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地板也是有生命的,她是那些曾经美丽的、招摇于风中的树木的精魂”——圣象地板的前世是那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在铺着圣象地板的房间,在昨夜的梦里,“我梦见了大象”。
制造第一个传奇(12)
这世界如许冰冷寂寞,所以生命之间需要彼此更靠近些。
孤独寂寞的时候相互靠近些。
在我复出的这几个月里,欣慰地看到圣象的机体逐渐恢复健康,我们连续五个月创造历史同期最高,从货物积压到今天的供不应求。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的行业领导者,我们的肌体里也喻含着一些脆弱性:夹在中间,为挑战者提供攻击的目标;作为现行产业技术的先行者对市场新变化的迟钝等等,所以我回到集团以后,推动全方位的“二次创业”。
为何拼搏?
只有头羊能看全风景,而高处寒冷,拥有自由就承受孤独。
日本哲学家福泽谕吉的话一直为日本最杰出的企业家所推崇,他说;“思想之深远如同哲学家,心术之高尚正直如元禄武士,加上有小俗吏之才,再加上有土农民的身体,才可以成为实业社会的大人”。
新的资本主义精神中有大量伦理和利他动机,而这也是圣象品牌中的亲和力所在,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我们推出了圣象爱心锁扣和钻石双耐磨层,事实证明创新意识和竞争优势确实立足于企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这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造辉煌,成为辉煌的一部分,我们跟圣象一同成长。
你们创造了圣象品牌传奇。
在座各位,你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在我们企业回到健康轨道的同时,我感到有必要再一次“为近而远”。好的企业家知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固执地掌握权力在中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里已经成为企业家自我成长的致命障碍。
在开放社会里,有着无穷的可能性,生命如此多姿多彩,并非只有一个活法。而一个有追求的企业家应该像哲学家一样,能从寻找规律中得到无穷乐趣。开放社会里没有一种关系是固定的。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算是我和圣象的一个总结吧。
真想让时间凝固,看那山高水长!
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厮混了生命的最好岁月。
永远到底有多远,常常就是一瞬间!
把那漫长的岁月,缩成小小的片段,未来的日子,记忆就是今天!
在这样的时刻,我再一次想起我们一起创办圣象的许多往事,我也不能忘记我们的员工和我们一起做出的努力,正是有了这样灵活的富有亲和力的企业氛围,我感到了实施创造的愉悦。
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品牌,现在我将要把它留给你们,我相信在若干年后我仍然可以为你们和我们的造物感到骄傲。
四年前也在南海之西,不过而今许多人天各一方。
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经常说:善的思想,善的心灵会有天地相助,现在的我们要立足于过去的历史之上,未来要靠我们现在的作为来决定。
我希望圣象企业行善之基础,得天地之助。
以此共勉,诸君保重。
祝福大家,未来无限美好!
那沧浪之水,生生不息。愿圣象人,健康快乐!
彭鸿斌
2002年8月18日
演讲结束后,许多圣象员工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彭鸿斌演讲结束的那一刻,台下的员工和经销商们惊呆了,尽管之前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可此时,他们仍然不愿相信彭鸿斌真的要离开圣象了。伤感的情绪笼罩了整个会场,好多人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一些在惨烈的市场风雨中都未有过惧意的经销商,此时也泪流满面。
傍晚,海边聚集了很多人,不顾波浪汹涌,大家抱成一团,在海边大声地喊着,也许那正是一种内心宣泄。
终于,彭鸿斌离开了圣象。所有人都面对了这个现实。
曾经,他们一直以为,彭鸿斌就是圣象,圣象就是彭鸿斌,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挑战再次从零开始(1)
2005年,彭鸿斌复出地板业,成为地板行业的年度大事。圣象与彭鸿斌的关系,就成了敏感而微妙的话题。
■ 在人们的戏剧化的思维定式中,归来者有时意味着复仇者。基督山伯爵的归来,牛氓的归来,或者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列夫的归来,无疑都是这样的一种演绎……
离开圣象后,彭鸿斌从地板行业“人间蒸发”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风流。
在近20年的中国经济大潮中,在这片热土上,不乏显赫一时的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但这话得分开来理解。
当时代的风潮涌动时,总有一批人因风云而际会,乘时运而腾龙。但当时代的风潮改变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也随着潮流的
退去而消失。
时势造英雄,来也容易,去也容易。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在风潮到来时,捕捉到白驹过隙的瞬间机会。挺立在时代的风尖浪口,当环境的风云发生改变时,他们又总能因势利导,逆水行船,甚至通过个人的作为,悄悄改变着周围的风向,使社会的局部或者行业的方向发生着悄悄的改变。但其中的付出与承担又让人无法想象。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英雄造时势,难,心也艰难,身也艰难。
什么是英雄?古人说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但在笔者看来,那些肯为自己心中梦想承受身心双重艰难的人都是英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甘心际遇和命运的安排,用内心的热情超越平凡的生命。
有的人遇到一次失败,就终生不能走出这个阴影。
有的人经历一次起伏,就匍伏谷底无力再登攀。
其实,并不是客观条件真的不允许,有时只是心态与意志的问题。
彭鸿斌有句口头禅:一个人面对太阳时,他的眼前一片光亮,背对太阳时,看到的只是阴影。
2005年,彭鸿斌复出地板业,成为地板行业的年度大事。圣象与彭鸿斌的关系,就成了敏感而微妙的话题。
在人们的戏剧化的思维定式中,归来者有时意味着复仇者。基督山伯爵的归来,牛氓的归来,或者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列夫的归来,无疑都是这样的一种演绎。
但企业家显然不能做此推论。因为无论人去或人留,那个品牌已经成为他过去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人愿意毁灭自己的过去。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在离开苹果时,将所有股票如数变卖,象征性地保留了一美元。彭鸿斌连一美元的圣象股票也没保留,全部卖掉了。
可想当时,斯人心中是如何的不平。
但当苹果需要乔布斯时,他依旧不俟驾而行。把自己全部的身心,又投入到苹果的事业中。
甚至,就比如牛根生,离开伊利时,也遇到巨大的不公。
但当他与伊利在市场上针锋相对时,他会努力超越伊利,但绝不会有过毁灭伊利的想法。
这似乎是脱离母体的创业者的一个共同规律:在竞争中共生,超越自己从前那个卓越的母体。
彭鸿斌是圣象的创始人,但他又何尝不是那个母体中的一分子?
他离开的时候,也一定不是心平气和。甚至这种不平,有时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不会是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
甚至我们会说,如果有一天圣象真的倒霉了,遇到巨大的困境和难处,那时最惦念这个品牌的人会是谁?
也许会有几个人,但其中一个人,一定是彭鸿斌。
而2006年E0商标大战中,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圣象骑虎难下时,彭鸿斌和翁少斌沟通后,又主动选择了庭外和解,率先从法院撤回了诉讼。
竞争与共生,对手和同仁,这在商场上是永远微妙而客观的对立存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圣象不是峰。对于彭鸿斌这样一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他试图超越的似乎也只有从前的那个自己。
。。
挑战再次从零开始(2)
在许多个场合,彭鸿斌多次引用阿尔里斯的话:从长远看,任何市场都终将成为两匹马的竞争。
可乐业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竞争,胶卷业是柯达与富士在竞争,运动鞋是耐克与阿迪达斯,日用品是宝洁和联合利华,快餐业是麦当劳和肯德基。
地板业,如果合乎规律的发展,也会从现在的混乱局面,过渡到多头垄断,再过渡到两强并立。
福兮祸兮,一个事情,有时确实需要辨证的眼光。好的事情,总隐含着不利的一面。看似不好的事情,背后往往有好的因素。
当彭鸿斌的一个耐克梦,变成行业的两巨头的品牌梦时,离开圣象还能算是一件坏事吗?
雷尼尔效应
一个人,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赚钱。这个答案好象是对的,但似乎又不完整。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雷尼尔效应: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教授工资比其他学校低20%,但教师流动率很小,许多人在这里一呆就几十年。校方很奇怪,做了一个调查。后来发现,这些教授们愿意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仅仅是因为在校园里有个叫雷尼尔的湖,可以让人随时感觉到湖光山色。
这个效应说明,人们并非只为钱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也追逐过程中的美好。
在彭鸿斌开始莱茵阳光前,一次老部下徐鹏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中彭鸿斌问及他的近况,徐鹏表现的有些落寞。
说尽管赚的钱多,但却没有从前那种兴奋和激动的感觉。彭总,你再干一回吧,大家跟着你。
彭鸿斌说,你现在不是过得很稳定嘛,何必再冒什么风险?
徐鹏说:弟兄们心甘情愿。
后来,徐鹏又联系了几位老圣象人给彭鸿斌打电话,希望彭总能尽早出山。
这给彭鸿斌很大的动力。
在彭鸿斌复出之际,有人认为他未必能在短期内有所作为。当年做圣象,彭鸿斌面对的是一个空白市场,自己先开始跑,考虑的问题是不被别人赶上。
现在地板业有几千个选手,你争我抢,彭鸿斌要考虑的是如何赶上别人,这个并不容易。在几年的市场发展中,除了出现大量的新生品牌,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同行,发展得非常成熟。
不要说超越圣象,就是短期超越其他同行也是一个问题。彭鸿斌凭什么?
彭鸿斌找到了叶茂中,此时的叶茂中已经是广告业首屈一指的红牌,不再是当初那个为生意奔波的广告经理。
叶茂中见到彭鸿斌时说:策划,我对外收500万,对你彭鸿斌,一个子儿不要。
那些信得过彭鸿斌的人,纷纷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基础,加盟到莱茵阳光的旗下,在这个过程里有许多事情颇让人动容。
一位代理商到彭鸿斌的办公室时带着血书。还有一位代理商,家在东北,因为东北的代理权已经签定,他只能做山西的代理商,于是千里迢迢,扎根到了山西。
后来彭鸿斌对人说,我就想自己一定要做好,如果做不好,对不起这班兄弟。
这一日子让所有经历过的人难以忘怀,所以当后来成为柯诺木业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杨志明回忆起这段日子,一切依然历历在目,而从那个时候直到现在都参与了这个过程的杨志明也是这其中最有发言权的一个:
杨志明眼中的彭鸿斌
五年前,我在圣象,与彭总有一段共事的时间。
尽管不算太长,但在那段日子里,彭鸿斌的一言一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内心情感里,他不仅是一位好上司,也是一个好老师,好兄长。
我比彭鸿斌早一步离开圣象,但我一直在关注圣象,关注彭鸿斌的一举一动。他出走圣象时,我也为他深深地感到惋惜。黄鹤一去,白云千载空悠悠。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生活中种种的巧遇,
是生命的错综演绎,
有缘的人生是精彩的。
挑战再次从零开始(3)
但是,像诗里写的一样,我和彭鸿斌之间,仿佛真有那么一种叫做缘份的东西。在彭鸿斌隐身的日子里,我就曾经很荣幸地与他邂逅。
那是2003年夏季的一天,在重庆的杨馨饭店,我正在和一位朋友坐在大堂吧内聊天,一个人从我们身边走过。我无意中望向他的背影。这个背影看起来很熟悉,似曾相识。那人的步速很快,虎虎生风,极具震撼力,这样的行走方式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一个人——彭鸿斌,记忆中,这是他标志性的行走方式。
真的是他吗?
我不假思索地跟了出去,追到门外,那人已经打开车门,我追过去看他的正面,果然是彭鸿斌。我感到惊奇又兴奋。同时,他也认出了我。没想到经过了五年,我们竟在这里相遇,两个人都很惊喜,同时又有些感慨。可是由于当时各自有朋友在等候,所以只是寒暄了几句,并互留了电话号码,便各自离去。
这一别,又是两年多。
生活安排给我们的林林总总常充满了不可知,却又杂陈了那么多的机缘巧合。“重庆”,对于我们这两个四川人来说,也许就是一种机缘。
2005年4月,我再一次见到了彭鸿斌,是在北京的重庆饭店。
当时,彭鸿斌已经与柯诺木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再一次复出,他非常需要旁边有人来辅助,他向几个人打听了我的情况之后,约我在北京重庆饭店一叙。
当时我正在沈阳的一家公司做顾问,接到彭的电话,马上动身,从沈阳来到了北京。
“嗨,志明!”在重庆饭店的大厅里,彭鸿斌远远地冲我招手,很自然,很亲切,像老朋友一样。
“你总算回来了!”这是我再见彭鸿斌的第一句话。
在彭鸿斌离开行业的这几年,地板业沉寂了许多,用一些人的话说,“没有彭鸿斌,这个圈子就不那么好玩了。”有时,对手的较量也是会给人动力的,毕竟市场的竞争是智慧者和勇敢者的游戏,没有了较量让人提不起精神,也失去了创造力。所以,彭鸿斌的回归无论让朋友还是对手都感到了兴奋。
接着,我们在一起分析了当前地板业的现状,分别谈了对行业的判断。我吃惊地发现,虽然彭鸿斌离开了行业这么长时间,但他仍然对行业的发展了如指掌,仍然极具战略眼光,仍然能够高瞻远瞩地预见行业的走势。恰如克林顿在他的自传里所说:“我给人们感觉就在原地站着我也是在跑。”
“志明,过来和我一起干吧,你可以开个条件,说实话,现在我还没权利许诺给你什么,但无论如何不会亏待你的。”彭鸿斌以他一贯的直率突然向我发出了邀请。
尽管事先已经猜到这次会面的用意,但我还是有点措手不及,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给我三天的时间考虑吧。”
这次与彭鸿斌谈话时感觉他比以前少了些年少的轻狂和锋芒,却显得更加稳重,更加睿智了。经过一次情感的折磨,经过三年时间的思考和沉淀,彭鸿斌已经平静下来,而这平静之中,却仿佛蓄积了无穷的力量。
如果借用孙子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来评述一个优秀的经理人,所谓“智”就是指智慧,一位优秀的经理人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而知识是智慧的源泉。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