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每一处关隘要塞只能派驻三两千的人马,再多的话刘渊可真抽调不出来,十万大军之中,刘渊得保证有一个数量足够的野战兵团,另外上党郡城、屯留、长子、襄垣、高都等这些县城,也都需要派兵去驻守,相对于地域辽阔的上党郡而言,十万大军真不算什么。
所以当刘胤决定集中兵力倾注一点准备强行突破的时候,蜀军就可以完全地占据上风,而且不管蜀军选择那一点,都是一样的。
刘胤将目光投向了屯留和长子之间的寒山,寒山通道是上党南部的一条重要的通道,联结上党东西两个部分,只要蜀军能够打通寨山通道,便可以顺利地进入到指定的目标地。
现在寒山关隘要塞正在兴建之中,匈奴人派出了三千人马来驻守寒山,就是防备蜀军向东流窜,同时,寒山要塞也是匈奴人围困谷远蜀军的十三座要塞之一,是匈奴人“囚笼战术”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寒山要塞地形险要,但其营寨属于刚刚开始兴建,尚未修缮完工,匈奴人虽然驱使大量的汉人为劳役来新建寒山要塞,挖山采石,担土运沙,大修工事,但工程进展缓慢,短时间内是很难完工的。
不光是寒山要塞的这一处,就是所有的隘口要塞的兴建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刘渊最为严重的是劳役的短缺,由于羯人在上党大肆地杀戮,使得汉人的数量在急剧地减少着,现在刘渊广征汉人百姓为劳役,就算是一直采用强制的手段,强行地来奴役汉人百姓来作苦工,来兴建各地的要塞,也将受限于劳工的数量,使得各处的关隘要塞距离兴建成功一直遥遥无期。
所以刘渊只能是临时地拼凑出一些军队来,驻守在要塞及周围,防止蜀军趁机进行突破。
同时,刘渊也知道驻守寒山的力量相对而言薄弱的多,故而在上党、屯留诸城之间,保持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随时都可以增援寒山及附近的几个关隘,阻止蜀军的向东渗透。
对于刘胤而言,想要突破寒山要塞,就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而且不能让匈奴人有所查觉,速战速决,在匈奴人尚未做出反应之前,拿下寒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蜀军在向寒山移动的时候,完全是偃旗息鼓,悄然而进的,当蜀军开拨到距离寒山要塞十里之外的地方时,匈奴人也浑然无觉。
登上寒山前面的那一座高岭,寒山这边的状况刘胤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山路蜿蜒如一条长长的布带,在布带的尽头,可以看到无数的人在忙碌着,由于距离的关系,这些人看起来就如同是蚂蚁一般,小到几乎只是一个个的黑点。
寒山要塞已经是初具规模,从刘胤的这边看过去,营栅相连,井然有序,一旦要塞建成,确实可以封死这条通道。
“攻击!”刘胤神情肃目,冷峻地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蜀军将士在高远地率领下,向寒山要塞发起了进攻。
┄┄┄┄┄┄┄┄┄┄┄┄┄┄┄┄┄┄┄┄┄┄┄┄┄┄┄┄┄┄┄┄
把守寒山的要塞的,是刘渊手下的一员大将卢塔,又黑又壮,宛职一座黑塔,据说卢塔在身手在匈奴诸将中至少可以排得进前十,弓马纯熟,有万夫不挡之勇。
在几个防御要点上,刘渊可不敢再依靠羯人,而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率兵来驻守,卢塔也是刘渊比较信任的一员大将,才会被刘渊委以重任。
卢塔身兼数职,既然率兵镇守寒山关隘,而且还要督促劳役来修筑寒山要塞,由于汉人劳役数量不足且工作强度较大,要塞的兴建十分地缓慢,这让性格暴躁的卢塔是怒不可遏,他亲自在寒山要塞上进行督促役夫进行工作。
这些汉人劳役的命运十分地悲惨,每天近乎七八个时辰的劳作时间几乎榨干了他们的体力,尽管如此,卢塔还嫌工程的进度较慢,一个劲地用皮鞭来招呼汉人劳役,凡是在卢塔身边经过的汉人役夫,****的后背上无一例外地布满了鲜红的鞭痕。
开采山石本身就是高强度地劳作,而且汉人劳役这样没日没黑地劳作,能坚持下来的,已经是好手了,许多挨不过的汉人劳役,大多是累得吐血而亡了。
不过卢塔不在乎,每死掉一个汉人,他便会令人象拖死狗地将他的尸体拖出去,在卢塔的眼中,汉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地位,他们就是一群奴隶,卢塔要怎么处治就可以怎么处治,只要卢塔高兴,杀掉几个汉人,那都是随手的事。
今天卢塔也是瞧着两名汉人劳役不顺眼,他们刚一松懈,卢塔的皮鞭便抽了过来,打得他们皮开肉绽,卢塔边打边骂:“这些懒惰的家伙,真的该死!”
不过卢塔还没有来得及加大惩处力度,一名匈奴士兵就急匆匆地向他禀报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了,蜀人……蜀人攻上来了!”
卢塔吃了一惊,抬头一看,也不禁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果然在寒山关隘的前面,蜀军已是漫山遍野而来了。(未完待续。)
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中)
寒山关隘的前面,一片比较开阔的坡地,寒山要塞就坐落在隘口处,两边山峰笔直如刀削,几无攀登的可能,想通过寒山通道,也只有先跨过寒山隘口。
由于寒山要塞尚在修筑之时,所以守关的匈奴兵并没有驻守在要塞内,而是零散地分布在隘口的周围。
很显然,蜀军毫无征兆的突袭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谁也没有料想到蜀军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地发起袭击,原本许多的匈奴兵还在山坡上悠悠地晒着太阳,饱享着春末那暖意融融的阳光。
但蜀军的突然袭击完全将匈奴人的节奏给打乱了,司号兵立刻吹响了遭遇敌袭的号角,当号角急促的声音响彻整个儿的山谷之时,慌乱的匈奴兵纷纷地拿起了武器,向着要塞方向汇集而去。
卢塔也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赶到了第一线上,看到潮涌而至的蜀军,至少也有一万多号人马,卢塔倒也全无惧意,尽管驻守寒山要塞的只有三千人马,但依据险要的地势,匈奴人完全有能力和蜀军一争高下。更何况卢塔坚守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现在壶关的刘渊接到消息之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寒山一带增援而来,据路程估算,匈奴人的大军只需一日的光景,就可以到达寒山。
所以对于卢塔而言,如何坚守这十二个时辰,似乎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尽管现在寒山要塞还是一个半成品,但对付蜀人,也是绰绰有余的。
匈奴兵虽然比较分散,但良好的战斗素质让他们很快地就让他们到位了,胡人的士兵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完全是远超汉人士兵的,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关,胡人从一出生,他们就必须要面对血腥的生存环境,在不断的仇杀的磨砺之下,弱者被淘汰,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下来,每一名胡族士兵都会成为跤跤者。
双方很快地进入了战斗,首先是双方的远程互射。一支支羽箭带着呼啸声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地弧线,向着对方阵地抛射过去。
应对密集的人群,弓箭射击也无须多高的精度,密度和频率才是双方追求的重点,一时之间,箭矢如雨,几乎连晌睛明媚的天都变得阴暗了几分。
不过箭矢虽多,但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很少,蜀军做为进攻的一方,每名士兵都是全副甲胄,弓箭的杀伤力与射程成反比,近短离射击可以射穿的铠甲在远距离上很难穿透,所谓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双方刚刚进入到了一箭之地的射程就开始了互射,但这一阶段的射击大多是阻击作用,看起来流光点点,火爆异常,但却没有多少真实的伤害。
随着蜀军的推进,双方的距离进一步地缩短,这个时候的箭矢威力才可以显现出来,匈奴人的箭矢强劲有力,可以将蜀军的铠甲薄弱部位给射穿,杀伤掉蜀军的性命。
这时候,蜀兵手中的盾牌便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些方形的木质盾牌既大且厚,可以有效地护住蜀兵的要害部位,匈奴人的箭矢大多落在了盾牌上,再犀利的箭矢都无法射穿盾牌,每一面的盾牌上面,都留下了好几支箭,最多的甚至有十几支箭,密密麻麻,好象刺猬一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盾牌,这些箭矢很可能都会射到人身上。
尽管如此,蜀军前进的途中,还是有士兵不断地倒了下去,密雨般的箭矢,总能找到杀伤蜀兵的空隙,从而给予致命的一击。
当然,蜀军也没有歇着,在进攻的途中,不断地用弓箭来掩护进攻的部队,匈奴人那边也陆续地有士兵被射杀。
还好匈奴人躲在半成品的防御工事之内,还是有着一定掩护优势,虽然蜀军的箭雨比较密集,但对匈奴人的伤害还是有限的。
随着双方距离的的接近,箭矢的密度和力度都在加大,新的伤亡不断地增加,但这似乎动摇不了蜀军进攻的决心。
寒山要塞的前面,是一段比较陡直的坡,如同是扇形一般,前端比较开阔,越往上走,就越狭隘了。这样的地形,显然是对进攻方明显的不利的,蜀军吃力地向着陡坡冲去,山顶上滚木擂石便呼啸而下,扑头盖脑地砸了下来。
这个时候,铠甲和盾牌已经是无法招架了,那种一丈多长,粗过腰围的的滚木从山顶上滚落下来,几乎是带着横扫千军的威势,一路碾压而下,单单一根滚木,就足以将蜀军给横扫掉,十几根的滚木一齐地落了下来,那气势,几乎是排山倒海一般,如果蜀军找不到合适的藏身之所,在粗大的滚木面前,几乎没有什么逃生的余地。
再加上那无数砸落的石块,碰着即死,挨着即伤,蜀兵的血肉之躯根本就无法抵挡。很快地,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就被打退了,
山坡之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蜀兵的几百具尸体,第一次进攻蜀军就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负责指挥的高远眉头紧皱,虽然他知道想要攻克这些险要关隘相当地困难,但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就打得这么惨烈,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尤其是蜀军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敌方的营寨,只攻到了半山坡就被迫退了回来。
高远也很清楚,这一仗蜀军拖不起,没有时间慢慢地打,蜀军东进的意图一旦被匈奴人识破,很快大批的援军就会赶来,到时候寒山关隘再想攻破,越发地试比登天了。
原本以为现在寒山关隘尚未建成,相对来说容易一点拿下,但没想到匈奴人的防守竟然是如此地顽强,这场攻坚战注定了不好打。
不过高远没有放弃,蜀军此役必须要有所突破,失败的话只能是困守在谷远,最终落个覆灭的下场。
“准备敢死队,进行强攻,誓死也要拿下寒山关来!”高远冷沉地下令道。
第一波的攻击多少带有点试探性的味道,但第二次就不同了,高远尽遣精锐,准备在放手一搏了。(未完待续。)
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下)
就在此时,传令兵忽然来到了他的前面,道:“大将军有令,暂停进攻。”
高远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刘胤这个时候会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要知道这场攻坚战完全是跟时间在赛跑,早一刻拿下寒山要塞,蜀军才能早一刻脱离困境,方才只是进行了一轮试探性地进攻,虽然失败了,但也未必是蜀军的真正战力,高远还是很有信心地拿下寒山要塞的。
不过刘胤的军令如山,高远可不敢违抗,他立刻下令虎步军暂停进攻,自己则亲自去见刘胤。
刘胤所在的位置距离虎步军并不太远,这是一处凸起的山梁,站在这儿,可以清楚地看到寒山要塞的全貌,当然蜀军第一次进攻失利刘胤也看在了眼里。
“大将军,末将有信心在半日之内拿下寒山关隘。”高远可没敢质问刘胤为什么要下令暂停进攻,他来见刘胤,就是向刘胤表决心和态度的。
刘胤面色沉静,只是淡淡地道:“寒山关隘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难打,从正面突破的话,恐怕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高将军,刚才的那一轮进攻,虎步军伤损了多少人马?”
高远脸上微微一红,他方才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攻打寒山要塞的上面,阵亡了多少的将士,他还真没有统计过。不过平时这类事务也是有人专门的人员去处理的,根本无需高远这个护军将军来操心,他只需要在报告上签字就是了,不过现在刘胤突然地问到他这个问题,高远还来不及统计,自然没有准确的数字。
“大概三、四百人吧……”高远支支唔唔地道。他也只能是报上一个大概的数字,这个数字基本是他目测出来的,不过应该不会差得太离谱。
战场之上又怎么能没有伤亡,虎步军打了这么多的仗,每战也是有不同的伤亡人数的,不过貌似这次伤亡的人数似乎大了些,仅仅是一次进攻,就折损了数百人,这仗要一直打下去,直到攻克寒山要塞,还真不知道要伤亡多少人。
高远在心里暗想着,果然刘胤的下一个问题就是:“那你认为拿下寒山关隘虎步军至少得有多少人伤亡?”
高远不禁为之语塞,这个问题他还真不好回答,第一次进攻就折了三四百人,第二次进攻肯定要加大力度,投入的兵力会更多,伤亡的人数肯定不会少于这个数。
但第二次进攻就可以有把握拿得下吗?高远当然没把握,那势必将会投入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更多次的进攻,第一次的进攻肯定都会有人员伤亡的,一次三四百,那三次就得上千,如果超过十次……
高远的冷汗不禁下来了,这个帐他还真没细算过,真是细思恐极,如果一昧地强攻下去,就算寒山要塞拿了下来,虎步军也基本上拼光了,这样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打法,还真是可怕。
高远没有开口,刘胤倒也不再逼问,淡淡地道:“一昧地强攻硬取是不可取的,寒山关隘虽然比不上剑阁、阳平关之类的险要,但那也不是可以轻易就拿下的。高将军,你就没有试过别的途径吗?”
“别的途径?”高远微微一怔,别的途径他当然考虑过,但通过实地侦察,通往寒山要塞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正面上去的路,而两侧都是悬崖绝壁,根本就无法通行。“末将已经派人杳探过了,攻打寒山关隘只有山前的一条路,恐怕没有别的路可走。”
刘胤回头对阿坚道:“阿坚,你以为呢?”
阿坚冷峻的脸上看到一丝的表情变化,平静地道:“属下认为左侧的山崖还是可以攀得上去的。”
高远有些吃惊地看着阿坚,左侧的山崖虽然要比右侧的山崖低上一些,但那几乎是呈垂直的崖壁绝对不是人所能攀上去的,不过想想阿坚的身手,高远倒也释然了,许多曾经认为是不可能攀越的山峰,都曾被阿坚的小队给征服过,在这一点上,高远相当地服气。
刘胤面上露出一丝的微笑,道:“好,你带队便从左侧的山崖上攀上去,从侧翼扰乱匈奴人布防。高将军,你带人随时候命,一旦阿坚那边得手,即刻发起攻击,尽快地拿下寒山要塞。”
阿坚和高远双双领命,分头行动去了。
虎步军的第一次进攻刘胤看在了眼里,虽然高远很敬业虎步军的将士也十分地卖力,但这样的打法显然不是刘胤所希望的,进入上党以后,蜀军的兵源补充也将变得十分困难,如何尽可能多的歼灭敌人和如何尽可能地保全自己必然成为两个最为突出的矛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