平静,没有必要到外面去。你不要担心我们,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唐秀华的眸光中掠过一丝无言的伤痛。
她跟唐晓岚母女相依为命二十多年,如何能不挂念女儿。只是她此刻心里装着郑平善,如果唐晓岚还是不接受郑平善,她断然无法跟唐晓岚“破镜重圆”。
骆志远有些无奈地望向郑平善。
郑平善长叹一声:“小骆,谢谢你的好意。我没什么意见,我一切都听秀华的。对了,你父亲还好吧?”
骆志远默然点头:“郑书记,我父亲挺好,他经常问起您,有时还想回来跟您见个面,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来。”
第736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
对于唐晓岚不认生父的倔强和绝情,唐秀华心里非常酸涩,也有些许的怨愤。
她搞不懂,郑平善毕竟是她的生父,而受伤害最深的自己都已经原谅了郑平善,她这个当女儿的为什么就不能迁就一下父母的感受无论如何,她和郑平善又走到了一起,垂暮之年,来日无多,唐晓岚坚持不接受郑平善,为什么?
跟自己的父亲,何至于有这般化解不开的仇恨呢?
唐秀华自以为很了解自己当女儿,但实际上,她并不真正读懂女儿。
实际上,唐晓岚并非不能原谅郑平善,而只是过去的阴影太深太重,一时间很难迈过这个坎罢了。而且,她最不能接受的是,郑平善跟前妻的离婚。她认为,郑平善又抛妻弃女,伤害了那对可怜的母女。
其实这是误会。
一开始郑平善并不愿意离婚,只是他的前妻去意已决,说白了他是被前妻母女扫地出门的,几乎是沦落街头。
而这,在某种角度上说,也是唐秀华再次接受郑平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唐秀华是一个很心软的女人,尤其是面对当年的恋人,自己唯一女人的父亲,她狠不下这个心来。
所以,她跟郑平善走到了一起,一半是出于怜悯,当然,也有感情方面的因素。这些年,她恨过痛过其实也一直没有忘记过郑平善而郑平善虽然没有公开做什么,但在幕后对于母女的照顾,唐秀华心里是知情的。
也不能一口断定,郑平善当年就是当了陈世美。在那种****的时代背景下,郑平善为了追求政治上的进步,与她人结合,也有无奈之处。
而在那个畸形时代里发生的事,很多都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比如子女批斗父母,比如夫妻反目划清界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骆志远心里很清楚,唐晓岚母女父女之间的隔阂必须要尽早化解,否则会成为毕生死结。
而化解这个隔阂和矛盾的人,必须是他。别人,都不合适,也不会尽心尽力。
骆志远决定替唐晓岚做这个主。
他做出的决定,纵然唐晓岚不情不愿,她也会勉强接受。而只要唐晓岚态度有转变,唐秀华也好,郑平善也罢,他们的态度根本就不是问题。
骆志远笑了笑:“阿姨,晓岚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其实最有数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