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定公在宫里等的着急,这季孙斯怎么一去不返了?到底情况如何?齐国是不是变着法又恶心我们呢?
季孙斯觉得魂儿都不是自己的了,就待着看表演。看一会儿表演,看一会儿美女,看一会儿宝马。
天呀,这是谁选的啊,怎么都这么好呢?
鲁定公派人宣了季孙斯三次,他都没去回复。
你隐身啊?
直到第二天,季孙斯才回复鲁定公,真的是宝马和美女!很多很多很多哦!
鲁定公一听,那寡人也想去看看呢!
季孙斯说,那好办,您微服前去观看不就行了?
第三十一章 尴尬的周游列国
是真朋友才能知道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也能慷慨的赠与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看着热闹的声色犬马之流,只能说是酒肉朋友,未必出于真心。
可是鲁定公在看到齐国送来恢弘的美女和宝马阵营面前,真的惊呆了。
齐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美女呢?而且还都这么面容姣好,舞姿翩迁,这八十人起舞,仿佛风吹杨柳,又如同桃花盛开
更不用提对面的一群群骏马,身佩的宝石鞍鞯更能闪瞎人的钛合金眼
一阵香风拂面,鲁定公觉得如入仙境,他陶醉了
第二天一大早,鲁定公就命人修书感激齐景公的慷慨馈赠,真够哥们!同时他送给齐国使者黄金百镒,表示感谢。至于这些美女,宝马,不用说,鲁定公笑纳了。说起来鲁定公也算慷慨,看季孙斯眼馋的样子,鲁定公将美女三十送给季孙斯,剩下的充实宫掖。而宝马,那就送去好好饲养。
鲁定公忽然从贫瘠的沙漠来到了鸟语花香的春天,开始了又一段青春之旅
生活太美好了,自己以前就知道为了鲁国,为了三桓,为了百姓担心,有什么用呢?
是挺美好,自从齐国美女团来到曲阜,鲁定公三天没上朝。
没时间,忙着欣赏歌舞,和美女谈情说爱呢。
所有的一切都被孔子看在眼里,孔子为此忧心不已。
您怎么能这样?
子路劝老师不要担心,实在不行找鲁定公去说一说!这就准备转型了?
孔子却说,不着急,还有几天就是郊祭,这郊祭是国之大礼,如果郊祭能够不耽误,说明还有希望。
单从这点来说,孔子就是一个有智慧的臣子。所有的大臣只要是爱国忧民的,都最见不得最高领导花天酒地。但是不是每个大臣都能和蹇叔一样知道选择领导的重要性,有选择领导的主动性。领导本身就是花天酒地的人,难道就你一席话或者几席话就能扭转乾坤?碰上这样的领导,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去为他服务,因为你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不过大多数人在选择了领导之后,都是一门心思的为国家奋斗努力,甚至包括百里奚这样的聪明人,也不外乎此。
独立的人格和不死心眼子是多么重要啊!
终于到了郊祭的日子,鲁定公还算好的,按时到了郊祭现场。可是郊祭刚刚结束,鲁定公就匆忙赶回宫里,甚至来不及上朝,更别提将郊祭的胙肉分给大臣了。
主胙官前去请示,鲁定公直接将这些活儿分给了季孙斯,而季孙斯又将活儿分给了自己的家臣。
不用说,这二位惦记着身边的几十位美女,根本没把郊祭放在心上。
孔子祭祀之后一直在等待。
将胙肉分给臣子,这是鲁定公必须去做的几件事情之一。
可是从早到晚,孔子都没有等到。
还说什么?还有什么可说的?
孔子心里一定充满了悲凉和愤怒,但是他知道,是离开的时候了。孔子在家里弹奏了一首乐曲,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总要有渠道将情绪发泄出去。
问知音,琴断有谁听?
不如归去!
孔子收拾行囊,离开了鲁国。
他不是一个人走的,虽然最高领导鲁定公耽于享乐,顾不上孔子,顾不上鲁国,但是鲁国的百姓知道,鲁国有今日的变化,那都是孔子改革的功劳。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也辞官,跟随孔子飘然而去。
你们留下好好享受吧!
享受齐景公送给你们的礼物!
鲁国又陷入衰微之局。
离开了鲁国,孔子一行人先到了卫国。卫灵公一听说鲁国的司寇孔子来了,不胜欢喜。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卫灵公和孔子闲谈,问及征战之事,孔子说自己对于征战之事不了解。
一见面就问打仗的事情?
这是什么心地?
孔子不是武将,是一名老师。
孔子离开了卫国,在路过宋国匡邑的时候发生了尴尬的事件。匡邑的人狠阳虎入骨,阳虎在出奔到宋国的时候,曾经被安置在匡邑,但是他虐待匡邑百姓。后来阳虎出奔到了晋国,本来这和孔子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可是问题在于,孔子和阳虎长的太像了。所以匡邑百姓一看,这阳虎回来了?
所有的匡邑百姓都义愤填膺,你阳虎有什么脸面回来?还虐待的我们不够本?
大家抄起身边的工具就要围攻孔子。
情况危急,子路这暴脾气可忍不了了,这是欺负人啊!
子路准备出战,但是孔子却说自己并没有得罪过匡邑的百姓,稍安勿躁,一会儿局势一定会有缓解。
外面群情激昂,骂声震天,里面孔子安坐抚琴。
弹琴果真是优雅的艺术,能让人入忘我之境。
说到底,孔子这时候其实是尴尬的。空怀一腔热血,不但找不到用武之地,还要被误会,被唾弃。
可是胸怀决定人的境界,因为孔子有旁人无法企及的胸怀,所以能达到旁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没多久,卫灵公得知孔子离开了卫国,于是命人前来追赶。这时候匡邑的百姓才知道自己是认错了人,纷纷告罪。孔子自然是原谅了他们。
重新回到卫国之后,孔子没有住进卫灵公安排的寓所,而是住在了卫国大夫蘧瑗的家里。蘧瑗是卫国有名的贤臣,也是孔子的朋友,住在这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说起来卫灵公也是一脑门子官司,卫国早就是乌烟瘴气一团糟。
原来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宋国有名的美女。这南子在嫁给卫灵公之前,曾经和宋国有名的美男子公子朝相爱,甚至超过了夫妻感情。那真是爱的天崩地裂,火光四溅。后来宋国迫于卫国的压力,将南子嫁给了卫灵公。
卫灵公从年龄上说就比南子大了三十多岁,已经是暮年老人,南子自然非常不满意。但是好在卫灵公非常宠爱南子,对南子听之任之,甚至特别修筑宫殿,方便南子往来,还邀请公子朝来卫国做客。所以南子和公子朝的感情并没有随着卫灵公的介入而终止。
后来南子生下来儿子蒯瞆,还被卫灵公立为世子。
但这丝毫无损于南子和公子朝的感情继续。
卫灵公不但宠爱夫人南子,还宠爱一个叫弥子瑕的美男子。这在卫国成为了最大的新闻,而弥子瑕也恃宠而骄,在卫国横行霸道。
世子蒯瞆一天天长大了,他看着老态龙钟的父亲和青春貌美的母亲如此荒唐的生活,甚至还知道父亲那骄纵的男宠和母亲那个光明正大的情人,谁能受得了啊?
而蒯瞆也回避不了一个念头:卫灵公,他真的是自己的父亲吗?
在这个荒唐的家庭里,不发疯只是暂时的。
终于有一天,世子蒯瞆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他趁着南子密会公子朝的时候对南子进行了刺杀。
当然刺杀失败,但是南子将这些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驱逐了世子蒯瞆。蒯瞆百般无奈,只能出奔,开始到了宋国,最后来到了晋国。
这可是亲妈啊!
难道我是您充话费送的?
卫灵公立蒯瞆的儿子辄为世子。
据说孔子在卫国,也遭到了南子的注视。
传说中的圣人来到了卫国,南子能充耳不闻?
南子派人邀请孔子,想和孔子见面。
单是南子的名号就够孔子吃惊的了,一个视礼仪廉耻于不顾的美女,你可以说她任意妄为,也可以说她追求自由。就看你怎么评价。
可是孔子居然去见了南子!
据说这是由于南子派人转告孔子,四方君子不愿行你的道,那你还不来见我吗?
的确,南子在卫国有绝对的权威,她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卫灵公不答应的。
但是南子的名誉的确不太好。
所有的弟子都认为孔子是不会去见南子的,说不清楚!你能说清楚和南子见面之后都做了什么?
可是孔子还是去了。
这不能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来解释,当日在鲁国,阳虎也曾经费尽心机,想让孔子前去拜访,孔子不是巧妙的拒绝了阳虎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吗?所以孔子去见南子,只能说是他心甘情愿去见,至于他到底是慕色前往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说不清了。反正后来面对子路的指责,孔子赌咒发誓的说,自己和南子没什么!不然就让老天处罚!
一天,卫灵公和南子乘车外出,让孔子陪同。在市井中有人问,同车者是色吗?跟随者反而是德吗?
这句话真是让人无奈又伤心,孔子只能回答,君之好德未如好色!
难道所有的君侯都一样,只能喜欢美女,不喜欢有德之士?
这和在鲁国有什么区别?
孔子离开了卫国,前往宋国。
在宋国,孔子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上课,学习礼仪。
宋国更厉害了,宋景公的男宠,宋国司马桓魋直接派人伐倒了大树,甚至准备杀掉孔子。
为什么?
桓魋刚达到说一不二的境界,难道让孔子抢了自己的权威?
孔子没办法只能仓皇出走,来到了晋国。
刚到了晋国,就听说晋国赵鞅杀死窦犨、舜华的事件,而后面这两位都是晋国有名的贤臣。
孔子明白,晋国也不是久留之处。
没地方能去,孔子只能又来到了卫国。
第三十二章 君子固穷
能被世人尊为圣人,说明孔子当时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承认。
既然都是圣人了,为什么还到处碰壁?究其原因,孔子之所以走了那么多国家都不受欢迎,无非是太过贤明。
贤明不好吗?
贤明的确很好,但孔子太过贤明,他的治国理想在一些娱乐型君主那里根本没有市场。试问您是能帮助君侯鉴赏美女啊还是能鉴赏宝马?娱乐知识这方面您太过缺乏,勉强弹个琴吧,还得整出一大堆道理。试问哪个君侯爱听?没事儿给自己找一老师?这事儿恐怕没几个君侯愿意干。而所有国家的奸臣、弄臣又都视孔子为天然的敌人,您这样的要是来了我们国家,我们喝西北风去啊?好容易开发的市场!
百般无奈的孔子又回到了卫国。
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其实孔子万分尴尬。
您不是说这国家的君侯好色不如好德吗?
那您这么高尚,还回如此好色的地方?
没过多久,卫灵公去世,世子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而卫出公的父亲,也就是被驱逐出境的前世子蒯瞆也在晋国的支援下,和阳虎袭击戚地,并且将之占有。
这可混乱了,卫灵公到底是不是蒯瞆的亲爹,恐怕只有南子知道,但是蒯瞆肯定是卫出公的亲爹啊!卫国如今形成了父子争国的形势,而且两个人背后还都有靠山,齐国支持卫出公,晋国支持蒯瞆。卫国的这场内斗,从更高层次上看,演变成了老牌霸主齐国和晋国的竞赛。
孔子对此非常厌恶。
孔子推崇的是礼制,如今这卫国,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
的确混乱,一旦人类利欲熏心,造成的混乱岂止丢人!
这地方实在呆不下去了,孔子觉得在这里喘气都费劲。
走!
反正走了不止一次,天地之大,难道还没有我孔某人容身之处吗?
这一走,发生了孔子绝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孔子先到了陈国,估计陈国也是一团混乱,于是又准备前往蔡国。可是还没启程的时候,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专门派人前来聘用孔子。
这是好事儿啊,可是楚昭王的使者一道,陈国和蔡国可就翻脸了。
所谓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楚昭王要是有了孔子的帮助,那陈国和蔡国还能有好?还不得让楚昭王给欺负死?
孔子前脚刚走,陈国和蔡国后脚就发兵,将孔子包围在了野外。
这一包围可就时间不短,孔子师徒断粮三日。
据说这三日,孔子虽然断粮,但是弦歌不绝。
这也是一种斗志,有些人是什么都打不倒的!
可是单凭唱歌也唱不饱肚子啊!没听说谁每天通过唱歌就能吃饱的。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路非常气愤地问孔子,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淡定的说出来一个无数后人为之叹服的定理:君子固穷。
君子穷困,这是君子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间难以获得机会的尴尬局面。或许孔子也为此感到尴尬,所以他没有论证君子穷困的原因,而是告诉子路,君子面临穷困应有的态度。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意思是君子在穷困面前也无所畏惧,但是小人由于穷困就会胡作非为。
关键时刻,楚昭王派出使者率领军士前来解围,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孔子师徒终于可以说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他们顺利来到了楚国。
传说中的圣人来到了楚国!
楚昭王一激动,就准备用千社之地册封给孔子。
君子也有发达的一天!
别着急,命令没下发,已经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正是子西,子西劝楚昭王千万不能封给孔子这么多土地。人家本来就是圣人了,还带着这么多贤徒,您再给封这么多土地,您是帮助孔子成为一方霸主吗这是?
这话一说,楚昭王冷静下来了,的确,这么有能力的能人,最好成为楚国能臣,就别傻呵呵的给他发展的机会了。
不止是这样,楚昭王对孔子的态度也变化了。
心存忌讳,怎么能放心任用?
孔子知道楚国是呆不下去了,又回到了卫国。
卫出公这时候准备将卫国的国政委托给孔子,但是却被孔子谢绝了。恰巧此时鲁国相国季孙肥前来邀请,经历了那么多国家,见识了那么多国家,孔子或许真的心灰意冷了。
不都是一样吗?
要不就是不相信不能任用,要不就是嫉妒才能不能任用。那既然这样,反而不如回到鲁国,毕竟故土难离啊!
孔子师徒回到了鲁国,鲁国用大夫告老的礼节来对待孔子,他的弟子中,子路、子羔在卫国出仕,子贡、冉有、有若、宓子在鲁国出仕。
油菜花的治国者之路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得有君侯本身有自强的愿望,其次要相信你的才华,最后还得对付一系列小人。
孔子的治国理想看来目前是无法实现了,而伍子胥的强国之路还在继续。
不过吴王阖闾经过了大败楚国之战,不但在诸侯中风生水起,他自己也骄傲了。
楚国,多牛的国家,说谁不顺眼就打谁,历任诸侯霸主哪个没为楚国头疼?谁又真正让楚国信服?
可是我吴王阖闾,就能打败楚国,而且是攻破郢都,让楚国人闻风丧胆!
在骄傲中自满的吴王阖闾,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游乐上。他在吴国大兴土木,修筑了长乐宫,并且在姑苏山修筑了高台。古代君主在国力强盛之后,就喜欢用修筑宫殿来宣示自己的国力强大。比如楚国修筑的章台宫,晋国修筑的祈之宫,如今吴国还一举修筑了两座宫殿。但是这种豪华宫殿的修筑往往成为国内矛盾的爆发点,凭什么举一国之力就给君侯一个人盖房子?这不是侵占公款吗?就算当时的百姓意识不到这点,但是民力为之衰竭,百姓自然怨言四起。
一锅热油,再加上几个水花,那必定是噼里啪啦!
话说这姑苏山在吴国都城西南三十里地处,吴王阖闾命人修筑九曲之径,通往姑苏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