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安-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说过二皇子呢,小姐不知道吧,二皇子也曾领兵出征过,很是英勇,大挫匈奴三万铁骑呢。”
    “哦,难怪他二人年纪悬殊,却感情匪浅。”沈长安了然地点了点头,继续喝茶。
    而正说话的二人,都没与注意到阿蛮何时扒起身子探向窗外,等她们发觉阿蛮有异,却是阿蛮冲出雅阁之时。

☆、第24章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阿蛮?阿蛮!”阿莲追出长安街时,街上人头攒动,哪还能在人群中看见阿蛮的身影。
    推开人群,阿莲一路喊着阿蛮,满脸的焦急。沈长安亦不敢闲着,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拧着眉头,却也冲进人群。
    阿蛮很认主,以前在洛阳,除了刚入府那两年不大听话,之后一直和长安还有王廷泽很是亲近,从来都对他俩言听计从,因为廷泽常跟着庭西表哥出门,每回只有廷泽回家,阿蛮才会冷落她,跑到老远去接廷泽,这种擅自跑离她身边的事情,在长安城却是头一回,让长安百思不得其解。
    “阿蛮,阿蛮!不许闹!”阿莲找到阿蛮时,却是看见它正对着一排士兵,剑拔弩张的怒吼着。
    阿莲上前想拽住阿蛮,不想阿蛮完全不理会她,对她也是吠了几声,吓得她踉跄着连退两步。
    “还停着干嘛,给我把这个畜生乱枪扎死。”小兵头狠狠吩咐道。
    正当阿莲犹豫着要怎么上前救阿蛮,是亮出南平王府的身份,还是扑上去以身护狗,却突地听见一声天籁。
    “都停手。”
    声音刚停,阿莲便看见高头大马上说话的正是本该在队伍最前头的孟田将军。更让阿莲诧异的是,阿蛮竟然跟看见了骨头似地撒腿往前跑,停在孟田的马蹄下,很是安静地趴着,两只眼睛骨碌碌地看着孟田将军。
    “阿蛮,回来。”越过人群,沈长安也自然瞧见了这一幕,却是远远站在阿莲身边,看着阿蛮,喊着。
    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阿蛮回头,看见了沈长安,却没有动作。
    沈长安拧着眉,又唤了句:“阿蛮,快些回来。”
    阿蛮还是无动于衷,阿莲都不忍猜测道:“小姐,阿蛮听不懂,怕是要您上前给拽回来。”
    沈长安却是深深看了眼阿蛮,然后转身就打算要走。这动作才终于惊动了阿蛮,起身往沈长安这边走过来,用嘴拽住沈长安的裙角。
    沈长安矮下身子,拍抚了阿蛮额发,“随便往陌生地方跑,之前的教训又忘了?真该让你挨上几枪,记着疼!”
    训完阿蛮,沈长安才转身望向孟田,带着歉意:“不好意思打搅将军行路。”
    孟田却只是打量着沈长安,问出:“这是你的狗?”
    沈长安点头:“是的,家人没□□好,让将军见笑了。”
    孟田却没有理会她的歉意,再次问出:“姑娘姓王?”
    沈长安一愣,随后摇头:“敝姓沈。”
    “怎么?长安城还有认识的这般年轻貌美的夫人。”调笑的话自孟田身后传来,却是左贤王呼延,他打量了一眼沈长安,叹道:“长安城的姑娘竟一个赛一个的漂亮,你们长安的男人真幸福。”
    孟田却是调转马头,再没有看沈长安一眼,径直往左贤王那过去,只听他与左贤王说道:“不相识,只是这位夫人的狗误闯了过来罢了,已经没事了。”
    沈长安也是带着阿蛮离开,阿莲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转身屁颠屁颠地跟着跑回去,额间全是刚刚吓出的冷汗。
    …
    “你说孟将军是不是认识阿蛮?不然怎么这么菩萨心肠放过阿蛮啊。”阿莲撑着头,将白日里的情况分析着:“而且阿蛮还冲他咧嘴了呢,别提多温顺了。”
    “还别说,孟将军看着斯文,讲话威严十足,听着就害怕,不愧是我朝猛将,还有那身子,多硬挺啊,那五官,就是鬼斧神工刻出来的嘛,真英气”分析完事情,阿莲便沉寂在回忆中不可自拔。
    沈长安坐在屋子里,摆弄着茶具,一言不发,阿蛮则窝在一脚,也是不吭一声。整个屋子就是阿莲的声音源源不断,倒也没人打断。
    “你说这么厉害的将军,怎么就能打了败仗呢?不应该啊。连他都打不过匈奴人,周将军和姑爷哪会是对手啊。”
    阿莲继续絮絮叨叨说着。许是听烦了,沈长安喝了茶,也给阿莲递过去一杯,道:“说了一下午了,喝口茶润润嗓子。”
    阿莲倒真接了过去,循着沈长安身边坐下,咂了口茶水,道:“难怪之前玉门关传来败仗的消息,乘早让姑爷回来,孟将军都束手无策,他们出生茅庐的,哪里是对手。”
    “是么?”
    突觉回话的声音冷冷的,阿莲这才瞧了瞧自己此时坐着的位置、端着的茶水,想了想刚刚说过的话,立马就吓醒了,赶忙将杯子放在桌上,自己则跳了开来,站离沈长安三步远处,低下头来,很是胆颤地回道:“奴婢该死,奴婢逾矩了。”
    沈长安无奈摇头:“还好是在我房间,没外人听见,否则就你刚刚议论姑爷的这两句话,够你挨百下棍子再撵出府去。”
    阿莲后怕地摸了摸屁股,心想挨了百来下棍子,哪还用撵人啊,自己就死在棍棒底下了。
    “你也别怕,小姐岂会害你,不过你的嘴巴得给我封死,今天阿蛮冲撞使臣队伍的事情,我不想在府里听到一言半语。”
    阿莲如小鸡啄米般地连点了好几下头,道:“今儿我们就是去望江楼喝了会儿茶,然后就回来了,啥事都没有发生过。”
    …
    临近晚饭的时候,宫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却是令整个南平王府都乌云密布,南平王听了消息,一口气没顺过来,听说是吐了口老血昏了过去,南平王妃则是令人备了马车,匆匆地入宫去了。
    等消息传到沈长安耳朵里时,府上早就如一团乱麻,最愤怒的莫过于郑玲,跟着南平王妃后头,也赶着进了宫。而沈长安却听着这个消息,不知是悲是喜,和亲的公主人选竟不是从李氏宗亲里选出,却是钦定了外姓的南平王府的小郡主
    外姓加封公主,在我朝一直没有先例,自然也不会在与外族和亲时选用外姓郡主,只是谁都不曾想过,竟是匈奴使臣点名要南平王府的郡主和亲。
    不管和亲到底如何,对于沈长安而言,此时只该去霜华院照顾病倒的南平王。
    …
    “大夫,王爷的病情如何?”跟着大夫走出房间,沈长安才敢问道。
    老大夫摇了摇头,叹息:“王爷本就有旧疾,如今又郁结在心,气血攻心,实在不妙。”
    “那,该如何调理?”
    “也只能悉心调理,怕都是治标不治本啊。”老大夫叹息完,将一张药方写好交给沈长安,又反复交代夜间要尤其注意,才是离去。
    等药材点齐熬好,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
    屋子一群丫头伺候着王爷喝药,沈长安也在一旁候着。然而王爷却一直摇着头,不肯喝药,便是兰姑亲自执汤勺都无用。
    “都下去吧,长安留下陪我说会儿话。”倚靠着床沿,半晌,王爷却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众丫头面面相觑,都在等着兰姑发话,兰姑则看了眼沈长安,最终起身将药碗交给长安,道:“奴婢们都在外头候着,有什么事情,世子妃喊一声便是。”
    沈长安接过药碗,点头,待众人都离了屋子,她反而不大习惯和南平王独处,仍站在原处,不动。
    “你也坐下吧,这段时间易儿不在府里,可有不习惯?”
    沈长安挑了床头不远处的椅子坐下,道:“之前在洛阳也多是我一个人待在院子里,表哥们虽多,大多成家,不在一处来往,或有空闲的,也都为了生意四地奔走。”
    南平王点点头:“恩,王家将你养得很好,倒是没有受委屈。”
    沈长安却是笑笑,再怎么教养的好,毕竟不是王家的孩子,委屈怎会没有,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委屈,只是这些无需为外人道。
    “玲儿却与你不同,自小没受什么苦,都是我们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以娇纵胡闹了些,其实玲儿丫头小时候很乖巧懂事,也是玲儿的弟弟走得早,我们二老才更加宠溺了她,养成现今这个性子。我也知道她平日给你添了许多麻烦,可否念着玲儿还小,莫要与她置气。”
    沈长安摇头,道:“郡主率性,王爷王妃养得很好,算算,郡主也不过小我半岁。”
    “小你半岁”南平王喃喃说道,却是叹息一声:“自打小郡王夭折后,我只玲儿一个孩子,她若是远嫁,我这病就怕是好不了了”
    “王爷真只有郡主一个孩子么。”冷不丁一句话问出。
    南平王一愣,眼神涣散了好一会,才是摇头,“是本王说错话了,这些年,我已将易儿当做亲儿,如今,你与易儿都是我的孩子。”说完,目不转睛地看着沈长安。
    南平王的眼睛里饱含太多感情,沈长安只得侧头不与他对视,正巧看见了刚刚被她放置桌上的药碗,遂道:“王妃入宫去了,事情应该还有回旋余地,王爷且放宽心,先调理好自己身子。”说完,勺了一口药喂向南平王。
    南平王愣了会,却终是乖乖张嘴,由着沈长安亲自喂食。之前兰姑好说歹说,王爷都不肯吃的药,如今却在沈长安手中,一口一口喝得见底。
    待汤药都喝完,沈长安将空碗放在桌上,道:“我去叫兰姑进来伺候吧。”
    沈长安转身才走几步,南平王却出身拦住。“王家把你规矩教得很好,可你嫁入王府,便是郑家的孩子,这几个月,还不曾听你随易儿唤我一声父亲。”
    沈长安一顿,却没有说话。
    南平王尴尬笑了笑:“呵呵,普通人家不都是这样么,媳妇随着夫君叫喊长辈。”说完,侧身躺了下去,不再言语。
    沈长安亦是继续迈步走出,也没有言语。

☆、第25章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王妃再回府,已是夜半,偌大的王府除却病中的南平王,再无一人敢先睡。
    不过进宫数个时辰,王妃整个人已是憔悴了许多,满眼的疲惫回到霜华院时,步伐都不太稳健,一直是被身边丫头搀扶着。
    霜华院此时伺候着的下人们都不敢吭声,大家都心里明白,和亲之事怕是铁板钉钉了,心里不免也同情起郡主来。
    “郡主怎么没跟着一道回来?”只有兰姑此时还敢出声问话。
    王妃倚靠在太师椅上,由着兰姑替她揉着脑车穴位,舒缓晕眩。半晌才道:“被留在宫里头了,呵,皇上这是要困着玲儿,怕我偷偷送玲儿出城去。”
    “圣上一直疼惜郡主,怎会?”
    王妃冷哼一声:“他更心疼他的江山!匈奴使臣点名要我南平王府最尊贵的小郡主和亲,咱们的圣上如今是姐弟情谊都不顾了。”说罢,又有些纳闷道:“我倒是奇怪了,匈奴使臣从未来过长安城,怎会知道养在深闺的玲儿!”
    一旁安静的沈长安却适时插入一句话:“听说随匈奴使臣入城的是孟将军,他可是二皇子的亲信”
    恰恰这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南平王府的小郡主一直受帝后疼爱,日后嫁给三皇子一直是长辈们心照不宣的一件事情,若没有今时这么一件事情搅合,再晚月余,等郑苏易出征回来,这门亲事就该要提上日程了,可惜
    “好他个李恒,竟敢算计了我,等着瞧,日后有他苦果子吃!”王妃狠狠咬着牙说着,而后愈发心累,挥了挥手,“都下去吧,一屋子人,看着我堵心。”
    待众人离去,沈长安本也想跟着走开,却突地被王妃喊住:“长安,你可有好的法子?”
    沈长安倒是被问住,尴尬笑笑:“和亲是圣上旨意,王妃前去商讨都无回旋,儿媳岂能有更好办法。”
    王妃很是和蔼地走近长安,抚上她的双手,道:“我知道玲儿不懂事,惹怒过你,你身为嫂嫂,岂能和她一般见识,再怎样,她都是个半大的孩子,和亲,对她而言太过残忍。”
    沈长安认真听着,心里却是觉着好笑,玲儿是个孩子,便可以胡闹,那阿蛮呢?不过护主而已,就该受到教训?嘴上却回着:“自然,郡主和亲,是府里谁都不愿意见着的事情。”
    王妃赶忙说道:“那,你让王家帮帮忙,王家才支助了朝廷军费,皇上现今对王家正喜欢得紧呢。”
    “王家与圣上并无交情,王妃乃是圣上亲姐姐都劝说无用”
    王妃更加拉近了沈长安的手,又说道:“听说王家与匈奴都有生意往来的,你们去和左贤王说说,让他们换个人和亲,除了玲儿,谁都可以!”
    “王家是与匈奴有生意往来,却与匈奴王庭没有干涉,都是民间的商家交易罢了,怕是根本说不上话。”
    王妃这才松开了沈长安的手臂,回头看着兰姑,很是难过说着:“那怎么办,玲儿可是我的心头肉,岂能让她嫁去匈奴这么远,日后怕是连面都见不着啊,这是作了什么孽啊,作孽啊”
    沈长安辞了王妃,由着阿莲陪着,漫步在回如园的路上。夜半时间,府里下人都去休息了,一路上也没人,二人沿着微弱月光,步伐极慢地走着。
    两人都有心事,阿莲善心,还在为郡主和亲一事担忧,想着刚刚王妃悲戚的表情,有些于心不忍,叹息一声,道:“郡主运气也忒差了,怎么就摊上这么个事儿了。”
    “王妃不是说了么,是作孽太多。”沈长安冷冷回着。
    这话差些把阿莲手中领着的灯笼都给吓掉了,阿莲长大了嘴巴,半晌才道:“小姐,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只是重复刚刚王妃的话罢了。”
    阿莲却是环顾左右后,小心翼翼地凑上来,小声说着:“还别说,之前小郡王夭折时,已经去世了的老王妃那会儿却一直抱着小郡王,说是报应。你说,这府里曾经是不是真做过什么孽啊。”
    沈长安瞟了眼阿莲,道:“闲事莫理。”
    “怎么是闲事了,都是府里的事情啊,和亲的可是郡主,那不是小姐您的妹妹么!”
    “胡说!我没有妹妹!”
    沈长安突如其来的冷厉的斥责,把阿莲吓了个够呛,手一哆嗦,灯笼就这么掉在地上。
    直到沈长安瞪起的双眼眯起,转身继续向前的时候,阿莲才缓过来:“小姐这是怎么了,郡主是世子爷的妹妹,不就是小姐您的妹妹么,夫妻本是一体。”弯身捡起灯笼,阿莲继续念叨着:“小姐是因为和亲事情心情不好么,也是,府里上上下下没一个心情好的,郡主花样年华,虽说性子刁钻,却无劣迹,如今要嫁去蛮荒的匈奴,谁心情能好。”
    沈长安却是又回头剜了眼阿莲:“不是郡主也会是其他人,别人家的闺女就不是闺女了?”
    阿莲一愣,摇头道:“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别人家的事情那才是小姐您说的,闲事莫理!若是其他姑娘和亲,我们也只能心底同情一把,可小郡主是小姐家人啊,朝夕相处的,怎么也有感情了,小郡主虽然蛮横些,其实人不坏的。”
    阿莲的絮絮叨叨更是惹得沈长安烦躁,只哼了句:“话太多了,吵!”而后大步往如园走去,留下阿莲莫名待在原地摸不着头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小姐没有灯笼,正抹黑走呢,别出了事情,遂小跑着跟上自家小姐。
    …
    自那日以后,沈长安便安生待在如园,郑玲被扣在宫里头,王妃每日一大早就进宫,王爷又病着,沈长安便难得的清闲,每日养养花荡荡秋千,日子很是舒适。
    院子里的金银花开得愈发旺盛,金灿灿一片。闲来无事,沈长安总会让丫头们摘下一些,晒干了正好入药。而丫头们干活时,总能把外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