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六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亡清兴六十年-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疏请内臣出镇,用其腹爪陈汝明、孟斌、周显谟等,辇金长安,拜魏忠贤为父,绘冕旒(liú)像于岛中。至今陈汝明等一伙,仍盘踞京中。皇上登极之赏,俱留费都门,是何缘故?交结近侍,十当斩!

  第十一,奴酋攻破铁山,杀辽人无算。文龙逃窜皮岛,且掩败为功。十一当斩!

  第十二,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观望养寇,十二当斩!(《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督师袁崇焕历数毛文龙十二大罪状后,毛文龙神丧气夺,口不能言,惟叩头求生。袁督师严厉地说:“尔不知国法久了,若不杀尔,东江一块土,非皇上有也!”然后问东江各官等道:“文龙罪状明否?”各官唯唯,没人敢说话。又问众兵,同样也唯唯无辞。只有几个毛文龙门下私人,称其数年劳苦。袁崇焕厉声斥责说:“毛文龙,不过就是一个匹夫罢了!因他守卫边疆,官至都督,满门封荫,酬劳足够了吧?他竟然敢欺骗朝廷,无法无天!我们要五年平奴,就要奉行列祖列宗制定的国法,今日不斩文龙,何以惩后?皇上赐给我尚方宝剑,正是这个原因。”这些人吓得唯唯诺诺,不敢仰视。

  夏允彝《幸存录》关于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记述

  袁督师叩头请旨道:“臣今诛文龙,以肃军政。镇将中再有如文龙者,亦以是法诛之。”又说:“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袁督师宣谕后,立即取下尚方剑,令水营都司赵不忮、何麟图监斩,令旗牌官张国柄执尚方剑,斩毛文龙于帐前。这时毛文龙的兵将在帐外汹汹,但袁崇焕军威严肃,且事出意外,这些兵将还不敢挑起正面冲突。

  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后,做了几项善后工作:

  第一,埋葬文龙遗体。命将毛文龙的遗体,装棺安葬。袁崇焕亲自到毛文龙灵柩前拜祭,祭奠其亡灵。祭词云:“昨日斩尔,乃朝廷大法;今日祭尔,乃僚友私情。”遂下泪祭拜。

  第二,安抚东江各官。只杀毛文龙一人,其余不问,照旧任职。这样就稳住了东江的局势。

  第三,整合皮岛部伍。皮岛的副、参、游、都、守等官员,不下千员,既多又滥。如旅顺参将毛永义所管3600员名,经过袁崇焕亲自点核,能为兵者,不过千人。因此,对毛文龙的部众,进行核查整编。分东江2?8万官兵为四协:用毛文龙之子承祚管一协,用旗鼓徐敷奏管一协,另二协由东江各官举游击刘兴祚、副将陈继盛二员分管。将毛文龙的印与剑、以及东江的事权,令副将陈继盛代管。





  第四,分赏东江官兵。将带来饷银10万两,分给各岛官兵。

  第五,遣散无辜民众。安抚各岛军民,释放狱中无辜。

  第六,题请裁撤总兵。袁督师核查,毛文龙虽曾经夸口说有众数十万,其实官兵不过2万人,不需设一“赘帅”,因此上疏请求皇上,应停此缺,“省糜费而杜隐忧”。

  第七,移咨朝鲜国王。向朝鲜国王李倧,通报此事。

  第八,立即奏报皇上。上《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崇祯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到覆)。

  袁督师处理完东江事后,于五月初九日,扬帆回航宁远。

  袁崇焕计杀东江总兵毛文龙一事,在朝廷上激起轩然大波——毛文龙该不该杀?袁崇焕此举是同室操戈,还是为民除害?众说纷纭。直到今天,学术界仍然见仁见智,争议不休。三、评说不一

  对于袁崇焕计斩毛文龙之事,朝廷和辽东都在争论,当时和后世也在争论,论是论非,难得共识。概括说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毛文龙该杀;另一种看法是:毛文龙杀错了。

  认为毛文龙该杀的,还分为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文龙该杀,杀得好。梁启超《袁督师传》引述程本直的话:“辱白简,挂弹章,可数百计也。是左右诸大夫皆曰可杀,国人皆曰可杀也。其不杀也,非不杀也,不能杀也,不敢杀也,是以崇焕一杀之而举国快然!”他认为:“夫以举国不能杀、不敢杀之人,而督师毅然去之。”

  第二种意见认为,毛文龙可杀,但应先奏后斩,而不应先斩后奏。但先奏后斩在当时是否具有可行性?袁崇焕在《奏报》中说:“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终不可制。欲擒之还朝,待皇上处分。然一擒则其下必哄然,事将不测,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法,诛之顷刻,则众无得为。文龙死,诸翼恶者,念便断矣。”可见,其先斩后奏,也是迫不得已之事。

  第三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有十二条罪状,可以借别的碴儿将毛文龙杀掉。查继佐《罪惟录》评论曰:“或曰调文龙御险,如矫抗,可杀也!”他说袁崇焕可以派毛文龙到最危险的地方担任防御任务,假如毛文龙不服从军令,你就可以杀掉他。但实际上,假如毛文龙就赖在皮岛,你派他他不去,你怎么杀他啊?你到皮岛你也杀不了他,他还有几万军队呢。所以这个意见也不可行。

  认为毛文龙不该杀的,也分为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抗御后金有功,不该杀,杀错了。

  第二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有功有过,其过没有死罪,可严惩而不可杀头。

  第三种意见认为,毛文龙即使无功有过,“十二条罪”也不该杀,杀毛文龙是“同室操戈”。

  不管怎样,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是越权之举。因为尽管袁督师有尚方剑,但是朝廷并没有授予他杀总兵、杀左都督将军的特权,何况毛文龙也有尚方剑!这使人联想起在七年以前,初到辽东的袁崇焕也是越权,直接奏告首辅叶向高营筑宁远之议,当时得到大学士、帝师孙承宗的支持。现在袁自己是蓟辽督师,这次的越级,只能依靠皇帝的支持才可以过关了。

  袁崇焕回到宁远后,立即将斩杀毛文龙一事详细奏报崇祯帝,阐明这么做的理由,最后说:“但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诛。便宜专杀,臣不觉身蹈之。然苟利封疆,臣死不避,实万不得已也。谨据实奏闻,席藁待诛,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臣临奏不胜战惧惶悚之至。缘系云云,谨题请旨。”

  毛文龙墓

  崇祯帝虽对袁崇焕先斩后奏的举动不满,但因重用袁崇焕,要依靠他实现复辽的宏愿,所以旨批:“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提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兼碍。卿能周虑猝图,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危,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一切处置事宜,遵照敕谕行,仍听相机行。”这里说到毛文龙的罪状,糜饷冒功是其一,不听朝廷命令、不受节制是其二,索饷要挟是其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崇祯帝的批示中说毛文龙“通夷有迹”。后来这件事得到证实,明东江总兵毛文龙暗通后金。





  崇祯元年即天聪二年(1628年),毛文龙先后给天聪汗皇太极八封书函:第一封为正月,第二封、三封为二月,第四、五封为四月,尔后有第六、第七、第八封。毛文龙在给天聪汗皇太极的书信中说:“汗凡有旨来,我皆领受,无不遵行。”“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从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他还表示:“尔牵兵前来,我为内应,如此则取之易如反掌。”这些书信不见于明朝的《东江疏报节抄》,而见于后金的《满文老档》。

  关于东江后事,这里还要讲一下孔有德和尚可喜。这两个人都曾经是毛文龙的部下,在毛文龙死了四年之后,叛明降清,后来成为清朝的藩王,为清军入关、统一中原立下汗马功劳。有人认为他们叛明降清是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结果。而实际上,后来叛明降清的洪承畴、吴三桂等,都没有做过毛文龙的部下。孔有德和尚可喜叛明降清的原因很复杂,恐怕不能简单推断是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的必然直接结果。

  我的看法是:

  第一,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出于“五年复辽”的全局考虑,而不是出于个人之意气。

  第二,袁崇焕杀毛文龙并不是要撤掉东江这个基地,而是要将这个基地置于蓟辽督师的统一指挥之下,使其真正发挥基地作用。但是由于三个月后袁崇焕就入狱,还没有来得及整编东江部伍,后来该部降的降、散的散,成为政敌攻讦袁崇焕的口实。

  第三,袁崇焕曾经对毛文龙多方争取和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凡五回合,然毛文龙骄横跋扈,无视王法,拒受节制,于是将其斩于帐下,是为无奈之举。毛文龙已经“通夷有迹”,杀之不为“同室操戈”。

  第四,袁崇焕先斩后奏,是擅杀毛文龙。虽有其不得已之处,但是留下口实,后来成为自己罹难的一条罪状。

  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件事,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审视,从中可以看出袁崇焕的性格和处事风格。袁崇焕是条汉子,敢做敢为,当机立断,聪明睿智。

  正当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为实现五年复辽的战略目标,重新进行战略布局之时,后金方面也走了一招很高明的棋。皇太极见关宁锦防线坚固,宁远城不可攻,袁崇焕不可胜,于是不再正面强攻锦州、宁远,而是绕过关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破塞入内,进攻明朝的首都北京。一场北京保卫战即将展开。





  第三十一讲

  北京危机

  明朝的首都北京,先后有两次大的危机:第一次是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己巳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进攻北京,这次明英宗做了蒙古军的俘虏,于谦成为保卫北京的英雄,后来又惨遭杀害。第二次是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也是己巳年,后金皇太极率军攻打北京。这一年,朱由检19岁,皇太极38岁;袁崇焕46岁。这次北京危机,关系到明朝的生死存亡。一、突袭北京

  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汗位之后,实行天聪新政,调整内外政策,权力初步巩固,出现新的气象。他东向用兵,同朝鲜结下“兄弟之盟”;西向用兵,同蒙古多部联姻结盟;北向用兵,进军黑龙江流域,取得重大成果;南向用兵,发动宁锦之战,吃了大亏,无功而返。

  皇太极南向用兵,正面对着的是袁崇焕防守的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先是,天命十一年即天启六年(1626年),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败在宁远城下,不久命丧九泉;天聪元年即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不服输,又亲率大军进攻锦州和宁远,结果也失败了!

  此时,皇太极怎么办?在他面前至少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强攻宁锦防线。即用最大的力量攻破袁崇焕守卫的宁锦防线,但是不行!皇太极说:“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清太宗实录》卷三)就是说皇太极父子一攻宁远失败,二攻宁锦不克,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啊,他再攻宁锦失败了怎么交待?

  第二,暂时按兵不动。也不行。假如皇太极对明朝不采取攻势,稍微示弱,后果会更加严重。因为后金是一个军事政治国家,靠不断的战争胜利来巩固权力,充实财富,壮大力量,不进攻宁锦防线,没有战绩,怎么巩固新取得的汗位?

  第三十一讲北京危机|清人绘《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图》之“喜峰口”

  第三,绕道突袭北京。就是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直接叩打长城的薄弱环节,然后直驱北京。这个办法,或胜或不胜。如果得胜,皇太极就威望大震,同时给明朝致命一击;即使不胜,也可以趁机掳掠财富。

  皇太极是个聪明人,他既未采取“强攻”策略,也未采取“不攻”策略,而是采取了第三个方案。

  努尔哈赤在兵法上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叫做“释坚攻脆”。皇太极正是继承了努尔哈赤这样一种战术思想,暂时放弃进攻关宁锦防线,出其不意,突袭明朝看似强固、实则脆弱的首都北京。

  皇太极采取绕道蒙古突袭北京的策略,可以说是新招,也是险招。大家想想看,他居然敢从沈阳绕道蒙古来打北京,这在过去从未有过,除了袁崇焕谁都没有想到,当然是新招了;这又是一个险招,一旦失利,人家把后路截了,把老家给你抄了,连回都回不去。皇太极这一招在军事上来说的确是不得了,我看过台湾的《中国古代军事史》,是蒋介石做主编,一些退役的将军来写的,那些将军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他们很赞赏皇太极这一招,说这是非常高明、出乎常人预料的一招。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初二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不打锦州,不打宁远,也不打山海关,而是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

  这是后金一方。那么,明朝一方怎么办呢?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此举,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说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夷”指的是蒙古,“奴”指皇太极。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这时,袁崇焕怎么办?在他面前至少也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围魏救赵”。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叫“桂陵之战”,当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齐求救。齐王派田忌、孙膑率军去救援。孙膑以魏国精锐在赵,而内部空虚,就引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诱使魏将庞涓赶回保卫首都;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伏,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的典故。在皇太极打北京的情况下,袁崇焕可以率军直捣后金都城沈阳,迫使皇太极回兵,或设伏截击之,以解京师之危。我称之为“谋略智慧”之策。

  第二,观望待机。就是袁崇焕带兵或派兵进关,在京东某地,驻扎观望,探听消息,待机而动,选择谋略——可攻则攻,可守则守,可退则退,见机而动。我称之为“可进可退”之策。

  第三,率兵勤王。就是亲自率领军队,日夜兼驰,入关勤王,直奔北京,保卫京师。我称之为“赤胆忠心”之策。

  以上三种方案中,袁崇焕依据自己的理念、经验、性格,选择了第三方案:就是亲自率领骑兵,千里入援京师。二、千里入援

  千里入援是个概数,实际上不到1000里。我算了一下,北京到山海关700里,袁崇焕这时在中后所,中后所离山海关大约100里,袁崇焕实际所在的地方到北京大约800里。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六日,八旗军东、西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等。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于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