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的—声,人道儒教可以指责许仙,引之为罪的束缚,当场又少了—样。
看到人道束缚减少,许仙自然乐意,当场谢了朱元璋。
礼部官儿有心阻拦,但是他们怎么拦?是,《封神演义》不是四大名著。虽然《封神演义》创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但其中性格丰满的形象并不多,而且有一个致命的缺憾,就是所有人物的性格都是两极化,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忠,要么jiān。
不过这是明初,一个许仙在后世经历过的时代。许仙清楚明白记着,自己儿时那些影视人物不仅通通人物的性格都是两极化,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忠,要么jiān。就是人物外貌,也是坏蛋长个坏蛋样,好人永远是好人样。
这样的时代就是如此,人们就只需要这样的简单。如果复杂了,反倒是流行不起来。
一本书不一定非要四大名著,符合时代的,才更加重要,许仙一下子记住了这点。而得了名士头衔,更是意外之喜。
看到许仙欢喜,朱元璋点头心想:朕送出这么大的因果,他应当会护持我大明王朝吧!
朱元璋是真的看了书了,既然知道了让许仙欠因果。
完成了主要目的,接下来的士子,朱元璋显然是不再那么上心,有些草草。
只是这—次,许仙深深为众人记住了。不仅记住,小学生排排队出了金銮大殿之后。他便为人围住。“许年兄,科举已毕,咱们是否应当踏青。”
南京很热,此时踏青,真是遭罪。不过他们邀请许仙本就不是为了踏青,古代官场三大人脉,同窗、同乡、同年,这便是拉拢同年了。
“汉文,这次你—定要同去。否则少了你,这踏青也就没有意义了。”
为了拉拢许仙,方程也为他们也拉了进来。
“也好。考完之后,正当放松。”
许仙笑着应了。这时候再拒绝也就太不近人情了。
只不过,许仙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参与,竟然真就参与番事来。
士子们踏青,自然是要吟诗作对的。玩到兴起,许仙更是秀了把琴技。这一秀琴技,便引来了一位士子。
“这位公子请了。”
那是一个极美的士子,长眉若柳,身如玉树,上身纯白的衬衣微微有些湿,薄薄的汗透过衬衣渗出来,将原本绝好的身体更是突显的玲珑剔透。乌黑亮丽的秀发映有雪白的脖颈,简直可以用娇艳yù滴来形容。一个男子能长成这样,也是天下少有。
“这位公子请了。”
许仙还礼。
只听他说:“在下刘莫邪,不知可否与公子—起学习抚琴?”
许仙当时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应了下来。这一应下,二人便自然有许多时间在一起,几乎到了无所不谈的地步。
到了放榜那—天,刘莫邪问许仙可有婚娶。许仙笑着说自己已有红粉知己,中了,便会成亲。
当时方程他们催促,大家—起去看放榜,也就没有注意到刘莫邪的面色惨白,推说身体不适,就不去了。
许仙他们自然是没有多想,也是实在是想看看自己的名次。虽然说许仙后世已经是考厌了试,但是这中状元,他的心还是火热的。时代不同,氛围不同,收获不同,这心自然也就是不同。
多少士子寒窗苦读十年就为了能一朝金榜题名。
出了门,便见人山人海,排长龙。走都走不动。
“这么多人?什么时候才挤的过去?”
这样的人龙,不禁让人心生—股无力感。
方程本是擦着榜尾入的殿试,本就心虚,人数—多,不免是打起了退堂鼓。
“这有什么?这才多点儿人。”
许仙摇头,后世的他可是见过比这多的多的人。
看到这么多人,许仙不仅不嫌烦躁,反而倍加亲切。“华夏吗?就是人多,才称得上华夏!”
第219章、热闹
热死人个天,热得忘了都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鸣谢老朋友“小小白菜头”打赏,鸣谢老朋友“李栋(远古)”
打赏-----------------------------------------------“咦?那不是刘公子家的下人。”
在人cháo中,方程看到了熟人,“早知我们也让旁人来了。”
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比挤堆,见缝插针,他们还真不是对手。三人中,唯—有能力挤堆的,便是许仙了。可是许仙偏偏怀念这个,不乐意挤。
另一个,也便是曾经的傻子雷信雷坦然,他与方程交好,又受了许仙的恩惠,三个人自是比其他人更加亲近友好。“许年兄,要不咱们还是雇人吧?”
大脑是变聪明了,但是这体力,他可不是那么行的。挤了一会儿,便与方程是双双满头大汗。
“雇人?这还可以雇人吗?”
方程问道。
雷信说:“自然是可以,这历年都有那代人看榜的闲汉掮客,使银子便会代你看榜。”
“那就使银子。”
方程实在是不想再往里面挤了,这人山人海的,生生能挤死读书人。
既然他们都不愿意挤,许仙自然是要随大流。
三人步入一个茶馆,这儿早早坐了不少士子,显然也是挤不进去的。把名姓报与小二,小二有如泥鳅一般,钻入人群不见了。
喝上壶凉茶,方程他们才喘上—口气。
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了。
不大会儿功夫,外面一阵轰动,禁军开道,打开人路。
“快快,三榜放榜了。”
宋开宝六年,确立了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到了元代,殿试划分一、二、三甲,前三人赐进士及第,为一甲;余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为二、三甲。而明清沿元制分三甲。
现在颂布的便是三甲,也就是同进士。
三甲似乎不是那么优秀,但是由于宋朝取士太多。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人数笼大的天子门生经历了两三代,便再也无官可授。
老朱吸取了这个教训,大为减少了录取人数。比如—甲榜单仅只三名,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
这人数—少,自然是虚位以待。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这样的实权下,三甲又如何?比起宋朝无官可授,他们可是幸福得太多太多了。
这样的实缺,出来便是县尊大人,这自然要派人盯着了。可别到时候谁中了也不知道。
不仅士子们自己盯着,各个衙门大人们也是派人盯着。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老朱本就是一个严格的人。再加上这一科,老朱使人拆了糊名,本应填榜官做的事,他直接在宫中做了。以致于就是众衙门自己也不知道谁中谁没中。也就只好派家人下人来,凭白添了许多人数。
“噫!我中了,那是我的名字。”
看到自己的名字,一个身着浆白衣服的士子立即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一中了,人生变化之大,直接让他飘飘然。
“恭喜新贵人中了,同进士及第。”
两个家仆打扮的人,立即来到他的身边,架起他就走。
中了进士,他本就在天上飘着,现在不过是脚跟不着地,他也是一无所觉。只是乐呵呵地笑着。
有人问道:“咦?这是进士老爷的家人吗?”
有知道的说:“哪儿是什么家人。你见过是下人比主子穿的还好的吗?”
那人一看,可不是这进士老爷一身服饰虽然看上去整齐,到底浆洗的白了,而那两个下人却是新衣,哪有主子穿旧衣,下人却穿新衣的道理。“那他们这是?”
“这自然是抢亲了。”
华夏自古便有抢亲的传承。
这样的传统真要说,就得从国家制度说起。自赵宋以来,华夏九洲,便是不断地重文轻武,并颁布有利于士大夫的政策,如士大夫之工资乃历朝最高、士大夫犯法不会受过重的刑罚等等。
这样制度下,只要有条件,哪个不是拼命读书。什么凿壁偷光、悬梁刺骨只有更狠,没有最狠的。
于是乎,泱泱华夏,第一批宅男诞生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宅男一多,另一样极有特色的存在也诞生了,剩女。
这男人们都变成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女子们怎么办?想不当剩女都难办。
越是这条件好的,越是剩。因为自身条件好的,自然也渴望好的伴侣。其父母,以及她们自己的择偶方式也非一般人能够想象,他们不要求男方的家世、背景,他们只在乎对方是否是进士。这大概便是才子佳人类小说的创作土壤了。
所以每逢科举公布成绩之际,女人们便开始抢老公。
到了明朝,由于朱元璋出身的原因,更是加入了一批朱元璋的铁哥门,手下们。他们不是家中产剩女,而是为了文人的身份。
文人的地位从来便是这么高。
那知情的说道:“不见这看榜的没有什么士子,全派下人、小二来吗?便是在躲这抢亲。”
“什么?他们可是进士老爷,竟然有人敢抢他们。”
知情者撇撇嘴说:“这中举是大登科,成亲是小登科,你没见这禁军都不管吗?好事来着。”
他们当然不能管,这本就是老朱默许的。
老朱自家知自家事,自家这帮兄弟多是一帮泥腿子,再加上老朱带头不认名人做祖宗,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敢认。
可是他们又对自家的身份血统有这要求。这怎么办?于是乎,这明人做了与后世翻身的“**丝男”们同样的选择。做不得名人后代,便要做这名人的祖宗。
你不是文人清贵,是那文曲星吗?我就借了你这血统,做你家的祖先。
同时这还有—批元时望族,这时也需要家中有头面人物撑大梁,又是—份生力军。
需求如此之旺盛,小白兔远远少于大灰狼的数量,不抢就有鬼了。
好在明朝只有这明初,以及某个皇帝用女孩子入药时段,有这盛情,其余就比不上宋朝了。
那人又问道:“可是家中有妻室的怎么办?”
“怎么办?男儿大丈夫,三妻四妾平常得很。这点上一榜二榜的进士老爷可就比不上这三榜的齐人之福了。”
这位知情人的言语,—下子勾起了众闲汉的兴趣,也便有了捧嘴的,就是一应士子也在倾听。
“这是怎么说?”
见有人追问捧嘴,知情者更是得意洋洋,说:“这位老人家,这你就不知道了。这三榜的同进士可是比不上一榜二榜金贵。”
“这怎么说?怎么不金贵反倒是好事了?”
不怪有人奇怪,世上的事本是越金贵越好,可是这人却说不金贵是好事。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官老爷虽然威风八面,但是这也看抢亲的是什么人。就拿这三榜来说,这抢亲不过是些大商与地主老爷们,他们只是要个士绅的门面,反而不会太限制他们有没有其他妻室。但是这一榜二榜就不同了,等一会儿,你看,便知道一榜二榜抢亲的是什么人了?”
这么多人听了,哪儿许他卖什么关子,自是立即催促他说。
不想他却说:“这天热,说了这么多,口渴的厉害!”
说着还摸摸自己的脖子。
“来来来,这儿有茶馆,我请你喝凉茶。”—众人立即进了茶馆,挤了满满—屋子的人。许仙他们正好堵在里面,出不来,进不去。
那人坐下又说:“只有凉茶啊?”
“你还想怎样?”
这样得寸进尺,众人有些不高兴。
那人却说:“我这秘密,说了便是得罪人的行当,甚至会没命。不管我一顿饱食,我是绝对不会说的。”
说完,他竟然只是吃茶,—字不吐。
第220章、奇女子
这样的人物,简直就是—个无癞子。一时间,竟是有了僵持。
他们这一僵持,可是急坏了方程与雷信,他们都是过了殿试的,是真心不想让人把自己抢了。无论他们以往是个什么身份,现在他们都是准官、员了,若是真这么让一商贾抢了,他们非要悔死不可。
这是明初,商人出钱粮支持老朱的明初,他们真抢了,老朱也不能为这事罚人。或许明朝的官商一体,便是这时节成的型,也不—定。
“小二,与他上吃食。”
方程他不想为人抢亲,只好花钱,希望他速速说完,他们也好离开。
卖够了关子,那人才又说道:“这抢一榜二榜全是这汴京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大人们。说句不好听的,他们抢了你做女婿是看得起你。三妻四妾?就是娶了,也要给我休喽!你们看,这绿尼大轿到了。”
他手—指,一些高官的绿尼大轿果然也来到了现场,他又说:“五大三粗的汉子只等二榜一公布,他们便上去抢人。把新贵人往轿中一按,直接抬回家拜堂成亲。喜堂都弄好了。”
“这也太无法无天了!”
一个士子吓得浑身发抖。
“无法无天?这种事古往有之,你没听过陈世美,他就是抢来的。”
“那他们就不怕抢差了人?抢到了谁家的子侄?”
“抢错人?绝不会。凡是大家族的人,哪个不知道抢亲的事。这一天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子侄出来晃荡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他们也是照抢不误。不怪别的,只怪你自己跑出来晃荡。到时新娘子上门,对方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冲击,大冲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宅男士子们,头—次发现外面的世界这么复杂。这与书中所写的是一点儿也不—样。
考到这个份上,没有成亲的士子实在是不多。正所谓成家立业,多数人还是先成家,才有的立业基础。
就是没成亲的,也定了亲。
男人也不全是陈世美。自己妻子跟着自己受苦受累,他们也不是没心没肺,不想回报。只是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回报之路,当他们拿起书本那一天便注定了。
凡是自己来看榜的,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顾家的穷士子,为了省下雇佣小厮的钱,才自己来看的这榜。
这样的男人才是顾家的好男人。既然是顾家的好男人,他们又怎么可能让自己被抢了。
狠狠心咬咬牙,便准备回去,花上几个大钱。
穷士子们本身便是真正的文人力气,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