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贝湖面对中部崛起战略、面对外部竞争的真正挑战。
在襁褓呵护下的企业,在政策优惠下的产业,在壁垒保护下的产品,一旦摘掉保护伞,一旦被迫打开市场,将会无所适从,节节败退。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浩浩荡荡,不可逆转,依靠层层保护维持企业生存,得不偿失,依靠贸易保护发展的想法,最终将化为泡影。痼疾需用猛药。正视地方保护,清除壁垒、强干弱枝、直面竞争是贝湖的当务之急。
而贝湖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低于发展同阶段的世界平均水平。首先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加值的比重为七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比沿海甚至高出五成,甚至和中部地区的省份相比都高近三成。
国有企业的比重高,一是说明了贝湖企业积弊丛生,所有制结构转换的任务异常艰巨。
而国企比例过高,也反映出民营和私营经济不发达。
这就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太高,第三产业太低。就工业而言,重工业比重太高,轻工业发育程度不足。
贝湖重工业比重高,拜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布局所赐,但是贝湖却没有经过轻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轻工业发育不完善,这种结构无助于贝湖最大的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失业工人的再就业。
最后就业结构不协调,结构问题是经济问题的核心,是贝湖在中部崛起战略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也是他陆政东的挑战
而能否处理好这些挑战,是他能否成功上位的关键,虽然他是作为省长候选放在常务副省长的位置上的,但只要没有正式任命,依然存在极大的变数,这一点陆政东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压力自然还是有一点的
第220章重回贝湖
陆政东即将重回贝湖的消息在会议结束短短时间里就传遍了贝湖省内,一时间如惊雷乍响,阵阵回荡,在整个贝湖大地上都激起了一层层的涟漪。
当然也在西部办掀起了一阵波澜,在陆政东得到准确的消息没多久,杨永清道喜电话就已经过来了,电话里没有多余话语,但是这么久的接触,陆政东也粗略知晓杨永清的一些想法。
杨永清是希望随他去地方上,只是现在自己也是去向初定,杨凌峰是要接替到点的三峡办主任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到时候他才有可能就任代理省长,现在还远谈不上其他。
不过杨永清也算是自己在西部办里边一个知根知底也能够谈得来的人,陆政东对于其能力也还是很认可,杨永清想跟着自己下去,这个意愿对方早就流露出来了,部委里能人实在太多,而位置实在太少,特别是发改委更是众星云集,有些有能力的司局级干部搁在其他那个部委担任个副部级干部也是完全能够胜任,但在这里机会却是很小。
杨永清也曾经和他半正式的提及过,在发改委里边工作这么多年,无论是在眼界还是思路上都表现不俗,而且更为难得的杨永清和自己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也比较相近,对方看待问题的角度上也相对客观,不像有的干部那样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特别是对于农村发展和农业经济这一块很有些水平,如果有合适的机会,陆政东也觉得杨永清是负责这方面挺合适的人选。
所以陆政东也不和他客套,只说让对方不要有其他过多想法,自己已经放在心上,一旦条件成熟,就会立即考虑。
杨永清在发改委这么多年,肯定也有其他渠道,在发改委这么多年,能走到司局级干部这一级,当然也不可能没有半点渊源,他需要的是一个机会,需要是他这边开口要人,其他的杨永清估计自己是能够想到一些办法的。
陆政东也觉得自己在西部办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一点,即便是陆政东很希望能够早一点到地方,但是还是觉得如果能够在西部办继续工作两年,对自己的成长帮助还会更大,在西部办里当个副主任未必就不如其他部委担任一把手,从某种角度来说,还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陆政东也知道现在自己更需要的是把自己手中的工作移交好,他应该很快就会启程前往贝湖了
而到贝湖,对于他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安新的发展也让人们提高了对他的期望值,这无疑也是一种压力。
陆政东带着这样的挑战和压力再一次踏上了贝湖的土地。
中组部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宣布陆政东担任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宣布完中央的人事调整决定后,中组部的有关同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陆政东的情况,历任西河省长滩市宜蓝县委书记、西河绵西市市长、体改办经济运行局局长,安新市市长、市委书记,发改委副主任兼西部开办副主任等职,系中央候补委员。
陆政东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强,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经过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比较丰富,工作中注意谋全局、抓重点,熟悉经济工作和党务工作。熟悉贝湖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强,思路开阔,思想解放,改革创新意识强。工作有朝气,推动工作力度大。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勤奋务实,作风严谨,为人正派,严格要求自己,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
中央认为,陆政东同志任贝湖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提名陆政东为贝湖省常务副省长候选人是合适的。相信他一定会在贝湖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推动贝湖在中部崛起的大战略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为贝湖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高级领导干部的评价,这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字斟句酌,而且也是惜墨如金,而字数越多也就意味着优点更多;同时,陆政东“领导驾驭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比较强”,“有奉献精神、在基层工作无怨无悔”,这些用词的指向性也更为清晰、具体。
这样一些用词以及这么长的评价,而且在到位之时就明确指出其中心工作,这是比较罕见的,这也是一个鲜明的态度。
贝湖省的书记周书明则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省委常委和省四套班子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又讲了几句感谢中央,以及陆政东同志的到来会加强贝湖领导班子的力量等等之类套话。
紧接着在举行的贝湖省人大常委会议上,陆政东被选举为贝湖省副省长。
当主持会议的省人大主任鞠一安把话筒亲手交给陆政东的一瞬间,时间仿佛都凝固了一下。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当重新登上贝湖政治舞台时,陆政东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干部,看着他们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停顿了一下,随即开始了他的“到职演说”,陆政东表示。坚决从中央的决定,决心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以周书明为班长、杨凌峰为副班长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和同志们一道把贝湖的工作搞好,不辜负中央的重托,不辜负贝湖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
中央正在研究部署中部发展的战略,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包括贝湖在内的中部地区崛起的决心,提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贝湖的亲切关怀,这意味着贝湖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这是贝湖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带来新的腾飞。将“老工业基的”变成“新工业基的”。
“当好省长助手,当好人民公仆,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和贝湖广大干部一道在贝湖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支持下,为贝湖的进一步发展,为贝湖在中部崛起中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在简短发言中,陆政东郑重承诺,将视新岗位为新起点,恪尽职守、扎实工作。
陆政东的讲话虽然简短,但重点也很突出,很明显重点是“中部发展”到“中部崛起”中贝湖的转变。
由于有安新这个鲜活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很多对于贝湖发展并不是很满意的干部对陆政东的到来是抱了很大希望的。而陆政东在讲话中表示贝湖要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这一点无疑令很多人都很振奋。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都翘以盼。希望看到陆政东能够再一次化腐朽为神奇让贝湖真正进一步腾飞,这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富有传奇色彩的最年轻的常务副省长,未来最年轻的省长。经安新干部之口,无疑在贝湖的政坛上挂起了一阵旋风
晚上和省委常委陪着中组部的领导用了工作餐,也算是和贝湖几位重量级人物见了面。里面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也有新面孔,比如省委书记周书明。
周书明实在前年十六大之后到贝湖来来的,在常委见面会上,周书明也表现出了一种风范,适度的热情和不愠不火的接触,一切都符合一个省委书记该有的矜持而又不显得生硬,既表现出了对陆政东重新回到贝湖工作的欢迎,也显示出了他对贝湖局面的自信,中规中矩,驾轻就熟,看来是个老道之人。
杨凌峰和周书明关系一直不睦,缘由也是前任的影响,周书明和前任也是一脉相承,而杨凌峰熬这么久依然是原地不动,不会不觉得是这些人打他的小报告,说他的坏话,心里也是对此有看法的。
两人关系不睦这恐怕也是杨凌峰离开贝湖的一个因素,毕竟和两任书记搞不好关系,在别人眼里也是会有看法的,好在去处还算不错,三峡办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是不少,也不算是冷门的部门。
周书明一方和他一样关系有些微妙,不说前几年的恩恩怨怨,就是在安新和詹继东之间的事情也会让双方心里有些疙瘩,不过周书明怎么说也是一省的班长,应该会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现在对于他而言,还不用考虑太多这方面的事情,真正要有冲突,那也是在他做省长之后。
所以陆政东也同样显得很平静,有什么事不是表现在表面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就有什么苗头出来。
在这些既定程序履行完之后,陆政东也住进了贝湖省的常委院。
位于省城北面的临湖路掩映在松涛之中的常委院透着说不出的神秘,“临湖”也是贝湖干部对辽东最高权力枢的戏称。
虽然通常被人们称常委院,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省委常委才有资格入住,四套班子的重要干部大多会安排进常委楼居住。
陆政东婉拒了住进五号楼的安排,对于省部级高级干部待遇。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省委书记省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的宿舍除了原规定的一百二十平米宿舍面积外,另有办公室和会客室各一间,原来住的很多房子都被退下来的老干部住着,贝湖省委常委院实际是经过扩建的,新修的一到五号别墅楼也就比其余十几栋积要大一些。配备工人房和警卫员房,在二层别墅的前院有单独的宿舍,供服务人员和警卫员居住。
按相关规定。四套班子一把手配备炊事员或服务员一名,警卫员一名,前些年曾经有呼取消正部级宿舍警卫员的配备,但几年之后。又恢复了原来的警卫待遇,而且文件规定虽然省级正配备一名警卫员,但通常是几名警卫员轮班为一名长服务。
陆政东现在连副书记都不是,自然不会住进还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而是住进了相对小一点的常委们住的别墅。
陆政东也知道想见他的熟人,生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安新的那些人,陆政东都给挡了,这些人他是不用着急见的,他们也知道他刚到安新,肯定是非常忙,倒也没有人着急上门。
陆政东也很想好好的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贝湖作为中部地区核心省份,要想成为新的增长极点,就要主动整合中部经济调整,促进中部地区一体化。
而贝湖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放弃领导意识和老大作风,贝湖现在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和底蕴,可是有不少人依然还是沉湎在过往之中,总觉得在中部比起其他省市要高出一筹,这样的心思自然会让其他省市心生反感,只有放下身段,平等相待,更多的承担起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正道。
积极向中央争取政策,为中部地区的腾飞服务,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发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各个省都有责任和义务向中央争取开发政策和支持政策。贝湖作为中部的核心省份,作为中部开发的受益者,更应积极主动而为。
而且包括贝湖在内的中部省份想要崛起,农业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中部地区几个省都是农业大省,都是粮食主产区,省情相同,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增产与粮农增收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其他方面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还有一个就是物流中心的问题,贝湖地处共和国中腹,辐射面很广,争取完善商品集散环境,为中部地区商品交易提供便捷的服务网络。在历史上,贝湖就是商品集散中心和商业口岸,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改革商业政策和物流政策,提供宽松的交易条件和流通环境,尽最大能力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服务。这实际上是在给中部其他省份创造便捷条件的同时,也提升自己,这才是双赢之举
还有一点就是勇于创新,主动承担制度创新的风险,尽可能的为中部地区提供区域性政策和制度示范,这样人家才会心服口服,在各自为各自省里盘算外,参与到中部区域协作上来,这样贝湖这篇文章才能做得更大。
第七卷登高望远
第1章搅动一池深水
当然,这只是陆政东从宏观上的一些思考,至于贝湖到底该怎么做,他也不会下车伊始动作,他还得要进行一番考察调研之后才会确定,虽然他也曾担任贝湖省委常委,在常委会上也会讨论全省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毕竟是安新市委书记,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安新,对于贝湖全省的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琢磨事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还得琢磨人,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要是这方面不理清,什么事都难以展开,陆政东一直都在思考着该怎么去处理这些关系,比如杨凌峰。
虽然中央的意思很明确,但杨凌峰毕竟还是省长,还要在两会之后才会进行调整,他不在其位,也不能发表和位置不相符的声音,虽然他和杨凌峰关系不错,但一码归一码,现在他被外界和贝湖的人捧得越高,那岂不是就越是衬托出杨凌峰的不足?
他要再高调,恐怕杨凌峰以及和杨凌峰走得近的人对他更会有看法,这是极为不智的,对于他而言,在杨凌峰离开贝湖之前实际就是他的一个考察期,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讲尤为关键,而争取杨凌峰的支持和配合对于他特别重要。
还有詹继东,原来位居他之上,他这一个回马枪杀回来,很快两人相互间的地位就要发生变化,原本就非常微妙的关系如果不注意那就会变得更为微妙。而且省里原来很多人都位居他之上,像原来的副书记,排在他前面的常委,这些人从某种意义上算是他的领导,原本在安新的时候,这样的一种关系很清晰,这些人在自己面前都可以有优越感,自然可以和睦相处,但是只要成为省里二号人物,一切却需要重新定位,稍有不慎,也许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人年纪都比他大出一轮,在他们看来是“屈居”他之下,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而他们要接受这个现实,真正支持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