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圆润的中音,扮演熬过血海,披荆斩棘,成长为一个革命者的母亲的角色是很合适的。
果然,她的演出很成功。人们观看了由她扮演母亲的革命歌剧《血海》,无法抑制兴奋。她受到的冲击也不小。
她在欧洲的一个国家举行的国际音乐汇演中,获得了特别奖。
金正日同志把她培养成为优秀的歌唱家,还特别爱护她,指示有关部门授予她功勋演员称号。
有一次,她的母亲作为祖国访问团的一员来到平壤,见到成长起来的女儿,流着热泪激动地说:
“这孩子当然是我生的,但她是金正日先生亲自培养,亲自给予荣誉的劳动党的女儿。
“说真的,这孩子若在日本,哪能成为音乐家呢?
“金正日先生深切了解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旅日朝侨的希望和素质,使它得到发扬。他的怀抱确实是世界上最慈祥的父亲的怀抱。”
圆木和直升飞机
1975年9月1日,清川江流域下着倾盆大雨。但速度战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没有停止建设清川江大铁桥的工程。由于他们顽强的努力,只要把中间的桥墩建起来,再把这桥墩两边的横梁架上去,大桥就大功告成了。所以青年突击队员们不顾一连三天的滂沱大雨,继续工作,加快工程进度。
因为连降大雨,清川江水开始泛滥。看样子是由于上游下暴雨,水位猛涨,水势汹涌,新建的桥墩面临危险。
到处都听到指挥员下达停止工作,部撤出来的命令,但突击队员们却不顾危险,都在加快工作。
“在这么点困难面前低头还算什么青年?就在这一时刻,金正日同志在等待铁桥工程完工的报告呢,要冲破难关,前进!”
突击队员们激昂地朗诵着诗,高吭地唱着革命歌曲,加紧进行在新桥墩上面架横梁的准备。
就在这时,有一指挥员沿着江岸跑来声嘶力竭地高喊:
“同志们!快上岸来,大洪水涌来啦!”
青年突击队员们在喧雨啕啕中勉强听到传来的喊声,一看上游,大洪水的洪峰已载着圆木和滚滚的大石头,像山岳般地涌过来。它一冲击刚建好还不坚固的桥墩,一定会出事,这对谁都是清楚的。
“撤下来!快撤下来!”
在指挥员的命令下,青年突击队员们刚到江岸的瞬间,桥墩受到山岳般的洪峰的冲击,轰地一声塌下来了。连结桥墩的临时桥梁也被洪水吞没。
就在这一刹那,传来如同悲鸣般的喊声:
“江心那头的桥墩上还有突击队员!”
“要搭救他们!”
刚塌下来的桥墩那一侧的桥墩上面,有几名没来得及撤下来的突击队员。
那里的突击队员们眼看着汹涌澎拜的水流就要吞没桥墩,挥手求救。
有几个敏捷的突击队员和指挥员为了救他们,腰上系着绳索,跳进江里。但湍急的水流又无情地把他们推到岸边来。就算游到江心,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大石头和圆木会撞他们。他们左右为难,流着泪,沿着江岸来回他心急如火。
他们中间也有一位就在这江岸村子里生长的老人。他最小的孙子就在那危险的江心桥墩上面。
老人在江岸上度过了一生,泛滥的江水夺去了他家几口人的生命,把他家的草房推倒了。就因为他经历过这悲惨的往事,所以比谁都焦急地捶胸号哭。
铁桥建设指挥部不得不把这一事实向平壤的青年突击队指导局拍了紧急电报。
不到几分钟,就接到回电:
“铁桥建设指挥部:要给被围困在桥墩上面的青年突击队员们以信心,本局马上采取措施。”
当地党组织和党中央有关科室之间也交换了这份电文。
载着紧急电报的电波穿过逞凶的黑云向平壤上空传去。有关部门立刻把电报的内容向金正日同志做了报告。
“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么晚才告诉我呢?”金正日同志表示担心,责备有关部门干部。他说:
“你说搞清川江铁桥工程的速度战青年突击队员们由于发大水,处境危险。他们是我们所爱惜的宝贵的同志,无论如何一定要抢救他们。”
金正日同志把其他的事都推到后面,立刻给人民武装力量部的一位干部打电话,给他们一项任务,要他们马上派直升飞机营救处于危险的青年突击队员们。
过一会儿,工地上又传来了一份电报:
“铁桥工程指挥部:
“金正日同志命令派直升飞机前往工地营救被围困在桥墩上面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直升飞机马上就到工地。再坚持几分钟。”
拍电报的干部和接电报的干部都流着热泪。
几分钟以后,清川江上空真地出现了一架直升飞机。
“万岁!”
“金正日同志万岁!”
在江岸,在江心桥墩上面,欢呼声雷动。
降低了机首的直升飞机绕着工地上空,用扩音器大声说:
“速度战青年突击队员同志们!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派直升飞机,要我们一定救出你们。”
欢呼声又一次爆发,压倒了汹涌的波涛声。
直升飞机停在桥墩上空不高的地方,绳梯徐徐下垂。可是突击队员们却握着绳梯哭出声来,不想上去。
他们一想到从死亡的境地得救,简直像做梦一样,不知该怎样表示感谢才好,有一股激流涌上心头,只是放声大哭。
瞬间,泛滥的江水急剧上涨,桥墩眼看就要淹没了。
“桥墩要淹没了!”
“快上绳梯呀!”
在江岸,人们声嘶力竭地喊着。
桥墩上的突击队员们先叫年小的和体弱的队员上去。一个一个地都上了飞机。最后一个队员抓住绳梯的瞬间,轰地一声响,山岳般的洪峰一口气就把桥墩吞掉了。
直升飞机载着桥墩上的全体队员徐徐上升,以它那轻快的发动机声压倒汹涌的水声,最后在江岸着陆。
岸上的人们都跑过去,把飞机围起来了。过一会儿,机舱门打开了。从死里得救的突击队员们满面笑容地走出来了。
“让我瞧瞧!”
“这是梦里还是醒着?”
他们都拥抱着团团转,像是跳舞似的,但每个人的眼里都汪着泪水。
这时有一老人拨开人群踉踉跄跄地走来。他就是生长在这江岸,过去饱尝了悲酸的那位老人。
老人把人们用肩膀托着的小孙子抱在自己的怀里,簌簌地流着泪说:
“同志们!甲申年,清川江发大水,夺走了我们家和亲戚16口人,只有我一人死里逃生活下来。那年,我抱着漂下来的圆木才勉强活命。可是今天,我的小孙子是亲爱的金正日先生派来的飞机救出的。要是过去,做梦也不能想啊。咱们的领导者金正日先生是咱百姓的救命恩人,是救星。”
泪水顺着他的两颊流下来。
过去他是靠漂下来的圆木免了一死,而今天小孙子是靠伟大领导者派来的直升飞机得救的。老人这样一对比,说明了新旧社会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人们听着他的话,都觉心里热辣辣的。
飞机载运头茬黄瓜
1975年4月14日,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63周年诞辰的前一天。
迎接民族最大的节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为处理国家大事而异常繁忙。这一天,他正看一份有关王在山革命史迹地建筑工地青年突击队员们的节日准备情况的材料。
过节准备做得很不错。
一看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送给他们的肉、罐头、糖果、水果等礼品的单子和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送给他们的鸡蛋、各种蔬菜、豆腐、豆芽菜等食品的单子就知道,节日的饭食一定是很丰盛的。
然而,金正日同志却拿着这份材料,沉浸在深思里。就像母亲想念在外地过节的孩子那样,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到了青年建设者们流着汗水劳动的祖国的北方革命史迹地建筑工地。
他把一位干部叫来。那位干部以为他会交给自己一项重要任务,紧张地站在那里。
金正日同志突然说:
“给王在山革命史迹地青年建设者们送去些新鲜的黄瓜该多好啊!不知平壤温室的头茬黄瓜摘了没有。”
那位干部立刻回答:
“迎接这次4?15节日,摘了许多头茬黄瓜。”
瞬间,金正日同志喜形于色。他说:
“虽然已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礼品,我还想给他们送些别的东西,恰好摘了黄瓜,那太好了。就把平壤温室里摘的黄瓜都送给他们吧。”
那位干部深受感动,有力地回答说:
“明白啦,一定照办。”
金正日同志又问:
“你说,什么时候能把这头茬黄瓜运到王在山?”
那位干部明确地回答说:
“再晚也要在4月15日晚上运到。”
从平壤出发到祖国的北方稳城,坐火车要走整整一天,从稳城再到王在山,坐汽车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样算起来,他计算的时间是非常紧的。
金正日同志对他的回答似乎不大满意,又说:
“晚上太晚了。能不能提早一点?”
那位干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犹豫不决。金正日同志接着说:
“当然,傍晚送到也不要紧,但一定要在青年突击队员们的节日的饭桌上有黄瓜。无论如何要在4月 15日早饭前把黄瓜送给他们。”
他为金正日同志这样关心青年建设者们的心情深受感动,便按照他的指示,想了一下尽早运去的办法。但距离太远,怎么想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禁心里焦急。
金正日同志注视他一会儿以后,断然宣布自己的决心:
“黄瓜,从平壤到清津要用飞机运,从清津到稳城再用待运的汽车接送就可以了。
“留着飞机什么时候用啊,这是为我们党爱惜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的事,我看就该在这种时候让飞机起飞!”
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措施。
那天,载着黄瓜的飞机从平壤起飞抵达清津,在清津机场等待的汽军立即接运从飞机上卸下来的黄瓜,一直送到王在山。
具有巨大意义的4月15日节日的早晨,在王在山革命史迹地建设者们的食堂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丰盛的饭桌上,头茬黄瓜最显眼。
当然,到了时令,黄瓜并不足稀罕的东西,但在4月中旬,青草还没长出嫩叶的早春,能吃到清香扑鼻的头茬黄瓜,确实是难得的令人愉快的事。
当青年建设者们知道了那喷着特有的香味的头茬黄瓜是怎么来的以后,都觉得喉咙梗塞,没能立刻拿起筷子来。
青年建设者们含着热泪,用了节日盛餐。
不是解除职务而是要授予英雄称号
1976年11月24日,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接到了平壤市委负责干部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报告了工作情况,并说有关单位提出要解除平壤市建设总局局长金炳植的职务问题。说是他年岁大了,在第一线领导紧张的建筑工作有困难。
金正日同志接到电话以后,陷入沉思,回顾了金炳植同志长期担负重要项目建设任务,忠心耿耿地搞好工作的过去。
祖国获得解放的第二年春,金日成同志视察兴南化肥厂。他和兴南的工人们坐在一起,问他们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遭到破坏的工厂。有一青年站起来,有力地回答说:
“金日成将军,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恢复工厂,生产更多的化肥。
“您不要太操心了。不是有我们兴南的工人阶级吗!”
这位反映了工人们的心情,回答如此坚定的青年,就是金炳植同志。
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在恢复工厂的斗争中,一直站在前面,后来又长期在建设与建筑材料工业部门任负责干部,秉承金日成同志的意旨,竭尽忠诚做好工作。
金正日同志拿着话筒对等待回答的市委负责干部用低沉的声音说,上哪儿去找像他那样有丰富的建筑工作经验、功劳又大的人呢?应该让他继续做市建设总局局长的工作。
市委负责干部便回答说照办。他深感负疚,觉得自己没有按照金正日同志的意图搞好工作,反而叫他操心。他深刻地做了自我反省。
肉体衰老,不等于精神上也都衰老啊,以年老为理由,随便解除党一手培养的、又那么信任的有功干部的职务,这种做法是多么不合适呀!他越想越觉得难过。
过了几天。
有一天夜里,市委负责干部突然接到了金正日同志打来的电话。
金正日同志亲切地还礼以后说:
“这次要给平壤市建设总局局长授予英雄称号。”
金正日同志的简短的一句话使那位干部深受感动。他想,金正日同志不但没同意解除局长的职务,还要给他授予英雄称号。
解除职务和授予英雄称号,在这截然不同的现实面前,市委干部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的党是多么伟大。
以年岁大为理由,局长差一点没离开豪迈而重要的岗位,由于金正日同志的爱护和信任,局长胸前却佩带了英雄金星奖章。
后来,金炳植同志一直在建筑部门工作,竭尽了忠诚,不愧是一位英雄。
“助学金”
豆满江下游罗津先锋市先锋区前海有一个小岛,叫卵岛。这个小岛形如卵状,每到海鸥产卵期,就有成群的海鸥飞到这里来产卵并孵出小海鸥,所以从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岛叫做卵岛。
过去,这个岛上只有灯塔管理员过着孤独的生活。但如今这个岛变成了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声的岛子。在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的关怀下,经常有船只往岛上运送生活必需品,住在那岛上的孩子们也都能够到陆地上念书。
1974年10月末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去陆地上念书的孩子们乘汽艇回到岛上来了。
“怎么回事?还没到放假的时候,就这么往家跑,还能念好书?”母亲见到孩子们心里高兴,但只怕他们耽误学习,故意装出严肃的表情责备孩子们。
可是孩子们喜笑颜开地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拿出一个信封来。
“这是什么?”
“你先看看信封上写了什么。”孩子们明朗地笑着。
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种情形,觉得有什么不寻常的事发生了,便仔细地瞧着信封上面的字。那上面写的是:
“助学金。”
再看信封里面,真地装了些钱。
“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还是念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啊,怎么像大学生那样领助学金呢?”父母感到惊奇,看着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
不懂事的孩子们这才静下来。念中学的大孩子郑重其事地说:
“不久前,亲爱的金正日先生接见了来过我们卵岛的一位干部,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他突然问岛上的孩子们是怎样念书的”
那位干部把自己了解到的事实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他说,孩子们都到陆地上留宿念书,放假回家来时,岛上的人们都到码头上高兴地迎接,都说:“咱们的‘留学生’回来啦!”
金正日同志听着,脸上现出微笑。
“他们说让孩子们去留学去了,是吗?”他这样说着又问孩子们是不是领助学金。
那位干部感到诧异,他们又不是大专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过给中、小学生发助学金的事嘛。
那位干部没有回答。金正日同志微笑着瞅着他,并说,他们和“留学生”差不多呀,不领助学金怎么行啊?他继续说:
“给所有到陆地上念书的学生们发助学金吧。如果我们给岛上的孩子们发助学金,他们真地会成为无所羡慕的‘留学生’哩。”
后来,在金正日同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