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丰船务、宝福发展、联合企业、 
… 页面 18…

连卡沸发展、联邦地产、置业信托,等等。      业务范围遍及欧美及亚大地区,大本营仍在香港。      会德丰与怡和、和黄、太古,并称为四大英资洋行。      马登父子,皆对共产党政权持有戒心,一有风吹草动,便举棋不定,进 而走资跨国。这样几进儿出,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会德丰摊子大大,战 线大长,熟悉其内幕的人知道,貌似强大的会德丰基础并不牢。       “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在这点上,会德丰与怡和集团如出一 辙。      1980年,包氏减船登陆,在航运界引起极大震动。约翰·马登仍我行我 素,大肆利用船价低的大好时机扩充航队。世界航运不景气,油轮首当其冲, 而会德丰主要是散装船,散装货运仍有利可图。      有文章说,包氏一任小马登在错误的航道一意孤行,而不加奉劝,力日 后收购会德丰埋下伏笔。此话说对了一半——包氏确没有奉劝过小马登。包 氏减船,是在数年后证实是明智之举,万一是错误的抉择,岂不连累小马登? 聪明的包氏不会干这蠢事。再说,约翰·马登已是商界政界骄于,赫赫有名 的会德丰大班、汇丰银行董事、市政局议员、太平绅士、英皇室CBE勋衔获 得者,约翰·马登,也用不着年纪仅比自己长一岁的包氏来指点迷津。      1982年,香港报章刊出一条花边新闻,说包玉刚30年前赠与会德丰已 故创办人乔治·马登的一幅中堂寿轴,不慎流落民间,在一古董杂货摊上售 卖,马登独子约翰·马登获悉前去购回此宝物,却发现他人捷足先登购走。      有入指出,这件事成为日后包氏收购会德丰的“契机”。这至少表明, 马登家族并没把包氏赠的宝物当一回事,伤了包氏的自尊。这还表明,包氏 与马登家族缘份已尽。      1983年,会德丰船务共拥有29艘船,载重量139万吨。由于航运市道 狂泻,公司负债21,8亿港元,另外,还需付出6。8亿港元才能完成正在建 造的船。      债台高筑的会德丰船务被迫减船,到 1984年上半年,债务减少了5。6 亿港元。又由于会德丰总公司的支持,减少资本承担4。68亿港元。但同时出 现0。65亿港元的亏损,债务仍高达16。2亿港元。业界传出消息,会德丰船 务可能会因债务而清盘。      如果包氏有心收购,这倒是天赐良机,但包氏没有这样做。      登陆船王包玉刚,借壳扩张的雄心丝毫不减,却不忍拿会德丰开刀。包 玉刚恪守中国人的传统:朋友妻,不可欺;朋友财,不可贪。包氏与老马登 是忘年之交,撕不下这个情面。      但事态的发展,已使包氏毫无顾忌,首先是约翰·马登捅破情面这层薄 纱——他心中根本没有父亲的至交包玉刚,在包氏完全不知的情况下,把会 德丰股份易手他人。      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将干1997年回归中国。约翰·马登不堪设想共产党 接管香港后,将会不会像1949年那样对待外资企业。1984年底至1985年初, 正是会德丰空前危机的时刻,负债累累,脆如蛋壳。市面盛传,数家公司欲 收购会德丰,小马登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退为迸,售股套现,摆脱眼下的危机。约翰·马 登便把所持会德丰股份秘密转让给新加坡宫商邱德拔。      邱德拔祖籍福建,是新加坡良木园酒店集团主席、马来亚银行创办人及 
… 页面 19…

大股东,在南洋及澳洲拥有大批物业。据《资本家》杂志的1994世界华人富 豪榜,邱氏在新加坡华人富豪中排名第二(第一为黄廷方家族),家族资产 约19亿美元 (约折140至150亿港元)。      邱德拔早就有意来港发展,收购会德丰,正是他大举进军香港的契机。      包氏得知马登与邱德拔的秘密交易,十分生马登的气。但接下发生的事 情,已与马登没多大关系,会德丰大战,是在包氏与邱氏两人间展开。                                    龙蛇大战     如果不是会德丰大战,大部分港人还不知道会德丰洋行的最大股东是张 玉良。      张祝珊家族靠西药起家,50年代后期涉足地产。1962年,张祝珊四子张 玉良,以家族公司资金,开始兴建中区两幢大厦。那时香港证寺交易所仅一 间香港会,华资公司上市难于上青天。张玉良决汁借壳止市,他先将一幢大 厦物业联邦大厦,售给马登家族的联邦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换取764万股联 邦地产股票。其后,张王良再将国际大厦售与联邦地产换其股票。到 1970 年7月,张氏家族拥有77%的联邦地产股权。      张氏家族素来低调,人们还一直认为联邦地产是马登家族的上市公司。 其实,真正的股东老板是张氏家族。      1970至1972年问,张氏家族再次借壳上市,以联邦地产的部分股份,U 及半山区梅道、种植道、花园台等物业,先后交换会德丰股份。张氏家族拥 有会德丰股份最高时达40%,马登家族还下到20%。第一大股东张玉良只担 任童事,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仍是约翰·马登。      张氏家族借壳上市,只要其肉(实),不计其壳(名)。这一享性,与 小马登截然相异,小马登只要其壳,不计其肉已被他人掏空。由于张玉良图 利不图名,故小马登不觉最大股东张氏是个威胁。      约翰·马登好大喜功,还可以新会德丰大厦进一步证实。1980年,约翰·马 登拟建此大厦,他旗下的置业信托有足够的资金独建。马登却要另组嘉华地 产公司,吸收各地产商合建,最大股东又是张玉良的锦兴置地。这就是说, 马登10亿资金可盖1幢楼,他却要盖5幢乃至10幢,占有股权被摊薄并不 在乎,只要物业仍名义上为自己控有。     难怪会德丰会在30年间,膨胀为200余家公司。故而事后有人说,马登 拥有的会德丰,实际上是一只巨大而空洞的最大股东张玉良,放弃秉掌会德 丰大权,但绝下会放弃其利益,会德丰的业绩常常令人失望,加之航运衰退, 其业绩吏是一落千丈。小股东视会德丰股票为鸡肋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玉良对马登日益不满,矛盾渐深。      马登事先未跟董事局打招呼,就把所持的14%的股份私下售予新加坡富 商邱德拔。张玉良气得七窍生烟:我是会德丰的最大股东,股大权大,你怎 能背着我干出这么大的事呢?      1985年2月14日,邱德拔财团刊出广告,声明已向马登家族购入14% 的股权,开始向其他股东全面收购会德丰股票,出价A股6港元、B股6角 港市 (B股A股虽不等值,但投票权相同)。      张玉良决定挫败马登一手导演的收购计划。      以张氏的财力,与邱氏旗鼓相当,张氏已占拥有34%股权的优势,反收 
… 页面 20…

购击溃邱氏易如反掌,但张氏一直没有做洋行大班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张 氏有心淡出香港。      张玉良淡出香港,不外乎是这两太原因:一是)看好1997年以后的香港 前景,50年代初,张氏家族在内地的资产被政府接管,二是几年前张家内江, 张玉良与二嫂崔秀英对簿公堂,张玉良虽赢得官司,“保住”家产,却名声 扫地,张氏深感香港人言可畏,不如一走了之,远迁澳洲。      这一年1月,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一举购得港灯集团,名声大振。张玉良 做地产时认识李嘉诚,钦佩李氏的财力与魄力。邱德拔发起收购时,张氏找 到李氏,希望李氏完买下他手中的股份,再借34%的优势击败邱德拔,从而 控得会德丰。      对这块送上门的肥肉,李嘉诚自然喜出望外。但他不久前斥资29亿收购 港灯,元气尚未恢复,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调集10—20亿港元现金,与邱德 拔抗衡。按邱氏出的价,他很快就能将股份增至50%以上,绝对控有会德丰。      李嘉诚做了一趟顺手人情一—以回报收购和黄时,包氏说服汇丰鼎力相 助的的“人情债”。2月15日中午,李氏包氏会面,两位巨头又一拍即合。      会德丰主营地产航运,与现时的包氏经营方针相似,会德丰系的公司, 大都业绩不佳,但潜质极大。连卡佛是香港最古老的百货公司,在港九闹市 拥有大量的百货商场及精品店。      邱德拔开出的优惠收购价,会德丰小股东欣喜若狂,把一贯视之为鸡肋 股的会德丰股票,抛给新加坡来的大豪客邱德拔。2月15日收购首日晚,邱 氏宣布,所持股权已增至23,5%。      同日晚,心急人燎的张玉良,在李嘉诚的安排下与包玉刚晤面。张玉良 首先提出要求,要包氏彻底收购(指持股量过半),完全控得会德丰,不予 对方高价反收购之缝隙,包氏满口答应。接下张玉良提出转让34%股份的价 钱,包氏又是满口答应。传媒推测,张氏转让股权获纯利应以亿计。      2月16日股市收市,包氏财务顾问获多利公司代表包氏宣布,包氏集团 九龙仓公司加入会德丰收购,出价A股6。6港元、B股0。66港元,比邱氏的 出价高出I0%,并宣称已拥有会德丰34%的股权。      此役,被传媒视为“龙蛇大战”。邱德拔是过江强龙,不是猛龙不过江, 敢来巨富遍地的香港斗富,实力不可小觑。盛传邱德拔与世界首富江莱皇室 关系甚密,财富几何,港人不明底细。包氏曾为世界第一船玉、华人首富, 近年来船值狂泻,故身家要大大减磅。但包氏是“地头蛇”,占尽地利。九 龙仓一役,包氏声誉大隆。故两强大战,难断鹿死谁手。      原会德丰两大股东张王良与马登,现在都处于局外,坐山观虎斗。      喜的是仍持有会德丰股票的小股东。九龙仓的出价,如天外横财。但仍 有人待价而沽,认定两强相争,必把鸡肋股抬高变成“鸡腿股”。      果真,2月18日周一重新开市,罗富齐(邱氏财务顾问)一方股客盈门。 但不久出现6。8港元暗盘,均高于两者的收购价。联交所宣布会德丰停牌。      令人奇怪的是母公司被停牌,旗下7家上市子公司照常挂牌,股民便去 炒“子股”,置地信托和联合企业股价冲天。      19日除夕前日,鼠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罗宫齐父子公司代表邱氏财团宣 布提高收购价,A股作价7港元,B股7角港市,会德丰小股东又是一阵狂喜, 抢先抛股者气得咬牙。      一年的股市交易落幕,休市5天。交战双方皆无过新年的闲情,厉兵秣 
… 页面 21…

马,来年决战。      2月25日大年初六,牛年股市开市,牛气冲天一一获多利代表包氏宣布 收购会德丰旗下的联合企业,每股作价11港元,溢价26%。联合企业有相 当部分资产是船只,船只贬值,其股票也被贬至“豆渣股”,包氏为何做这 赔本生意?这正是包氏高明之处,联合企业持有68%的会德丰股权,包氏釜 底抽薪,既增加手中的股份,又可阻止联合企业把股份售给邱氏。      翌日,包氏不等邱氏拆招,又进一招——再次提高收购会德丰股票的价 格,A股7。4港元,B股0。74港元。获多利向媒介宣布,九龙仓已拥有38% 的会德丰股权。      股民静候邱德拔奋起反击。但邱氏沉默不语,动静全无。股民眼看无戏, 相继售股套现。      1985年3月15日,获多利公司代表包氏财团宣布,九龙仓持有超过50 %的会德丰股权。包氏大获全胜。      不日,邱德拔通过财务顾问罗富齐发表声明,正式放弃收购会德丰,并 把所持的25%会德丰股份售给九尤仓。邱德拔收购未遂,却大大出了一番风 头,且获利不菲——购股售股,纯利高达1。1亿港元。      这次收购大战,包氏共耗资25亿港元。不久,包氏踌躇满志进驻毕打街 会德丰大厦颀楼的大班办公室。约翰·马登留任董事并当选为名誉行政总裁。      九龙仓、会德丰两役,奠定了包玉刚成为香港第二华人财阀的厚实基础。      香港作家冷夏、晓笛在《世界船王——包玉刚传》一书道:       “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会德丰,从他个人主观愿望而言,纯粹是商业行 为,并非有意针对英资财团(注:包氏于19“年加入英国籍)。至于外人将 他这种商业行为归结为一种深谋远虑的政治企图,这种推测虽然有些牵强附 会,但不失力一个有趣的角度——因为九龙仓、会德丰、和黄、港灯这些洋 行,在英国统治香港一个多世纪后渐渐落入包玉刚、李余诚这些华人财阀手 中,恰恰与英国将于1997年把香港交还中国殊途同归。”                                     四女四婿      包上刚有4个女儿,她们分别是:陪庆、陪容、陪丽、陪慧。      包上刚对女儿很严厉,从不溺爱。女儿小时候,做校服时,往往做大一 码,把裙摆缝高一两寸,待个头长高,又把它放下来,鞋子也是买大两三码, 鞋里垫几个鞋垫,待脚大了,再把鞋垫一一取出。二女陪容回忆道,她小时 几乎没穿过新衣,都是捡大姐穿下下的旧衣裳。陪吝说:”虽然生活是俭仆 了些,但父亲把我和姐姐送进当时最好的学校。”      作为传统的中国人,包氏没有儿子,自然会感到一些遗憾,随着女儿的 长大,成家立业,又为包家带来了四个“儿了”。      四个女儿均留学美国。对女儿的婚姻,包氏曾作许诺,由她们自由选择, 父母只作参考,不计较对方是贫是富,只要人品好,有事业心,就可以考虑。      陪庆嫁的是奥地利人—一赫尔墨特·索尔曼,他们都是芝加哥大学法学 院的学生。他们交往很长期间,索尔曼都不知Anna(陪庆的英文名)是世界 船王包玉刚的女儿。索尔曼的中文名是苏海文。      1970年,苏海文加入包氏家族事业。不久,升为环球集团第一副主席。      1986年,苏海文当选立法局议员。苏海文回忆道:“包玉刚先生待我像 
… 页面 22…

父亲。”      二女儿陪容的丈夫是吴光正。      吴光正是上海人,父亲是在德国工作的建筑师,他与母亲定居香港,后 赴美留学,先后攻读建筑学、物理学、数学、商学。吴毕业后,在美国大通 银行工作,于1973年与从事室内设计的陪容结婚。      包玉刚最器重二女婿,常带他在身边参与重大的商务活动,有意将他培 养为家族事业的掌门人。      三女婿叫渡伸一郎,与陪丽是华盛顿大学的同学。      一郎学的是建筑,陪丽学绘画。毕业后,两人双双在洛杉矾工作。陪丽 反对一郎参加家族的船务,但一郎经不起包玉刚的劝说,加盟包氏集团,主 管集团在日本的业务。      陪慧的丈夫叫郑维健。他是广东人,出生香港,是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 和纽约癌症专科纪念医院的院士。      陪慧是美术设计师,她与大夫定居美国纽约,过普通薪金阶层的日子。 包玉刚每次赴美,都会去看望女儿女婿与外孙。陪慧与三姐一样,不愿加人 家族事业,在包氏的动员下,夫妻俩于1987年回港。      1991年9月23日,一代商界巨人包土刚爵士病逝于香港寓所。      10月3日,包玉刚丧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极尽哀荣。”      中国领导人江泽民、邓小平、李鹏、杨尚昆等致送花圈。不少国家的元 首、政府首脑及政要发来唁电。      出席丧礼的政要及名人有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港督卫奕信、前英 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夫婿及儿子、李嘉诚、安子介、利国伟等数百人;环球 集团员工及各界代表上于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