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香港做大亨-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字编辑这个职位上,周兴盛都没有在学历上做特别的限制,而且也根本没什么要求,只问了几个有关的问题。只驻外人员要求高了一点,学历有限制,至少大学毕业,还必须懂法律和财务,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惊讶。

    “你喜欢看小说吗?”对待希望成为文字编辑的求职者,周兴盛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然后,“你看过在《明报》上连载的仙侠小说《星际仙途》没有?”、“觉得这本小说怎么样,看完之后有什么感觉?”、“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也想写这样一本小说,里面有段情节,主角的修为遇到了瓶颈,要想办法突破,要你续写的话,你会怎么写这一情节?”、“你看过《赌圣》没有?”、“《赌圣》里阿星来到香港的第一个遭遇,如果不是叫自动售货机机老大,而是别的一个什么情节,换做是你的话,你会写成一个什么样的情节?”等等等等,一系列考验想象力的问题。

    又或者“请用你认为最美的词汇来描写一个女人?”、“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情节来表现一个人的xing格?”、“请你构思一下,如果你在追求一个美女,期间会发生什么?你需要有些什么才能得到美女的放心”、、、、、、这些,考验一个人在文学方面的水准。

    诚然,周兴盛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水准并不行,周兴盛也不会否认。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高水准的评论人。熟读唐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看多了后世的网文和精彩大片,故事情节、描写词汇这些,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观众,他还是能够准确的分辨出来的。

    最终,一天招聘下来,也就面试了三十多人而已,而当场决定录用的人才不过五个。

    不过周兴盛并没有失望,反而很满意。

    招聘会结束后,周兴盛吩咐了被录用的五个人下个星期正式上班,然后就和女秘书一起,每人抱了一盒简历走出了会场。

    面试,只能是打电话让这些人到公司来了。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十二章 批量写网文

    传媒工作室在一周后暂时xing的招满了人,成立了。

    至于说暂时xing招满人了,是因为随着以后的发展,继续招人是肯定的。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传媒工作室成立的意义,也没有人能够知道在未来,传媒工作室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如果按照历史小说的写法,应该是,随着传媒工作室的成立,历史的车轮嘎吱嘎吱转动的方向终于有了一丝改变。

    很蛋疼不是?

    周兴盛反正是没想到那么远,他只是尽可能的发展着自己。

    改变世界?还是留给内裤反穿的超人吧,或者蝙蝠侠、蜘蛛侠,甚至救世主都可以。就他这小胳膊小腿的,没被世界弄残算是不错了。

    工作室总共招了十五个人,除了驻外的三个人之外,其余十二个人都是文字编辑。

    周兴盛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不是让他们写剧本,而是给了他们三个大纲,然后让他们按照他给的大纲写三本小说,当他的枪手。

    四个人一组,每个人负责小说的一部分,或是情节创造、情节安排,或者遣词造句、优化文字,或者直接码字,每个小组自行按照个人的特点分配这些任务。每个小组的小说都不一样,虽然总共才两个题材,仙侠和都市,但主线并不同。

    周兴盛不想浪费自己的脑细胞去想,所以再一次的剽窃了后世火红的一些网文。

    两部仙侠,一部剽窃的是《佛本是道》,古典仙侠类,融合了中国古神话传说;一部剽窃的是《永生》,纯粹的升级流爽文。两部都市,一部是《龙蛇演义》,也应该算是升级流,不过写的是国术,所以成为了一部开创xing的非凡之作;一部是《透视眼》,周兴盛的主要目的是开拓这个时候写小说人的思路。现代人获得金手指,卖点十足,代入感十足,更重要的是能令人眼前一亮。

    网文是快餐文,很适合这种多个枪手合作编写的模式。因为网文在后世而言已经形成了套路。

    特别是升级流的仙侠和玄幻。打怪、炼丹、换地图、升级,就这三板斧

    换做是传统武侠、纯粹神话小说,考验的就是作者的文学功底了。文学至少稍差一点,写出来都没人看。不是文学功底深厚的大家,你就算人数再多,也写不出传世经典之作。

    所以打一开始,周兴盛在决定成立这个工作室的时候,打的就是流水线的模式写后世网文。

    原本。周兴盛是打算先搞编剧小组的,只不过《明报》的编辑杨巍然催的急,又对他死缠烂打的,却不过情面,只能先写几部小说应付下。就他现在的事业,很多地方都需要他cāo心,所以写小说这事早就没心情了。

    《星际仙途》在《明报》的连载已经结束,不得不说,第一部出现的升级流仙侠小说。虽然周兴盛的文笔直白,但连载的过程中,依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不仅仅是在武侠迷中,就连平常不爱看小说的人也忍不住拿起了《明报》,茶钱饭后的悠闲时间里品读。连带着《明报》再一次的热卖,彻底奠定了《明报》在香港报业中销售量第一的地位。

    新鲜、奇幻、痛快,这是《星际仙途》给读者的最终印象。

    期间,也有大量的模仿跟风之作。虽然绝大部分都不入流,但也有几部写的似模似样。甚至是拍案叫绝,比周兴盛这个原创者还要好。

    《明报》连载了那几部,周兴盛也看过。但格外令他惊讶的是,模仿者里面竟然有一个香港文学界的大神级人物:倪框。第一眼看到这个作者名字,他还以为是他自己眼花了,后来再三确认才肯定,还真是倪框本人,这让周兴盛受宠若惊,同时也极为受用。

    连载完成,出版事宜也提上了ri程,杨巍然都已经主动上门找过他几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星际仙途》连载完成,《明报》已经没有了扛大旗的作品,杨巍然迫切希望他能够再出佳作。只是考虑到没时间,他自己也没了心情,所以周兴盛并没有给出

    明确的答复,只说考虑考虑。

    现在传媒工作室的成立,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也让他第一时间就安排了计划写上四部小说。

    “总经理,有人找您,他说他叫刘振伟,您看?”办公室里,周兴盛正琢磨着工作室的事情,女秘书突然敲门走了进来,报告道。

    “刘振伟?不见,你就说我没空!”周兴盛头也没抬就回绝了,他现在在公司,自然得有总经理大老板的派头,可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之类的都要请进来见上一面,谁知道这刘振伟是什么人啊?

    只是,刘振伟?这个名字怎么那么耳熟呢?

    等等,香港有几个叫刘振伟的出了名,不就一个大导演吗?周兴盛突然反应了过来,意识到说不定还真是那条大鱼,于是急忙叫住了正走出去的女秘书,说道:“等等,你还是去叫他进来的。”

    “好的!”女秘书神sè一怔,立即反应了过来,笑着应了一声后,转身出去了。

    没过一会,叫“刘振伟”的家伙就被女秘书领了进来,是一个个头中等,身材微胖的中年,小眼睛,小鼻子,厚嘴唇,不是后世那个“葡萄老祖”又是谁?

    “擦,还真是他啊!”周兴盛心下惊讶,却也没表露出什么,而是站了起来,伸出右手热情的迎了上去,笑道:“原来是刘监制,幸会幸会!”

    刘振伟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苦笑着和周兴盛握手,说道:“周先生见笑了,我哪里是什么监制了啊,有口饭吃就算不错的了。”

    周兴盛没有刨根问底,不过也知道大多数后世鼎鼎大名的导演这个时候其实都很落魄,应为他们还没有发迹。

    招呼刘振伟坐下后,秘书倒了一杯茶进来给他。

    刘振伟道了声谢,随即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这一次冒昧的拜访,也不瞒周先生,我手上有一个剧本,希望周先生能给点意见。”

    “额、、、、不是吧,让我给意见?”周兴盛瞬间有些发懵,这个世界似乎有些乱套了。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十三章 大话西游!

    “这是我的剧本!”说着,刘振伟将夹在肋下的一叠手稿递到了周兴盛的面前。。

    周兴盛反应过来,知道自己现在是今时不同往日,早就不是原先那个半宅男了,而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凭借着他三个剧本,本本票房卖座,他早就成为了香港影坛最顶级的编剧。虽然在艺术层面他还远远称不上大师,但对于市场的把握,在香港影坛而言,他自认第二,相信没人敢认第一。

    有本事,那就也连续写出三个超级卖座的剧本来?

    没人敢保证,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没人敢在他面前装样,他也就成为了编剧眼中的顶级大拿,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的指点。

    刘振伟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刘振伟此人,编剧功底很厉害,《大话西游》、《东成西就》、《赌圣》等等经典之作都是他一手操刀构思的。另外,诸多香港电影里都会在编剧这个注释里出现一个叫做“计安”的人,周兴盛以前常常误认为是香港某个著名编剧,甚至误会为许志鞍,但后来才知道,“计安”只是刘振伟的一个笔名而已。

    就像“金庸”这个大名鼎鼎的称谓也是笔名一样。

    刘振伟和王佳卫早年间打赌,用《猛鬼差馆》里的角色“计安”和“金麦基”为各自编剧时的笔名,王佳卫最后是死不认账,但刘振伟却兑现了承诺。当然,“计安”这个笔名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了,说是刘振伟得罪了向胜这位大佬,不敢用真名编剧,只能以笔名出现,化名“计安”,意指忌讳义安。

    周兴盛相信有以上两个原因,不过想着刘振伟用“计安”这个笔名,或许还带着一丝文青的心里。

    笔名这事,古代就有。近代也有,现代就少了。

    以前用笔名写作,或许是忌讳什么,所以就不敢用真名。但久而久之,笔名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成为了一种文雅的表现。用笔名成为了文学界的一种习惯。刘振伟用笔名。多多少少也受了这方面的一点影响。

    近代的时候,写作用笔名蔚然成风,金庸是最为人所熟知的。

    那个时候,还发生了用一件有关笔名的大事。放在后世,当然是趣闻了。

    因为那个时候,正值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种社会关系复杂。为了掩饰身份,不少男作家喜欢用女性笔名,混淆别人攻击的目标。巴金化名欧阳镜蓉;矛盾的笔名既女性化之余又带点中国味,名叫冬芬、四珍。有的男作家还在女性笔名之后缀上“女士”二字作为强调,诗人刘半农自称“范奴冬女士”,周作人则为自己取笔名萍云女士、碧罗女士,而郭沫若则在国外流亡期间以自己妻子安娜的名字作为笔名的。

    以刘振伟的功底,拿着剧本来找他,周兴盛第一时间觉得惊讶也无可厚非。

    虽然等到刘振伟巅峰时期过去。刘振伟编剧的作品在周兴盛看来,几乎都是一大堆垃圾,《东成西就2011》什么狗屎一样的东西。但刘振伟的巅峰时期还没到不是?现在而言,刘振伟正处在上升的初期。

    拿过剧本,周兴盛第一眼看过去就差点傻掉了。剧本的名字竟然是《大话西游》!

    后世,直到1995年,刘振伟才开始编导《大话西游》的第一部《月光宝盒》,但现在才多少年?1986年!和1995年隔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居然就已经编出来了。

    再看看剧本的内容,“至尊宝”、“春十三年”、“二当家”、“瞎子”、“白晶晶”、“牛魔王”、“葡萄老祖”、“五百年后至尊宝是孙悟空托生”、“唐三藏决心一命换一命给孙悟空一个重生的机会”、、、、、、、、、。和周兴盛在电影里看到的《月光宝盒》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更改。

    就是他熟知的那一部《月光宝盒》!

    合上剧本,周兴盛长吁了口气,想了想后说道:“是个好剧本,不,应该说是经典力作,拍摄出来,不敢说香港十大最具影响力影片,排入百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句话,他也是实话实说。另外,如果内地来说的话,《大话西游》系列影片的影响力,还要更加的高,因为它深深的影响力整整一代内地人。无论是从表达方式还是眼界,甚至是一代人的性格,都深受影响。

    要不然,作为主演的周兴驰为什么在内地的影响力是空前的?他要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最后还被冠以了“无厘头之父”,表演方式成了“后现代主义”,最后还被北大邀请去做演讲!

    以周兴盛来说,无论怎样的夸赞,对于《大话西游》来说,都是不过分的。

    当然,现在和刘振伟说这些,周兴盛可没那么唐突,刘振伟非吓到不可。

    “是真的吗?周生你说的这些不会是、、、、、”刘振伟看上去有些犹疑,似乎不敢相信他说的话。

    周兴盛一怔,不明所以的笑道:“当然是真的,我说的都是我的心里话,这真的是一个经典的剧本,或许还可以改编成一个系列电影,就像老美的《星球大战》系列一样!”

    “谢谢,谢谢、、、、、”刘振伟站了起来,一个劲的感谢,整张脸都红了,眼睛也是红红的,激动的颤声说道。

    “不客气!”周兴盛惊愕不已,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良久,刘振伟才镇定下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周生是不是有些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激动?其实,在冒昧登门拜访周生之前,我去过几家电影公司投递剧本,希望能够由让我导演这部戏。只不过,没有一家电影公司同意不说,反而对我的剧本大加嘲讽,一大堆垃圾、不明所以、穿越来穿越去的到底知不知道怎么写电影剧本、、、、、、、,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

    “额、、、、原来是这样啊!”周兴盛故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安慰他道:“其实吧,这事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们对你嘲讽,是他们没眼光,总会有人欣赏这个剧本的,我就很欣赏啊!”

    刘振伟重重的点了点头,再次感谢了一番,然后犹豫着说了句:“那个、、、咳咳,不知道周先生愿不愿意投资、、、、投资这部戏?”

    说着,他脸都红了,显得极为尴尬。

    周兴盛笑了笑,很爽快的点了点头,回答道:“投资这部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时间上有点赶,因为今年我已经投资了六部戏。这样吧,等到明年,明年再开拍,你看怎么样?”

    见刘振伟有些犹豫,他连忙解释道:“如果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签合约?”

    刘振伟松了口气,心里不禁有些惭愧,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合约就不用签了,我相信周先生。”。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十四章 七千八百六十三万港元的收益!

    一个半月之后,四月二十五号的时候,《赌圣》在上映了将近五十天的时候,终于下画了。而在第二天,《赌圣》在香港一地的总票房被统计了出来,是惊人的五千六百万港元!

    五千六百万,又一个票房纪录诞生了!

    这一次,似乎是之前《赌圣》惊人的成绩已经将香港市市民震惊到麻木了,以至于当这个代表着香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