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封曲逆侯
【原文】
;陈平封曲逆侯,《史》、《汉》注皆云“音去遇”。予谓此是北人土音耳。若南人四音俱全,似仍当读作本音为是。(北人于唱曲之曲,亦读如去字。)
【原评】
孙松坪曰:曲逆,今定县也。众水潆洄,势曲而流逆。予尝为土人订之,心斋重发吾覆矣。
【译文】
汉代陈平被封为曲逆侯,《史记》、《汉书》注释都说音是“去遇”。我认为这是北方的口音。如果要是南方人四音俱全,似乎仍应当读作本音才对。
【评析】
各地域不同人们的平上去入四声不同,于是就有了后来不同的记载,从中可以判断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域。这也是就声韵学方面研究文学的一个方面。
这则文字就是从声韵学角度,分析《史记》和《汉书》中用的是哪一地区的方言。作者“曲逆”这两个字,是北方口音,由于北方没有人声,而方音读法就是该读成入声的“去遇”。因没有人声,所以“曲”由入声字“去”代替。如果这两个字让有入声的南方人读,读其本音入声就可以了,就不用再代替了。从古音讲究四声言,作者的这番话是有道理,但从普及官话来讲,就不能肯定了。
古人四声俱备
【原文】
古人四声俱备,如“六”、“国”二字皆入声也。今梨园演苏秦剧,必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从无读入声者。然考之《诗经》,如“良马六之”、“无衣六兮”之类,皆不与去声叶,而叶祝告燠;“国”字皆不与上声叶,而叶入陌质韵。则是古人似亦有入声,未必尽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也。
【原评】
弟木山曰:梨园演苏秦,原不尽读“六国”为“溜鬼”,大抵以曲调为别。若曲是南调,则仍读入声也。
【译文】
古代人四声也是很完备的,如“六”、“国”这两个字都是入声。现在梨园弟子演苏秦剧的时候,一定把“六”读作 ;“溜”,把“国”读为“鬼”,从来没有读入声的。但是据考证《诗经》来说,像“良马六之”、“无衣六兮”这一类的,都是不与去声相叶,却叶祝告燠韵;“国”字都不与上声叶,却叶入陌质韵。由此可见,古人似乎也有入声,不一定都读“六”为“溜”,读“国”为“鬼”。
【评析】
这是一段论述入声的文字。作者认为《诗经》时代,四声已经完全具备了,如《诗经》中“良马六之”、“无衣六兮”,“六”字叶入声韵祝告燠,“国”字叶入声韵陌质,就是证明。
既然是这样,今天的戏班演《苏秦相六国》,其读“六”为“溜”,读“国”为“鬼”,叶去声、上声而不叶人声,是很不好的,因为有了入声,为什么不读入声,这是作者所要说的。所以作者认为这样的读法需要更正。这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想将近人的入声读音改正过来。
闲人之砚
【原文】
闲人之砚,固欲其佳;而忙人之砚,尤不可不佳。娱情之妾,固欲其美;而广嗣之妾,亦不可不美。
【原评】
江含徵曰:砚美下墨可也,妾美招妒奈何?
张竹坡曰:妒在妾,不在美。
【译文】
清闲人的砚台,当然想要质地优良;而忙碌的人的砚台更是不可以不精良。为了高兴纳的妾,当然希望她美丽;而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且,也不可以不美丽。
【评析】
旧时候的纸墨笔砚称为文房四宝,其中笔墨纸随时更换,只有砚台经久耐用,长用不换。砚台放置在书桌上,除了具有适用的功能以外,还有着审美装饰的一层意义。“闲人之砚,固欲其佳”,是说清闲的人,在闲暇时间可以把玩摩挲书桌上的砚台,如果此时书桌上放上一方上等佳砚,即可以消磨时光,又可以经常在欣赏观玩中陶醉,实在是一件十分惬意。而对于忙碌的人来说,工作繁忙没有多余时间去娱乐,时间金贵,如果有一方佳砚置诸案台,忙里偷闲,把玩片刻,这也是一种娱乐,一种休闲的好方法,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在封建社会,男人多是三妻四妾,于是男人纳妾称为一种必然。旧时纳妾有时是为了自己的愉悦,有时是为了传宗接代,就此来说供愉悦闲情的小妾,当然是越漂亮越好,不然不足以愉悦性情;而用来生儿育女的女人,则就要求更漂亮的,否则不喜欢又怎么可以传宗接代。所以由此看来封建社会对女人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她们只是泄欲的工具或是生育的工具。作者写出这段文字是极没有意义的。
如何是独乐乐
【原文】
;如何是独乐乐,曰鼓琴;如何是与人乐乐,曰弈棋;如何是与众乐乐,曰马吊。
【原评】
蔡铉升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少。
王丹麓曰:我与蔡君异。独畏人为鬼阵,见则必乱其局而后已。
【译文】
怎样才是一个人的快乐,击鼓弹琴;什么才是与人同乐,对弈下棋;怎样是于众人一起快乐,是玩纸牌。
【评析】
作者在此引用了《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与齐王的一段话,孟子问齐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又说:“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意思是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人共赏、同享快乐更快乐。
作者这里断章取义,是为了说明娱乐的形式,他认为自己一个人娱乐的方式是鼓琴,自己演奏,自己享受,一个人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对弈下棋是两人的游戏,展开局势进攻退守,运筹帷幄,充分享受在游戏中的快乐,此谓“与人乐乐”。马吊是四人游戏,四十张牌,四人围坐,众人共享在游戏中的战斗,合作,其乐无穷,所以说是“与众乐乐”。这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根据的是各人的喜好而写的,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不过在现实中,与众人乐还是一种解脱烦恼的方式。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37'十七
不待教而为善为恶者
【原文】
不待教而为善为恶者,胎生也;必待教而后为善为恶者,卵生也;偶因一事之感触而突然为善为恶者,湿生也(如周处、戴渊之改过,李怀光反叛之类);前后判若两截,究非一日之故者,化生也(如唐玄宗、卫武公之类)。
【译文】
不等待教育就能知道善还是恶的,是胎生的;必须要等到教育之后才知道善恶的,是卵生;偶然间因为一件事情的感触而能感觉到善恶的,是湿生(向周处、戴渊的改过从善,李怀光的反叛之类的);前后判若两人,终究不是一日变化的原因,是化生(如唐玄宗、卫武公之类的)。
【评析】
善恶是人的本性的再现,人们对于善恶的认识也不同。这段文字就是作者从佛教角度来阐述的。佛教以为凡有情而生者分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这四种方式的产生是不同的。胎生,由母胎而生,如人及动物;卵生,是卵化而生,这也是生物繁殖的一种方式,如鸟蛇蚁;湿生,因潮湿水气而孳生出的生物,如蚊子及某些虫类;化生,借业力而生的一些比较虚幻的东西,如诸天神、饿鬼、地狱中受苦者。作者的这段文字,是以四种生态品评人的不同行为德行,可谓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评周处、戴渊的改掉毛病一心向善以及李怀光的由恶向善的转变为湿生,这是机缘;卫武公及唐玄宗的前后期的转变,并不是一日转变的结果,所以称为化生。
但是人本身的性格决定着变化是不同的,从这四种方式来说,似乎也很局限,但这确实一个饶有兴味又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凡物皆以形用
【原文】
凡物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则镜也、符印也、日晷也、指南针也。
【原评】
袁中江曰:凡人皆以形用。其以神用者,圣贤也,仙也,佛也。
黄虞外士曰:凡物之用皆形,而其所以然者,神也。镜凸凹而易其肥瘦,符印以专一而主其神机,日晷以恰当而定准则,指南以灵动而活其针缝。是皆神而明之存乎人矣。
【译文】
大凡是物体都是以它的外形发挥作用,靠奇妙的神理来产生作用的则是镜子、符印、日晷、指南针。
【评析】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留心观察事物,就会发现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知识。在古代,器物多是以形为用的,这样更体现当时生产力低下;原始社会,石器的形状,即根据用途而别,如盛东西的器具,如衣帽鞋袜,如睡卧的床具坐具等等;还有根据需要而制造成不同的形状,这些都说明以形为用的物品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神用的物品越来越多,除了文字中提到的符印、日晷、指南针等,像电子、照明、激光、火箭、摄影、录像等也出现了,社会的发展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新事物,所以说以神为用的资源是开发不尽的。
才子遇才子
【原文】
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无惜美之意。我愿来世托为绝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后快。
【原评】
陈鹤山曰:谚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大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则为之奈何?
郑蕃修曰:俟心斋来世为佳人时再议。
余湘客曰:古亦有“我见犹怜”者。
倪永清曰:再来时不可忘却。
【译文】
才子见到才子,常常感到有相互怜惜的感觉;美人遇到美人,一定没有相互爱惜的意思。我希望来生能转世为绝代佳人,一反这种不相互怜惜的形式,这样才感到快意。
【评析】
这段文字在提到相互有怜爱之心的同时,又提出了为了争得怜爱而产生的忌妒之心。封建社会,才子怜爱才子,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作为才子,大多恃才傲物,与世难融,多为不得志而郁郁寡欢,终其一生十分悲惨,他们为这些纵然是才高八斗,但是却不为所用的才子们而可惜,所以出现了“才子遇才子,每有怜才之心”的情况。
但是美人们相见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她们处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人始终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她们都为了争得男人们的宠爱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当她们看见比自己漂亮的女人时,就害怕自己的位置被替代,产生一种心理障碍,由此美人相见必不会相怜惜。这是封建社会造成的悲剧,作者相转世为女人,扭转乾坤,其实是没有认清悲剧发生的本原,这是一种作者思想上的一种局限。
予尝欲建一无遮大会
【原文】
予尝欲建一无遮大会,一祭历代才子,一祭历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当为之。
【原评】
顾天石曰:君若果有此盛举,请迟至二三十年之后,则我亦可以拜领盛情也。
释中洲曰:我是真正高僧,请即为之,何如?不然,则此二种沉魂滞魄,何日而得解脱耶?
江含徵曰:折柬虽具,而未有定期,则才子佳人亦复怨声载道。
又曰:我恐非才子而冒为才子,非佳人而冒为佳人。虽有十万八千母陀罗臂,亦不能具香厨法膳也,心斋以为然否?
释远峰曰:中洲和尚,不得夺我施主!
【译文】
我曾经想举办一次无遮大会,一是用来祭奠超度个时代的才子,二是祭奠各时代的佳人。等遇到真正的高僧,就付诸于行动。
【评析】
封建社会,大多数人信奉神灵,于是他们将无法实现的事情寄托在一些神灵的身上,希望能在他们那里得到满足。在那时佳人才子因为美,不得绽放异彩,落得自悲自怜,心灰意冷,再加上他们向来命运多劫难,作者也为她们感到不公平,可是现实的社会是这样谁也无法改变,所以作者只是寄希望与高僧,希望用超度亡魂的方式,使他们能够升入极乐世界。这样作者就想要建一无遮法会,使他们冤魂得以超度,来生能有好运气,不再有悲剧人生。这是作者对人才的一种惋惜,可是他仍然认识不到,这些人的悲剧是来源于这个社会,这个制度,只要社会制度不改变才子佳人的命运就不会改变;他只是将这种思想寄希望于高僧超度,显得极其愚昧。
圣贤者
【原文】
圣贤者,天地之替身。
【原评】
石天外曰:此语大有功名教,敢不伏地拜倒!
张竹坡曰:圣贤者,乾坤之帮手。
【译文】
圣贤之人是天地的化身。
【评析】
圣贤是人们对于至高无上的人的一种称谓,他们的才学、品德、性格都是世间少有的,于是圣贤就被人们传为博学多才而品德高尚的人的尊称。圣贤之人是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他们是古人天人合一的说法,是说他们可以反映天要表达的意思,认为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事反映天意。
文字中说圣贤是天地的化身,便包涵了天人对应的一层意思。此外,圣贤,得天地灵气,对天地自然社会人类的至理大道能彻底的感悟和参透,于是著述立说,演绎哲理,就似宣扬天地的旨意;又恪受道德,讲究气节和品格,身为楷模,传授至真之理,这是集天地合一的化身。
天极不难做
【原文】
天极不难做,只须生仁人君子有才德者二三十人足矣。君一、相一、冢宰一,及诸路总制、抚军是也。
【原评】
黄九烟曰:吴歌有云:“做天切莫做四月天。”可见天亦有难做之时。
江含徵曰:天若好做,又不须女娲氏补之。
尤谨庸曰:天不做天,只是做梦。奈何!奈何!
倪永清曰:天若都生善人,君相皆当袖手,便可无为而治。
陆云士曰:极诞极奇之话,极真极确之话。
【译文】
上天并不难做,只需要造就心底仁厚、才德兼备的君子二三十个人就足够了。一个为君王,一个为宰相,一个为冢宰,其他分别作各路的总制、抚军,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评析】
社会黑暗腐败,人们渴望和平局面的出现于是就希望有救人民于水火的人出现,像包拯,寇准这些清官就成为人们眼中的救星。包公在宋以后被历代盛传不衰,各类文体中经常出现歌颂他们的文章,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张潮这则文字,所表达的无非也是这样的思想。他在文字中写出老天不难做,只要生下几十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再将他们合理分工就可以天下太平了。可见作者还是将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人治的范围内,他长期受到封建思想人治的影响,只是认为人治管理的改变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面貌,却不知道,要改变整个的社会现实,需要改变整个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没有公平的法律约束,在大污淖中,很难有清明的吏治的。所以说作者的观点没有看清整个社会出现问题的根源。
'38'十八
掷“升官图";
【原文】
掷“升官图”,所重在德,所忌在赃。何一登仕版,辄与之相反耶?
【原评】
江含徵曰:所重在德,不过是要赢几文钱耳!
沈契掌曰:仕版原与纸版不同!
【译文】
掷“升官图”这一游戏,重在品德操守,忌讳贪赃枉法,为何一登上仕途,就于游戏上的规则相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