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他,老了。
刘桐原本提着的心倏地就放了下来。
“儿臣,见过父皇。”
刘桐一板一眼地给元武帝行礼,规规矩矩,丝毫无错。
候在元武帝一边儿的贵妃心情激动。
九皇子,荣郡王,已过继到她名下的养子,她未来的依靠,就站在她面前。
元武帝有气无力地叫了声“起吧”,宫人小心翼翼地将躺椅往上放了放,好让元武帝能够尽量坐起来。
刘桐跪着,好半晌后元武帝才出声道:“明日,你去,祭天。”
元武帝低咳了声:“朕要,仪式,完美……”
刘桐不吭声,只听元武帝说话。
元武帝又缓了会儿,才继续道:“朕,等你,回来。”
刘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元武帝看重他,让他去祭天,按说他应该高兴的。
可现在他只感觉麻木。
他已经不相信父皇对他还有所谓的父子之情。
不过又是一场试探与算计吧。刘桐想。
“儿臣遵旨。”
刘桐行了大礼,再没多看元武帝一眼,缓缓退出了内殿。
贵妃低声与元武帝说了两句,朝着刘桐追了过去。
“荣郡王。”贵妃轻唤他,刘桐止住脚步,回身给贵妃行了个礼。
“好好,不用多礼。”贵妃现在是怎么看刘桐怎么顺眼,眼里满满都是看儿子的慈爱眼光。
贵妃轻声道:“荣郡王刚从中官胡同出来,做事务必小心谨慎,到了秦天山,一切按照章程来办,不出错,平安去平安回,就是陛下说的仪式完美了。”
刘桐点点头,知道贵妃这是在提点他。
见刘桐态度和善,贵妃心里更是高兴,又道:“还有,我听说郡王爵位,只封给了你一个,顺带的应该封赏的郡王妃,陛下却没有提及。这会儿你是不好提此事的,只有等你去秦天山祭天回来,这差事办得妥帖,你才有资本在陛下跟前求封郡王妃,知道吗?”
贵妃语调温和,刘桐闻言却略睁大眼睛:“父皇何必多此一举?他不封我妻,就是防着我祭天不尽心不成?”
贵妃低声道:“陛下对她有些意见你又不是不知,这也算是提醒你,君恩可给,也可收回。”
贵妃不再多说,只道:“好了,你现在赶紧出宫回九皇子府吧,明日就要走,好些事情你还要与九皇子妃交代一番才是。”
刘桐沉沉应了一声,知道时间耽误不起,便与贵妃作别,匆匆离开了皇宫。
九皇子府里,瑞王妃领着一干人正在洒扫庭院和房屋。
常润之带着两个儿子赶紧上前与她见礼。
瑞王妃忙拉她起来,仔细看看她,方才笑道:“真好,真好,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常润之笑笑,招呼两个儿子让他们唤姨母,瑞王妃连连夸了几句,对常润之道:“知道你会回来住,府里的下人你之前遣得差不多了,府里怕是没有得用的人,我就叫上些人,先把你住的地方给打扫出来。”
瑞王妃道:“等明日九弟走了,你再叫人来,将整个府邸给彻底清扫一番,该添置的东西都给添置妥当。”
常润之点点头,瑞王妃自己说着倒是笑了:“等九弟回来,估计就要搬大宅子了。你们这院儿,也太小了些。”
“再大的地方,睡觉不就只占那么一点儿吗?”常润之笑了笑,迟疑了下方才问道:“大姐,让阿桐去祭天的事儿……是瑞王提议的吗?”
瑞王妃道:“当然不是,是陛下自己个儿决定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考虑的,下这道旨之前,足足想了三天。”
瑞王妃无奈地摇头:“我问我家王爷,陛下这是何意,王爷说,陛下这是在考验他呢。”
常润之心里一沉。
“别担心。”瑞王妃拍了拍常润之的肩膀:“我家王爷和九弟,不是陛下这点儿小伎俩就能给挑拨的。”
常润之自然知道刘桐不会对瑞王起什么歹心。
但瑞王对刘桐如何,她是不敢百分百肯定的。
瑞王妃在府里待了会儿,等刘桐回来后方才告辞。
常润之给他收拾路上要穿的常服,刘桐轻轻握住她圆润的肩头,低声同她道歉:“润之,对不起……父皇摆了我一道,封我为郡王,却把你给落下了。”
常润之一愣,刘桐不说,她还真没注意到这点儿。
“没事儿。”常润之笑道:“我和你可是患难夫妻,哪怕没有郡王妃这个头衔,旁人也不敢把我不当郡王妃看。”
第三百零二章 祭天
留给他们夫妻说话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晚上。
常润之哄睡了小儿子,轻声对刘桐道:“行李都收拾好了,如今天热,包袱倒是轻便。听大姐姐说,路上瑞王都安排妥当了,随行的会有礼部官员,一路上该怎么做,礼部官员会提醒你,你照做就行。”
常润之看向他:“来回加上祭天耗费的时间,不耽误的话差不多一个月你就能回来了。趁这段时间,我会把府里给打点好。之前放出去的人,听到消息应该会回来些许,伺候的人应该不缺。”
刘桐边听边点头,想了想道:“这趟回来,我估摸着宫里应该赏一套宅子下来,门匾也得换成郡王府门匾才行,九皇子府的大小实在不合规制。”
“那些都另说,咱们住哪儿,就得住得舒心才是。”
常润之顿了顿,轻声道:“我今儿问阳阳,对这儿可有印象,阳阳只记得正堂那儿有个大水缸,说里面还有鱼……说着说着,倒是问我是不是以后不回家里住的小院子了,说舍不得院子里种的菜养的鸡,也舍不得你给他造的那些跷跷板、秋千,还有转盘,他还盼着陵儿也能玩儿呢……”
刘桐听得心里柔软,揽过常润之说道:“他要是喜欢,就再给他做一个。”
常润之依偎进他怀里,应了一声,又问他道:“今日进宫去,瑞王对你可有什么交代?”
“我没见着五哥。”刘桐道:“听说五哥忙着推军令的事,时常都在京郊军营待着。”
常润之愣了愣。
“父皇让我代他祭天,估计还是在和五哥赌气吧。”刘桐叹息一声道:“谁不知道,能有那资格祭天的,不是帝王,就是太子。如今这形势,五哥登位是迟早的事,祭天这事儿,父皇去不了,合该五哥去。父皇把我推出来,一则是因为我现在是贵妃养子,若论子以母贵来说,我的养母身份最高,我代为祭天,倒是说得过去。更多的,想必是父皇想借此看看五哥有什么反应。”
“你就不担心,瑞王怕你生出异心来?”常润之好奇问道。
刘桐闻言一笑:“我有自知之明,五哥也知道我没那念头。若是五哥因此就怀疑我生了二心,也枉费我把他当做最亲的兄弟。”
刘桐点了点常润之的鼻子:“何况,我被关在中官胡同近三年时间,如今出来,事事都要仰仗五哥照顾的,就连去秦天山,不也得靠着五哥指点才能顺利出行吗?”
常润之挑眉:“五哥五哥的,你对你五哥倒是信心十足。”
刘桐闷笑一声,点头道:“是啊,就算不谈兄弟感情,我想,五哥也是不会对我产生忌惮之心的。”
刘桐顿了顿,长叹一声道:“在五哥看来,似太子,似祁王他们,还有我,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不是他轻视我们,而是他对自己的强大有绝对自信。这就好比,蚍蜉和大树,好比蚂蚁和大象。五哥压根儿就不屑于‘争’这个字。”
常润之怔怔听着,半晌才道:“阿桐,你这理解,似乎通透很多啊。”
刘桐笑道:“在中官胡同这两三年,旁的我不好说,但想法,我是想得很清楚的。我之后啊,就做个闲王,五哥需要我的时候,我替他办办差,没事儿了就回家和你逗弄逗弄儿子。哦对了,还得想法子,让你给生个女儿,不然家里都是臭小子,多少有些遗憾。”
“美得你。”
常润之嗔他一声,仔细想想,觉得刘桐说得还真是没错。
似乎瑞王真的没把太子给当做对手来看。
太子的倒台,虽然有瑞王的推进和决定性的威胁,但不得不说,太子真的是自作孽。
他要是个贤明皇储,即便知道元武帝有私生长子在外,他不在意,后头的事儿也就不会发生了。
至于其他人,更是没有那个能耐和瑞王抗衡,顶多造些谣,煽点儿风点点儿火……可不也被瑞王轻描淡写就给化解了?水花都激不起几个来。
至于刘桐,那更是瑞王死忠。
瑞王算计人心的能力这般厉害,能看不出来刘桐对他的绝对拥护吗?退一万步说,哪怕刘桐对瑞王某些做法、政策有所不满,但对瑞王,也绝对不会产生迫害之心。
不过……
常润之忽然想到另一个人。
“阿桐,瑞王不忌惮你,那他会不会忌惮南平王呢?”
南平王自从刘桐被关进中官胡同之后,便接受了他手上所有的势力,明面上对太子阳奉阴违,暗地里却是瑞王的人,更因为去南蛮平息暴乱有功,被元武帝封为南平王。
唤作旁人,说不定就会生出点儿不一样的心思了。
南平王有没有这样的心思常润之不知道,但瑞王真的对南平王毫无芥蒂吗?
刘桐闻言顿时笑了:“五哥知道,十二弟没有那心思。”
“你又清楚了?”常润之只觉好笑。
刘桐道:“对啊,十二弟是个痴情种,他之前不还找了我说,等我出了中官胡同,要把手上的事儿全都推给我吗?我估计着他现在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他媳妇儿的身体。”
“南平王妃倒的确是听说身子不好,很少露面。”常润之道:“可夫妻感情深厚,这也不影响南平王对皇位有野心吧?”
刘桐犹豫了下,还是低声对常润之道:“十二弟若是真有那心思,那隐藏的也太深了。我不愿意这样猜忌自己的兄弟。”
常润之便适时闭了嘴。
南平王即便真起了那般心思,针对的也不会是刘桐,只要刘桐没有那心思就好。
夫妻俩又絮絮叨叨说半晌话,方才倦极睡去。
第二日一早,礼部便来了人要迎他进宫。
常润之给他整理好了衣裳,让两个儿子和他作别,目送着他走远,方才舒了口气。
这一别,又要一个月见不着了。
即便过去的两年多近三年光阴里,他们天天都见,日|日都在一起,但想着他要出远门,常润之还是有点儿舍不得。
人刚走,她就在心里想他了。
刘景陵一只手指着渐远的车马,另一只手攀着常润之的腿,大声道:“爹爹轴了!”
“嗯,爹爹走了。”常润之弯下腰抱起他:“爹爹要走一个月呢,等爹爹回来,陵儿会不会不记得爹爹长什么样了?”
刘景陵歪了歪头,又指着刘景阳道:“看大哥!”
常润之噗嗤一乐,笑道:“鬼机灵。”
第三百零三章 旧家(100月票加更)
刘景陵这孩子,好动得很,除了睡觉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不对,他睡觉的时候也怎么不消停。
不过这孩子的聪明劲儿比起刘景阳来也不遑多让。
他说“看大哥”,是指看刘景阳会不会叫人爹。
刘景阳叫了爹,那就也是他的爹。
常润之摸摸他的头,转而对魏紫道:“殿下回府的消息传出去了吗?”
“传了,估摸着最近几天,想要回来继续伺候的,差不多就该回来了。”魏紫点头:“对了,段姨娘让丫鬟来给姑娘递了话,想问姑娘她能否跟着回来,继续住到闲落院那边去。”
九皇子府被围,常润之对段姨娘倒是没什么安排,毕竟段姨娘也算是刘桐的女人,不好像其他的奴仆给打发出去,所以后来,常润之将她送到了王宝琴那儿,托王宝琴照看。
等到收到刘桐要被关进中官胡同的消息后,她就带着儿子,去了中官胡同。至于段柔南,她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了。
常润之顿时看向魏紫,讶异道:“她人呢?回来了吗?”
“那倒没有。”魏紫撇了撇嘴:“段姨娘胆小怕事,您又不是不知道。您提了她做侍妾之后,她就一个人龟缩在闲落院里,倒也清闲。如今想必在王宝琴那儿,日子过得也舒坦,只是到底您是主母,她总要来问一番的。”
常润之点点头,想了想道:“府里的人手还够吗?还够的话,派几个人去把闲落院洒扫一下,等院子收拾妥当了,就去把段姨娘接回来吧。”
魏紫颔首,又笑道:“对了姑娘,这两年多,西行社的戏目仍在演,商队那边儿也没有停,所以这两三年下来,进项上倒是挺可观的。”
常润之更讶异了:“不是说姚家受了牵连,姚澄西被下了大狱,西行社也被查封了吗?”
“那都是殿下刚出事的时候发生的事,姚家虽然受了点儿挫,但没事儿,姚先生被关了几天就给放出来了。至于西行社,换了个名儿,继续演戏目,上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对啊……”常润之疑惑道:“是陛下让放的人?”
“嗯。”魏紫道:“若不是陛下下旨,应该不能放人吧?”
常润之想想也是,但这般做,好像又有些儿戏。
除非……陛下本就只是要借个由头把阿桐给关起来?否则姚家不会那么轻易就从几近的灭门之祸里逃出来。
该说陛下儿戏,还是说陛下宅心仁厚呢?常润之无奈地摇头。
段柔南胖了一圈,见着常润之时笑眯眯的,还向常润之道谢,并恭喜他又添一麟儿。
王宝琴也跟着来给常润之请安,眼角眉梢里带了点儿女强人的凌厉与果决。
毕竟打理的是她的嫁妆铺子,常润之关切地询问了铺子的收益情况和王宝琴的生活情况,得了个一切皆好的回答。
一切皆好便好,至于有关岑王的事儿,她也不用再提了。
忙活了十来天,九皇子府总算是有了点儿从前的模样。仆人回来了大半,大家对未来的生活都更有期待。
秋霖和沉香这两个贴身丫鬟也回到了常润之身边,只不过沉香许了人家,不久就要出嫁,回府来是来请罪的。常润之自然不会因为这个责怪她,还送了一副添妆给她,算是涨了她的脸面。
于是只剩下秋霖一个留在常润之身边伺候。
自己动手的日子过得久了,重回之前的锦衣玉食,常润之还有些不适应。
秋霖说她身边该再提一个大丫鬟起来,常润之也道不急。
对生活的变化感触最深的,还是两个儿子,尤其是刘景陵。
他发现换了一个家,家里的人见着他都笑眯眯的,他调皮捣蛋,大家伙儿都让着他,由着他。
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刘景陵胆子也越发大了,哪儿都敢钻,哪儿都想去,常润之教训了他几回他也不改,真是让人头疼。
这日刘景陵又到处跑,把跟着他伺候的人给耍得团团转,常润之让人把他捉到自己跟前来,打他的小手心,一边打一边道:“叫你不听话,等爹爹回来不陪你玩儿,不给你飞高高了。”
刘景陵撇撇嘴:“我能飞高高。”
“那娘下令,不许人给你飞高高。”常润之眉眼一瞪,对后面的奴仆说道:“听到了没有?”
“是,殿下。”大家齐声应道。
常润之捏了捏刘景陵的小鼻子:“这儿还是娘说了算,知道吗?”
刘景陵便嘟起了小嘴巴。
正当这时,有个小丫鬟匆匆来禀报道:“皇子妃,宫里来人了,说是贵妃娘娘口谕,让皇子妃带着两位小公子进宫去。”
常润之愣了下,忙起身道:“好好招呼宫里来的人,再给两位小公子换身衣裳,伺候的人都精细着些。秋霖,我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