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环水绕俺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环水绕俺种田-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要减肥不是那么地容易,巧巧现在是深切地体会到了减肥的难处和矛盾。一边是想着瘦,另一边是想着吃,对巧巧来说,身材与食欲的矛盾实在是难以调和啊!

巧巧现在是每顿吃两碗半的饭,也算是取了一个中间值吧,所以她现在是每天都吃得半饱不饱的,其实也就是不饿罢了,两碗半的饭对她来说,是丝毫没有满足感的。可是为了不再继续长胖下去,巧巧也只能暂时委屈着自己的肚子了。

——

赵杏花赶了三天的时间,终于把巧巧的新棉衣缝好了。

“巧巧,快来穿穿看,看合身不?”赵杏花既高兴又期待地说道。

巧巧连忙跟着赵杏花进去东屋里,把新衣裳换上了。赵杏花帮巧巧把衣裳整了整,又拨拉着巧巧转了两圈,然后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道:“不错,穿着好看。”

巧巧自己也挺满意的,因为衣裳穿着很舒服。“谢谢娘!”巧巧抱着赵杏花,把脸靠在她娘的肩膀上磨蹭着。

过年的前一天,赵杏花把巧巧的嫁妆都准备得齐全、妥当了。给巧巧的嫁妆有:一个木柜子、两个藤竹箱子、一床新被子、一个双人长枕头、十二套新衣裳、六双新布鞋,以及六十六两银子和六大盒姜糖。除了做为压箱底的银子和自家做的姜糖以外,其余的东西都和小燕出嫁时一模一样。

六十六两银子对赵杏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事实上,今年一整年,不算虎子、小峰和小山的收入,并且除去家里的日常开销和过年的人情礼之后,赵杏花和曾大树两人的总收入是三十六两。六十六两银子,对村里的人家来说,已是相当不容易。关于银子的事情,赵杏花和曾大树两人谁也没有告诉,就是因为怕引起风波和是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道理很简单,同时也很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恒古不变,赵杏花和曾大树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事先就防范着,也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过于担心,才不得不以防万一。

正月里的前两天,在走亲戚的过程中,巧巧被调侃了!巧巧很不喜欢被别人故意这么打趣和笑话,听着那些话,巧巧一点也没有脸红或是害羞的意思,她觉得无聊得很。

比如:巧巧的二婶说:“巧巧呀,听说你娘给你找了个镇上的人家呐!这出嫁去了镇上,以后可别就瞧不起我们这些村子里的人啰!”

比如:巧巧的小姑说:“巧巧,你现在是长得越发地壮实了呢!一看就是生男娃的命!呵呵”

比如:巧巧的大舅娘说:“巧巧啊,舅娘祝你两年抱仨,最好是一年抱俩!呵呵”



如此种种,令巧巧是无处得以安宁,好在,赵杏花和韩招弟、韩叶子、邓铃铃都总是替巧巧挡着,巧巧则是能躲就躲,反正随便别人怎么说,对于这些打趣的话,她是一概不回答,她只是低着个头,做做样子。那些人见她低着头,还当她是害羞了,便一个劲地笑着,巧巧在心里感到十分地无奈。她也知道那些话没有包含坏心,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的,总之,那些话让她心情不舒畅。

正月初三、初四,巧巧在家里得以心情舒畅了两天,家里人从来不会拿亲事来打趣巧巧,巧巧在家里过得很自得,同时也很高兴热闹,谁叫她家里有一大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呢?活泼可爱的孩子天生就是家里的开心果,有他们在,家里永远不会冷清。

正月初五,小燕和韩云天回来了,还带着韩阳和韩旭,韩旭是小燕的二儿子,和小茴差不多大,模样还十分小小的,只是一个劲地睡着觉。

“巧巧,这是三姐给你做的,你试试,看合身不?”小燕笑着说道,打开一个布包,拿起一套新衣裳,展开来。

巧巧猜着衣裳肯定会小的,但是她还是乖乖地试穿了,结果出乎她的意料,衣裳竟然很合身。

“三姐,你怎么猜到我长胖了的?”巧巧欣喜而好奇地问道。

小燕故意遗憾地叹道:“哎呀!我特意给你做得宽松了些,好穿着干活的,这会子竟然变得刚刚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巧巧咬牙切齿地挤出一个字来:“坏!”

小燕看着巧巧那不爽的模样,忍不住开怀地笑了起来。她这一笑,就把在旁边睡觉的韩旭给吵醒了,小娃娃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小燕和巧巧连忙一起去哄着他。

——

与巧巧的安然和清闲不同,汪静远一家自从去年秋天起,为了汪静远成亲的事情,就十分地忙碌。先是忙着在汪家村里建造新房子,为此,要准备大量的建房材料,如木头、石头、沙子、砖头等,要请人做工,还要在旁监督;再是置办新家具,桌椅、箱柜、床铺等,一概是全新的,而且十分齐全;然后是筹备酒席,请的厨子自然是小峰,还要商量菜色,要估算来的亲友人数,好按人数来准备酒席的数量,要采购食材,需要的猪肉和鸡鸭等,为了保险起见,也要和卖家打好招呼,另外,因为要借大量的桌椅、水桶、水瓢、木盆、饭碗、菜碗、筷子、勺子等东西,所以要提前和村里的人家打好招呼,而且,还要请十几个帮厨来帮忙,因此也要和打算请的帮厨们打好招呼。另外,还有许多零零碎碎的杂事,就算事情再细碎,也都需要一一办理妥当,如此一来,也极耗费精力。

汪静远的新郎衣裳自然是他娘帮他缝的,汪静远个子比较高,不过因为农活干得少,所以长得并不壮实,但是也不属于瘦弱的那种,具体应该归作健康的那一类吧。

汪静远的娘把新做好的新郎衣裳让儿子试穿上,然后就看着儿子的模样和身影,看得转不开眼了,笑着感叹道:“我的阿远,真是长得俊!比你爹当年不知强了多少倍!呵呵”汪静远被他娘逗得也是笑着,高兴里面夹着一些甜蜜。

120、过渡





正月初八,上午,韩招弟和巧巧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说了好久的话,两人都很不舍。小虎和小晓听他们娘说巧巧出嫁之后,就不住在家里面了的时候,两张小脸上立马就有了大哭的前兆,都跑去抱着巧巧,嘴里软软地恳求着,让姑姑不要走。两个小人儿的委屈模样,让巧巧极为心疼,只能搂着他们劝哄,告诉他们姑姑还会经常回来看他们,并且还会带好吃的回来给他们。两个小孩第一次没有被巧巧口中的好吃的东西所诱惑住,他们还是赖着不肯让巧巧走,巧巧被两个小孩儿感动得心里酸酸甜甜的。

上午,巧巧收到了三个嫂嫂赠送的三份礼物,韩招弟的是一件披在外面的大披风,披风的后面还带着帽子;韩叶子的是一对一般大的人物玩偶,两个玩偶都穿着大红的衣裳,一个是新郎,一个是新娘;邓铃铃的是一套亲手缝制的衣裳。三件礼物,巧巧都很喜欢。

晚上,赵杏花搂着巧巧说了好多的教导的话,主要是在告诉巧巧成亲之后要如何孝顺公婆、疼爱弟妹、照顾自己的丈夫,还有许多关于生娃娃和照顾小娃娃的基本常识,这些话,巧巧虽然听进了耳朵里,但是却没有听进心里面去,巧巧心里早就有了她自己的打算。

“巧巧,娘在你的嫁妆底下放了一些钱,你记得要把钱收好,千万别弄丢了。”赵杏花温言叮嘱道。

“娘,有多少钱?”巧巧好奇地问道。

“呵呵你到时候就知道了!”赵杏花笑着回答道。

“娘,我现在就想知道。”巧巧撒着娇说道。

“六十六两。”赵杏花轻声地说道。

巧巧的眼睛顿时瞪圆了,觉得不可思议,居然给这么多钱给她!

“娘,钱太多了,我担心我一个人守不住。”得知自己即将带着这么多的钱去到一个新的陌生环境里,巧巧感觉很有压力。而且,巧巧是知道自己家里的赚钱账目的,曾大树在山阳酒楼里一年的工钱是十二两,家里杂货铺一年的利润是八两,去年一年卖新鲜蔬菜的收入是六两,卖凉拌菜的利润八两,姜糖的利润是十二两,当然还有一些别的收入,六十六两相当于赵杏花和曾大树两人这两年全部的收入了,对此,巧巧不得不十分感动。

“傻孩子,怎么会是你一个人呢?不是还有小汪吗?”赵杏花嗔怪地说道。

巧巧不乐意了,心想,万一那个小汪贪图她的钱呢?那该怎么办?

“娘,钱太多了,我心里害怕。和三姐出嫁时一样,你也给我六两就好了,我若是想要钱,我会想办法自己赚的。”巧巧认真地说道。

“又开始浑说了!你害怕做什么呀?钱多是福气,而且不是还有小汪在吗?你若是不愿意管钱,那就把钱交给小汪看管。你们两个成亲之后,就是夫妻,谁管钱都是一样的,不要分哪个是你自己的,哪个又是他的,不然容易使夫妻离心。成亲以后,你们两个人要和和睦睦的,像你大哥、大嫂那样,娘就能放心了。”赵杏花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家里的钱由两个人一起管着最好,不要背着丈夫藏私房钱,知道吗?缺钱花的时候,可以来找娘要。你心里主意多,这些年帮家里赚了很多钱,娘没有全部都给你,你想要钱的时候,就来找娘要,记得不?还有,不要把这事说出去了,告诉小汪就行了,你哥哥、嫂子、三姐他们,娘全都没有说的,你也不要说。”

巧巧心里带着浓浓的感动,听话地点点头。

“娘,我不会往外说的,但是,钱都是你和爹花力气辛苦赚来的,我不能拿走,而且这事万一被传出去了,对家里很不好,别人肯定会以为咱家有很多钱的,会引起麻烦。再一个,你让我带着这么多钱嫁过去,我若是变得好吃懒做、不肯干活了,一家子都变成败家子怎么办?所以,娘,你不能给这么多钱给我。”巧巧认真地劝说道。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巧巧听话,嫁妆多,婆家才会看重你,这样我和你爹才会放心,身边有钱好傍身,而且这是我和你爹商量好了的,你爹还觉得给得不够呢!特意让我叮嘱你,缺钱的时候,就回来拿。你爹若是知道你不肯要,他又该伤心了。”赵杏花慈爱地劝道。

对于此事,赵杏花的心意十分坚决,巧巧劝说不过她,巧巧的心里是既为难又感动。

——

正月初九,阳光明媚。

今天曾大树得了假,上半天可以待在家里,就是为了不错过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巧巧出嫁。

早上,曾大树满眼慈爱地看着巧巧,似乎有很多的话想说,但是,最后只是像巧巧小时候一样,摸了摸巧巧的头,郑重地嘱咐道:“巧巧,若是遇到难处,记得回来找爹。”

一句话就让巧巧顿时红了眼眶,巧巧很想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家里,不要出嫁了。

上午,曾大树家里,亲友们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下午,汪静远带着花车前来迎亲,巧巧从家里出嫁了,从此,她的生活又有了新的篇章。曾大树和赵杏花看着巧巧远去的身影,眼里泛起了泪花,眼神久久地凝视着同一个方向,无法收回,心疼、不舍、无奈、祝福、关心、喜悦,各种感受融合成一个会痛的心结。

花车走了很久,才到达汪家村里,汪家村里场面十分喜庆、热闹。在一片喧闹声中,巧巧被带着拜过堂,然后又被牵着到了洞房里。在进行仪式的过程里,巧巧最大的感受就是劳累!

然后,到了大家瞩目期待的掀盖头时间。巧巧的头一直稍稍低着,眼睛看着自己的手,当盖头掀开时,她听到了大家的夸赞声,但是她依然没有抬起眼睛。说实在话,她不敢去看,因为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巧巧此时的心情就很陌生。

接着,她听到新郎被别人拥簇着出去的声音,然后门被关上了,屋子里似乎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就在她为此而欣喜的时候,一只小胖手,伸了过来,拉住了她的手。

“嘻嘻”小胖手的主人偏着头,朝着巧巧天真地笑着。

巧巧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妞妞!”小妞妞笑嘻嘻地回答道,然后拉着巧巧的手,拖着巧巧往桌子边走。

小妞妞拉着巧巧在凳子上坐下,然后自己也爬到凳子上站着,巧巧伸手扶着她,担心她摔了。

桌子上摆着好几个盆子,有花生、瓜子,有果脯、糖块,有糕点、红枣,还有桔子和干桂圆,看着很诱人。小妞妞自发地在盆子里拿着东西吃着,又拉着巧巧的手往盆子里放,意思是让巧巧也吃。巧巧被小妞妞的样子给逗乐了,旁边的小妞妞一个劲地吃着桌上的东西,手和嘴巴都不舍得停歇下来,水灵灵的大眼睛也是一个劲地在几个盆子中间寻找着,好像是在考虑接下来应该吃哪一样好?

小妞妞的样子可爱极了,看得巧巧都舍不得转开眼睛了。巧巧甚至都不舍得和小妞妞说话,因为不忍心打扰到她吃东西。巧巧一只手半抱着小妞妞,一只手撑在桌子上,十分享受地看着小妞妞吃东西的样子。

小妞妞时不时地也喂巧巧吃一块糕点,或是一颗花生,她吃得特别高兴的时候,也会冲着巧巧十分满足地笑笑,巧巧也回应着开心地笑笑,两人就跟演默剧似的。一个是吃得不亦乐乎,一个是看得不亦乐乎,总之,两人都非常地快乐。

巧巧见小妞妞吃了好一会了,但是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担心她会吃撑了,便轻轻地拍拍小妞妞的肚子,温和地问道:“小妞妞吃饱了没呀?”

小妞妞满足地点点头,但是手还在盆子里不停地抓着,巧巧无奈,只能把小妞妞抱了起来,抱得离桌子远远的,抱到床边坐着。小妞妞也不吵闹,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巧巧,巧巧拿着手帕轻轻地给小妞妞擦着手和嘴角,温和地问道:“小妞妞,你怎么会在这间屋子里啊?”

“娘让我坐在这里,不乱跑。”小妞妞乖乖地回答道,眼睛还是在感兴趣地盯着巧巧看。小妞妞因为和巧巧还不熟悉,所以在巧巧面前显得异常地乖巧、听话,巧巧问什么,她就答什么,除了刚才那会子不受控制地吃东西的时候,其余的时候都是十分地乖巧,任由巧巧抱着,一点小动作也没有。

“这里是小妞妞的家吗?”巧巧微笑着问道。

小妞妞点点头,掰着三根手指头,软软地说道:“我有三个家,这是新家。”

“小妞妞今年几岁?”巧巧拉着小妞妞的手,笑着问道。

“六岁!”小妞妞乖巧地回答道。巧巧微微地吃惊,竟然有六岁了?她看着还以为小妞妞才四岁呢!巧巧在心里感叹着,小孩子的成长速度真是不一样啊,家里的小晓才四岁,但是看上去就是和小妞妞差不多大的孩子了。

巧巧还想和小妞妞说说话,但是小妞妞似乎想睡觉了,她的眼睫毛一闪一闪的,巧巧把她塞到被窝里,隔着被子轻轻地拍着,像哄双双她们睡觉时一样。不一会儿,小妞妞就睡着了。

天色早就黑了,巧巧顿时也觉得累了,想睡觉了,但是她还有事情没有做完,所以她在心里给自己提着醒,告诉自己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巧巧把桌子上的残局收拾了一下,然后继续回到床边坐着,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

夜深了时,外面的酒宴才彻底结束,巧巧听着外面的喧闹声渐渐地远去了,然后似乎有脚步声越来越近。

接着,门一下子就被从外面推开了,巧巧连忙站起身来,一个比赵杏花稍显年轻的妇人半扶着穿大红衣裳的新郎走了进来,看得出来新郎是醉醺醺的。巧巧见眼前的妇人同新郎长得有几分相像,猜想着这可能是自己的婆婆,但是她也不能肯定。巧巧小跑着过去帮忙搀扶醉酒了的新郎,毕竟在他人面前,这个礼节还是要顾到的。妇人对巧巧亲善地笑笑,两人合力把新郎扶到床边坐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