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工业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工业帝国-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有人问了,那金小强就开始介绍了起来,下面的记者们没有打断他对这款车的介绍,而是认认真真的开始记录下金小强所说的每一句话,明天的报纸,和下一期的杂志已经有头条了。

“对了,金先生我看到彼得先生就站在你的旁边,请问这款车到底是出自谁的手笔?”

德国记者郁闷了半天,现在终于看到了站在金小强身边的彼得。瑞希尔,要知道他可是德国人,甚至一度还是德国汽车业界的骄傲,现在他就站在金小强的旁边,很有可能这款车他也参与了设计。

不管怎么说,一名德国设计师参与了这么一款漂亮的车的设计,总算是给德国人争了口气,也能够让大家从刚刚的郁闷当中缓解出来,所以德国记者很快就提到了站在金小强身边的彼得。瑞希尔。

“呵呵,这个问题由彼得先生来回答吧。”

金小强笑呵呵的把彼得推到了台前,他之前已经出了半天的风头,现在也该是让人家彼得出出风头的时候了。

而且他在这之前,可是也和这帮德国记者打过不少的交道,在他加盟华阳动力之后,很多失望的德国媒体,和酸溜溜的记者们还曾经大肆的在新闻媒体上唱衰他彼得。瑞希尔,认为他是完蛋了,今后只能沦落为给金小强提鞋的角色。

现在是该让人家自我证明一下子的时候了。

彼得应对这样的大场面的经验不少,毕竟以前在大众和奥迪做了二十五年的首席设计师,所以倒也不怯场,这时候大大方方的走到了台前,拿过了金小强递过来的麦克风,开始给大家解释了起来。

“其实这款车,是我和金小强先生一起设计的。当初他邀请我加盟的时候,我并没有同意,但是他给我看了一份关于一款新车的草图,当我看到了这款草图的时候,我就心动了,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一辈子最想设计的汽车,于是我就选择从大众这边出来,加盟了华阳动力”

彼得的解释和介绍很有说服力,同时也解开了很多记者心中的谜团,那就是当初他为什么会突然决定从大众这边辞职,去加盟华阳动力!

原来是金小强这家伙,用一张草图,诱惑了他,致使他做出了叛投华阳动力的决定

第四百零一章 创驰蓝天

“这么说,这款车是你和金先生一起完成的设计的喽?”

德国记者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可以给德国人正名的机会,这时候当然是努力的在诱导彼得,来给德国人脸面添光。

毕竟这款车现在光是从外型上来看,就可以说这款车,已经成功了,如果荣誉全部被华阳动力的金小强拿走,那这几年就光是他一个人出风头,这让这帮心高气傲的德国记者,怎么能够接受的来。

“是的,可以这么说吧!在我加盟了华阳动力之后,密斯特金就给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他甚至给我专门准备了一座实验大楼,呵呵,还给我配备了专门的研发团队,正是在这些工程师的帮助下,我们才完成了这款车的设计。”

彼得倒是很实在,也很谦虚,他实话实说的同时,也小小的拍了一记金小强的马屁,毕竟要是没有金小强,就没有现在站在台上风光无限的他。

“好吧!彼得,能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眼前的这款K5吗?”

又是德国记者,问彼得到,现在也是该详细的俩接一下这款车的时候了。

“呵呵,好吧!我到了华阳动力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了这款车的研发工作当中,我和金一起,讨论了这款车的外形设计,后来在外形设计,还有框架架构方面,就由我来进行研发,而金则是完成了这款车的动力总成的设计,我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真的是个大师。”

彼得又轻轻的给金小强送上了一级马屁,这让站在他身后的金小强感觉心里很是舒服,不过其实这也是发自彼得内心深处的真是感受。

毕竟这款车子的动力总成,可真的不是什么一般人都能够搞出来的,要不然这年头那么多的伟大工程师,怎么就搞不出一款13:1的压缩比的发动机出来?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们这款车应用的技术,它的全称叫做创驰蓝天技术”

金小强再度很无耻的把后来马自达的路也给堵上了,反正连人家的技术都已经剽窃了,在把名字直接拿过来用又能怎么样。

再者说现在马自达恐怕很正沉浸在他们的03款马自达6上市热销的喜悦当中呢,根本还没开始琢磨要研发新的技术呢。

“密斯特金在和我讨论这款最新车型的研发工作的时候,所提到的宗旨就是要在节油和环保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原油的价格是节节攀升,而提倡节能环保的时代已经到来,金先生和我说过,他们之前已经成功的研发了一款ECOBOOS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和他所配备的双离合动力总成,能够成功的做到,比普通同排量的车型节油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但是这款动力总成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只配备到了中高端的车型上,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他们是否也有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节能环保的技术呢?”

彼得开始看看而谈了起来,不愧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物,面对这帮记者,他的解说可以说是有条不紊,充满了大将风范。

“于是我和密斯特金,在研发这款发动机的时候,主要的宗旨就确定为,要专门的研发一款,针对平民的普通高校节能环保车型。于是我们在设计这款新车型的时候,采用了很多的新技术,这其中有车身结构的笼型结构设计,还有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上面做出的改变,而且金还为这款车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底盘,这样一来到最后这些技术就被我们统称为创驰蓝天技术。”

彼得顿了顿,让下面的记者有时间来消化他刚刚所说的话,在他的刚才的话里,几乎是句句不离金小强,看来在他的心里,已经完全接受了金小强才是他的领导这个事实,已经完全的认可了金小强的能力。

并且他也提到了他们这款新车的最主要的核心技术,创驰蓝天!

“大家都知道以现在的发动机设计,想要让发动机更加的节油,和环保,那么就只能够提高空气和燃油的压缩比。而以现在的技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就只能在发动机上面做文章,比如给发动机配置一台更加合适的涡轮增压器,或者机械增压器等等办法。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要是给发动机配上这样的设备的话,无疑会提高发动机的制造成本,这样也就让我们设计一款平民车型的目的,很难达到。所以为了在不适用这样的额外的设备的同时,来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在外形设计方面,我们增加了整车的流线性,来有效的减小风阻,并且在车身的重量方面,我们尽可能的采用新的结构,和加工方法,来减少自重。”

彼得开始提起了这款车由他来操刀完成的最主要的部分,车身的笼型框架结构,这样的设计也许在几年之后,并不新鲜,但是要是拿到现在,那可以说绝对是个创举。

“车身的框架是由我来操刀设计完成的,现在我就给大家来讲一讲我的新型车身结构设计。在这款车的车身设计上,为了体现节能环保的宗旨,我们就必须要降低车身的自重,但是在降低车身自重的同时,还要保障车身的钢性和安全性。所以我采用了新型的车身结构,就是这样的笼型车身设计”

彼得一边给台下的记者解释,一边回身在身后的大型投影显示屏上给大家看图解释,在显示屏上面,这时候正好显示出这款新车的白车身和裸车架,不过在裸车架的钢架结构上,都是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显示出所用的不同材料。

“在车身的钢架上我们选择的是特殊的高强度用钢,这样既能够减少车身的重量,同时又能够增加车身的强度,并且在一些特殊的部位,我们还采用了铝合金构件,来减少车身的自重”

彼得是世界级的设计大师,而且又是一名德国人,所以下面的这些记者们也不好来诘问他,毕竟人家可是证明依旧,而且他的特殊身份,又让这些记者们感觉这家伙可以算得上是半个自己人

“在底盘的强化构件方面,我们更多的采用的是直线设计,而非同一般车子所采用的曲线结构,这样一来,在方便了加工的同时,也能够非常完美的减轻车身的重量,光是这个部分的构件,我们就做到了将车身自重下降百分之一的重量而在其他部分的地盘黄色平整部件,这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些构件方面,我们也采用的是更加平整的造型,这样一来,就有利于降低空气阻力就更加的提高了整车的经济型”

彼得一手拿着激光笔,一边在台上指着身后的大屏幕,不断的在车身构件上面划过,一边给下面的记者解释,这样的表述非常清晰,也让记者们更加的明白和相信他们所说的这些东西。

“而且在车身前面的防撞钢梁上面我们采用的是1800兆帕的高强度钢材,再加上发动机前舱的三层溃散式结构,整车的安全性能就被突出到最佳状态这样一来到最后,整车的白车身的自重比普通的车型,要降低百分之十左右,但是车身的钢性,却要比原来提高百分之三十”

彼得的解释让下面的记者们是陷入了一阵嗡嗡嗡的议论之声,果然这款新车确实是非常的有看头,技术含量确实是相当的高啊!

先不说这车子的动力总成如何,如何,光是这款车的外形结构,就非常的有看头,有噱头。

要知道这年头大家伙都在车身的减重方面做文章,毕竟想节油,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减轻车身自重。

但是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然要数日本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因为抹不开面子,而且也是一直以来他们秉承的安全至上的设计风格,所以一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能够减轻车身自重的办法。

最后憨头憨脑的德国人,为了做到减轻车身自重的目的,不惜研究出了一套全铝合金制车身的加工工艺,可惜由于成本太高,最后这些技术也只能用在高端车型,比如这次上市的奥迪Q7上面,对于普通的车型而言,这样的技术,实在是太奢侈了。

但是这次彼得设计的这款新车K5,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思路,这样的减轻车身自重的办法,在这年头还真是非常的新颖,新型的笼型车身结构,还真是蛮有创意的。

一下子居然能够把车身的自重个下降百分之十,而且在做到这些的同时,还能够让车身的钢性不降反升,这就足以见得这位设计大师的功力。

第四百零二章 设计思路之争

车身自重的降低,一直是欧美车系的设计师们感觉最难办的棘手问题,毕竟他们从小所学的汽车设计思路就是和日本人不同,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样草菅人命的设计方案,那样太有悖于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良心。

欧美的设计师,在设计汽车的时候,首先把汽车摆在的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工具范畴,所以他们更多的考虑的是汽车的安全性,然后是操控性能,然后才是舒适性或者奢华性等等问题。

但是日本的设计师不一样,在他们的设计理念范畴,汽车就是商品,所以他们的设计理念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一款车如何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心里满足感。

他们研究的对象更加针对的是人,也就是汽车的终端消费者,而不是车!

毕竟不是所有的汽车消费者都是有钱人,更多的家用汽车消费者所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一款既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有面子,然后在性能上有不弱于,或者是接近于那些中高端配置的车型,而且在这款车上最好花费是越少越好,比如更少的进维修厂,这样就能够减少一大笔的维护支出。

更少的烧油,这样就能够节省一笔燃油支出等等。

而日本设计师在这方面所做的功夫,确实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们可以说是把消费者的心里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群人。

如何能够在让消费者话最少的钱,却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很简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车身的材料上做文章。

发动机和动力总成,无疑日本人可以做的非常不错,和欧美的发动机有的一拼,但是在汽车的自重方面,他们的车型的自重,却往往要比同等级的欧美车型轻上不少。

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很简单,就是在车身制造的时候,使用钢铁的地方,能够用1公分,就绝对不会用1。5公分厚的钢板和钢梁,这样一来既能够节省大量的钢材,又能够有效的降低车身的自重,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在几年之后的汽车调查栏目中经常能够看到,日本车甚至在使用泡沫来作为汽车的防撞缓冲区,有的甚至还节省掉了后防撞梁的缘故。

而且即便是有的车,装了前后防撞钢梁,用的也是最薄的一层防撞梁,甚至想富士这样的王八蛋,甚至给车子配上的居然是玻璃钢的防撞钢梁

这样的车型,要是放到欧美,那简直就会被人称为是草菅人命,所以在欧美上市的日本车型,他们在偷工减料方面,当然是不敢做到像在天朝上市的车型,那样肆无忌惮的地步。

但是要是相比起来,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该薄的地方,那肯定是够薄,绝对不会给你多加哪怕是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厚度。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钢材,也基本能够符合欧美国家对汽车所要求的最低车身强度,或者刚度。

毕竟这和欧美国家还有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发达有关,同等厚度的钢材,人家的钢材的抗拉伸度,还有强度,甚至是钢性都要比咱们天朝产的钢材好上一点五倍左右。

这也就是后世,大家为什么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在天朝出车祸的日本车会出现断轴,甚至是整车断裂撕开,甚至是像纸板一样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图片的缘故。

在天朝他们使用的是咱们天朝的钢板,但是咱们的钢板,达不到他们本国的或者欧美的同等级钢板的强度和钢性,所以一旦要是发生车祸,那后果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有人说,我买车又不是为了去撞的,而且我驾驶很小心的,开的也不快,也不会酒驾,所以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日本车省油,耐用,还有面子,买了都说好,那我只能劝你以后驾驶的时候,还真的求神拜佛才行。

毕竟老祖宗有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天朝的驾驶环境有多恶劣,还有驾驶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开过车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有时候即便真的不是你的缘故,但是车祸还是会找上你,一旦要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那你真的只能是求神佛来保佑你了。

彼得介绍完了,他对这款车的车身和结构的设计,而这时候也到了记者们最感兴趣的汽车的动力总成的设计了。

K5的动力总成的设计,是由金小强来操刀完成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帮记者们当然是找到了金小强。

本来大家对于这款车的发动机能够做到13:1的压缩比,还真是有些不尽然的,甚至很多记者都在暗自揣测华阳动力是否是在吹牛。

但是在之前,当大家看到彼得站在展台上,并且亲口承认是这款车的联合设计者之一的时候,大家也都释然了。

就算大家信不过华阳动力,信不过金小强,说白了就是信不过天朝人,但是彼得,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欧洲闻名的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他大家总不能不信吧?

彼得站在台上,那就说明他对这款车也是有绝对的信心的,那就说明无论怎样,这款车的发动机所公布的13:1的压缩比,就绝对是真的。

金小强可能说谎,但是彼得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