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路。
滇藏线南起云南大理,北至西藏芒康,是最多姿多彩的一条进藏路线。滇藏线进藏沿途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最多,从大理开始,你就进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世界。但是据说滇藏公路德钦以南路都很好,但过了德钦进入澜沧江峡谷后公路同川藏线一样,经常发生泥石流和塌方。由于这条公路和经济、军事上的作用不大,没有很强的公路维护力量,所以常常断路,在路上堵半个月是常事,
川藏线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但也是进藏路线中风景最秀美的路。川藏线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开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虽然有很多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但只是很短时间的通过,且川藏线多数地区植被丰富森林密布,所以不必过多地担心因缺氧而带来的高山反应。走川藏线倒是不愁吃喝,川藏线是进藏路线中沿途县镇最多的路线。除了各种家常菜,沿途有很多山珍野味,可以一路大饱口福。
新藏公路和其它3条进藏线比起来最为艰难。新藏公路和很多路段都是没有修过的路基和荒滩,全线平均海拔比青藏线还高,路况极差,饭馆和食宿点更少,条件也差,但阿里的神山圣湖吸引着无数人踏上这条艰辛的道路。
经过研究,最后大家确定走的是川藏线。虽然难走一些,但是据说风景也是最秀丽壮观的,当然成为了大家的首选,至于说难度嘛,有了悍马,有了陪同的诸多高手,有了笑语殷殷的美女相伴,还有诸多大杀器,再难走的路,也是通途。
正文
第95章 古玩市场''
'更新时间' 2011…09…02 23:30:00 '字数' 3302
既然选择了川藏线,那就需要在成都歇歇脚了。而从中海到成都,最快捷的路线自然就是途径合肥的中蓉高速了。
众人分坐两车,一路无话,大概下午4点上下就来到了合肥。按照他们的计划,是要在合肥休息一晚,然后次日游览黄山,时间上安排的很紧。
酒店是早就安排好的,吃过了传说中的曹操鸡后,已经很晚了。一路上的长途跋涉,几个女孩子已经累得昏昏欲睡,见到了酒店的大床,再也叫不起来,于是由着她们歇息去了。公子胜也说开车比较累,不想再出去逛了。只有刘大海还是精神抖擞,非要拉着张平一起到处走走。
他们住得酒店距离合肥大名鼎鼎的城隍庙不太远,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虽然是晚上,但是一眼看过去,熙熙攘攘的,人还是很多。
刘大海出身豪门,眼界甚高,如今到了这颇有名气的,家里的老爷子更是喜欢收藏一些古玩。这次他出来,也是存了一些心思,3个月后就是老爷子的花甲大寿,自然想送点什么好宝贝,以讨得欢心,那好处可是大大的。
事先安排路线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合肥一带也是历史古城,想必那些古玩之类也不少。这才特意将酒店安排在了城隍庙附近,也就是想淘点宝贝回去,说不定捡个大漏,那就厉害了。
这城隍庙古玩市场从地面看上去倒显得并不是很大,只是四层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如果不是从空中浏览过,刘大海也不知道里面另有乾坤,市场的大门也很不起眼,不过在经过门口的停车场时,他们看到了不少好车,奔驰宝马停了好几辆,甚至也有几辆悍马沙漠王子之类的越野车,这也让刘大海心中对这号称是国内十大古玩市场之一的城隍庙古玩城充满了期待。
由于已经临近晚上,市场上的地摊已经开始陆续有收拾的迹象了,但即便这样,行人还是不少,显得还是很热闹。反倒是那些有门脸的古玩店铺却是门可罗雀,游人稀少。
眼见得张平就是个门外汉,刘大海向他解释,地摊上的东西便宜,在行话里面,就叫做俏货,并且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好玩意,就看各人的眼力了,至于那些古玩那些店铺,经年累月下来,也都是有一些固定客户的,对这些想捡漏淘宝的散客,并不是十分在意。自然,这两者之间的价格,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经常到古玩市场里面来转悠的,不外乎就是两种人,一种人大多是些老年人,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遇到真品固然可以出手收藏,不是真品也可以欣赏其艺术造型,这类人品味比较高,往往都是看的多,出手少。
而另外一种人的目的,就是和刘大海一样了,来这里是为了淘宝。来这里淘宝的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自己喜欢,购买了之后大多都用于收藏把玩,很少出手转卖;另一种就是业内人士了,就像很多店铺老板一样,专门从事古玩买卖以赚钱的,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出售的,只要你价格给的合适。
一路走着,张平倒是学到了不少关于古玩的行话。
古玩行话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俗语,二是术语。
俗语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
如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遇到新仿旧的货称之为“高老八”或“八爷”;对有些地摊货统称为“新加坡”,谐音“新假破”,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的好就是“高仿”,做的不好就是“判眼”。
民国之前仿旧的叫“老仿”现在仿旧的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而“拾麦子”、“捡漏子”则是指买者有眼而卖者不识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买了“高老八”叫“吃药”、“交学费”,懂行人买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假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假,殊不知有些货是游击队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印或学生复印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倒行”。
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倒行价“;如果漫天开价了,那就是“天价”,一件古玩喊到几万,甚至几百万,弄不清楚是不懂还是存心坑人。
以物换物是“打仗”,一批货物连好带孬一齐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扣,叫“打一”。
购货时如说“1块钱”就是1百元人民币;“10块钱”就是1千元,“1毛钱”即是10元。
术语行话即是专用语,一般变化不太大,有陶瓷方面的专用语,还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画等方面的专用语。
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贼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即是“新种”。老货无论出土还是传世,都有一层自然陈旧的光泽,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传世的东西叫“热坑”等等。由于术语行话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不是行家就难以掌握。
有刘大海的介绍,张平总算了解了一些,不至于像刚才一样,一开口都听不懂对方在说啥。还好他的记忆力一向比较好,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词居然也真记了十之八九,让刘大海感叹人与人的脑袋瓜子就是不一样,想当年他可是陪着老爸逛了多少次才勉强记住的。
这里的摊位真是不少,卖得东西也是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字画古玩就不用说了,小人书邮票烟盒火花以及各类票证等,居然有不少摊位都有卖,还有的摊位更简单,就是一包碎瓷片或者一包包散乱的铜钱。
看张平看不上那些小摊位,刘大海一本正经的说:“你可别小看这些东西,说不定里面有几个好东西,那可就了不得了。像那碎瓷片,你听过有这么一句话没: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呵呵,黄金有价钧无价,就是说的这个了,一个小瓷器,别看是碎片,要真是那钧瓷,可真就是万贯也难买了。”
旁边那个卖碎瓷片的摊子老板见这是个明白人,连忙兜揽生意:“老板,一看您就是行家啊,怎么着,上手看看,有看中的我给您算便宜点。。。”
做古玩这一行,不怕你明白,就怕你不明白。越是那种明白人,就越容易走眼交点学费,自认为高明的人,嘿嘿,栽了跟头的绝不在少数。
刘大海被老板说的高兴,也就蹲下身拨拉着那些碎瓷片。张平看他的样子,感觉这家伙估计也就是个嘴把式,不一定真能挑出什么好东西出来。果然过了没一会,刘大海讪讪的站了起来,连连说:“看不好,看不好。”拉着张平赶快离开了。
一连走了几个摊位,也不见刘大海出手。张平故意问他:“大海,怎么,这些东西都没看上?”
刘大海不好意思的干笑两声:“嘿嘿,平子你不知道,这古玩啊,一定要多看少出手,哪有那么多真东西给你看啊。这年头,假的太多了。咱再逛逛,过会去那些店铺里转转。”
张平心中暗笑,也不说破。四下张望着,突然看见旁边有个摊位上的一块玉有点意思。
玉的做工很好,圆圆的,扁扁的,一面雕刻着蝙蝠和寿桃;另一面布满了细细的矩形小孔。最难得的是玉中间还是镂空的,而镂空一直是玉雕制作中难度最高的工艺。
看着感觉不错,张平开口问价。
小摊老板是个黑瘦汉子,抬头看看张平:1000元。
张平再抚摸一下这块玉,握在手心,有一些温润的感觉。再细细打量,玉质略有些泛黄,还有一块地方呈现出了楮褐色。
老板见张平有些犹豫,加高声音说:“兄弟,你算有眼光的了,这块玉可是宋朝古玉啊,这个价绝对不亏。你看这玉的泌色,还是两色泌,绝对错不了。”
旁边刘大海看张平居然挑了一块玉,也凑了过来,看了看说:“老板,你这块玉看着可不行啊,你看这斑斑点点的,也太难看了。”
那老板鄙夷的看看刘大海,直接无视他的存在,看着张平说:“兄弟,你要是有心要呢,我就给你讲讲。”
张平自然好奇,就点点头。那老板接着说:这外面的斑点,其实呢,这是泌,说穿了就是玉器上的锈,和铁阿铜阿一样,这玉也是会生锈的。不过玉器上的锈,却是被外物侵蚀造成的。
这玉呢,如果没有入土直接传世下来的,就叫做称世古,也就是俗称的自来旧。要是这玉是从土里挖出来的,这叫出土玉。只要是这出土玉,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挂上泌色,也就是方才说的玉锈了。。。。”
正文
第96章 灵气鉴宝''
'更新时间' 2011…09…03 06:00:00 '字数' 3506
听这老板一说,张平这才明白过来,刘大海更是厚着脸皮点着头,好像颇为认可。
小老板点指着那块玉,再次询问张平“兄弟,怎么样,这块玉还要不要?”
张平心中有点迟疑,倒不是他看出来什么,就是觉得这老板也太殷勤了一点,有点不像传说中的古玩小摊贩,拿在手里迟疑不定,突然灵机一动,自己真是小白啊,放着神通怎么不用呢,上次还搞定一块翡翠呢。
于是装装样子,暗地下却用上了天眼神通,定睛往那玉上看去,一览无遗,却什么都没发现。哦,这算怎么回事?哦,对了,如果这是完全一样的材质,自己这天眼自然也就没什么用处了。毕竟也不能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啊。
下意识的用天眼往摊位上其它的物件看去,咦,好像有个东西不太一样。再细细观瞧,在摊位上一个小角落处,放着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挂件,看上去黑乎乎的油腻腻的,但是就在这小挂件身上,张平却感觉到了一些灵气,和那厄运之钻的蓝光还不一样,而是有些像自己体内的那些先天之灵气。
这一发现让张平大吃一惊,直觉告诉他,这肯定是个好东西,至少比其它的东西包括自己手里的强。但是张平也精明的很,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对老板说:“老板,你这个的确不错,就是价格高了一些,要不你再低低手?”
小老板脸上就有些不高兴,“刚才我也问你了,要还是不要,看你诚心的份上才说了那些道道。也罢,既然你说出了口,一口价,800元,再不能低了。”
张平犹豫着蹲下了身子,在摊位上随便拨拉两下,顺手挑出几个小挂件,方才看中的那个自然也在其中,随口说道:“这样吧,800元,我就不还价了,不过你送我两个小挂件好了。你看怎么样?”
老板狐疑的看看他,又瞥一眼那两个挂件,没看出什么问题。心想这几个小挂件也就是几十块钱一个,放在这里好长时间了也没人要,扮相也着实差了一点,装作爽快的答应下来:“好了,好了,这也快收摊了,便宜你吧。”
刘大海看张平转眼间又收了两个小挂件,心里痒痒着也想出手,却被张平找个借口拉走了,说很晚了,再不快点那些大店铺说不定也打烊了。
两人很快逛了一圈,都没出手。途中张平又用了几次天眼神通,再没发现有灵气的物件。看来这小摊子上,的确有价值的东西不高啊。
“这捡漏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啊。”刘大海发着感慨,拉着张平走进了前面的一家店铺。门脸不是很大,走进去才发现内有乾坤,装修的古色古香,三五个古装打扮的店员,正在那里口若悬河般,滔滔不绝的忽悠着店里的客人。
见他们二人进来,一个店员热情的迎了上来,向两人介绍店里的古玩。张平低调的向店员示意,让他明白能花大钱做主的是刘大海,面上表情越发恭敬起来。
刘大海装模作样的听着店员介绍,张平却四处游走着,感觉不错的就用天眼神通看看,进行比对。这么一来,立刻感觉出了差异。这店铺外面摆放的一些古玩,在他看来也不过就那么很少的一部分有淡淡的灵气,不过细细比对下,却发掘出一些完全不同的感觉。
年份越久的,灵气越浓。约莫着到了清朝末期,那灵气基本上就感觉不出来了。另外好像在材质和种类上,即便同一个时代的物件,上面附着的灵气浓度也有不同。张平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起来,这要是详加研究,嘿嘿,自己可不就是一台活生生的古玩鉴定机嘛。
可惜的是,这家店铺外面摆放的古玩有灵气的太少了,张平左右看看,略有不甘的叹口气,看看刘大海还在那里踅摸着几个物件,就凑了过去。刘大海见他过来,赶忙说:“来,平子,你看我这个汉朝的瓷罐,有感觉没?”
这话说得,让旁边的店员都是一个愣神,感情这两位是要靠感觉的。他自然不知道张平的灵异感觉已经在圈里小有名气了。
张平等他放好后,才拿了起来。这也是规矩,要是直接接过来,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双方都不好说。
这是一个青瓷小罐,上面还有一些天青绿釉,从外表看倒是蛮精致的,他自然是不懂,不过这没有一点灵气的东西,肯定不是真货。张平又将那瓷罐反过来一看,扑哧一笑放了回去。
刘大海一愣:“平子,这真还是假,也用不着笑话我啊。”
张平将瓷罐又拿了起来,反过来给他看:罐底刻着几个大字:西汉孝武御制。
“这没什么问题啊?”刘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