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行人约好吃饭的地方之后,陆政东回到宿舍,准备收拾一下就出去吃饭,电话响了起来。

“武山,什么事?”

“今天晚上省委省政府要接待了几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还要开座谈会,刘部长请你也参加。”

辛武山赶紧利落的说完笑着说还要通知其他人就挂了电话,陆政东挂掉电话又把本来已经换好的比较休闲的T恤换成了比较正式的衬衣。就给周义华打电话,准备推脱晚上的夜宴,不过周义华也接到了电话,也要参加晚上的座谈会。

于是两人相约一起过去,下了楼正好遇到了省体改委副主任张义民。

“周主任,办公厅的车就要来了,我们一起去吃饭。”

明明见到了陆政东和周义华在一起,却只是招呼了周义华。省体改委是省政府组成部门,是研究,协调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专门机构,在政府部门中权重很大,所以张义民还真没有把下面市里的副市长瞧在眼里,但周义华不一样,周义华作为省政府的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天天围绕着省长和副省长转,前途光明,因此他对周义华很是热情。

周义华带着点遗憾的样子道:

“今天晚上我和陆市长都参加不了,刚刚接到通知,参加经济学家的座谈会。”

张义民听到这话一愣,等到周义华和陆政东离开之后,他就赶紧给体改委办公室打电话询问情况。

办公室主任道:

“这一次是国内几位经济学家到省里调研,杨书记陈省长都要参加晚上的座谈会,除了我们体改委的同志,还请了省计经委、省财政厅的相关同志。”

“好像下面市里也有人与会?”

“那倒不是很清楚了。

得知了这个情报,张义民心里便担心起来,省里准备搞一个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杨领导小组的组长是省长,副组长包括省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成员都是相关厅局的负责人,这些人只是挂个名,真正干事的另有其人,他希望学习结束之后能够到这个领导小组工作,到这个领导小组工作,接触领导的机会更多,对自己的下一步发展肯定更有好处。

而书记和陈省长一起出席经济学家的座谈会,参会的人是不言而喻的,周义华参会,张义民能够理解,毕竟是省政府负责协调经济事务的办公厅副主任,其目的就是希望这些专家学者能够为全省的发展建言献策,而陆政东有机会与会,他却没有,张义民心里的感觉就复杂了,体改委是改革的排头兵,他是体改委副主任,这一次进入后备班也是经过积极争取,这样的座谈会陆政东能参加,却没有他的份。这让他很有些不是滋味。

赵一芒的直觉是正确的,这样的座谈会参会人员是有讲究的,绝对不会胡乱点人参加,在西河的各个开发区中,长滩的开发区搞得很有特色,而且成效卓著,陆政东作为分管领导,被请来参会也算是作为市级政府的代表

陆政东和周义华准时来到了会场,看到会议室里的经济学家除了熟悉的周毓宁外,其他都是如雷贯耳,更让陆政东感到意外的是,满头银发的国内经济学界的泰斗吴老先生也赫然在座。

省里出席座谈会的领导也都是重量级的,除了书记省长,还有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常务副省长等。

省里的大佬们如此重视,除了吴老先生本身在学术界和经济界的影响力外,恐怕更为看重的是吴老先生的另一个身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组”负责人,这个身份看着是学术身份,但大家都清楚其是为最高决策层的经济改革提供经济理论支持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其在决策层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对于已经到达省部级这个层次的领导来讲,意识形态那就绝对是大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要摸清最高层的动态。

参加座谈会的级别很高,但人数反而不多,每个人的位置根据重要性而决定与省里主要领导的远近。

陆政东坐在了最末端,对面正好是吴老先生,金丝眼镜下有着睿智眼光,他的表情与省长朱建国等人略有不同,沉稳中又有几分学者教授的儒雅和蔼。

陆政东熟悉吴老先生,是因为吴老先生有国内最有良知的经济学家的称呼,最近也读过他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和国有经济、财政、金融、外汇管理、社会保障、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改革方案。

省里请来了国内的经济学家进行调研,主要是想给西河省的经济把脉,顺便也有探探口风的意思。

在座的好几位经济学家都对促进私营经济持有支持态度,与杨书记、陈省长等两位谈笑风声吴老先生若有所思地听着众人的谈论,并没有主动说话。直到省长陈建东请他对西河的发展提一提意见,吴老先生才开了口。

“我对西河的情况还不大熟悉,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暂时不发表什么意见,不过,谈改革就离不开转变思想观念,谈发展也就离不开资本和市场,我讲个故事吧。”

“年初的时候,我看到一篇万言书,有天在一个餐馆吃饭,在座的马先生当时也在场,谈论起第一份万言书,餐馆的老板也都熟了也在一边听着我们谈话,这位老板听完脸色就变了,没多久就把自己变成了澳大利亚人,把财产转移出去了,因为他害怕再来一次公私合营,害怕把他抓起来,现在他变成澳大利亚人,就是外商了,这里面的很多问题值得深思,所以总设计师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很精辟,也很有现实的意义”

吴老先生讲话之时,大家都静静地听。陆政东向来注重实干,他认真领会着吴老先生话里的内在意思,实际也就是讲要转变观念,不要受有些东西的干扰,进一步进行改革开发,吴老先生并没有讲高深的经济理论,但是就这短短几句话,恐怕也是给省里的领导吃下了一个定心丸。

陆政东心里也不由想着,越到高层越注重理论,虽然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真正在实际的改革开放中,更多的时候是理论先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没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决策错误将是十分严重的错误,影响也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理论也是有着实际意义

第二天是周末,周毓宁等人就离开了西河,陆政东下课之后准备去沈如双那里看看,组织员吴老师却找上了他:“陆市长,学校觉得趁这些经济学家来西河调研的这股东风,去考察一下开发区的发展和推动私营经济的情况,长滩开发区搞得很不错,就看看长滩,你到时候介绍介绍经验,如何?”

理论联系实际一向是党校学习的传统,但陆政东也知道,长滩市最近因为杨凯麟的事情是弄得鸡飞狗跳的,厅局级后备班到长滩考察调研,说不定就会惹来省内不少媒体的注意,这个时候到长滩,说不定刘建中和葛云昌都是很头痛,所以推脱道:“长滩毕竟属于不发达市,开发区的格局还是太小了,我看还是去高塘开发区考察调研。”

陆政东顿了一下又道:“最好是到经济发达省份看看,这些地方的开发区和私营经济肯定水平都比我们高,看到差距,对大家的触动会更大一些。”

吴老师也笑道:

“陆市长这想法也不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不过如果学校领导不同意去外地,你可不能推脱。”

陆政东也只好点点头,回到了宿舍,陆政东想了想,还是个葛云昌打了电话,说了吴老师的意思。

电话里的葛云昌略为沉吟了一下,道:

“我是欢迎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的领导以及厅局级后备班的同学到长滩来指导工作,只是政东你也知道长滩眼下的局面,如果确定要来,一定要提前通知”

陆政东打完电话,就下了楼,准备享受难得的双休日,双休实际上是从今年五月一日开始的,不过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双休单休都差不多,反正有事情都是连轴转。

到了沈如双的住处,沈如双正忙活着,看到他进来张望着,不由道:“梦甜现在是建行的主办稽查,经常跟着她们的总稽核陆大姐在地市跑,经常不在家”

说着看了他一眼道:

“没见着人,是不是很失望?”

陆政东听沈如双的话不由也道:

“哎呀,是不是醋瓶子打翻了?好大一股醋味”

沈如双知道她说这个是自己找不自在,想到在山洞里三人胡天胡帝,沈如双知道说这事肯定是越说越不自在,瞪了他一眼道:“赶紧先喝点汤,饭一会就好。”

一边说着把手中的托盘放在桌上,然后用一条白毛巾垫着,把托盘里的瓷盅端了下来,陆政东知道沈如双不像张梦甜那样,不喜欢做饭,看她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陆政东第一次感到沈如双真的象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小妻子。

看到陆政东有些惊讶,沈如双心里也有些感慨,经过了山洞的同生共死之后,她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或许,和陆政东这样子,已经是事实了,这样的事情很难用对错来判断,仅有的,只是个人的一种理解,还有就是珍惜这样在一起的时光

陆政东心中充满着欢乐,可是现在也没有适应那一种关系的变化不由说道:“能让鼎鼎大名的沈主任这双玉手为我端汤送茶,都不知道我上一辈子敲碎了多少木鱼!”

沈如双闻言,脸上划过了一丝红晕,轻轻横了陆政东一眼,道:“行了,别贫嘴了,快点儿喝了吃饭。”

陆政东笑了笑,虽然经历了山洞那两天的胡天胡帝,不过,回归到现实之后,疯狂的沈如双还是回归到有些矜持上来了,如果是张梦甜,此时肯定是早就钻到他怀中来了。

第122章主动出击

沈如双不一会就把饭菜给端了上来,陆政东看着很不错的饭菜,也不由笑道:“没想到你手艺还真不错”

在陆政东的印象中,沈如双基本上都是不进厨房的,能够这么下功夫给他做一顿像样的饭菜,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看来不管女人,从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家的情怀在里面。

对于陆政东来说,不是在外面喝酒就是在食堂对付,能够吃上一顿这样的家常饭,绝对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吃得很香。

看着陆政东狼吞虎咽的样子,沈如双也挺高兴的,而对于辛劳操办饭菜的人来说,他这样的表现应该是最好的褒奖。两个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着话。

“你去参加经济学家的座谈会了,都讲了些什么?”

沈如双对这个很是有些好奇。

“省里领导除了请这些经济学家给省里把把脉,主要还是听听这些经济学家对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看法。”

沈如双点点头:

“最近关于这事闹得还挺厉害的,省里也有不少人应和着,讲私营企业偷税漏税,投机倒把,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看不惯的老同志,意见很大。你最好还是要注意一点。”

陆政东这样年轻的副市长,那是实打实的少壮派,所以沈如双也提醒着。

陆政东摇摇头:

“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纯粹是吃饱了撑着,私营经济在税收等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就因为这个因噎废食?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有的商人不择手段这也是事实,但这是不是代表主流?

如果真是存在偷税漏税那就想办法规范,至于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这仅仅就是私营经济带来的?那刘青山和张子善为什么会贪污?这还是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既然是制度不健全,那就应该加强国家公职人员方面的自身建设,其实私营业主愿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也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源的配置权、审批权还是在政府,说明力度还不够。

国有企业是有很多包袱,很多负担,但是在资源分配等很多方面其实也是享有私营经济无法享有的东西,竞争不过主要还是体制的问题,你看看那些私人老板为了搞好企业,那是怎么样在努力?现在国企出现大面积亏损,却把责任推给私营经济,这简直就是懒猫逮不住耗子,却怪狗多事。

其实关于发展私营经济,这一点大多数人已经是达成了共识,绝不会因噎废食,这是大势所趋,这已经是非常明朗的了,和土地承包一样,不存在会扭转的可能性。

至于有些理论家、有的思想认识没转变过来的人对此很看不惯,根本就不要理会,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理论界将为某些利益群体说话,这在国外已经是现实,在国内要不了多久也就会蔚然成风,所以这些人的话,必须要一分为二的判断。”

陆政东也难得有这样轻松愉快的时候探讨这样的问题,而且在这方面知道发展大势,对理论动向的发展是非常清楚,所以也愿意给沈如双讲一讲,这样也让沈如双把握住很多东西。省得她有时候摸不着方向而心里七上八下的。

沈如双听他说得这么肯定才点点头,又问道:“听说像你们这样的后备班,一般学习结束之后工作岗位往往都会变动,你是不是也会变动?”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换个环境,只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希望不大,我还是安安心心在长滩干一段时间再说。”

陆政东对自己的情况也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从最基层的山和乡起步,这么个年纪走到副厅级的岗位上完全是意外,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长滩他和刘建中始终是隔着一层,作为一位普通的副市长,而且还是跳票的,就他现在在省里的关系来讲,由于孙伟阳调走,目前在省里,刘振强这条线才刚刚搭上,想要密切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关系,在省里还没有真正可以依靠的人,而没有刘建中的支持,就是进常委都是难上加难。

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能进常委,其实在长滩呆的时间过长也就没有什么意思。

而想要再进一步,从副职变成正职,这得省里的一二把手首肯希望才大,所以不管是从本身省想办法,还是到外省投奔孙伟阳,刘振强也好,孙伟阳也好分量都还不够,最多也就是在副职上打转,想要从地市的副职变成一把手,更需要在省里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然就是他有背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而这更需要时间来经营,更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主动出击。

“当初青干班也算是汇聚了全省年轻干部的翘楚,但现在各自的不同发展已经渐渐显露,特别是你,是脱颖而出,已经拉开其他人不是一点点的距离了,这样也好,你毕竟年纪还小,多在基层锻炼锻炼总是有好处,呆在大机关,看着是不错,实际上总是有着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感觉”

陆政东摇摇头:

“这也不尽然,在大机关工作和在基层工作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在大机关工作,接触更高层面的领导的机会就多,接触的理论政策也更高,政治敏感度更高,眼界和基层那就不一样,职务越高,就更需要政策水平,也更需要有人扶持,也需要跟领导,只靠在基层实干,最多走到中层岗位,而到不了更高的领导岗位。当然在大机关工作,也有不接地气,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等不足,所以有前途的干部经常就是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实际上就是为了锻炼在各方面的能力。”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跟对领导,现在有些人成天不做事,都是围着领导转。”

沈如双有些感慨的道,似乎对此很有些看法。

陆政东也道:

“其实这很正常,古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开国领袖也曾讲,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山头,派系,在任何朝代都是存在的,不管你多有才华,都在相应的位置才能发挥作用,级别不够之时,纵然你就是诸葛再世文王重生,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既要低头拉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