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40四海扬帆-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船小人多,丁耀亢叹了口气,携家带口,与这些士绅子弟结伴同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带了护卫。丁耀亢继续沿海岸线北上,抵达莱州府下属胶州即墨县。他有功名在身,父祖在山东都较有名望,没费太多功夫就进了城。明军在这里有一只营兵,即墨营。

    建州兵几乎追着丁耀亢的步伐攻进了莱州府。看着即墨营那点兵,丁耀亢发愁了,就这只器械不精的寥寥数百军兵,如何能守住城池。附近大船稀少,这让他一直无法下决心出海。冬天浪那么大,小船太不安全了,丁耀亢可不想才出狼口又入鱼腹。

    同行中有人匆匆启行向北,丁耀亢拦住了他,“兄台,你这是还要往哪里去?”

    “威海卫,听说那里有很多海船,可以南下。”

    丁耀亢听说之后,立即回去收拾东西,向威海卫而去。他动身比较早,更多的难民还在他的身后。

    守序仍在刘公岛,他在威海滞留的时间超出了原本的计划。

    起先是因为修船,从大东沟带回来的辽船经住了风浪,所有船的舵都还在。南海号这样的盖伦战舰船舵用的是金属舵销和舵承钮,一般不用担心船舵出问题。而8艘辽船则依然使用传统的中式升降舵,中式舵是用绳索将船舵吊着,可以升降。绳索将船舵与船尾两根硬筋绑缚,下端靠在下金的凹陷处,上部由软筋限制其左右,舵叶前部下端由勒肚索拉往前方,兜至由船艏的绞车控制松紧。

    这种舵有致命的先天缺陷,守序的运气好,在冬季辽海频繁戗风中所有船舵都经受住了考验,但约束船舵的下金被船舵来回冲撞,已经有些损坏。现在如果要这些辽船继续跑远海得冒很大的风险。

    金城现在对商船的需求很大,守序不想放弃到手的8艘坚固辽船。他只能就地招募船匠木工修船。威海不是商港,但威海锚地的水文条件很好,很多南北商船都会在威海锚泊休整。时间一长,这里便也聚集了一些从事修船工作的匠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威海卫的穷苦军户。

    守序的银子不太多。在李朝掠来的白银他当时就发给了回台北的士兵,登莱巡抚曾樱付给他的一万两白银也就地下发了一大半,剩下的几千两白银他得节约着花。在刘公岛驻扎期间唯一的物资补充还是来自捕鲸。会师后,南海号的官兵担负起营地守卫,梅尔维尔号得以腾出手,利用不太多的好天气出海捕鲸。

    鲸肉在满足士兵食用之余,守序也用来对外支付。用不完的便腌制成咸肉。冬天倒是不担心肉会很快腐坏,能处理这么多鲸肉,也多亏了金士英留给守序的那些人手。这再次让守序感叹,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鲸油鲸肉越堆越多,船上的木桶备件和盐不够,守序还得向威海卫采购。

    守序在刘公岛设立了一个临时集市,路过刘公岛的商船都会在守序这里购买一些鲸油带走。守序尽量不收钱,每艘来购买鲸油的商船,他都会询问船主是否愿意让出几个水手。此时代的中国海船,不少水手身份是船主的奴仆,有些胆大的船主直接就把水手卖给了守序。这让守序清晰地体会到品牌的好处,金城在南洋的名气也传到了北中国的商船航线上。良好的声誉给他带来不少便利。

    刘公岛有充足的粮食和鲸肉,对中国的下层水手十分具有吸引力。照现在的速度,再过不久,守序就能凑齐开船的普通水手,到时再配上一些普通力工,基本水手就够了。麻烦的是船长和舵工等技术性岗位。戎克船没有复杂的帆索系统,操纵较为简单,守序在内部深度挖潜,凑出满足3艘船航行的技术岗,剩下5艘船所需的人手他还得对外招募。

    这天,守序视察完岛南的贸易市场后登上刘公岛的制高点,他在这里建了一座望台。

    哨兵向守序报告,“阁下,海边的难民越来越多了。”

    拉开望远镜,守序只见海边聚集的人群比前几天更多了,退潮时有很多人聚集在海滩捡拾海产。

    威海卫是一处典型的明朝后期卫所,明军在登莱附近的战斗力量是登州镇,即墨营和文登营。威海卫本地只剩下几十名能战的卫所兵,勉强可以维持治安。日常倒也无事,如今异常的人流是在前几天陆续出现的。

    守序问哨兵,“据你目测,今天的窝棚比昨天多了多少?”

    哨兵:“阁下,仅就海岸部分而言,窝棚多了三分之一。在内地我们看不到的区域,应该还有更多人。

    南海号大副罗德纳的箭伤如今恢复的差不多了,今天也与守序一并登上了望台。他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景象。

    “阁下,你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吗?”

    守序长叹一声,“鞑靼人入侵了。”

    大东沟的鞑靼人给罗德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问道:“鞑靼人的军队有多少人?”

    守序摇摇头,“不知道准确的数字。我询问了往来刘公岛的威海军户,他们的说法也不一样。有说鞑靼人有几万军队,也有说十几万的。”

    罗德纳犹豫一会后说道,“阁下,鞑靼人的战斗力很强,我们力量有限,不能再与他们战斗了。”

    守序苦笑,眼前的一切让他充满了无力感,“我明白。”

    “阁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岛上还有很多粮食,十分引人注目。”

    守序收起了望远镜,“让士兵们加强戒备,南海号的大炮应该会阻挡某些人铤而走险的想法。”

第50章 威海营守备,人和船

    金士英风尘朴朴地回到刘公岛,他去了一趟京城。

    守序在南海号的会议室接见了他,“金兄此行可还顺利?”

    金士英向守序表示谢意,“多亏国主赠送的建虏首级,让金某得偿所愿。”

    “山东都指挥使司成山卫指挥佥事,威海营守备。”守序拿起金士英的告身,“恭喜金兄了,一回国就成为四品武将。”

    金士英道:“原本也不会这般快就能办下来,京城有许多衙门要跑。我要继承父亲的世职,也少不得要花许多银子打通关节。”

    “哦,那金兄得到了贵人相助?”

    金士英有些激动,他朝北拱手道:“是皇上亲自关注了我的事,那些衙门才没敢拖延。”

    战事正紧,一颗八旗副都统的首级在京城造成不小的轰动。皇帝好不容易发现一个能打建虏的将领,还是血战殉国的忠良之后。如今正是用人之时,来自宫廷的干预让金士英的北京之行很是顺利。

    金士英父亲金国凤的世职不在山东,他的籍贯在山西。是登莱巡抚的请求,让皇帝大笔一挥,把他调到了山东。金士英挂职的成山卫在威海卫东边,管辖着成山头附近区域,是个更小的军卫。

    指挥佥事是金士英的卫所本官,威海营守备是在镇戍制下金士英的实际职务,卫所本官对金士英来说只是个带俸官,实际并不管卫事,成山卫有自己的见任官管卫事。这套职官体系有点像宋朝寄禄官和差遣分开的体制。

    金士英表情很凝重,“国主,现在事情很不妙,建州大军十万破关南下,北直隶到处都是狼烟。我到登莱后看到曾中丞已经在布置登州城守诸事了。”

    守序起身道:“建州兵距离我们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近。”他说完便领着金士英下船,顺着岛上的道路拾级而上,登上最高处的望台。守序递给金士英一具望远镜。黑压压的难民扎堆居住在海边,燃起星星点点的篝火。威海卫附近农业并不发达,还有些荒地树林之属,如今都被难民们砍伐下来搭建窝棚,充作取暖做饭的燃料。

    “我初步打探了一下,都是西面诸府来的难民。”守序道。

    金士英从北京回来走的是海路,他从天津上船直接到了登州,对陆上战局发展并不了解。“难民已经到了威海卫,看起来,实际的战局比登州了解到的情况还要糟。”

    守序问他,“你现在是威海营守备,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如此多难民聚集附近,让威海卫城如临大敌,如果难民一旦有变,就凭卫城现有的那点力量根本弹压不了。

    金士英放下望远镜,“事态紧急,我得立即去威海布置卫城的防御。”

    “建州兵随时会出现在威海,你确定要去冒险?”

    金士英神态很坦然,“为天子守一方土,金某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守序点头表示赞许,“那登州能给你能多少支援?”

    金士英指了指港口,“就只有送我来的那艘船,装了2000石粮食。”

    威海卫好歹也是座海防要塞,威海营作为附近唯一的战斗力量,登州才给这么点支援,守序有些惊讶,“其他没有了?”

    金士英苦笑摇头,“我去京城这一趟,才知道朝廷有多困难。朝廷只给了我官位告身和名义,没有钱也没有兵。登州的曾中丞现在要把全部的力量都用来抵御建虏,也很难抽出物资来支援我。”

    “那你从哪里开始?”

    “曾中丞允许我用辽东回来的人就地成立威海营,威海营有500的兵额,缺编的部分,我可以从难民中招募。”

    “武器怎么办?”

    “中丞给我签发了手令,允许我调用威海卫和成山卫武库里的库存器械,应该勉强足够。”

    登莱巡抚位高权重,可要办的事情也多,东挪西凑,才挤出来一点资源给金士英。

    守序叹了口气,“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说吧,我尽力而为。”

    金士英涨红了脸开口道,“真有件事需要国主帮忙,新军肇建,我需要一些银子。”

    守序道:“我现在手头的银子也不太多,很难支援你啊。”

    看着金士英脸色涨得通红,守序想想道,“金兄,你知道我在南边有一方国土,现在是地多人少。如果你能说服一些难民随我南下,每一人登船我给你2两银子如何?”

    金士英听完后认真地问起守序:“国主莫不是要贩卖他们做奴?”

    守序立即否认,“怎么会,除了一些战俘,我国中并无多少奴隶。”

    “贵国土地肥沃吗?这可是数千难民。”

    “台湾膏腴之地,非常适合开垦。福建的郑芝龙前几年移民数万去了台南。难民若去了我那里,人人都能分到田地。”

    见金士英陷入了思索中,守序也不想隐瞒什么,“台北就是有些瘴气,北方人去了可能比南方移民难以适应一些。”

    水土不服很好理解,金士英道,“请国主容我考虑几日,我需要先了解难民的状况。”

    守序同意。其实这些天刘公岛上陆续有了300多人,多数都是难民中比较有钱的那部分人。他们在威海寻求可以南下的中国商船,商船的仓位总是宝贵的,各个船主也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因此有些船主就向守序咨询能否接纳难民,守序答应了,人口正是他需要的。

    其实守序能提供很好的条件,这些移民即便到了江南,多数人也没什么出路。无产无业坐吃山空,将来的生活会是大问题。而在台湾,守序能够分给他们土地,如果不会种地,那边也有很多非农业的岗位需求。但守序作为半个洋夷,难民对跟他去台湾还是顾虑重重,招募移民的工作进展很慢。这个时候如果有来自明朝官方的背书,将会是一大助力。

    金士英与守序又交谈了一阵,便离开刘公岛,匆匆带兵去威海卫上任。

    几天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天降大雪,威海卫城外出现了大批冻饿而死的难民。金士英尽力在难民中招募了一些青壮,他的威海营最后超编了200人,可这也是杯水车薪。情况不允许他再犹豫下去了,金士英再次登岛,与他同行的是与守序有过几面之缘的临清商人王士则。

    如今的王士则早已没有了当初豪气冲天的模样,精神状态很差,他是代表登莱巡抚曾樱来的,见到守序便火急火燎的问道:“国主可否卖我一些大炮?”

    南海号现在也只剩下20门炮,守序听了有些为难,“这是中丞大人的意思?”

    王士则道:“对,建奴已经围住了莱州府,登州危在旦夕,请国主千万要允诺在下。”

    守序皱眉道:“王先生,不是我不想帮你们,可我船上的炮也不太够了。”

    王士则一揖到底,“国主大人,守序兄,我求求你了。我是从临清跑出来的,临清百姓尸骸如山若岭,登州千万不能再像临清一样失守了。”

    金士英道:“国主大人,现在登州卡住从内地至胶东的北方道路;中间的潍县军民在建虏围城中拼死抵抗;即墨营和文登营守住了南线,如此才确保胶东的安全。此三城若一城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王士则着急上火,“我出来时,巡抚大人告诉我,只要大人肯卖红夷大炮,他会尽力满足你的所有需要。”

    守序叹了口气,“我卖,但只有6门炮,不能再多了。火药和炮弹得你们自己解决。”

    王士则重重舒了一口气,“火药炮子无须国主操心。这6门炮国主你买多少钱?”

    守序想了想,“银子你们留着吧,现在正是用钱时。我只要人和船。”

    “什么人,什么船?”

    “铁匠、船匠、舵工,能跑南洋的船和船长。”

    王士则一口答应下来,“包在我身上,这些登州都有。船户和舵工我从军户里给你招募。”

    守序道:“要可靠。”

    “你放心,都是家世清白的良民。我把他们全家都送过来给你。”

    对王士则来说,兵荒马乱之中搞些人和船比银子要简单多了。登州附近聚集的难民更多,只要在文档里动动手脚,报这些人被建奴掠去就是。他这只是卖人,明军中还有大把砍人的部队,杀自己老百姓向上谎报军功。战船就更简单了,战事紧急频繁出动,“漂没”了呗。现在军情如火,难民成群,红夷大炮和人的比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金士兵见巡抚的事情谈完了,说道,“国主大人,我也同意你上次的建议。”

    守序点点头,人换银子粮食鲸肉,“我的船现在能装近2000人,请两位按照这个数办吧。”

    王士则思索一阵道:“我能再给你5艘船,请国主把岛上的鲸肉粮食棉布都卖给我。”

    众多的移民涌入台湾,那边短期内肯定会缺粮,守序本来是想把这些粮食都运回去的。但他想到望远镜中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长叹一声,同意了。

    金士英道:“我这次押运完火炮,便要南下去增援即墨城。威海卫和成山卫的刀枪军服勉强能用,可是火器太差了。我也想找国主买点武器,不是红夷炮,能有些佛朗机和火铳就行。”

    守序此时已经完全不想讨价还价了,“我卖。只要你们能把我的船装满移民,武器和粮食我都卖。”

第51章 返航

    梅尔维尔号拿出2门4磅炮,南海号拿出4门9磅炮。能获得9磅炮让王士则极为欣喜,在陆军中,9磅炮已是明军眼中的巨炮。明朝仿制的红夷大炮,最重也不过10斤多的弹丸,12磅而已。金士英也得到了从南海号上拆下的4门佛朗机和60杆火绳枪。

    也许是为了激励士气,威海营把得到红夷大炮的消息放了出去。金世英派了个把总押运重炮前往登州,道路两边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威海卫曾是一座坚固的海防要塞,拥有6里18步长的城墙,石制墙基,通体包砖。城墙高3丈墙基厚2丈,护城河宽1丈8,深8尺。

    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