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后续的部队也不再隐藏行踪,而是大张旗鼓,高速地奔向军渡渡口。蜀军现在的战争机器,已经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着,但就是按照最快的进度,蜀军大部队想要完成渡河,那至少也要在十八个时辰甚至二十四个时辰左右之后才有可能完成,那么这一段时间,将会是阿坚的小分队面临最大困难的时候。

    简单地清理了一下战场,阿坚主要是搜集一下武器,泅渡的时候为了控制小分队的负重,所携带的干粮和武器已经是最小值了,全歼渡口的匈奴兵之后,蜀军可以得到一些粮草和武器的补充,这对于未来一两天内的战斗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初升的朝阳也带着一些春天的暖意,宁静而清幽的环境是无比地惬意舒适,不过阿坚对这一切却是熟视无睹,他原本就是一个不太懂得生活和享受的人,在他的血管里,只有奔流不息的澎湃血脉,阿坚冷静地布置着战斗位置,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负责着整个黄河东岸的防御,赫格昆负责的河段有几十里长,这让他不得不将手下一千多人分散开来,在各个防御点上分兵驻守,军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赫格昆安排了两百多人在此防守,不过他本人却驻守在十里之外的星月湾,并没有留在军渡。

    赫格昆得到军渡失守的消息是一个时辰之后,震惊写满了他的脸上,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正值黄河的春汛期,水流湍急,就算是白天,也是不容易渡河的,而在夜间渡河,简直是不可想象。匈奴人虽然在河岸边驻守,但对夜间蜀军发起突袭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准备,所以才会被蜀军轻易地突破了防线。

    手下的人立刻跟赫格昆提议向左国城的部帅刘延年进行禀报,但赫格昆了解到蜀军渡过河的总共才一百来人时,便暂时地放弃了向刘延年禀报。

    军渡渡口的失守说穿了,就是赫格昆疏忽大意所致,就算刘延年派来援兵夺回渡口,功劳赫格昆分不到关点,但这失守的责任赫格昆却是背定了,依匈奴军的军规,赫格昆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

    如果赫格昆能将渡口反击夺回来,情况就不同了,到时赫格昆可以声称蜀军强渡黄河被自己击溃,不但可以将渡口失守的责任推卸地一干二净,而且杀敌百人,那可是一件大大的功劳,说不定自己此番就可以升职了,这样两全其美的招,何乐而不为。

    反正按照约定,赫格昆将会在今天结束之前快马向左国城禀报渡口的事,只要赫格昆在天黑以前将蜀军的这支百人队给消灭了,所有一切过错都可以遮掩得掉了。

    至于有没有把握,在赫格昆看来,自己手下至少还有千把人,十倍于敌,这样的仗打得不要太轻松噢。

    赫格昆很快地将他所有的部下集结了起来,虽然赫格昆是一名千夫长,按理说他手下编制应该是有一千人,但鉴于黄河沿岸防线较长,刘延年临时地给赫格昆多派了两三百人,所以阿坚虽然将渡口附近的两百匈奴兵全部给干掉了,但赫格昆的手下,还有一千一百多人,除了各个营地必须留下几人之外,赫格昆几乎倾巢而出。

    双方很快地进入了交锋,同赫格昆的千人大队相比,阿坚的百人小队真是渺小的多,不过阿坚早已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严阵以待。

    因为渡河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火药受潮失效,阿坚此次并没有携带竹筒手雷这些火器,但还是配备不少的元戎弩,匈奴人扑上来的时候,首先遭到的就是元戎弩的打击。

    一发十矢的威猛之力,让匈奴人猝不及防,还没攻到蜀军的近前,冲在最前排的匈奴兵就纷纷地中箭倒地,死伤一片。

    赫格昆原本以为自己的千人大队只需一轮冲击,就可以轻易地冲垮蜀军的防线,但没想到蜀军的连弩厉害,瞬间就在前沿阵地上形成一道死亡扇面,让狂飙突进的匈奴兵遭受了一次迎头痛击。

    而且蜀军所占据的有利地形也限制了匈奴人的攻势,现在蜀军背倚黄河,左右两边都是很陡峭的断崖,匈奴人的进攻只能限制在东面的这一片区域内,虽然这片区域比较开阔,匈奴人千人同时进攻也是绰绰有余,但蜀军没有被包围的后顾之忧,在正面的交锋中,便尽可能地发挥元戎弩的威力。

    赫格昆第一波进攻失败,便立刻调整战术,更多地使用盾兵,便加强了弓箭兵的反击力度,千人大队,再次地向渡口方向逼来。

    这次匈奴兵的进攻策略比较奏效了,他们很快地就接到了蜀军阵地的前面。

    阿坚一脸的凝重,敌人扑了上来,接下来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了,这样的战斗也早在阿坚的意料之中,现在蜀军的后续部队已经到达了西岸,开始搭建浮桥,形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蜀军能不能胜利东渡,就全部维系在了阿坚的这个百人队身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了,唯有顶住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拼了!”这是蜀军百人小队最为豪放的誓言。(未完待续。)

第766章 胜利东渡

    阿坚弃弓挽刀,大喝一声,第一个便冲了上去,蜀兵们临危不惧,各自操刀,跟随着阿坚冲入了匈奴人阵中。

    赫格昆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进入蜀军弓箭的射程是匈奴人最为困难的一段时间,蜀军连弩的厉害还是给匈奴人造成了不少的伤亡,不过好在匈奴人多,很短的时间便推进了蜀军的阵地前面,进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那可就进入了匈奴人惯常的节奏中了,论单兵的作战能力,赫格昆那是非常地自信的,十比一的优势,匈奴人可以轻易地将蜀军碾压掉。

    赫格昆也看到了对岸的蜀军正在搭建浮桥,不过想要湍急地黄河上成功地搭建出一座浮桥来,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最起码需要时间,只要匈奴人夺回了渡口的控制权,蜀军必将会前功尽弃。

    “杀!”赫格昆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

    阿坚双目赤红,大步流星地向前冲去,手起刀落,将一名匈奴兵连人带盾砍做了四截。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凛然杀气,让冲在最前面的匈奴兵为之胆寒。

    阿坚眼神间充满着戾色,砍番一人之后,手中的刀丝毫没有停顿,刀锋向右一转,又砍到了边上的另一名匈奴兵的颈间,阿坚的这把刀可是刘胤亲赐的,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好刀,匈奴兵的脖子再硬,恐怕也无法硬过这把快马,只瞧得血光一闪,那颗人头被齐刷刷地斩了下来。

    但阿坚并没有因此而停手,快刀斩落一颗一头之后,刀尖向上一挑,直接就给身后的那名匈奴兵来了一个开膛破腹。阿坚的一刀挑得快如闪电,那名匈奴兵刚看到一片刀光耀眼,还没等他来得及做出反应,就感到了腹部一凉,再一低头,发现自己的肠子向外是蜂拥而出,直接就拖到了地上。

    阿坚一口气连杀三人,匈奴人除了眼花缭乱之外,根本就没有看到阿坚是如何出刀的,接连冲在最前面的三名匈奴兵倒下,后面的匈奴兵才倒凉一口凉气,这蜀人也太生猛点了吧!

    阿坚丝毫没有停手的打算,那柄快刀,舞得如雪片一般,而他的身手,更是快得如鬼魅一般,步伐矫健,动作如风,杀起匈奴人来,就如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而阿坚所挑选出来的那百人队,更不是吃素的,在挑选队员之时,阿坚的第一要求是水性,第二要求便是单兵搏杀能力,其中水性是基础,没有好的水性是无法游过黄河的,其次是身手,渡河成功,面临的可就是短兵相接的搏斗,如果身手差一点的,很可能就会在搏斗中丢掉性命。所以这个百人小队,是从十万蜀军之中挑出来的精英之士,是蜀军中最顶尖的士兵,个顶个的都是嗷嗷叫的好汉,以一挡十的精英,此刻跟随着阿坚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刀光剑影之间,在战场上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虽然蜀军的人数不占优势,但在气势上却是远远地占据着上风,何况蜀军出手果决狠辣,短时间内竟然压制住了匈奴人。

    匈奴兵虽然占据着人数的优势,但地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从正面发起进攻无法四面包抄,兵力占据优势的时候,最理想的攻击方式就是四面包围,如果从正面发起进攻的话,兵力上的优势根本就无法展开,反而因为蜀军的悍勇无敌,不断地斩杀突前的匈奴兵,让赫格昆原本以为是一边倒的战斗却成为了蜀军百人的表演秀。

    战斗持续地进行了下去,阿坚率领蜀军是越杀越勇,冲上来的匈奴兵就如同是飞蛾扑火一般,上多少死多少,连续地战斗了两个时辰之后,匈奴人已经是横尸遍野了。

    赫格昆看到匈奴人损失过半而蜀军居然只有零星的伤亡之时,彻彻底底地惊呆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蜀军派出来的,肯定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连续地作战几个时辰,竟然丝毫不知疲倦,他们宛如是铜浇铁铸一般,死守在渡口的最后一道防线上,让匈奴人始终也无法逾越一步。

    这个时候,赫格昆看到蜀军在黄河中的浮桥居然架设的非常之快,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少致命的错误,他再也顾不得会不会被刘延年追究责任了,立刻派出快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军渡渡口的军情向左国城的刘延年进行了禀报。

    再迟的话,后果可就真的不敢想象了。

    战斗还在持续着,赫格昆虽然知道想要冲破蜀军的防线,完全是不可能的事,随着战死的匈奴兵越来越多,他身边的人手是越来越少,就连进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小了,现在他只能是寄希望于信使能以最快地速度将告急文书报到左国城,只要部帅刘延年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军渡,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否则的话,等到蜀军大队人马完成渡河,那就真的是回天无力了。

    浮桥还在架设之中,西岸的蜀军也不甘就这样等待,扎了一些木筏,分批次地载蜀兵过河。

    过河后的蜀军则加入了战团,让几乎奋战了一天的阿坚小队有了一些喘息之机,而赫格昆看到蜀军人马渐多,自知无法匹敌,只能是率残部撤退了。

    信使到达左国城的时候已经是二更天了,刘延年接到了禀报,大吃一惊,立刻整点起两万骑兵,向军渡扑去。

    而这一夜,黄河河上面点燃着无数火把,舟桥部队连夜奋战,浮桥正一尺一尺地向东延伸着,尽管是风大浪急水势滔天,但蜀军的舟桥营奋力作业,时刻不敢懈怠。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较量,胜负的关键就在于比谁更快地能到达军渡。

    崇山峻岭之间,是点着火把蜿蜒疾行的匈奴骑兵,而滚滚黄河之中,蜀军则是和黄河的惊涛骇浪做着搏斗。

    天亮的时候,蜀军的浮桥成功地建成了,在欢呼声中,虎步军的官兵兴奋地冲上了对岸。

    而此时此刻,军渡东面的大路上,也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未完待续。)

第767章 遭遇战

    蜀军第一批完成渡河的是高远指挥的虎步军,刘胤给高远的指令就是快速登岸,抢占有利的滩头阵地,控制一个三到五里的纵深地带,以方便后续的部队渡河和集结。

    有阿坚的百人小队打头阵来配合,高远的登陆行动非常地顺利。从昨天凌晨渡河以来,阿坚的队伍已经在东岸坚守了近十八个时辰,面对匈奴人的千人大围攻,阿坚率队顽强奋战,以极小的伤亡代价,挡住了匈奴人的疯狂反扑,杀敌数百,牢牢地控制住了军渡渡口。

    现在高远已经率军登岸,阿坚的阻击任务胜利地完成了,刚一松懈下来,疲惫不堪的小分队队员多人当场就晕了过去,他们都是拼着顽强的意志力在坚持着,其实每一个都达了身体的极限。

    “交给我吧。”高远郑重地对阿坚道。

    阿坚浑身浴满了鲜血,那柄削铁如泥的宝刀竟然出现了多处的缺口,在这一日之中,死在阿坚刀下的匈奴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阿坚勉强的笑了笑,点点头,他此时连说话的力气的都没有了。

    高远吩咐手下扶阿坚他们下去休息,同时下令虎步军立刻排出防御阵形,严阵以待,因为高远已经看到了东面大路之上扬起的阵阵尘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匈奴人的援兵杀到了。

    赫格昆率着一两百人的残部退守到了东面的一处高地,上千人的军队,竟然生生地被蜀军百人队给打残了,这简直让赫格昆是气得吐血,现在仅剩一两百人,是无论如也夺不回渡口了,赫格昆只能稍稍后退,翘首以盼援军的到来。

    渡过了这难熬的一夜之后,当东方的曙光来临,赫格昆等的是望眼欲穿,终于在初升的朝阳光辉之下,看到了万马奔腾而至的匈奴骑兵,赫格昆总算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赶忙迎了上去。

    由于关系重大,刘延年是亲自率军赶了过来,看到赫格昆丢盔卸甲狼狈不堪的模样,沉声地喝问缘故。

    事到如今,赫格昆也不敢再有丝毫地隐瞒了,便将此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刘延年做了禀报。

    刘延年一听赫格昆居然得蜀军偷渡的消息之后隐瞒了三个时辰才上报,不禁是勃然大怒:“混帐东西,如此重大军情竟然敢隐匿不报,你该当何罪?”

    赫格昆心里那个悔呀,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第一时间上报,可当时他简直就是被猪油蒙了心,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夺得渡口,结果却是如此地惨不忍睹。

    “卑职以为蜀军只有百十来人,可以轻易地灭杀掉,故而才没有及时上报,结果……”赫格昆诺诺地道。

    刘延年怒不可遏地道:“结果却是你连这一百人都打不过,还白白地耽误了战机,如此蠢才,本帅要你何用,来人,拖下去斩了!”

    立刻有两名亲兵上前去拖赫格昆,赫格昆满脸煞白,跪地连叩首道:“大帅饶命,大帅饶命!”

    刘延年不为所动,亲兵将赫格昆拖了下去,手起刀落,将他的人头砍了下来。刘延年环视左右,沉声地道:“赫格昆违反军令,罪不可赦,传令下去,如有违抗军令擅作主张者,一律斩首示众,绝不轻赦。”

    众将悚然,俯首听命。

    “渡口那边情况如何?”刘延年处置完赫格昆,立刻便问渡口那边的情形。

    立刻有哨骑向刘延年禀道:“启禀大帅,蜀人已有五千余人渡过黄河,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地渡河而来。”

    “真是混帐!”刘延年对赫格昆是余恨未消,如果不是赫格昆擅作主张耽误军情的话,匈奴军至少也应该比现在早两三个时辰到达军渡,绝对不会出现被蜀军抢先的局面,这个赫格昆,真是死有余辜。

    “准备攻击!”刘延年很快地下达了命令,现在每多耽搁一刻,就会有更多的蜀军渡过黄河,这无疑对匈奴人很不利,现在再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是于事无补,当务之急,就是夺回渡口,将已经渡河的蜀军赶下河去。

    现在的局面,对于匈奴人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比竟渡过河的蜀军人数并不太多,只有五千人来人,趁其立足未稳,即刻发起反攻,夺回渡口的希望其实还是蛮大的,所以刘延年果断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匈奴骑兵赶了一夜的路,虽然比较疲乏,但现在的形势可不容许他们歇下来休息,刘延年一声令下,匈奴人万骑突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