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朕想一想吧!”文帝感觉有些头疼,他揉揉太阳穴,摆手让皇极圣人退下去。
皇极圣人点点头,退出尚书房,前往百圣太庙见过真鉴圣人。自从希夷圣人飞升之后,百圣太庙的地位越发尊崇,真鉴圣人成为诸圣第一人。
百圣太庙的大事,都需要真鉴圣人点头才能够执行。
真鉴圣人和皇极圣人谈了一会,叹道:“纯阳还是太心急了一些!”
“老师的意思是怎样的呢?”
真鉴圣人指着流过百圣太庙的河流,笑而不语。
“老师是要顺其自然?”皇极圣人诧异。
真鉴圣人颔首,“世上的事情,总有一个过程,酝酿、萌芽、生长、繁盛,直至衰落大匡皇朝建国才四百余年,咱们百圣太庙也只有四百余年,时间还很短,道以国传,是必经的阶段,也是百圣太庙发展之初最有利的选择!”
“”皇极圣人想了一下,不得不赞同:“老师说得是,皇朝和百圣太庙前四百余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现在情况有些不同,世易时移,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百圣太庙想要乘着大势超越以往,只能超越以国传道的模式!”
真鉴圣人摆摆手,呵呵笑道:“皇朝总是有着不少真知灼见、富有远见的人才,他们往往能够见微知著,明白我圣道的发展方向!”
“老师原来也赞同?”
“这个自然,近几年皇朝翻天覆地,南征北伐,甚至东渡大海征服东洲东来国和出云国,地方上确实出现了不少教派,他们打着圣道的旗帜,四处发展,非常壮大,尤其以取教在蛮族之中发展最为迅猛,这种情况我是了解的!”
真鉴圣人顿了顿,想了一下又道:“鉴于这样的教派也是在传播圣道,所以百圣太庙没有理由阻止,九州之地的社团早已经林立,那些教派想要发展到九州来,也不容易,九州之外,容它们发展。要知道,一种事物的兴起,总有其根源,我百圣太庙只需要看准了时机,顺势而为足以!”
真鉴圣人似乎胸有成竹,慢慢告诫杨华兮。
“那咱们百圣太庙有什么打算吗?”杨华兮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真鉴圣人颔首,从袖中取出一张金卷,递给皇极圣人,杨华兮仔细一看,金卷上面叙述了百圣太庙以圣道之名义立正教的意义。
“儒教?”皇极圣人微微诧异,“这就是我百圣太庙准备要立起来的正教?”
“不错,这不是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真鉴圣人呵呵一笑,百圣太庙这些年来传播圣道,虽然没有明确的立大教,但是所行之事,无不以关乎天下儒生兴衰。
“圣道之下,只有一个正教!”真鉴圣人又道。
“那么地方上那些教派怎么办?”皇极圣人微微一愣。
“你说要怎么办?”真鉴圣人似笑非笑。
皇极圣人思索了一会,断然道:“取缔并非上策,自然是要吸纳过来,为己所用,而且其存在,只能约束在自己画的圈圈里边,不能逾越!”
真鉴圣人点点头,哈哈一笑:“不错,咱们太道圣庙掌握圣道,地位尊崇,一言一行,高屋建瓴,其他教派不敢不从!”
“具体如何做法?”
“祭告天地人,立儒教为正教,圣道之下,只有唯一的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为名,须得降格称门,正教之下,允许百门共存,共传圣道!”真鉴圣人严肃道。
“妙!”
皇极圣人眼神微微一亮,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百圣太庙若是这么一规定,皇朝十二洲乱七八糟的教派,莫敢不从,哪个不从,哪个就是旁门左道!
百圣太庙建立四百余年,主持圣道权柄,这可不是吹嘘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百圣太庙有那个威望和实力,为天下道统、教门订立规矩。
“今日适逢其会,且将诸位圣人和宗师召集过来,就这个问题好好商量个章程出来吧!”真鉴圣人招手,叫来弟子,吩咐召集圣人和宗师。
翌日正午,真知求鉴石塔顶层,十位圣人亲临,一百二十八位宗师从十二洲各地赶来,齐聚于石塔。
吕杨从东来国赶回神都,在石塔中参与商讨。
吕杨没有想到,真鉴圣人的提议竟然是这样,不禁有些愕然。
他原先提议在焰州建立取教,原本是要分圣道的气运,没有想到事隔几年,百圣太庙后发制人,要弄出这么一个规矩,将天下所有教派都圈在一个圈圈内。
按照百圣太庙的意思,它将“儒教”扶上正教的宝座,其他传播圣道的教派只能降格称“门”,连旁教都称不上。至于天人武道等等道统的教派,估计只能混一个“外教”,或者叫旁门左道。
文帝杨文思作为新晋的圣人,自然也参与了商讨,他的心思最为复杂,立正教这件事,确实如吕杨所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撇开朝堂和他的杨家单干,若是任由发展,将来朝堂对百圣太庙的制约将越来越小。
一连商讨了三天,隆运七年八月初八日,百圣太庙联合朝廷下发圣旨,宣布百圣太庙于九月初九重阳日于百圣太庙立“儒教”为圣道之下唯一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为名,须得降格称门,正教之下,允许百门共存,共传圣道!
这道旨意不到一天时间即刻传达十二洲境内,各地衙门张贴金榜通告,宇内接闻。
一时间天下轰传,千万读书人震动,有的大赞,有的惊愕,还有的冷眼旁观不以为然。皇朝天下,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在谈论百圣太庙立正教背后的猫腻以及影响。
十二洲境内,一些机灵的学社,竟然第二天便将学社改为门,譬如神都的浩然学社,第一时间改为浩然门,社员还唯恐天下不知,印刷了两万丈宣传单,传播到神都每一个大街小巷,闹得人尽皆知。
浩然门一时之间出尽了风头,拉拢了不少年轻的新晋儒者加入了浩然门。
皇朝十二洲各地,一些学社或者团体,纷纷改了名字,一时之间,各地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三百多个门派。
正教未立,教下百门却争先恐后蜂拥景从,响应之迅速,不禁让天下人目瞪口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儒教
九月初九,重阳,神都。
百圣太庙前,文武百官齐聚,各种前来观礼的儒者不计其数,整个百圣太庙被挤得水泄不通。
为了缓解压力,真鉴圣人不得不吩咐弟子们将云际飞舟升上天空悬停在半空,让一部分儒者分流到上面。
立正教的仪式是在百圣太庙的正殿举行,这里供奉着百位圣人,冥冥之中存在着百圣和亿兆子民的意志,所以在这里立正教最为合适。
今日正殿里里外外戒严,太庙的执役身穿特制统一的服饰,守住各个要道,防止不相干人等进入捣乱。
但凡能够进入正殿的无一不是道业高深之辈,譬如大儒、宗师等等。至于其他人士,非儒者不得入内。
百圣太庙正殿是整个神都最庄严肃穆的地方,经年笼罩着浩瀚的意志,寻常人进来朝拜,都会被那种无所不在、浩瀚如海洋的意志震慑,不得不诚心诚心朝拜。
即便是一些地痞流氓,进入百圣太庙也不敢大声喧哗,即便是一些不敬神明之人,进入百圣太庙,也要忐忑心惊。
对于寻常人而言,百圣太庙正殿可以让他们心灵安宁,他们也愿意时常前来朝拜,献上虔诚的香火。
驻世的圣人都已经到齐,他们排成三列立在最前头,一共有十二位圣人,其中五位是这些年刚刚晋升的新圣,其中就包括吕杨。
圣人后面,是各大宗师、鸿儒、大儒等等,浩浩荡荡一大片,全都身穿儒服,在百圣圣像前整整齐齐排列。
正殿之内,百位圣人圣像前,全都香火缭绕,一尊尊香炉中红彤彤,敬满了香火,乳白色的袅袅云烟升腾,缭绕在大殿上空,仿佛渺渺仙境一般。
真鉴圣人手持金卷,洪亮浩渺的声音在正殿中回响,庄严的祭文震动虚空,隐隐和正殿上空的浩大意志相应。
“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而征,虽愚不惑,形潜莫覩,在智者迷。况乎圣道崇礼,道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圣心不灭,历千劫而不古”
“大匡皇朝百圣太庙真鉴述圣道圣教序记,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
“正教神圣,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名曰为儒。儒者,圣道之序,苍生之仁义也,大匡皇朝修真寻圣者,修身治国平天下,同尊仁义礼智信,共仰天人造化”
这是《圣教序》,由几位圣人书写,作为立起儒教的序言,告知天地人神鬼,通达于先圣,显法于过去未来。
煌煌篇章吟诵,整个正殿的香火逐渐汇聚起来,在正殿上空形成一团,形成一枚紫光闪闪的神圣赦令。
吕杨举目望去,分外诧异。
若是所看无误,那神圣赦令上面,书写着无数神秘的符文,所有符文汇聚起来,又形成一个恢宏的神文,这个神文,正是“儒”字。
随着香火和意志的加持,儒字神文渐渐升格,变化为天一灵文,隐隐含有某种玄妙的天位规则。
“隆运七年九月初九,大匡文武百官,百圣太庙诸圣、宗师,乞天地大道,垂兆圣教,立儒教,垂范正统,以克万世不易之大业,圣哉!”
“立儒教,垂范正统,以克万世不易之大业,圣哉!”所有人纷纷弯腰行大礼,极尽恭顺虔诚。
浩荡的声音震动十方虚空,传到了四海,但凡是修为能够观照虚空者,都能够听到这个宏大浩瀚的声音,这是庄严的立教之誓,天地人神鬼共鉴。
轰!
正殿上方的神圣赦令终于凝聚完成,最终形成一块紫色的真赦令牌,上面书写天一灵文,蕴含儒字天位规则,玄妙不可揣度。
真鉴圣人和众人也看到了真赦令牌,那是天地人共生的产物,是儒教立教的信物,这样的东西,自然而然会成为儒教的至高权柄。
好一会,真鉴圣人放下金卷,抬手一招,真赦令牌落到手里,他看了一会儿,抬手举起令牌,朗声笑道:“天道和诸圣不弃,儒教新立,即可通达与天地神明,此是我正教至高无上之真赦令牌,日后便为我儒教教宗之信物,儒教教下,一切圣道诸子,均要遵令而行!”
众人凛然,齐齐揖礼。
立教仪式进行了半日,然后儒者们又在百圣太庙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法会,儒者们这才逐渐散去。
吕杨礼完毕,和皇极圣人并肩走出太庙。
“儒教新立,俨然已经是大匡第一大教,囊括四海之内所有读书明理之人,此是正教,一切教派若是不降格,比被打为外教,不知纯阳如何应付?”杨华兮看了吕杨一眼笑着。她是知道吕杨在外面建立的几个教派,其中焰州的取教,还有河州的南山教在这两个州颇具影响力。
儒教的建立,对这些教派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吕杨苦笑,无奈摇头道:“没有想到儒教这么霸道,它把自己标榜为正教,这是逼迫别的教派为旁门左道,若是不降格称门,其他教派都没有好出路了!”
吕杨看了一眼皇极圣人杨华兮,她估计还不知道,自己还想在东来国建立一个大教,以阎罗大尊为教宗,立所谓的冥教。
现在儒教建立,自封为正教,那么以大匡皇朝亿兆苍生的信念,冥教若是建立,只能沦为旁门外道的外教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百圣太庙处于强势地位呢?人家是行业老大,老大一发话,下面的小弟自然是要听话的。
“这么说,你也要响应百圣太庙的规范,将那两个教派降格称门了?”杨华兮诧异,她心里原本以为吕杨会不太甘心的。
“没有办法!”吕杨摊开手,神情悠然,不过话题一转,又道:“前辈也知道取教和南山教,那两个教派虽然最初是从天人武道的修者手中建立,但是现在已经在向圣道靠拢,两教弟子之中,已经有人开始转修圣道,这便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功业!”
杨华兮颔首,从心底是佩服吕杨的,吕杨能够在外扯起两个规模不小的教派,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杨华兮迟疑一会,谨慎建议:“或许,你可以考虑将两教隐藏起来,教下分立诸门!”
吕杨叹息一声:“多谢前辈好意了,不过这两个教派,我并不想过多的参与,而且我的意见也不一定有用,不过即便是外道外教,也可以执掌天地权柄,占据大道天位,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圣道才是唯一大道!”
“这个自然,天人武道也同样是大道!”杨华兮深以为然。
“独木难以成林,一个世界,道统还是百花齐放才好!”吕杨笑着。
“话是不错,不过圣道若是传播开来,只怕其他道统会很难捱,甚至会被排挤消亡!”
吕杨呵呵一笑,摇摇头:“或许会难捱,但是却不至于消亡,那些消亡的,必然是没有亏得大道真义的,那些继承大道真义,必定是真金不怕火炼,再怎么经受挫折,都会与世长存,除非苍生不需要它!”
“”杨华兮感觉吕杨另有所指,仔细注视吕杨,想要洞察吕杨真正深层次的意思。
吕杨摆摆手,也不忌讳,笑道:“前辈,我圣道不,道以教传,现在称为儒教了,其实我儒教的教义其实并不全!”
“这个倒是,一个教派,岂能囊括所有?”杨华兮理所当然点头赞同。
“所以外道才有存在的必要!”
“譬如呢?”杨华兮微笑,一下子明白吕杨的想法了,吕杨这是想要另起炉灶,另立外道,这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超绝的智慧才行啊,诸如当年的太道圣人,在天人武道之外开辟了圣道。
这些都是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分离和创新,杨华兮虽然也是圣人,但是她自知没有这样的本事,也没有这样的智慧、魄力和毅力。
另起炉灶,这哪里是容易的事情,吕杨这是吃力不讨好啊!
吕杨看到杨华兮摇头,微微一笑:“前辈,实际上立外道比想象中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当然前提是这个外道具备独立的道性,并不可替代!”
杨华兮思索,不得不感叹,吕杨说的有些道理。譬如圣道,人以类聚,苍生需要礼,需要秩序和仁义之心,圣道将人心凝聚起来,于是才能不断壮大,苍生才可以发展长存,圣道亦可不灭。
世人最初是没有善恶概念的,圣道将善与恶定义,人于是崇尚真善美,弃绝假恶丑。圣道让劝人心存道德,人人尊崇道德,是以圣道将得以弘扬,这就是圣道思想的力量,深入人心,一代代薪火相传,永不磨灭。
吕杨笑道:“圣道固然如此,那么生死呢?”
“生死?”杨华兮微微一愣,颔首:“生死自然也是如此,人人不可避免,是天地自然之性,拥有独立的道性,不可替代!”
“那么有没有一种道,主宰苍生的生与死?或者主宰万物的终结和诞生?”吕杨笑道。
“肯定是有的,但是别开玩笑了,我等均是凡夫俗子,人微力薄,如何能够掌控这种大道?”杨华兮哑然失笑,不禁摇头,她感觉吕杨有些不切实际。就如同一只蚂蚁,却妄想着拥抱苍天,投身于苍穹。
“确实任重而道远啊”吕杨感叹,不过他已经想好了,他要立冥教,以阎罗大尊为根本,聚集天心人意,炼造一个能够让众生轮回不灭的平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死后灵魂自灭,或者落入幽暗、深渊、九幽这三个界域,任其自生、自灭或自然轮转。无论如何,吕杨都想要在人的生死大事上插上一手,干涉生死,获取一席之地。
貌似这个道路有些困难,不过有阎罗大尊这个存在,这件事总算有些眉目,将来情况如何,谁也无法断言。
第五百九十四章 阎罗
焰州,大苍山,整座大山郁郁青青,常年笼罩着仙雾,大有仙山福地的景致,一座座大殿以及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平添了几分神秘,一道金光从远空飞来,落入一座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