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令长官。蒋介石集团内部对东北的人事安排,到此初步告一段落。
  然而,进入9 月以后,蒋介石的情报机关不断送来情报,说中共的军队正在秘
  密地向东北开进。但是到底出关了多少,分布在哪些地区,则全然不清楚。这一下,
  急坏了蒋介石,他立即命令东北接收官员飞赴长春,与苏方进行交涉。
  1945年10月9 日,第一架飞入东北的国民党飞机在长春降落。40余名国民党军
  政官吏作为先遣人员进入东北。10月13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外交特派
  员蒋经国、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嘉傲等国民党接收大员也飞抵长春。
  熊式辉和蒋经国等立即与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进行了第一次会谈。
  在会谈中,熊式辉声明:此次来东北的任务是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办理接
  收东北事宜,希望能得到苏军的帮助。并提出四点要求:(一)协助我方建立政权,
  并接收各省市行政机构;(二)协助我方接收日本及伪满在东北之工业机构及其设
  备;(三)我方决定由海上船运军队到东北接防,请指示适宜登陆地点,并予协助。
  又我方拟船运军队在大连港登陆,请将该港口现状见告;(四)我方为期在苏军撤
  退以前,保有相当兵力以维持各大城市之治安,并准备空运少量部队到沈阳、长春
  各地,请予协助。
  苏军元帅马林诺夫斯基对熊式辉等的要求早有准备,立即答复道:(一)行政
  接收事务,苏方可以协助;(二)经济接收事务将指定专人与张主任委员嘉徽商洽
  ;(三)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大连为自由港,中国军队不能由大连港登陆;
  (四)空运中国军队至东北各大城市一节,应由两国政府商量而决定之。
  熊式辉考虑到运力缺乏等困难,又向马帅提出苏方能否提供若干火车车辆和轮
  船,借给国民党政府运输军队。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根本不予考虑继答复说:东北铁
  路车辆已在战争期间毁坏,或转到朝鲜境内,无法借给。轮船也没有剩余。
  总之,苏军尽管态度友善,但在一切问题上都不想向蒋方提供协助,其实际上
  是在拒绝蒋军进入东北。
  熊式辉面对这位“狡猾”的苏军元帅无计可施,只得飞回重庆,当面向蒋介石
  汇报情况。此时的蒋介石憋了一肚子火,既怕东北落人中共手里,又怕过分得罪苏
  联人以影响他接收大东北。无奈,耐着性子,继续寻求外交接收途径。
  10月18日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在国民党的高级军官算是
  比较能干的一个,也是很受蒋介石的赏识的一个。
  这位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国民党将军,1924年6 月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
  第一期,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当时他刚满20岁。
  同大革命时入伍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杜幸明也受过革命思想的影响,有爱国
  心。但是,后来随着革命队伍的分化,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为了升官发财,出人
  头地,他投靠了蒋介石。由于他聪明好学,肯干,能吃苦,对蒋介石又特别忠心,
  蒋介石越来越信任他,他的官运自然也就十分亨通,不到40岁,便当上了集团军总
  司令。
  杜幸明也曾为国家和民族做过好事。在艰苦的长城决战时,在反击日军的昆仑
  关大捷中,在远征缅甸的崇山峻岭里,杜幸明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并且是中国第
  一次远征缅甸的远征军司令官。
  这一次,蒋介石又委他以重任,把打开东北大门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他。他也很
  自信,下决心要在东北“建功立业”,报效“领袖”的知遇之恩。
  10月22日,蒋介石指示杜聿明:你到长春去与苏军接洽,要他们根据中苏条约,
  掩护我军在东北各港口(指旅大、营口、葫芦岛等港口)登陆,接收领土主权。可
  先在长春去会见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根据条约规定,他们一定要对中国负掩护接收
  之责。此外,可问问南京何总司令的意见,再到上海会见美军第7 舰队司令金开德,
  看他一次能运输多少军队,能否掩护我军登陆,然后到长春去见熊式辉、蒋经国,
  同苏军交涉掩护我军登陆事宜。
  依照蒋介石指令,11月24日,杜幸明在南京接受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
  指示,并在上海会见了美国第7 舰队司令金开德,代表蒋介石请求美舰支援,运送
  国民党军在东北登陆。
  28日,杜幸明飞抵长春,当晚在苏军总司令部(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驻址)会
  见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家貌及东北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也
  一同随行。外交方面十分老练的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对杜幸明的到来采取了在外交
  辞令上满足其要求,而在实际行动上根本不予合作的策略。
  当马元帅一见远征过缅甸的国民党名将社幸明后,就像老朋友一样地对他说:
  “我们苏联始终要同中国人民友好的,苏中友好关系,我深信是永久的,因为我们
  早就有了杰出的孙中山和列宁他们两个的友谊。杜将军带领中国军队接收东北
  领土主权,苏军很欢迎,你们从海路、陆路来,我们都欢迎。”他还巧妙地推托说
  旅顺、大连地区为苏军另一元帅指挥范围,安东、营口以北,西至山海关才属于他
  的指挥范围;此外还告知苏军解除日军武装后即准备撤退,现山海关、葫芦岛已没
  有苏军,只有中共抗日军队。营口尚有苏军少数部队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还同意
  国民党军的营口登陆,并给杜幸明画了一份苏军位置图,同时还写明苏军营口警备
  司令部及掩护国民党军登陆要旨。
  杜幸明感动了:只要苏军允许在东北登陆,就是一大胜利。随即也谦让地说,
  我们不一定非从大连登陆,请苏军在营口掩护国军登陆也行。马林诺夫斯基成功地
  玩了一个大手腕,他的一番巧妙语言成功地迷惑了杜聿明等人,同时也掩护了已进
  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苏联大使也郑重其事地转告国民党政府,同意国民
  党军在营口、葫芦岛登陆。
  10月30日,杜幸明赴重庆向蒋介石汇报,蒋喜形于色,继续做着坐享其成的美
  梦。
  蒋介石告诉杜孝明,已经与美方商量好,用军舰先将13军和52军海运到营口登
  陆。现13军已陆续到达秦皇岛,52军正由越南海防市北上。他要杜迅速去秦皇岛乘
  美舰到营口指挥登陆。
  杜幸明是位责任心极强的将领,奉命后又急飞天津,拜会了美军第3 陆战队司
  令洛克将军,请求其协助维持天津至秦皇岛段铁路的安全。
  11月3 日,当杜幸明率联络人员同美第7 舰队代司令巴贝一同乘美舰“脱罗尔
  号”到营口与苏军联络时,才发现这时苏军已宣布自东北撤退,苏军马林诺夫斯基
  元帅已离去,中共军队已接收营口。接收营口的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吴克华部。仅
  6000余人,是10月24日才抵达这里的。尚未做好战斗准备,武器也极为简陋。但社
  幸明不敢贸然登岸,只得与美舰退回秦皇岛。这一次又让八路军抢先一步,致使国
  民党军在东北登陆的计划完全破灭了。
  直到此时,一贯精明的杜聿明才恍然大悟,知道彻底上了苏军总司令的当了。
  至此,国民党军幻想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的计划已成泡影。其惟一的希望就是
  依靠美国海军第7 舰队的力量从海上将第13。 第52军等国民党军运至东北。
  此外,东北首席长官熊式辉只能在北平落脚并筹备将北平地区的第94军一部及
  收编的伪满军空运长春。东北二号长官杜聿明在此期间也只能在重庆拟定武力接收
  东北的意见书。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请蒋介石迅速抽调10个军,以美舰队掩护,
  由营口或葫芦岛强行登陆,先肃清东北共军,再回师关内作战;第二,请建立东北
  地方武装,按9 省2 市收编伪军11个保安支队,准备整训后接替国民党军防务;第
  三,请委派9 省2 市11个军事特派员,深入各省、市发动敌伪残余在八路军、新四
  军后方捣乱。
  11月6 日,杜聿明飞赴重庆,向蒋介石汇报营口之行的见闻。结果把蒋介石气
  得叫道:一定要打出关东去。杜幸明即向蒋呈上了拟好的意见书,要老蒋调10个军
  的兵力,由美舰掩护在营口或葫芦岛登陆,以肃清东北八路军。
  蒋介石表态却是:10个军调不出,只能用13、52两个军,由陆路山海关打出去。
  之后,蒋即指示何应钦下达命令,将该两军交杜聿明指挥。东北战争的战火首先在
  山海关点燃了。
  同样是争夺关东,重庆在与延安的较量中,由于幻想依赖一纸协定而坐收抗战
  成果,而先失一着了。 
                  
第八章大战在关外爆发
  26.山海关难以拒蒋
  以受降为名,将东北一举归为己有这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此他一直幻想在苏军撤出前实现这个方针。但是,由于国民党军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进犯的傅作义、孙连仲、李延年、陈大庆等部沿途遭到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和新四军部队的坚决抵制,加之路途遥远,铁路被破坏,故行动缓慢。蒋介石为在苏军1945年11月撤军能迅速抢占东北,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使用美国的飞机、军舰,加紧运兵。
  美国政府应蒋介石的请求,早在1945年8 月15日,即命令第14。 第10舰空队开始全力空运国民党军队抢占南京、上海、北平等大城市。9 月30日,从冲绳岛开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1。8万余人开始在塘沽登陆。10月2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1400人在秦皇岛登陆。9 月15日,美机空运国民党军第92军千余人到北平。16日,美机空运国民党军第94军一部进占天津。此后,蒋介石又迫不及待地从九龙海运第13军在秦皇岛登陆,并在美海军陆战队配合下,侵占冀东解放区的秦皇岛、北戴河、留守营等地。
  国民党军是怎样轻易就取得了秦皇岛的呢?主要是美国海军的“功劳”。还在10月初,美国第7 舰队的舰只满载着海军陆战部队,在渤海湾来回游七,目的在于寻找登陆港口。当时,苏军与中共方面达成默契,以营口已为中共军队所占名义拒绝了美军登岸。美舰无奈最后来到秦皇岛,在此有500 名日军和部分伪军防守。为了夺取这一出海口,中共冀东八路军部队曾对秦皇岛进行过收复作战,但因实力不足未能取胜,未能将该出海口控制在自己手上。而美军的到来,则得到了日伪军的帮助,故顺利登岸。这次美军的登陆,为国民党军抢占东北,建立了一个前进据点。
  没有美海军就拿不到秦皇岛。美军登陆后,积极抢修道路收集八路军情报,因涉及到国际争端问题,八路军亦不便贸然干涉。如此就为国民党军登陆准备了条件。从10月下旬起,庞大的美国舰队载着国民党陆军在秦皇岛靠岸。首先登陆的是国民党第13军2 万余人。该军是蒋介石的嫡系,在抗战中没打过多少硬仗,实力保存完好,一色的美式机械化装备,当然其中不少装备为美军淘汰的旧装备,但在国内战场上仍堪称一流。11月初,滇军第52军2 万余人也抵达秦皇岛。该军是由美舰由越南海防抢运北上的,虽然为半美械军,但滇籍老兵较多,有一定的战斗力,所以战斗力并不弱于蒋系第13军。
  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军先后还进占了天津、北平、唐山等战略要地,尤其是秦皇岛的登陆,缩短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由内地向东北运送的时间。随着国民党军在秦皇岛立足已稳,便企图沿北宁路继续北进了。
  为了挡住沿北宁线北上的国民党军登陆部队,10月19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置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据此,东北局调整军事部署,遂将主力部队迅速集中于锦州、沈阳一线。
  到了10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各战略区调到东北的部队和干部,除少数在北满、东满地区配合东北抗日联军部队执行开辟新区工作外,主要分布于沈阳、安东、锦州为中心的南满、西满各地,并以位于锦州附近之冀热辽部队和冀中第31团,迎击国民党军从山海关或葫芦岛沿北宁路的进攻;由山东军区渡海前来之第6 师、第5 师两个团及部分地方武装负责营口、安东方面的防务。
  陆续集结于秦皇岛的国民党第13军,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及其航空兵的掩护下,抢修通往山海关的铁路,逐步逼近山海关。
  此时,山海关周围的中共武装计有:冀热辽军区第19旅之46团、47团;第22旅之64团驻防山海关;第15军分区第17团,第52团约2000人及3 个游击队1500人,共3500人围困遵化;16军分区2 个团(系收编的讨伐队)约1800人,加3 个游击队约2000人,共约3800人在丰润以东铁路沿线活动;17军分区第14团约1100人活动于丰润、唐山线;第49团约600 人在滦县一带活动;18军分区第56团约1000人,另3 个游击队活动于滦县以南铁路线。李运昌部虽然人数多,但多为进入东北后才扩编的新部队,战斗力很弱。另3 个小团在唐山附近活动。詹才芳部6000人由玉田调到抚宁。11月2 日,经由承德增援的山东解放军第7 师1 万余人赶到山海关。综合实力为2。7 万人。担任山海关防御任务的也只有万余人,而需要防御的阵地,从东南海边到西北九门口、田家岗、黄土岭计有50余公里。因此,困难重重。
  而国民党方面的兵力截至11月4 日,塘沽至秦皇岛段有美海军陆战队第3 师1。8万人;国民党第13军、第94军之53师、121 师等部5 万余人;另有日军9500人,伪军1。7 万人,总兵力达8 万余人。占绝对优势。
  蒋介石海运第13、第52军这一招着实厉害。是其在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4 条铁路线进兵受阻、“行政接收”东北计划受挫后,所走的第一步“好棋”。此着企图在于向东北大门山海关进攻,破关后再大举进兵东北,以实现其武力接收东北的新计划。
  而此时,中共中央决定调往东北的大批部队和干部尚在北进途中。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自治军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坚决拒止蒋军登陆”。“放弃过去分散的方针”、“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的指示,改变过去分散布置的部署,依靠已进入东北的部队,集中主力对北宁路榆锦段来犯之敌作战,以节节抗击敢于踏上黑土地的国民党军。
  坐阵延安的毛泽东,在此前后不断接到国民党军北上的情报,凭着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他感到了一场大战将在东北爆发。11月4 日,他以中共中央名义电告东北局罗荣桓等,指出:“战争中心将转入东北,必有一场恶战。”同日,中央军委给林彪、彭真的指示电也提出:“11月至12月中旬将是蒋与我武装争夺东北的另一次高峰,战场是在辽宁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