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战计
1…1稳中求胜第一计 瞒天过海显神通
序
“金玉擅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挑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短短的四十字,却概括出三十六计中的所有计谋。作为百家争鸣的兵家的学术??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不愧为中华民族瑰丽而又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
“稳中求胜,才能胜利在握瞒天过海,一击成功围魏救赵,避实击虚借刀杀人,弥己不足以逸待劳,静待良机趁火打劫,掌握时机声东击西,猝不及防;审时度势,适时化虚为实无中生有,虚实结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李代桃僵,以小换大顺手牵羊,乘虚而入; 攻心为上,以求得战而胜之打草惊蛇,诱敌暴露借尸还魂,东山再起调虎离山,诱敌深入欲擒故纵,穷寇莫追抛砖引玉,利而诱之擒贼先擒王,打蛇打头;乱其心智,方能战而胜之釜底抽薪,剪草除根混水摸鱼,乘乱而人金蝉脱壳,巧妙分身关门捉贼,聚而歼之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假道伐虢,唇亡齿必寒;势均力敌,就得妙思攻守偷梁换柱,趁机取胜指桑驾槐,旁敲侧击假痴不癫,等待时机上屋抽梯,克敌制胜树上开花,难分真假反客为主,循序渐进;百战不殆,东山再起之机美人计,诱之以敌空城计,惑之以敌反间计,用之以敌苦肉计,假之以敌连环计,牵之以敌走为上,避之以敌。”(摘于付娜《三十六计中的成事智慧》)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始,至“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前后不过百年的时间,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一个世纪里,群雄割据的时代注定着人才辈出。细细品读罗贯中老先生所写的《三国演义》,在书中所表现的各个封建时代不同集团和派别,为达到一己私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罗贯中用其惊天纬地之才,在《三国演义》中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所有三十六种计谋,不愧是中国集计谋于大成之第一奇书,在《三国演义》中为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所有三十六种计谋,不愧是中国集计谋于大成之第一奇书。
三十六种计谋贯穿《三国演义》的始终,以致于日本的一些商业企业中,会摆放《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早期的苏联军方曾将《三国演义》作为军事教科书。那么在《三国演义》书中各种计谋是如何展现的了?在现今商业中又是如何运用这些计谋的了?
稳中求胜第一计 瞒天过海显神通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出处】
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
清?无名氏《三十六计》:“瞒天过海。”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释义】
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事物里,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以为常而产生了疏漏和松懈,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目的隐藏起来,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来实现自己的目地。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计名探源】
瞒天过海计,最先见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率领三十万大军去平定东辽。一天,大军来到海边,只见海涛汹涌、雾气燎绕,到处是一望无际,从没见过如此阵势的唐太宗,一下就慌了阵脚,再也不愿过海。他任凭谋士们的巧言令色,就是不过海。就在大家无计可施时,壮士薛仁贵忽出妙计:瞒着唐太宗一人,在海边建造一座大型的海上建筑,里面设施齐备,有市场、有宫殿、有各种娱乐活动,再让军士们扮作老百姓的模样,在里面自由活动,整个建筑,就象一座小型的城镇。待这座建筑建成,薛仁贵再让谋士设法把唐太宗忽悠上“船”,唐太宗在里面,一直认为置身于市井,不觉悠然自得。由此,转眼已过了茫茫大海。当唐太宗出船上岸后,才发觉已渡过了大海。此计之“天”,即指唐太宗的隐语,它表明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计谋,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案例典故】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逃难到齐国,受到齐桓公的格外礼遇,他把齐姜许配给重耳,让重耳享受大夫待遇。重耳在齐国六年,享尽荣华富贵,悠然自得,根本忘记了复国为君的理想。其时,齐桓公含恨去世,众公子争权夺位,使得齐国陷入一场内乱中。跟随重耳身边的大臣狐堰、赵衰等,眼看齐国自身不保,没有能力帮助重耳复国,不由心急如焚。一天早晨,大家相约来到郊外的桑树下,商讨把重耳骗出城外,迫使他出走别国。不料,他们的谈话被正在桑树里摘桑叶的齐姜的女仆们听见,她们回来把这件事告诉给齐姜。其实,齐姜也十分赞成重耳出走,她担心此事泄露,就把仆女们全杀了。后来,狐堰们的计谋不成,齐姜给他们献计:晚上,她用酒把重耳灌醉,再让大臣们趁机把他抬到车里,离开齐国。果然,重耳不知情由,被齐姜酒醉,又被稀里糊涂地抬进车中,远离齐国而去。当重耳酒醒时,才发觉上当,虽然气愤十分,却也无奈,只得步入周游列国的境地。齐姜以酒巧妙地瞒过了固执、心安的重耳,使他终于迈向了复国、复仇的为君之路,是又一例成功的“瞒天过海”。
【赏析】
作为胜战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的计谋原解中,兵家运用了阴阳范畴,这是很值得重视的,因为它是深刻理解本计精髓的关键。阴与阳,是我国古代辩证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阴与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法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同时具有阴阳对立的两方面,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无有阴而无阳,无有阳而无阴”(王船山语),只是对于不同事物,其阴阳的内涵和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当防备十分周密的时候,就容易麻痹大意;而平时认可的、看惯的、已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者事情,往往放松警惕就不再怀疑了。这一点,在用兵打仗的军事斗争中表现得是格外明显。把秘密诡计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物里。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出奇制胜。
而在用于商业销售中营销中,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将赚钱的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产生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这“瞒天过海”之计,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使各商家在销售中容易实施,达到其推销产品、占领市场的真实目的。
1…2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应急佯献刀
【青梅煮酒论英雄】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刘备如浅水困龙,一旦放归大海必将龙归大海。已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已然察觉,但又不能确定。所以青梅煮酒宴刘备已做试探,如果刘备表现出鸿图之志将会用计处掉他,以防止埋下后患。
席间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答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
玄德公之所以能割据一方,成就一方霸业,我们通过这段巧借之法做掩饰就可窥见一斑了。
【曹操应急佯献刀】
话说董卓乱政,又有吕布相助,满朝文武欲杀之而不能,只有在酒席间抱头痛哭。而曹操巧想到除董卓的妙计,佩带司徒王允的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你要干什么?”此时吕布也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但仍旧很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正说论的时候,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来到,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曹操真是一个高明的刺客,在行动前,他不仅想到了成功,而且也想到失败后怎样保全自身。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作为进献的礼物。最关键一点是曹操的随机应变,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的成败,都有主客观许多因素,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
“相机而行”、“见机行事”这一谋略的实质还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选择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主线。
1…3用奇谋孔明借箭 玄德瞒天取西蜀
【青梅煮酒论英雄】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刘备如浅水困龙,一旦放归大海必将龙归大海。已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已然察觉,但又不能确定。所以青梅煮酒宴刘备已做试探,如果刘备表现出鸿图之志将会用计处掉他,以防止埋下后患。
席间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答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