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吃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司马懿吃三国-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语一出,司马懿顿觉心头一松,这副药方终究还是生效了。看来,无论这“用药”的过程是多么的曲折,多么的复杂,多么的不形于色,贾诩最终还是感受到了这副药方的效力。他的亲口承认,无异于已接受了曹丕在这副药方中为他开出的条件。实际上,这副药方,就是汉太尉杨彪写给天子陛下的一封密奏的复写件,他在那密奏中要求陛下借贾诩此番称病不朝之机,就势下诏令以病逊位,告老还乡,“使此董卓余孽不得复立于朝,有辱汉室”。而且,在这绢帛之上,还有五官中郎将写给贾诩的几句话。他向贾诩表示,他一定会说服陛下和丞相压下此奏,不予批准。而这几句话潜藏着的另一番意思,就是身为五官中郎将的他既然有能力压下杨彪之奏,自然也有能力让陛下和丞相批准杨彪之奏。而这一切的一切,均在贾诩的一念之间。

贾诩乃是何等聪明之人,那些汉室忠臣们对他的仇视与敌意,他又何尝不知!既然自己被他们视为扰乱汉室的“董卓余孽”,就避免不了时常遭到像今天这封杨彪密奏之类的暗算,他已完完全全不容于汉室了!而平时这些人之所以不敢跳出来明目张胆地对自己进行攻击,是因为自己背后还站着一位同样为汉室所难容的大权臣——曹丞相。而曹丞相一旦发生意外,在这朝野之间,又有何人可以托身庇护呢?没办法,他的命运已经与曹氏家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曹家诸子之中,平原侯一向拘守礼法,效忠于汉,万一时势生变,是决然不会像其父曹丞相那般悍然自立,独行其志的,更谈不上庇护自己了。也许真的只有这心怀叵测的五官中郎将,才可能是将来真正继承曹丞相雄图大志的嗣子。

一念及此,贾诩不再多想。他凝神静默片刻,依然是面无表情,缓缓说道:“还请司马公子将另一副药方拿出来吧!”

司马懿亦是面如止水,深不可测。他又缓缓从袖中取出了一封绢纸信函,双手捧起,像捧起一道足以流传千秋万代的圣旨一样,毕恭毕敬地送到了贾诩面前。

贾诩也神色郑重地将这封绢纸信函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捧在手里,慢慢打开。五官中郎将曹丕那熟悉的字迹顿时映入了他的眼帘:

曹丕若立为魏世子,必令贾氏一族代代与曹氏同荣,亦定以杨彪太尉之位赠予贾公。

虽然只有三十四个字,贾诩却静静地看了整整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里,他嗅出了曹丕留在这笔墨之间的那一股隐隐霸气。这正如当年一文不名的汉高祖刘邦空许万金之诺而求吕公之女一样,没有大手笔、大气魄,哪有后来的大事业、大成就!看着这封信函,贾诩几乎怀疑起这是否出自那个一向都看似气度褊狭,才识平平的五官中郎将曹丕之手来!然而,这熟悉的字迹,却又证明这是真的。

其实,这封信函是由司马懿代为拟稿之后,由曹丕亲笔抄写而成的。当时,曹丕还有些埋怨司马懿为贾诩开出的条件太优厚了。司马懿就劝曹丕“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今日若无大投资,又哪来明日的大回报?况且,贾诩实有张良、陈平之智,由他出面游说曹丞相,必会成功。在司马懿一番苦劝之下,曹丕才定下此计,写下此函,放手由司马懿前来与贾诩交涉。自然,这一切的内情,贾诩单从这信函上是万万读不出来的。他若真是知道了这其中的内情,恐怕不是对曹丕有此大手笔、大气魄而震惊,而是会为司马懿这样一个小小的军司马竟有这等恢宏的气量而瞠目结舌了。

此刻司马懿正暗自焦急地等待着贾诩的最终答复。虽然他看似若无其事,手心里却早已捏了一大把冷汗。不到最后一刻,谁又敢轻言成败呢?

终于,贾诩慢慢地起身下了床,在寝室内负手而立,气色却是渐渐变得安逸起来。他回过头来,朝着司马懿含笑而视,道:“五官中郎将这一寒一热两副药方,也不知是请何方名医高人制成的,当真是神效无比!司马公子,你看老夫的病情不是已然痊愈了吗?真是太感谢五官中郎将了!请司马公子回去告诉五官中郎将,就说贾诩委实感激他赠玦送药之恩,日后必当重报!”

直到这时,司马懿此番贾府之行才取得了圆满成功。他心里松了一口大气,连连点头称是,便知趣地站起身来,准备告辞而去。

第3卷赤壁暗战,司马懿阴了曹操一把第23章魏太子之争第160节魏宫立嗣的主导者

“慢着!”贾诩请他坐了下来,自己也坐回到床上,悠悠说道,“老夫还想和司马公子聊几句题外之话,司马公子应该不会拒绝吧?”司马懿连忙摇了摇头,道:“能聆听贾大夫的指点,司马懿倍感荣幸。”

贾诩微微笑了一笑,道:“今日你我此室中之言,只会出入你我二人之口耳,绝不会为第三人所知。因此老夫想与你畅谈一番,你我均不必拘束,也可放下心来,就当是两个谋士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吧!”司马懿点了点头,道:“就请贾大夫发言指教,小生洗耳恭听。”

贾诩沉吟片刻,道:“依你之见,曹丞相近日厉兵秣马,全力准备着西征汉中,其用意何在呢?”司马懿不及多想,道:“如今蜀弱吴强,曹丞相自然是先取蜀后夺吴,以求一统四海,宇内升平。”

贾诩不置可否,慢慢说道:“关键在于曹丞相西征汉中的时机为何正巧选在这魏国公世子立嗣之时呢?司马公子对此有何高见?”

“噢小生明白了”司马懿若有所悟,“我以为曹丞相的心态是这样,他也许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将江山全部打下来,再稳稳当当地交给未来的世子。所以,他才这么急着西征汉中而暂时不顾立嗣之事。”

“不错。”贾诩点头说道,“所以,老夫还要静等一段时间,也就是等待曹丞相西征汉中回来之后再进言于他,劝他尽早立五官中郎将为嗣。在此期间,愿五官中郎将恢崇德度,躬行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勿授人柄,如此便可。”

“贾大夫也许还有些话未曾点明吧?”司马懿深深地笑了。贾诩脸上表情静如止水,缓缓说道:“那就请司马公子将那些话点明吧!说来让老夫听听。”

“既然如此,那小生就献丑了,请贾大夫切勿见笑。”司马懿先谦虚了几句,然后脸色一肃,话锋一转,正色说道,“其实,此番西征汉中,于曹府立嗣之事关系甚大。曹丞相若是西征失利,对五官中郎将而言,绝对是一件幸事。西征失利之后,曹丞相就不得不认真考虑,如果他在有生之年打不下这个江山,又猝然离去之后,诸子之中谁能光大他这份霸业?他的后人又能得到多少外力支持去继往开来?这个时候,像贾大夫、荀军师、崔尚书这样的贤臣名士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贾大夫、荀军师、崔尚书,你们都是鼎力支持五官中郎将的。曹丞相自然无法违逆天下名士大夫之意而强行立平原侯为世子。毕竟与整个士大夫阶层作对,曹丞相也是有心无力。”

听到这里,贾诩半闭半睁的双眼犹如闪电般闪过一道精光,在司马懿的脸上一掠便溘然而逝。他不动声色地说:“继续说下去。”

司马懿既已放开了思维,就顺着自己头脑中整理出来的思路直说了下来:“当然,如果曹丞相西征得胜,一统天下的大局已定,曹丞相就会腾出手来,有足够的余力平息立嗣之争。这个时候曹丞相像当年的光武大帝,以一己之意,废东海王而立汉明帝,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贾大夫不必过虑,曹丞相此番西征,绝无胜算。”

“何以见得?”贾诩面色平静,淡淡问道。

“依小生之见,西蜀刘备绝非小敌,文有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武有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又加之曹丞相西有韩遂、马超率羌贼而相扰,东有孙权吴师十万而相伺。曹丞相进亦是忧,退亦是忧,岂能一举而克西蜀?”司马懿侃侃而谈,“所以曹丞相西征必不能得胜。西征既无功,则五官中郎将必被立为世子矣。”

正当司马懿说得畅快淋漓之时,贾诩霍然双目一睁,目光竟似剑锋般亮利,直射而出。司马懿一惊,微微低下了头,避开他那两道劈面直刺而来的目光。

“很好,很好,司马公子识量过人,当真是后生可畏哪!”贾诩轻轻拍了拍手掌,一字一句缓缓说道,“依老夫看来,在这场曹府立嗣之争中,真正能操纵五官中郎将与平原侯二人未来命运的,不是老夫本人,也不是曹丞相,而是你——司马公子这样一位谋略奇才啊!像司马公子这样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就是一个平庸之人,也会被你推上世子之位的,更不用说是文武双全的五官中郎将!老夫相信,将来总有一天,司马公子的所有艰辛与努力,都一定会得到应得的回报的。”

司马懿一听此言,却是惊惶失色,拜伏在地,道:“贾大夫此言折杀小生了!吓杀小生了!小生怎敢当此言语?请贾大夫收回此言!”被别人洞察内心深处是一件极可怕的事,虽然贾诩言语之中还并未真正触及司马懿内心最深最深的真实,却已让他的背心为之沁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冷汗。贾诩见他被自己几句话吓成那样,却有些意外,也急忙站起身来,扶起了司马懿,笑道:“老夫一段戏言,司马公子不必在意。老夫向司马公子赔礼道歉便是!”司马懿听罢,这才惊魂未定地坐了下来,连称不敢。

看着司马懿这一番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惊慌异常的表情与举动,贾诩一边温言软语地抚慰着他,一边却在心底暗暗思索起来。这个司马懿如此之深地介入到这场立嗣之争中,又如此卖力地扶持五官中郎将,真的是像他这时自我辩解的那样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家族利益吗?又或许是想推举一个便于自己操控的人出来站到至高无上的前台上去,而自己却可以隐在幕后大显神通,当魏国未来真正的主宰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司马懿就太可怕了。他真的有这样大的本事吗?贾诩一念及此,竟不敢再沿着这条思路往更深处追想下去。还是“自扫门前雪”才是上上之策啊!他在心底深深一叹。别人的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3卷赤壁暗战,司马懿阴了曹操一把第24章暗通贾诩,助曹丕上位第161节杀招

三个月后,西征汉中的曹丞相果然无功而返。而西征的失利,也给曹丞相长期积累起来的功勋和威望,蒙上一层阴影。效忠汉室的一些臣子简直是幸灾乐祸,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天子“死党”还表现出了蠢蠢欲动之态。

然而,对这一切洞若观火的曹丞相却在心底涌起了复复杂杂的感慨。说实话,曹丞相自wωw奇Qìsuu書网认为自己对汉室已经仁至义尽了。想当年,汉献帝在董卓余党、西凉匪首李傕和郭汜手中颠沛流离,朝不保夕,而四方诸侯个个作壁上观,只等着大汉王朝就此寿终正寝。是他——曹操,果断出兵迎献帝而至许都,将他从生与死的边缘上拯救出来,给了他作为一位天子应有的一切尊荣。然而,献帝和他那帮老臣一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不安分起来,不甘于大权旁落,要搞复辟了。先是名士孔融跳出来反对曹操专权,后是马腾父子、韦晃、金袆之流在暗地里兴兵作乱,简直让曹操一日不得安宁。没办法,曹操只得以霹雳手段消灭了他们。挟天子以令诸侯,谁曾想到,“挟”来“挟”去,这个“天子”到最后竟成了一柄“双刃剑”,极其难“挟”。曹操也只得硬着头皮坚持到底了。他在自己的诗词中讲:“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就是对汉室君臣的安抚与表态。然而,时势所逼,他已骑虎难下,早已无法罢手了。看一看前汉权臣霍光的下场,曹操怎能不引以为戒?代汉自立,这是他和他的家族唯一的选择。只不过,他和他的家族须得宅心仁厚,留给汉室刘氏百里之地,一族之安便可。毕竟曹操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了献帝为皇后,曹刘两族还存在着姻亲关系的,何必搞得那么刀光剑影。

曹操想到这里,不禁深深叹了口气。如今刘备、孙权皆已坐大,各据一隅,拥兵自重,而自己帐下诸将均非此二寇之敌。自己亦已年逾六旬,老之将至,意图振作而起威加四海,却又日渐力不从心。但魏室基业尚未彻底夯实,而立嗣之争又起,弄得自己是左支右绌。本想此番西征汉中一举功成,却不料天不从人愿,实在是可嗟可叹!看来对自己身后之事不得不抓紧了结,免留后患,否则一旦猝变骤起,无以应对。

这日,他正站在相府玉镜湖畔独自思忖之间,却见得王夫人含笑缓步而来,便迎上前去,问道:“卿何事来见本相?干儿呢?”

“臣妾怕丞相公务太累,便过来陪丞相散散心。”王夫人微笑着说道,“干儿由五官中郎将带出去狩猎了。五官中郎将对兄弟的情谊可真深呐!丞相征讨西蜀之时,五官中郎将留守许都,只要一有空就来为干儿授课讲习,极为用心。臣妾以为,五官中郎将对兄弟们的殷殷关切之情,怕是丞相也有所不及。”

曹操捋了捋颔下长须,赞许地点了点头:“本相长年征战在外,丕儿留守在内,身为兄长,自然应当尽到长兄育弟之责。丕儿能这样尽心尽力善待诸弟,是我曹家之幸啊!植儿呢?也常来府中抚训诸弟吗?”

王夫人淡淡说道:“平原侯酷爱文学,闲暇之时常与那些文人雅士出外交游,平日里倒是难得到相府中与诸弟一聚。干儿其实很盼望这位三哥教一教他吟诗作赋,只可惜平原侯似乎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一下。”

“哦?”曹操听罢,眉头不禁微微一皱,却也没再追问什么。正在这时,一名侍婢前来报道:“太中大夫贾诩大人求见丞相。”

曹操思忖片刻,道:“有请贾大夫到相府议事厅内稍等片刻,本相即刻赶去相见。”侍婢应声而退。他转过头来,对王夫人致以歉意的一笑:“夫人,你看,本相又没时间来散心放松了”王夫人莞尔一笑,道:“丞相不必顾念臣妾,还是去与贾大夫商议大事为要。”说罢,便退了下去。

曹操见她走远,脸色便凝重起来,慢慢埋头思索着往议事厅而来。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到了议事厅门口处,往里一看,贾诩一身便服在厅内垂手而立,正等着他到来。

“你有何事要求见本相?”曹操缓缓步入厅内,示意守门武士将厅门关上,抬眼直视着贾诩,开口问道。

贾诩一言不发,慢慢从袖中取出了一方玉匣,双手捧上,道:“臣将此匣亲自奉还丞相。”曹操伸手接过了玉匣,轻轻打开,一看之下,不禁微微变了脸色。原来那匣中密函之上,竟空无一字。

“你这是何意?”曹操冷冷地逼视着贾诩,眼神渐渐变得凌厉起来,“你想明哲保身,两面讨好吗?”

“老臣不敢。”贾诩垂下头来,缓缓说道,“老臣与他人不同,此生已与魏室同安危,共命运,魏室之事便是老臣之事,老臣焉敢心生他意?”

曹操冷哼一声,道:“既然如此,你为何持空函来见?”贾诩仰起脸来,正视着曹操,道:“丞相一向文才超凡,岂不知书不尽言,辞不尽意乎?魏世子立嗣乃是何等大事,老臣岂可效法舞文弄墨之徒以文辞相炫而惑人主?所以,老臣弃函不用,愿与丞相面议此事,剖心沥血,一抒己见!”

曹操听罢,渐渐缓和了脸色,扶着贾诩,坐了下来,诚恳地问道:“贾大夫所言极是,本相错责你了。那么,就请贾大夫为本相一辨丕儿与植儿的优劣长短。”贾诩沉默片刻,意味深长地看了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