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临东周-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得是亲爹,才能真正为了自己不顾一切。

而魏錡本来和荀罃关系很好,此时也愿意一同前往。荀首素日在军中颇有人缘,除了荀家军百余人,这时候倒有很多人愿意回去帮着他寻找荀罃。

荀首想到回军,也不完全没有把握,他本来射箭本领高强,这次多带箭镞。楚将连尹襄老正在掠夺晋军物资,被荀首一箭射死,公子谷臣前来救援被魏錡挡住,荀首一箭正中公子谷臣手腕,当下被俘虏。

荀首命令带上俘虏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体,撤退。

有了这两个人,一定能够换回来自己的儿子荀罃。

再说不幸的公子婴齐,他攻打的上军早就得到了士会的命令埋伏了起来,所以公子婴齐这次反而被晋军包围。

巩朔击退公子婴齐第一次进攻,当然也不敢恋战,保护士会撤退。

公子婴齐就糊涂了,本来是我们楚军偷袭,怎么就被晋军伏击了呢?他实在不能甘心,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他碰到的是韩穿和郤克。

公子婴齐明白了,晋军里有能人,眼下这能人不幸被自己碰上了,这一次楚军占不到便宜。他下令撤退。

士会命令晋军凭借敖山险境,安下七所营寨,楚军一时也不敢进逼。士会等到楚军撤退,才从容撤军。所有士会率领的士卒,无一损伤。

老将军荀首撤退到河口的时候,荀林父的兵还没撤退完毕,万幸此时赵婴齐渡河前来接应,于是剩下的晋军反倒免了砍手之祸,虽然受了些惊吓,但是也平安渡河。

伍参建议楚成王趁机追杀晋军,可是楚成王却说这一仗已经足以让楚军雪耻,反正晋楚最终还是会讲和,何必多杀呢?

可见楚成王果然胸怀天下。

目前的情况,楚国和晋国的确难以一战就决出胜负,既然要抗衡一段时间,那就没必要把事情做绝。

楚军安营扎寨,晋军还在闹哄哄的渡河,直到天明。

这一仗,主要责任在晋军主帅荀林父。他知人不明,战无决策,甚至在撤退的时候还发出导致混乱局面的命令。经过这一次战斗,晋国再无可能继续诸侯霸主的地位,而楚成王名望陡然上升。

一直在观望的郑襄公得知楚国大胜的消息,急忙前往迎接楚成王到衡雍,并且僭居王宫,大摆宴席庆祝。

原来所谓后队,就是在胜利者脸上贴金邀功,实在是小人行径。郑庄公泉下有知,一定会以此为耻!

潘党建议将晋军尸体集体埋葬,铸造为“京观”,纪念楚国的这次胜利。

不过幸好楚成王心理非常健康,否决了潘党的提议,命令士卒掩埋晋军尸体,并且祭祀河神。楚成王认为晋国并没有被讨伐的罪过,自己这次不过侥幸得胜,没必要大肆宣扬。

看来楚成王的确从胸怀到个人修养都比历代楚王高出不少,不然在大胜面前难以保持平和心态。

这一次楚成王论功行赏,将伍参任命为大夫。而著名的伍举、伍奢、伍尚和伍员就是伍参的后人。

但是这奖赏另孙叔敖郁闷。孙叔敖认为楚国大胜多亏了一个宠臣,这是楚国大臣的耻辱。看来孙叔敖门第观念很严重,也许他早忘记了在梦泽避难做农夫的日子。这件事情成了孙叔敖的心病,他为此郁郁寡欢,终至得病。

荀林父回国之后,晋景公大怒,准备将他斩首。可是大臣们纷纷求情,说这次大败,主要是先克擅自出战的责任,跟荀林父无关。如果您杀了荀林父,那只能是令亲者痛,仇者快。难道楚国杀了成得臣我们晋国没高兴吗?那秦国留下了孟明视我们晋国没担心吗?所以荀林父杀不得。

在诸位大臣力保之下,晋景公命令将先克斩首,荀林父官复原职,命令晋军日夜操练,准备报仇雪恨。

这时候不禁要问,韩厥何在?

当日先克擅自出征,韩厥已经把厉害关系说的很明白了,先克打败了他有自己的责任,但是荀林父作为统帅又有统帅的责任。

后来荀林父的犹豫不决和乱下命令已经证明了他的确在这次战争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能够为众位大臣力保,说明荀林父人脉很深。而韩厥的失语耐人寻味,是为人收买,还是知道说了没用?

不过作为荀林父本人,导致了如此重大的失误还能接受官复原职,可以说是无耻。

两年之后,孙叔敖病重。他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子孙安,不能接受楚庄王的官爵,更不能接受厚赏。如果非要封赏,那就要寝邱这地方为封赏吧!

孙叔敖去世了。

他在给楚庄王的最后一道遗表上说明,自己的儿子孙安没有才干,千万不能封他官爵。而他的从子薳凭很有才能,可以为国效力。晋国称霸多年,实力不可小觑,偶然失败不足为凭。而楚国连年征战,国力损耗,所以还是和晋国和平为上。

楚庄王来到孙叔敖府邸,伏棺恸哭,孙叔敖啊孙叔敖,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楚国!

周围的人没有不落泪的。

第二天,楚庄王命令公子婴齐为令尹,薳凭为箴尹。楚庄王还想命令孙安作工正,但是孙安听从父亲的遗命,坚决推辞,退耕还野。

令尹孙叔敖虽然曾经左右楚国国政,是楚国大名鼎鼎的人物,但是他为政清廉,所以家无外财。别说留给孙安一个奢侈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都很困难。而孙安又是非常听话的孩子,所以归隐之后生活更加清贫。

有一次,楚成王身边的侏儒优孟见到孙安背着砍得柴火回家,不禁大为惊奇,难道身为令尹的儿子,还需要做这些粗活吗?孙安倒很坦然,这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是贪官啊!优孟感慨之余,告诉孙安不必心忧,不久楚成王一定会召见他的。

优孟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孙安解难,这也是他向孙叔敖致敬的一个方法。

他命人仿制孙叔敖的衣冠和佩剑,自己暗中回忆模仿孙叔敖的举止行动。

在楚成王的宴会上,优孟让别的优人扮演楚成王,自己扮演孙叔敖登场。一场超级模仿秀在楚成王面前上演,随着优孟的一举手、一投足,楚成王热泪盈眶,孙叔敖,是你回来了吗?

楚成王忽然恍惚了,孙叔敖既然你没病没灾的,就回来继续作寡人的令尹吧!没有你,寡人的大业还有谁能辅佐?

这“孙叔敖”倒没那么爽快,说要和老妻商议。

楚成王糊涂了,没听说孙叔敖惧内啊!病了一场倒添了惧内的毛病了?

“孙叔敖”翩翩起舞,后来告诉楚成王自己不干了,辞职!楚成王大惊,这是为何?

“孙叔敖”说老妻不同意啊!还把老妻的意思唱给楚成王听:

孙叔敖,做廉吏。家徒四壁惹人泣。子孙缺衣少食,恓惶无比!谁知君侯心意变,无人忆得孙叔敖!

这歌唱完,不光楚成王,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你光说记着孙叔敖,孙叔敖是人才,给楚国立功了,你们高堂阔论,饮酒作乐,谁还惦记着孙叔敖死后儿子穷困无比呢?

你光说新时代的好青年是单位中流砥柱,谁知道天天住宿舍连首付都凑不齐的纠结呢?谁知道连宿舍都没有到处搬家的苦恼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尽欢颜!

第三十二章     申无畏无畏

优孟的表演活灵活现,在场的人怀念令尹孙叔敖,无不失声泪下。楚成王命令即刻召见孙叔敖的儿子孙安。

孙安来了,他恭恭敬敬,举止有礼,虽然他布衣草鞋。

是的,令尹孙叔敖的儿子穿的和贫民一样一样的。

楚成王一阵心酸,不由得直接问道,“孙安,你家里真就贫困到如此地步了吗?”

不是真穷困如此,难道是作秀表演?

孙安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优孟从旁说道,“令尹大人清廉至此。”

这是真心话,哪个贪官不想着让自己子女过的好一些呢?

除非不是亲爹。

楚庄王一看这时候单凭语言是绝对不能表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了,他也知道孙安听父亲孙叔敖的安排不会做官,那就干脆封个万户侯吧!

孙安还是坚决推辞。

自己的父亲曾经是楚国令尹,可是从来没有收受贿赂和不应得的好处,自己寸功未建,无功不受禄。

楚成王一看这扶贫还被拒绝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楚成王再一次表示了自己的心意,小孙啊,寡人对你父亲的一片心意你明白吗?有寡人在,怎么会看着你受苦呢?

孙安最后说如果您非要对我父亲的功劳进行封赏,那您就封寝邱为我的封地吧!

这话再一次让楚成王吃惊了,谁都知道要个好地方做封邑,寝邱贫瘠的出了名,要寝邱?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孙安说这是父亲的临终遗嘱,自己也不敢违背。楚成王见自己执意如此,也只能同意了。

因为寝邱太贫瘠了,所以根本没有人和孙安争夺,这块地成为孙氏世世代代具有的封地。这是孙叔敖眼光过人之处,不求富饶过人,但求世代拥有。

孙叔敖去世的消息传了出去,荀林父觉得楚国在这个当口一定不会出兵,于是建议讨伐郑国。

哼,你们靠山家里有丧事,看这次谁来帮你们?

晋军重返郑国,大肆掳掠。

果然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晋军各位将领也斗志昂扬,建议荀林父不如包围郑国都城!

荀林父都要笑了,难道还真以为自己是楚军的对手?当然作为统帅他肯定了同志们的战斗热情,但是也客观的分析了当前形势,说明我们如果不依不饶的,那不是逼着楚国出军吗?

能够趁着楚军不能楚军紧逼郑国,说明荀林父已经承认了晋国军事实力不如楚国这一事实。既然心里有这样认识,那就不可能做傻事。

晋军退兵了,可是郑襄公真是害怕了,于是派弟弟公子张替换做人质的公子去疾,一起商议国政。

楚庄王到底大方,楚庄王认为郑国如果真能够讲究信义,何必非要留一个人质呢?

如果郑国背叛了楚国,再一次的,难道杀了公子去疾就能改变这一局面吗?

楚庄王让公子张和公子去疾一起返回郑国。

楚国的最大敌人是晋国,这点毋庸置疑。为了制定对晋国的作战方案,楚成王召开最高工作会议。

公子侧认为,要想支柱晋国,不一定要和晋国正面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打击晋国铁杆盟友——宋国。只要我们攻打宋国,那时候晋国还有余力紧盯着郑国不放吗?

这个计划一出来虽然博得了一些大臣的同意,但是楚成王觉得也有些为难。宋国虽然和晋国很好,很铁,可是楚国先君曾经把宋君当作人质,百般羞辱;而且厥貉集会,宋君亲受服役,如今公子鲍即位十八年,我们楚国能有什么借口攻打宋国呢?

楚成王为难的是,一个弱小服从自己的对手,用什么借口攻打他?因为他是敌人的朋友?

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特别是在国家利益面前。

公子婴齐马上提出了找茬的理由。既然国家利益至上,我们现在决定通过攻打宋国牵制晋国,那就别犹豫,要打仗借口有的是。我们的盟友齐国多次派使者来楚国,我们还没派使者去过齐国答谢。如今且派一使者前往齐国,并且故意路过宋国。如果宋国能够恭恭敬敬,那他就一定能够答应和我们楚国结盟。假如宋国有一点不恭敬,那岂不是送给我们一个攻打他们的理由?

楚成王觉得公子婴齐说的对,如今我们楚国财大气粗,实力雄厚,找个打仗的理由还难吗?

楚成王让公子婴齐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公子婴齐说申无畏曾经参加过厥貉之会,他和各国君侯都熟悉,可以作为楚国使臣走这一遭。

楚成王命令申无畏出使齐国,申无畏觐见楚成王,说这出使必须有过路文书啊!

楚成王一听,这意思是你不想去齐国了?

申无畏老实说道,“此去齐国,必定会路过宋国。而在厥貉之会上,臣曾经由于宋侯不听命令,奉命鞭打宋侯御者。如果没有过路文书,那宋侯一定会杀臣报复。”

楚成王说那有何难?给你改个名,你就叫申舟,不是申无畏了!

申无畏坚持说,名字改了可以面容不改啊!

您还能送我去高丽整个容先?

楚成王可怒了,申无畏推三阻四,无非就是不想完成挑衅的任务!可是要让宋侯非无礼不可,还就得让他去!今日你是想去也得去,不想去,也得去!

楚成王冷冷的说道,“宋侯如果真的敢杀了你,寡人出兵为你报仇!”

话说到这份儿上,申无畏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

楚成王是在用自己的命,给楚国找一个出兵的理由。

派别人去,还怕宋侯彬彬有礼呢!

问题是,你出兵能换回活得申无畏吗?

这是典型的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无辜同志的生命。

申无畏在出行之前,领着儿子申犀拜见楚成王,说明自己为国捐躯是自愿的,但求楚成王善待自己的儿子申犀。

这是弱小者最后的请求,可是楚成王只是冷漠的说不必多虑。楚成王对待申无畏,果然无情。

国家利益至上,但是人的生命只有宝贵的一次,谁也没有理由逼迫别人去为国赴死,除非有人自愿。

既然公子侧和公子婴齐能想出挑衅宋国的好计策,为何不亲自实行?牺牲就轮到属下了?您的生命就那么高贵吗?

申无畏明知此行必死无疑,但是申无畏没办法,只能被迫赴死。终于,他到了睢阳,有官吏所要过路文书,申无畏只能说明自己有出使齐国文书,但是没有过路文书。

这是明摆着找事儿啊!

官吏派人告知宋文公,这时候宋国是华元主政,华元建议宋文公杀了楚国使臣,以雪前耻。

宋文公也知道报仇痛快,但是他更害怕楚国借此攻打宋国。

不过华元又劝宋文公,既然楚国都羞辱我们,那肯定会攻打我们。所以您不必害怕,就杀了使者报仇吧!

看来华元脑子不是那么好使,楚国羞辱你们,攻打你们,可是你们还要主动挑事儿,害怕楚国攻打的慢了?

宋文公迟疑着同意了,华元命令押上楚国使臣。

申无畏一走上宋国朝堂,华元就恼怒的一蹦三尺高,你这个杀我们宋国人的凶手,如今改名字就想逃脱吗?

申无畏知道今日不能幸免于难,于是大骂宋文公弑君丑事,结果被华元将申无畏割舌并处死。

楚国送到齐国的聘书和礼物,都被华元命令焚毁在郊外。

一条生命就此终结。

申无畏说到底是楚成王、公子侧、公子婴齐和华元一起害死的。

楚成王得到申无畏被害的消息,激动的筷子都扔掉了!

宋文公,你还胆敢杀我楚国的使臣?

难道不是您一手导演的吗?

楚成王命令公子侧为大将,申叔时为副将,讨伐宋国。申犀被任命为军正,随军出征。

楚军围困睢阳,这次动用了高科技武器——楼车。楼车不是电车,不是动车,但是它是攻城利器,上面有瞭望台,可以登高望远。楚军的楼车和宋国睢阳城墙一样高,但从气势上就压倒了宋国。

楚军攻城不休,华元命令军民死守,同时派出使者乐婴齐赶赴晋国求救。晋景公一看宋国被围,就准备出兵救援。可是大臣们纷纷反对,派荀林父做元帅,发兵车六百乘,让人家楚军打得黄河都过不了了,还上宋国现眼去了?找打呢?

可是晋景公也有难处,现在就剩下宋国和我们晋国好了,再坐视不理,那连最后一个盟友也要失去了!

您都自身难保了,还想盟友呢?

谋臣伯宗出了一个主意,楚国和宋国有两千里地,所以楚国一定没有那么充分的准备,肯定不能打持久战,我们只要告诉宋公马上发兵,让他们死守,过不了多久,楚国就会自己撤退了。

这是坐享其成之法,到时候宋国还会很感激我们晋国。

果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