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京传-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独立的机关,分别履行有关国家安全的职责,由国家元首直接管辖。二,分权。
即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机关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但又互相配合。在苏联解体
后,这一原则失去意义,因为各加盟共和国的安全机关也已经成为独立国家的安
全机关。但是,在独联体内部,各安全机关还是展开合作的。三,保证特工机关
活动的合法性。四,非意识形态化。随着苏共退出历史舞台,克格勃也无需最以
苏共的意识形态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五,提高效率。六,公开性。提高安全机
关活动的公开性,以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七,不损害国家安全。因为过去克
格勃的一些活动不仅没有保护国家安全,反而损害了国家利益。1991年12月3 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的联盟院通过了《改组安全机构》方案,克格勃正式分解成几个
不同的独立情报机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走进了历史。三周后,苏
联本身也成为历史。

    1991年12月成立的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取代了克格勃,分别执行对内
和对外的情报工作任务。1992年1 月,叶利钦签署命令,成立俄罗斯国家安全部
取代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国家安全部很多人员介入了议会反对叶利钦的斗争,使
叶利钦十分恼火,在“炮打白宫”事件之后,他取消了俄罗斯国家安全部,代之
以反间谍局,这个局后来又重组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目前的俄罗斯情报系统由
联邦安全局和对外情报局组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机构都是克格勃的继
承者,不过已经脱胎换骨。

    1998年7 月25日,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任预备役中校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
全局局长。叶利钦打算提升普京为将军,但是普京没有接受,他知道,由一个中
校提升为将军,即使是少将,也并不合适。普京也知道,以一个预备役中校而主
管联邦安全局,会使很多人不服气,但他不在乎,关键是看当了局长之后的工作
成绩和实效。上任那一天,普京来到卢比扬卡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大楼,也
就是过去的克格勃总部大楼,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回家了。”

    普京执掌安全局之后,首先建立自己的班底。他任命的安全局部门负责人包
括:尼古垃。帕特鲁谢夫,普京过去在克格勃的同事,从总监督局调任经济安全
局副局长;维克托。切克索夫,普京在列宁格勒大学的同学,也是和普京一同进
入克格勃。曾任列宁格勒克格勃局长和克格勃第五总管理局资深官员,调任第一
副局长;切克索夫的助手亚历山大。格里戈列夫调任经济安全局局长;谢尔盖。
伊万诺夫,原克格勃第一总管理局资深情报军官,普京最亲密的战友,同名是列
宁格勒大学的同学,一同进克格勃,一同受训,后来又一同在德累斯顿工作。任
情报分析和战略规划部主任。普京在安全局的第二个大动作是精兵简政。安全局
总部有6000名工作人员,普京大刀阔斧地精简为4000人,整整撤裁了三分之一。
这些被精简的人员,或调往各地充实当地的安全机关,或改行。

    克格勃是普京少年时代为之神往、后来又为之贡献了自己青年和中年时代的
情报机构,现在普京成了这个机构的主人。他不仅得以了解机构的发展和演变,
长处和短处,得以从全局衡量这个机构及其在俄国政治和社会中的地位,而且也
可以调看自己的克格勃档案。据普京对《生意人报》记者说,档案中对他的评价
很高,不足是“缺乏危险意识”。但是缺乏危险意识对一个谍报人员来说可能是
致命的,而普京并非只是躲在办公室的人,而是曾经长期在第一线工作。最重要
的是,普京经历了两德统一和东德执政党垮台、克格勃合作伙伴施塔西被清算,
自己在德累斯顿的工作场所甚至遭到冲击,而普京在这种狂风暴雨面前没有惧色。
因此普京对档案中的这个评语不以为然。

    普京是这样评价克格勃的:这是一个为极权主义服务的机构,但是具有非常
专业的人员和组织。换言之,这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为谁服务。可以为极权主
义服务,但是也可以为民主政治服务。

    升任国安会秘书:科索沃事件

    普京的安全局局长只当了10个月,就被叶利钦提升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
秘书,这是1999年3 月的事。显然,叶利钦这时候已经在认真考虑普京作为接班
人的可能性,而国安会秘书这个职务,使叶利钦对使用普京可以进退自如。普京
仍然兼安全局局长。如果普京的新职有好的表现,能够使叶利钦满意,普京就可
以更上一层楼;如果叶利钦不满意,随时可以撤普京的职。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一译安全会议)是总统下属机构,1992年根据俄罗
斯宪法、安全法和总统命令建立,其职能是:审议重要的国家和社会安全舞台,
制定统一的国家安全政策。国安会由主席、秘书、常务委员和委员组成,俄罗斯
总统是国安会的主席,政府总理。鹿?不崦厥椤B 国家杜马主席和联邦委员会主
席为常委,政府副总理和各有关部门的首长以及总统任命的其他公职人员可成为
委员。国安会下设若干跨部门委员会,包括对外政策、跨地区、国际安全、边防
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委员会。这是一个超级的权力机构,职权远比内阁大,因为包
括了两院的议长,其制定的政策都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

    国安会秘书由总统任命并且直属于总统,在国安会及相关的活动中拥有广泛
的权力。普京担任这个要职,说明他已经进入了权力核心,成为参与决策的大员,
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即使是安全局局长,主管也只是情报工
作的一部分,他以前所属的克格勃第一总管理局就已经重组为俄罗斯对外情报局,
不属他管。现在,国安会秘书这个职务,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总理。总理只管政
府,国安会决策的范围却超过政府。俄国国安会的职权在主要大国的同类机构中
是最大的。例如,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由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组
成,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中央情报局局长则为分别为军事和情报顾问,但是不
包括国会两院议长。

    普京担任国安会秘书,是其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此时叶利钦的任
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叶利钦长期以来身体欠佳,媒体又经常报道他酗酒失态。
叶利钦身边的人,如他的女儿季亚琴科和尤马舍夫等人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也
常常引起批评。同时,俄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政坛斗争激烈。

    俄国在国际战略上的态势不佳,北约的东扩已经逼近俄国。过去的苏联加盟
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和华沙条约的成员国纷纷加入北约。俄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
位即使不是一落千丈,也已经不被西方放在眼里。北约发达的科索沃战争,就是
普京就任国安会秘书以后首先要处理的国际安全问题。

    普京三月进入国安会,此时科索沃危机已经相当严重,北约以保护科索沃的
阿尔巴尼亚族为由,对南斯拉夫实施军事打击已经迫在眉睫。科索沃是南斯拉夫
的一个自治省,在200 万居民当中阿族占90%,其余是塞尔维亚人。但是科索沃
又是塞族的精神故乡,塞尔维亚东正教是从科索沃开始形成的。在铁托时代,阿
族和塞族的民族矛盾尚能得到缓解,铁托1981年去世后,科索沃的阿族要求独立
的呼声此起彼伏,南斯拉夫当局则视之为分裂主义,以武力镇压。

    1989年米洛舍维奇当选南斯拉夫总统,在科索沃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立场,1990
年解散了科索沃的议会和政府,由塞族官员和军警直接统治科索沃。科索沃阿族
则在1991年成立了“科索沃共和国”,早已成立的科索沃解放军也频频向塞族军
警发动袭击,塞族则不甘示弱,作出反击,双方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西方国家
同情阿族,对米洛舍维奇统治下的南斯拉夫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共产
党政权”。

    科索沃问题非常复杂,牵涉到历史、宗教、文化问题、民族矛盾。关于北约
以武力干涉科索沃问题,欧洲有一个笑话:北约决定打击南斯拉夫,是集体结晶
的结果,结晶的成分是:求功心切的头羊(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死心塌地的帮手(英国首相布莱尔)、投机取巧的陪衬(德国总理施罗德)、狂
妄自大的敌人(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酒醉不醒的敌人后台(俄国总统叶
利钦)和欧洲最不受重视的民族阿尔巴尼亚人。

    这个笑话反映了欧洲人对科索沃问题的看法。南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同属斯
拉夫人,语言、人种和文化都比较接近。在科索沃问题上,大部分俄国人同情塞
尔维亚人。俄罗斯官方明确反对北约以武力干涉非北约成员国的南斯拉夫的内政。
但是,国力衰落的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帮助自己的斯拉夫兄弟。

    但是北约决意要干涉,而近年“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在西方法学界和政界
渐成气候,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民意都赞成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军事打击,以促使
南斯拉夫撤出在科索沃的驻军。整个1998年,科索沃危机以及北约可能干预,经
常是欧洲媒体的主题。1999年3 月至5 月,北约终于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和
科索沃发动了78天的远距离空中打击,南斯拉夫被迫从科索沃撤军。

    轰炸开始的时候,普京刚好开始担任国安会秘书。在战争后期,即轰炸接近
尾声,各方开始商讨善后的时候,俄国参加了科索沃维持和平部队的组建。普京
是俄国参加维和部队谈判决策的主要官员,参与谈判的则是当时的总理,先是普
里马科夫,后是斯捷帕申。俄国军方对北约在一个斯拉夫国家的狂轰滥炸极为不
满,但是也无可奈何。

    然而,在北约军队兴高采烈准备进驻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时候,一支俄
军伞兵小分队却在英军之前,在普里什蒂纳机场如神兵天降,抢占了机场,消息
传出,北约震惊。北约盟军总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命令英军夺回机场,但是英军
司令杰克逊拒绝了,他说:“将军,我不能为你而启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句
话迅即成为一句名言。

    俄国决策当局则是根据斯大林的一句名言决定这一行动的——“胜利者不受
指责。”俄军总参谋部制定了出奇制胜的方案,并报叶利钦批准。有理由相信,
在协调这一行动的时候,普京作为国安会秘书,也发挥了他的作用。

    俄军抢占机场,并没有给俄国在南斯拉夫问题上带来新的优势,但是对俄国
人的心理多少是一个安慰,而北约对俄军也不能不有新的认识。

    短命的上将总理

    科索沃的局势还是外国的问题,对普京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国内问题,特别
是特別是总统和总理、总统和总检察长之间的问题。

    1996年连任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在1998年3 月被解职,理由是“缺乏活力和
进取精神,没有新思想和新办法”。

    接替他的是燃料和动力部长谢。弗。基里延科,出生于1961年的基里延科这
一年只有35岁,从如何角度来看都是极其年轻的。基里延科内阁的成员一个比一
个年轻,副总理涅姆佐夫也只有37岁,是1959年生的。这种年龄在亚洲只能当一
个县长。总理和副总理可能是太年轻了,没有将别列佐夫斯基这些金融寡头放在
眼里。别列佐夫斯基和第一女儿以及尤马舍夫都有很好的关系,而涅姆佐夫不仅
和这些人发生了冲突,还向叶利钦告状。叶利钦的回答是:“用不着你来教训总
统应该如何掌权,我知道应该怎么办。”

    基里延科和涅姆佐夫之所以和寡头同总统圈子(“家族”)的人发生冲突,
并非个人之间的恩怨,而是牵涉到解决俄国财政危机甚至叶利钦之后的重大问题。
基里延科接手的是一个财政烂摊子,国家无法偿还即将到期的国债,卢布面临贬
值的危险,总统不懂经济,总统“家族”和寡头勾结在一起。基里延科的经济顾
问正是丘拜斯和盖达尔,他们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行了艰巨的谈判,最终未能
成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俄罗斯的金融和财政没有信心。98年5 月和8 月俄国
发生了历两次金融危机,卢布急剧贬值,经济形势恶化。基里延科只能下台。

    叶利钦想再次由切氏组阁,但两次提名都被国家杜马否决。叶利钦只得提名
1929年出生、来自克格勃系统的中东问题专家、外长叶。马。普里马科夫出任总
理,获得通过。但是普里马科夫在一些政策上和总统有分歧。他的政府左派色彩
很浓,直接启用了俄共党员作为副总理,并且推出社会经济改革的设想,得罪了
金融寡头。普里马科夫被认为是反西方的,西方国家对叶利钦也施加了压力。普
里马科夫政府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甚至触动了总统家族的利益。总统身边的人
认为普里马科夫不称职,特别是在总统和总检察长的对抗中,叶利钦认为普里马
科夫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同时,普里马科夫和杜马的关系却比较好,而且民望
也高于前任,甚至超过了叶利钦。这引起了叶利钦的警惕。普里马科夫的下台,
乃成必然。

    前外长担任总理只有8 个月就下台了,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副总理兼内政部长
斯捷帕申。谢尔盖。乌拉季莫维奇。斯捷帕申是圣彼得堡人,可以说是普京的同
乡,他1952年出生在中国的大连,其父是当时驻扎在那里的苏军军官。斯捷帕申
也是克格勃系统的人,他在列宁格勒的内务部高等学校毕业,在内务部特种兵部
队服役后回母校任教,再到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院读研究生,获得候补博士学位。
他的论文题目比普京的论文题目有趣一些——《论战争年代苏共对列宁格勒消防
的领导作用》。此后斯捷帕申的工作一直和普京处于同一轨道,军衔是上校,比
普京高一级,他比普京早进联邦安全局,当过副局长兼圣彼得堡市列宁格勒州安
全局局长,和普京有良好的关系。

    由于普京曾在德国工作并且和施塔西有密切联系,斯捷帕申开普京的玩笑,
称呼普京为“施塔西”,加上“斯摩尔尼宫灰衣主教”、“帝国主义者”,普京
有至少三个绰号。

    斯捷帕申在普京之前就担任了安全局局长。在炮打白宫事件中斯捷帕申支持
叶利钦,此后官运享通,做过司法部长和内务部长。但是在1995年处理人质事件
时,举措失当,受到广泛抨击。制造人质事件的车臣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巴萨
耶夫。

    1998年斯捷帕申晋升为上将,比普京高了几个等级。斯捷帕申是1999年5 月
受命组阁的,但是这位上将的总理任期比基里延科还短。总统和总统家族发现斯
捷帕申并不具备治国的才能,1999年8 月叶利钦撤换了斯捷帕申。

    斯捷帕申是第一个担任总理的圣彼得堡人,却不是最后一个,因为接替他的
普京也是圣彼得堡人,而且出自同一系统。当然,克格勃出身本身并不能保证前
途辉煌,普里马科夫在当外长之前,是对外情报总局局长,这个局是在克格勃第
一总管理局的基础上重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