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从此开始了卢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统治。在卢森堡王朝统治时期,捷克的经济发展很快,捷克国王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王之一。1347年,捷克国王卢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年)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为皇帝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奖励商业,努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但是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人们对德国人的更大不满。人们的反抗斗争首先是对着教会的。在捷克,教会是被德国人把持的,而且拥有大量地产。在反对教会压榨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以胡司为代表的一批领袖。约翰·胡司(136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毕业于布拉格大学,1396年获硕士学位,1398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任教。此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1402年当选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并担任伯利恒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为捷克王后索菲亚的解罪神甫。
他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决心在宗教方面进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响。他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教产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地产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认教皇的最高权威,斥责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教会应当服从世俗政权。他反对教会的特权,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使用圣杯,而一般的教徒只能领取象征基督肉体的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的一条基本纲领。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一个教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努力宣传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动最初得到了捷克国王温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持,因为国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动来提高捷克人民的爱国热情。温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09年颁布了法令,取消外国人在布拉格大学的特殊地位,规定捷克教师在大学会议和其它的机构中占有三个席位,而德国教师只准占有一席。这对于德国人是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布拉格,大学的管理权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这时,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声称购买它之后,罪人的灵魂死后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胆揭露这种欺骗行为。他在大学的辩论会上论证买卖赎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骗。胡司的宗教改革主张激起了天主教会的仇恨。1411年胡司被开除教籍,1412年10月,胡司被迫离开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农村。但他继续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并写了大量的论文来反驳敌人的攻击,大胆地揭露教会和教皇的欺诈行为。
1414年,教会在康斯坦茨召开宗教大会,要求胡司前去参加。德皇西吉斯孟德(1410—1437年)出面保证胡斯的人身安全,并发给他人身保护文书。胡司不顾危险前往参加。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到达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会议根本不许他发言,就把他逮捕下狱。胡司在法庭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教会强加的种种罪名予以驳斥,但法庭根本不听他的申辩。1415年7月6日,法庭宣布胡司是异端,决定将他处以火刑。临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后的一次讲演,重申自己是无罪的。教会为了灭迹,把胡司的骨灰抛入莱茵河。
胡司死后,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抗议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失信。甚至捷克的贵族会议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会提出了抗议。人们自发地掀起了反抗教会的斗争,拒绝交纳什一税,驱逐德国的教士。终于在1419年7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矛头指向德国人控制的教会,所以具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外来压迫的性质。
起义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南方的塔波尔城为中心的一派被称为塔波尔派,他们比较激进,参加者和领导者是下层劳动者。这支起义军成为胡司战争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约有4万多捷克各地的农民来到了塔波尔城,他们把带来的多余财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塔波尔派起义者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纲领。他们只是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废除国王,取消繁重的封建义务。他们要求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一个美好的共和国。在他们内部,分为两个公社,一个是内部生产公社,负责战时的生产供应,另一个是作战公社,负责保卫他们建立的社会。塔波尔派的主要首领是瓦茨拉夫·科兰达。
另一个派别是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他们是胡司起义的温和派,其成员大多是中产阶级和中小贵族。这一派在教士约翰·哲里夫的领导下,于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市发动起义,夺取了城市的管理权。他们有具体的管理纲领,于1420年拟定了布拉格四条款。他们要求没收教会财产,捷克宗教独立,禁止外国人担任捷克官吏。他们在宗教问题上要求每个人都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所以被称为圣杯派。他们的要求还包括传教自由,可以用任何语言传教,废除僧侣对世俗财富的占有,僧侣犯罪也应象平民一样论处等。
胡司起义爆发以后,捷克国王受惊吓而死。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国王。由德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的作法遭到人们更强烈的反对。西吉斯孟德从1420年4月到1431年8月共组织了5次十字军来镇压起义。两派起义军团结在杰出的指挥官约翰·杰式卡(1378—1424年)周围,英勇抗战,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尔起义军。
杰式卡出身于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曾在军队中服役,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起义爆发后他立即参加了起义军,并被推举为起义军的首领。杰式卡采用了“战车堡垒”战术。他把战车用铁链子联结起来,围在步兵的外面,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同时躲在里面的步兵可以通过空隙用挠钩把敌人拉下马来。这种方法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致使敌人一听到塔波尔战车的隆隆声和塔波尔战士的军歌声就胆战心惊,闻声而逃。1421年7月,杰式卡在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仅有的一只好眼睛被箭射中,从此双目失明。但他仍然继续指挥战斗。1424年10月11日因病去世。他死后起义军在大普罗可比和小普罗可比的指挥下继续战斗。起义军在得到初步胜利之后,曾发起反击,一直打到德国境内。但是在一片胜利声中,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这是因为圣杯派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们中的富有者已获得了一些城市的管理权,取代了德国贵族在捷克的地位。他们害怕起义军继续发展壮大,希望结束战争。1433年,德国封建主和圣杯派在布拉格签署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宗教会议承认一般教徒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同时圣杯派已经得到的财产不必归还。于是圣杯派背叛了起义,和德国人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塔波尔派军队。
1434年5月30日,塔波尔派军队和圣杯派军队发生激战,塔波尔派中被对方收买的一些人在战斗中突然叛变,投向圣杯派,塔波尔派大败,大普罗可比阵亡,1万多名塔波尔派战俘被杀害,许多家属也在战后被杀。但塔波尔派余部一直坚持到1452年。
胡司战争作为一场农民反抗封建主的斗争是失败了,但作为一次民族独立运动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对捷克的历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掷出窗外事件
公元962年。
罗马。
德意志的国王由教皇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那时帝国的势力如日东升,其疆域包括了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一系列领土。时光斗转星移,到了13世纪末,帝国的势力已日薄西山。国内诸侯混战,乱世为王,整个帝国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皇帝成了一个被架空了权力的傀儡,早已失掉了控制整个帝国的权力。此时国内的形势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写的那样: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了陆地,
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
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
德国人的权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想一想从前帝国的气势,国王的尊严,看一看今天的尴尬处境;竟然只有在梦中才能行使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多么可悲呀!大权的日益衰落早已引起了皇帝的恐慌,他想拚命抓住皇权不放,就好象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皇帝要权力,诸侯当然也要权力,重重矛盾相互摩擦,终于撞出了火花。
“摩擦生火”的外力是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德意志帝国在公元1526年吞并了捷克。当时的大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奥地利成为诸侯中最有势力的国中国。奥地利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并入德意志的版图,实际上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为捷克国王。捷克在归入哈布斯堡家族领地之时,奥地利皇帝曾有过承诺:不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作国王,都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议会、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权等等。然而,自从斐迪南,这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一上台,一切都变了,他根本不承认哈布斯堡家族曾经有过的承诺,完全把捷克当作奥地利的附庸国。什么捷克的法律,什么自己的议会,什么自主权通通被取消了,从城市到乡村凡是能插手的地方,他都派了自己的官员。捷克人彻底沦为奴隶。捷克人的心中蕴蓄着怒火。这时另一件事的发生,对于捷克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自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新教”风行。但是那些反对新教的顽固分子,挖空心思反对新教。一大批臭味相投的保守贵族们组织了所谓的“耶稣会”,用以维护旧的宗教秩序,妄想同新教抗衡,阻止新教的传播。那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斐迪南,就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他丧心病狂地反对新教,一上台便借用手中的权力残酷迫害捷克新教徒。这一切对于久已心怀怨愤的捷克人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1618年的一天,愤怒的捷克人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行动。
那一天是5月23日,一群武装群众和新教徒手拿铁棒长矛冲进了王宫,国王吓得仓惶逃窜,愤怒的群众在搜寻中逮住了两个斐迪南国王最忠实的走狗。两条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走狗,已没有了昔时作威作福的神气。只有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份了。看见两条走狗的“熊”样,人们更加愤恨,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把他们仍到窗外去!”“对,扔出去摔死他!”立时有无数愤怒的声音在响应。在一阵怒吼声中,两条走狗被人们按照捷克人的方式,从20多米高的窗台狠狠摔了下去。两条走狗活该命大,竟没有摔死,只是昏晕了而已。“掷出窗外事件”使得欧洲统治者们大为震惊。斐迪南决定说服哈布斯堡家族发动一场战争。一举扫平捷克,让捷克人老老实实地听从自己的摆布。怒火尚未平息的捷克人更加愤恨,他们纷纷组织起来,武装自己。高喊着:
“打到奥地利去!”
“彻底推翻哈布斯堡家族”
“让斐迪南滚蛋!”
这些捷克人组成了自己的临时政府,选出了30名保护人(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贵族)领导起义。群众占领了政府各部门,废除了一切法规,取消了一切赋税,把耶稣教会分子,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掉了。
起义军开始时所向披靡,杀进了奥地利境内,直逼维也纳,奥地利的新教徒们一向也不满皇帝的一些政策,借此机会纷纷响应。此时奥地利的老皇帝已经死掉了,正巧是捷克人眼里的那个“混蛋”皇帝斐迪南接任皇位。听到捷克义军已兵临维也纳城下,斐迪南吓得面无人色,那些王公大臣们也是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没有人知道除了发抖外还应该做些什么,一个年长的老贵族吓得一边抽着流出来的鼻涕,一边含混不清结结巴巴地说:“陛陛陛下,你你快派人去去谈判呀”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起义军派代表来谈判了。斐迪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把十个手指绞在一起,一双鼠眼转了几转,计上心来,“对,就这样干!这帮刁民,等着瞧吧!”斐迪南派出他的一个亲信作为全权代表去同起义军领袖谈判,其实这只是他玩的缓兵之计,暗地里他早派人去西班牙国王那搬讨救兵了。这时的起义军如果能一鼓作气攻进王宫,胜利唾手可得。然而起义军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捷克贵族手里,这些贵族们在紧要关头又暴露出自私狭隘动摇不定的弱点来。一方面他们要迫使国王让步,从中得到实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起义真的胜利了,群众的声势大起来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新教贵族们一再主张谈判。斐迪南的奸计就这样得逞了。
一天深夜,当起义军的战士正在沉睡的时候,西班牙军队从背后偷袭了,斐迪南的军队也从正面发动了进攻,起义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那些捷克的贫苦百姓们斗志不减,表示只要有一息尚存,决不屈服强权。可恨那些领导者们开始动摇、叛逃,严重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1620年11月初,两军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决战,由于叛逃者出卖了起义军,加上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战士纷纷倒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斐迪南又神气活现地坐上了他的宝座,捷克人民再次陷入奥地利的残酷统治之下。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李舜臣和壬辰卫国战争
1592年春天,日本的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帮助日本攻打中国,调集近20万大军,700艘战船,悍然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日军在朝鲜登陆,仅3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攻陷了朝鲜的京都汉城及平壤、开城等重要城市,国王逃到鸭绿江边躲藏了起来,整个朝鲜如覆巢之卵,岌岌可危。丰臣秀吉见初战告捷,颇为得意,他狂妄地对部下说:
“你们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头呢,要不了多久,朝鲜、中国的臣民就会俯伏到我的脚下,听候我的驱遣!”
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海上他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因为他们碰到了朝鲜的爱国名将李舜臣率领的海军。李舜臣出生于1545年,他原来只是一个小县城的狱吏。因为他刚毅勇敢、足智多谋,被首相破格提升为全罗道左水使,扼守朝鲜海峡,他早就看出了日本想吞并朝鲜的狼子野心,他非常重视训练水师,并特别改进了传统的龟船。
龟船是朝鲜人很早就发明的一称战船,船身装有硬木制成的形似龟壳的防护板,故叫龟船。李舜臣改进了龟船的结构和设备,把船身造得更大。每艘船身长十余丈,宽一丈多,甲板之上有厚木制成的顶盖,并且裹上铁板,可以掩护船上水军避免敌人火器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装着许多尖锐的大钉和铁钩,使敌人不敢攀登,船头上安装着一个大龙头,上穿两个大炮眼,头尾都装有金属尖杆,必要时可用来冲击敌船。船身前后左右有74个枪眼,射手可以伏在内部施放火器。船身两则又各设10只大桨,全部划动,急驰如飞。加上船身很大,可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