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想让栓子做个车前卒。
一直从审讯室出来,警察都是懵的,这简直是他见过最配合的嫌疑人了,一点侦讯手段都没用,只要问什么,嫌疑人就说什么。
警察也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张毛毛的父母,人家也明确表示愿意提供证据。
这下好了,所有的证据链都完善了。
猴子进去了,栓子也没跑了,锒铛入狱。
也是警察来拿人的时候,特地去李家给李梅梅送了面锦旗,李家人才知道这事儿,气的李婆子好几天没和她说话。
老太太才不管栓子造了什么孽,她就关心她家孩子有没有事儿!
你说,咋就这么大胆呢!
审判猴子那伙人的时候,全县的广播都通知了,说是这是一个犯罪团伙,犯了杀人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强迫□□罪,组织□□罪,好些个罪名。
好家伙,法官敲响法槌,宣判猴子死刑立即执行的时候,围观的群众都乐疯了,一个中年妇女眼含泪花,跪下来就冲着法官磕头,直喊青天大老爷。
原来她就是猴子的亲姐姐,两姐弟本来就只是一个爸生的,不是一个妈生的,自小感情就不好,侯爸怜惜闺女小小年纪没了亲妈,再加上后妻生的又是个儿子,难免偏疼闺女几分,都说后妈难当,后妻为了当好这个后妈,对丈夫前妻生的闺女竟然比对自己儿子还好。
死的时候,家里的老物件儿,钱票竟然是留给闺女的多,猴子从那时候就对家人存了不满,待到他踏上违法之路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拿他亲姐家的闺女开刀。
一半强迫一半利诱的把人卖到了广省□□,他姐不知道是他干的,为了找闺女眼泪都流干了。
去年的时候,闺女回来了,穿得妖妖娆娆的,一问,竟然是亲舅舅把她给卖了,猴子姐姐姐夫哭天抹泪,要来报警,却被女儿拦了,说什么她舅才是她的大恩人,让她过上了吃香喝辣的好日子,要是敢去报警她就吊死在家里。
说的这是什么屁话,猴子姐姐姐夫老实正派了一辈子,差点没被自个儿亲姑娘说的话给臊死。
两口子还没想到个办法把走上歧路的闺女引回到正路上,她就又张罗盖房又张罗给亲戚家的孩子找工作的。
亲戚们又不是没有脑子,失踪了几年的女娃回来,又打扮成那个样子,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是干正经工作的,哪会让自家孩子跟着她去打工。
亲戚家的孩子是没指望了,这姑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亲妹妹的身上,连哄带骗的,把一个才十五岁不到的小姑娘骗去给一个五十多岁的台商当了二奶。
猴子这人蔫坏,还故意把这消息传回了家乡,传到他姐姐姐夫的耳朵里,这两口子一共两个闺女,大的是做了小'姐,小的做了人家的二奶。
两口子在村里的名声一下尴尬起来了,猴子姐夫受不了,在他大闺女使钱盖好的新房里喝农药自杀了。
“感谢青天大老爷,把这个畜生千刀万剐,我男人死的冤枉啊!……”
何止是她男人,前天两个闺女前后脚回了家,大的那个后背密密麻麻的青紫疙瘩,显然是得了脏病,小的那个,脸盘比出门前胖了些,一脱衣服,身上没有一个好地儿,伤疤摞着伤疤。
这会儿,要是能冲上去咬这个害了她全家的罪魁祸首一口,恐怕她就冲上去了。
一家人就这么被一个畜生给毁了。害人害己。
知道的人,除了叹息一声,什么也做不了。
李梅梅也帮不了这家人多少,只能通过警察局的手,捐赠了一千块钱给她们,也许是杯水车薪,但是只要解决了眼下的困境,将来或许还有坦途。
死刑判了下来,只待最高院审核的时候,猴子却被人发现,死在了监狱里。
长原这种小地方没有羁押重刑犯的经验,猴子连同他几个最得力的帮手,一块迁到了最近的槐农监狱,里头关押的都是穷凶极恶的犯人。
猴子那么个长相,尤似好女,监狱里的人都快憋疯了,不管好不好这一口的,都发疯似的沾上了他的身子。
竟然是被人活活轮死的,死状很凄惨,死相很不体面。
不知道他咽气的那一刻,有没有想到被他们一伙人强迫过的张毛毛,有没有想过被他害死的那些人。
想没想的,都不重要了。痛苦留给活人,张毛毛一辈子都忘不了的阴影,猴子姐姐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丈夫的死和闺女的堕落,还有那么多正在被解救的妇女。
死了一个死刑犯,也不是啥大事儿,严打的时候,哪一天不死几个犯人。
但是,这监狱里接连发生怪事,猴子那伙人,只要强'过妇女的,无一例外,都在监舍里被人爆菊了,狱警严防死守也没阻拦住。
连警察都嘀咕,人呐!不能做恶,你看,报应是不是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后天见。
各位小可爱,平日里一定要时刻保持一定的警惕心,不要给“猴子”这样的坏人可乘之机哦。
第123章 结婚
日子就这样快快慢慢地过着; 转眼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 李家的房子已经全部装修妥当; 只待里头的味儿散干净; 一家人就能入住。
找城里的建筑队建房; 自然比在村里找人建房的成本多,但这房子建好了,却再没有人说不值当的话了。
四四方方的院子; 坐北朝南的是三间正房,挨着墙的东面是两间堂屋,红砖的面儿; 青色的瓦; 透明的玻璃,李梅梅本想用瓷砖铺一遍地,却被李老头拦了,只用水泥抹得平平整整。
墙面雪白,一尘不染,屋顶也不再是用报纸糊的了,而是带着细小花纹雪白吊顶,这个条件,李婆子和李老头就很满意了。
家具什么的; 都是李保国的家具厂自己出的,自家用的东西,当然是怎么好怎么来; 清一水的好料子和繁复的样式,就连一把藤椅也要和别家的不一样。
到了温居的这一天,亲戚们都上门来了,家里的喜事频繁,李保国也不好意思收礼,谁送礼都不收,只说亲戚们一起热热闹闹用饭,闭口不提礼金的事儿。
倒是有几家要娶媳妇嫁闺女的大叔大婶,瞧上了李家的家具,跑去向他下单子了。
新厨房够大,也不用在外头搭灶,今儿来凑热闹的人不少,但是留下来正经吃饭的,也就几十人而已,厨房里几个妇女忙的热火朝天,李梅梅陪着她几个舅妈在屋里坐着,眼下,她也成了个香饽饽。
赵卫红趴在厨房的窗户上,影影绰绰的能瞄见这边的动静,她故意的喊了一嗓子,“小妮儿,你来帮妈剁点五花肉,妈要弄点丸子……”
一旁生火的姚茜华头也不抬,赶忙追了一句,“我来剁,这里头热的很,小姑娘哪能受的了。”
另外几个帮忙的也都附和。
赵卫红却摇头笑,“叫都叫了,没事,你们忙自己的!”
李梅梅能从几个舅妈手里脱身,自然是求之不得,连忙应了她妈,三步并作两步跑进了厨房。
太热情了,吃不消啊!
等到把客人都送走,屋里屋外收拾妥当,赵卫红才拉住闺女,问道:“你舅妈她们都和你说啥了?”
李梅梅就道:“没说啥,就是聊了聊家常,讲了讲孩子。”
赵卫红白她一眼:“我能不知道她们想干啥,我当姑娘的时候,你大舅妈二舅妈一撅屁股,我就知道她们要屙什么样的屎,她们是不是想让你带慧慧,囡囡她们去城里打工?”
李梅梅笑眯眯的,竖起大拇指,“妈你可真聪明。”
“你答应了?”
她点头,要是不答应,妈回娘家免不了被几个舅妈念叨。外婆年纪大了,腿脚还不好,虽然有她这些年送去的灵泉水还有各种补品养着,但是人瞅着还是不大精神,老人家脾气拧,又不想跟着闺女过,还指望着儿媳妇照顾呢。
就冲着这些,她也不可能拂了舅妈们的脸面,更何况,她们只是说,两个表妹要去首都打工,让自己照看照看,不要让她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人给骗了。
都是亲戚,就说舅妈们不说,她就能不管了?
赵卫红不说话了,“行……”
婚期定在十二月初,刚好年底,粮食丰收,家里也无甚大事,赵卫红把鸡鸭鹅托付给姚茜华,与一家人一起去了首都。
赵卫红的两个嫂子倒是想把女儿一起送来,但是李梅梅笑着距了,这次回首都,事情杂多,带着两个表妹,还真不知道怎么安排,等过了这个年,正好是招工的热潮,到时候,给她们找活儿干也便利。
李婆子与李老头虽然是第二次来了,但还是被这里的变化惊的瞪大眼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就连街上的色彩也比几年前多了不少,时髦的男人女人,梳着大背头,烫着卷发,穿着喇叭裤,游走在首都的大街小巷。
来接人的除了沈立轩,还有李四妮。
他们一人开了一辆车,人多也坐的下。
李婆子和李老头自然是上了四妮的车,赵卫红也是,另外三个人,李梅梅,李家栋则上了沈立轩的车。
李婆子爱不释手的摸着车门,随口问道,“四妮,这车是你借人家的?”
四妮得意洋洋,“才不是,这车是我买的。”
李婆子和李老头顿时捂住胸口,一脸吃惊的样子。
李四妮更得意了,“这算啥,我们厂子有好几辆跑货的卡车,小妮儿名下好几套房子,还有一辆比我这俩还贵的车,我看你们这次回来了,就别回去了……”
赵卫红打断她,一脸震惊,“乖乖,这得多少钱呐?”
镇里最有钱的一家人,要属豆腐张家,有些人家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时候,这两口子就一人一辆摩托车了,一辆红的,一辆黑的,整日擦拭得锃光瓦亮,放在家门口,来来往往的客人,谁不多看两眼。
这又是车又是房的,这得多少钱呐!
“不贵,这车也就七八万!”
“……”
等到了地方的时候,赵卫红他们还没从七八万的余韵里出来。
等看到了四合院的大门,赵卫红更是腿软脚软了,李婆子活的年岁长,也是目瞪口呆,“这比地主家的门还威风哩!”
李老头打过仗,见识更多,表现得比她们淡然,率先走了进去。
这是几进的宅子,占地很大,雕梁画栋,美不胜收,李四妮兴奋的打头,一边走还一边介绍这宅子的来历,她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赵卫红也听不懂,就听懂了一样,这里以前是王爷住的地方。
“……”
这地方是很大,但是因为人少,多余的房间都被封着,只把主院拾掇出来住人,眼下虽是十二月,已入初冬,内室烧着地龙,温暖如春。
沈立轩开着车,先去了菜场,七零八落的买了一大堆菜,四妮一拨人到了半个小时之后,他们才回了主院。
李梅梅原本也请了个保姆在家里,叫王嫂,但是这几日王嫂小孙子满月,她告假回家去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了,李婆子和李老头精神疲乏,早早回屋休息去了,赵卫红两口子倒是兴致盎然,拉着四妮逛园子去了,顺手把李家栋也拉去了。
屋里头,一时间只剩下李梅梅和沈立轩两个人。
莫说冬日里这园子没有什么看头,嶙峋的怪石,各色花儿,因着花匠的奇巧心思,倒更添了几分活趣儿。
沈立轩比几月前更瘦了些,他身子骨不好,这些年虽然靠着汤药调养了过来,仍然不比常人。
岳父岳母刻意制造的机会,不好好抓紧,那就白费了他们的苦心了。
室内一片火热,两个人儿依偎在一起。
沈立轩轻轻地贴到李梅梅的耳边,“梅梅,我好想你。”
李梅梅还来不及动容,紧贴臀部上方坚硬的异样就让她的脸色黑了下来。
偏偏沈立轩丝毫不以为意,贴的更紧了,想想半个月后,她就是自己的人了,心里火热一片,身体自然而然的就表现出来了。
“快松手,一会被人看到了怎么办?”
“怎么会?”忍不住探头给了林小乖一个深吻。一吻下去便一发不可收拾,李梅梅开始还有所抗拒,后来也沉浸在这唇舌的律动中不可自拔,与他一起沉沦在湿润的深海里。
婚期安排在十五天后,沈立轩工作很忙,两家人一起在首都饭店吃了顿饭后,他又匆匆回了大江县。
到了结婚前两天,他才风尘仆仆的赶回来。
沈家身居高位,虽然沈兴良夫妻说着一切从简,但是这婚礼也简单不到哪儿去,就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老人家也派秘书送了礼物。
席间除了李家来的这些人,还有李梅梅的大学室友,阎杜衡和倪明兰,剩下的都是沈家的客人,因着李佐国的职位不低,虽然有些人拎不清的人不忿沈家娶了个乡下媳妇,但却丝毫不敢在面上表露出来。
沈家的蒸蒸日上,有心人自然看在眼里,对于这唯一一个还未结婚的香饽饽,实在是炙手可热,沈立轩刚毕业时,就有沈国忠的老战友带着孙女上门,旁敲侧击的想让两个孩子相处相处。
沈国忠不懂婉拒,自然是直说孙子有了女朋友,闹的那个老战友连带他的孙女脸上都很无光,今儿这样的场合,那老战友也带着孙女来了,坐在角落的位置上,表情郁郁。
说是老战友,其实也就是这么个叫法,沈国忠戎马几十年,战友多的数不清,亲近的却没有几个,不然沈家不至于给人安排在那么个座位上。
这边新人热热闹闹的敬茶,沈国忠穿着大红唐装,看着新鲜出炉的孙媳妇给他敬茶,胡子一翘一翘的,显得有些滑稽。
“臭小子,丫头,以后好好过日子!”
李梅梅大大方方叫了声爷爷,沈国忠更乐呵了,“去,让客人们都见见,我沈家的孙媳妇,他们可不能不认识。”
瞧瞧这话说的,沈国忠那个不甚亲近的老战友气了个仰倒,就不知道乡下来的孙媳妇有什么好骄傲的,难不成他钱国光的亲孙女还比不上一个乡下女人。
等着看,他非把这口恶气出了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 感冒了,难受。
昨天没更,对不起大家了,老样子,还是后天更。
天凉了,注意保暖鸭。
第124章 家
婚礼结束后,赵卫红和李保国只在首都呆了三四天; 就买了回乡的火车票; 家具厂才刚刚步入正轨; 他们放心不下; 李家栋自然也跟着回去了,他还没放寒假哩。
倒是李婆子喜欢上了这大宅子,愿意留下来多住些日子,李老头没办法; 再加上李梅梅和李四妮相劝,也陪着老伴儿留在首都了。
这年代可还不兴什么蜜月期,几乎是婚宴一结束,大江那边就打电话来催着沈立轩回去工作了。
好容易拉到了一批赞助,给县里修路; 人家那边的代表指名要见沈副县长哩。
两口子连洞房花烛夜都没有; 就苦哈哈的分开了。
李梅梅作为新媳妇; 陪着沈国忠还有姨婆在老宅住着,白天就出去厂子里上班,晚上就回来给家里人做做饭,不紧不慢的过了半个月,家里人也开始催促她去往大江县去。
吴桂英就道,“两口子是得住在一起; 距离远了容易产生问题,你和立轩都是好孩子,妈相信你们能把日子过好; 过年的时候,你们再回来,争取在过年前就传来喜讯。”
李梅梅脸不红气不喘的应了,行,她和沈立轩这夫妻可还有名无实哩,生孩子啥的,还早着哩。
就这样,她把从家里带来的腊肉香鸡,还有各色山货塞满了后车厢,自个儿开着车去了大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