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没有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
格雷厄姆创业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接替岳父成为《华盛顿邮报》的
发行人时,只有31岁,正是一个抱负远大的年轻人踌躇满志的时候。为了发
展壮大该报,他朝思暮想地想并掉同自己报纸对立的晨报——《时代先驱论
坛报》。他自负地认为,两家报纸都继续生存下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兼并失败了。《时代先驱论坛报》被另一位叫麦考米克的人兼并走了。这次失败对他的打击不小。再坚强的人,在灾难突然来临的时候,内心都会不平静。他陷入极为抑郁的情绪,“断绝了同朋友的往来,不睡觉,整夜地读书。。“格雷厄姆会完了吗?不会的!他的理想和做事的理念在支撑着他。他的自我封闭无非是静心反思罢了。当格雷厄姆看报界巨头生平的书时,他说,那些巨头们都是27、28和 30出头的时候成名的。“我才30出头,我会成功的。”自此,他从低沉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又恢复了原来的活力,“比以前更一心一意地想要吞并其他报纸。“格雷厄姆最终取得了成功。第一次没兼并成的《时代先驱论坛报》最后归在了他的门下。不久,他又买下了《新闻周刊》,并把这份原来很不起眼的报纸办得名声大振。商场上竞争激烈,波诡云谲,顺利的时候或许会一日千里,不顺利的时候或许会阻梗难进。一个企业经理,能驾顺风、顺水船,也应会驾驭顶风、逆水船。面对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一个成熟的企业主管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要看清现实,正视困难。对于阻碍企业发展的内外、主客观因素应明白于心。这样做是为以后的清障打基础。再次,要坚定信念,抱有必生的勇气。精神力量在许多时候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阴阳平衡一样,它盛我衰,我盛它衰。战略上藐视困难,困难就有被克服的可能性;若临困难而畏惧,那么困难就永远不会被克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一个接一个地来,最终会把企业推向破产倒闭的深谷。其次,要有克服困难的妙法。光有精神是不够的,困难的最终克服还需要实施具体的方法。这个时候,就要“对症下药”,针对什么问题,使用什么解决办法。最后,要讲个时机。市场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几乎是不以一时一地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可以马上解决,有的还须条件成熟时再去解决,有的甚至要创造一些条件,做些必要的铺垫,才能得到最终解决。综上所言,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主管,最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难吓倒。精神一跨,什么都完了。挫折未必都是坏事,“否极泰来”,机遇或许会在困境之后垂青于我们。塞翁失马,焉知祸福?鼓足信心吧! 哈佛商规43永远保持热情。热情地投入工作,全身心地经营、管理企业。把工作看作是自己的荣誉、自己的生命,如此以来,你就会有非同一般的激情和冲动。俄亥俄州的奈尔斯座落着美国钢铁和国民蒸馏器公司的RMI子公司,生产多种钛制品。多年来,公司的工作效率低,生产率和利润率也上不去。
自从大吉姆·丹尼尔到这里担任总经理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大吉姆没有什么特殊的管理办法,他只是在工厂里到处贴上这样的标语: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给他。”
“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
这些标语下面都签有名字:“大吉姆”。
公司还有一个特殊的厂徽:一张笑脸。在办公用品上,在工厂的
大门上,在厂内的板牌上,甚至在工人的安全帽上都绘有这张笑脸。
这就是美国人称作为“俄亥俄的笑容。”《华尔街日报》称之为“纯
威士忌酒—柔情的口号、感情的交流和充满微笑的混合物。“
大吉姆自己也总是满面春风。他向人们征询意见,喊着工人的名
字打招呼,全厂2000名工人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来。他还把工会主
席叫到会议上,让他知道工厂要干什么。
结果,只用了3年时间,工厂没有增加1分钱投资,生产率却惊
人地提高了近8%。
热情是一种积极的意识状态,能够鼓舞、激励一个人对工作采取主动的
态度。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感染性,和它有过接触的人也将受到影响。
把热情和工作混合在一起,那么,你的工作将不会显得很辛苦或单调。
热情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充满精力,使你只须在不到平常睡眠时间一半的情况
下,就能在一定时间内从事平常二倍或三倍的工作量,而且不会觉得疲倦。
格雷厄姆是那种热情洋溢的人。“只要他走进一个房间,他就能左右一
切。“这一点与其说是他从哈佛学得,倒不如说是他的本性。他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他把这种本性上的热情运用到工作中去了。
本来他是心仪政治的,想在政治的权坛上运用自己的才智,但岳父的建
议使他把热情转向了《华盛顿邮报》,转向了报业这一陌生的领域。
他没有消极地观望和等待,而是一头扎了进去,在报业之海洋中遨游。
不久,他就雄心勃勃地想兼并《时代先驱论坛报》。尽管这次兼并失败给他
以很大的打击,但6个月后,他又重整旗鼓,精神焕发地投入进去,为购买
另一份更大的报刊《新闻周刊》而奔波。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新闻周刊》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最终被收
买了过来。
格雷厄姆的热情始终伴着他的事业的进程。直到最后因精神上的障碍而
自杀。
我们不可想象,若一个人勉强地去做一件复杂的事,他能把此事做成什
么样子。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有才华的人,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工
作带给他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有人说过,热情是股伟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来补充你身体的精力,
并发展出一种坚强有力的个性。
有些人很幸运地天生即拥有热忱,而有些人却必须努力才能获得。
发展热情的过程十分简单。首先,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
欢的服务。
如果你因情况特殊,目前无法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那么,你也可以选
择另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将来从事你最喜欢的这项工作,当作
是你的“明确的目标”。热情的企业家乐观向上,认为生意场上充满了刺激和激情。他们投入的热情越多,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造纸公司的董事长大卫,在大学毕业时成绩优异,曾在造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一直升到会计主任的职务。由于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些汇、记帐等单调而琐碎的事情,他曾经为此向老板抱怨说:“这些单调的工作真烦人,我不想干了!“老板却不这么认为,他是个乐观型的企业家,就笑着劝导他说:“你如果能够将支出汇票,好好地分类整理,并牢记在心,就可了解我们整个公司现在所进行业务的来龙去脉。另外,金钱上的往来也能够了如指掌。“听了这番告诫,大卫的工作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觉得他负责的工作十分有意思。从此工作兴趣盎然,干劲倍增。这种乐观的工作精神对他日后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对“工作”有着不同的看法,便导致了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的人,他的工作态度必然是敬业的,热情必定是饱满的,并且也容易出成绩。把工作当作差使来做的人,他的态度必定是消极的、被动的,热情也无从谈起,也很难干出易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如果把企业的经理比作鱼,那么他的热情是可比成水,高开水的鱼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哈佛商规44相信在你的思路之外必定存在有另一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很多的,企业经理的决策,就是从众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选取最优的那一个。国沃尔弗林环球股份公司生产的“安静的小狗”牌猪皮便鞋在市场上很有信誉。据60年代末期市场调查资料表明,成年人中大约有 90%的人熟知这种便鞋。这家公司早期并不生产猪皮便鞋,后来由于猪皮来源丰富,经过染色加工后光泽美观,他们便准备改变这种猪皮便鞋。但是,这种新产品人们欢迎吗?这是必须弄清楚的。虽然他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做了可行性分析,但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有趣的市场预测新方法,把100双便鞋送给100位顾客试穿。经过8周的试穿以后,便通知顾客说:“公司准备收回鞋子,不过,顾客想留下也行,但每双必须付款5美元。“结果,大多数顾客都愿意留下。当然,公司并不是真的要收回那5美元的鞋款,目的是为了获得信息。这个信息已经向厂方表明,顾客是欢迎猪皮鞋的,而且愿意支付每双5美元者或者可能更高的价钱。由于这个成功的预测,猪皮便鞋投入了成批生产,很快占领了市场。厂主还给它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安静的小狗”牌。
按照正常的做法,要检验一下公司的某型新产品被顾客的接受程度,无非是搞个调查统计,再来个批量试卖。尽管也有厂家别出心裁搞过:“试用”, 但那商品可也真是一“试”不复返,被当作试验品无偿地消费了。美国这家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试穿,不仅检到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而且还探出了价格低线,检验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的。看来,正如哈佛商业所提倡的那样,在你的思路之外寻找另一条思路。在众多可执行方案中,选出最优化的那一个方案。这不是商人的狡诈,这是从商者必备的一种思维,做事品质。格雷厄姆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他为我们展示了很精彩的一招。那是1950年,华盛顿曾因为一个公共游泳池实行种族隔离而发生了严重的骚乱。在这个城市里,种族问题日益紧张,但当局似乎拿不出什么决心和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关注时事的《华盛顿邮报》派了一名年轻的记者去采访骚乱的事。他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然后,向报社发回了一个长篇报道。但是,等报纸印出来时,这位记者却发现,他的长篇报道被大大地压缩了,并被放在一个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版面角落里。他非常生气,甚至绝望,快要对《华盛顿邮报》失去信心。这时,格雷厄姆来到了这位记者身边。格雷厄姆向他露出了自己的计划,在报上发个声明。除非政府在今天夏天立即关闭所有的游泳池,然后在第二年以黑白人共同使用的方式重新开放,否则《华盛顿邮报》将发表消息,将事实真相和盘托出。可以说,格雷厄姆的做法和那家皮鞋厂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见路就走,而是选择一个更好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格雷厄姆此招妙在何处? 美国政府表面上是倡导、赞同种族平等的,发生在首都的种族事件可以说是自己的家丑。“家丑不可外扬”,能捂则捂。真让《华盛顿邮报》或哪个新闻媒体把此事捅了出去,当局肯定会处于被人民指责、被在野党攻击的尴尬境地。此时,它也肯定会为自己狡辩,把证明自己的清白放在第一位,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二位。当然,不管自己能不能下得来台,它一定会生方使《华盛顿邮报》这家使自己出丑的报纸下不来台。一家报纸算得了什么?政府在平时已赐给新闻媒体一把双刃剑,新闻媒体在举剑而舞时,它自己也极易被伤着。格雷厄姆看清了局势,他没有逞一夫之勇,正面攻击,而是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旁敲侧击,敲出老虎,把“杀手锏”握在手中,待机介入。当然,格雷厄姆作为一个报业主,半个人是商业,半个人是政客。在政治较量中必定会小心翼翼,尔虞我诈,藏山露水,无招不用。那么,商场中的商人是否也该具备一点儿这方面的技巧? 当今,世界一体化越来越快,东西、南北半球各个国度的商人有机会聚在一起,在预祝合作成功的美妙言辞下展开着一场又一场智谋的较量。商场不相信眼泪,更排斥天真幼稚。
1985年4月,美国“百事可乐”趁强敌“可口可乐”更换口味配方之机,
先后在纽约、香港等地大造“改方是正视现实,向‘百事’看齐”的舆论,
组织口味评论,声称喜欢“百事”的占57 %。
“ 百事可乐”为战胜敌手,可谓处心积虑,不惜采取一切非常的手段。当然,若论实力,“百事可乐”不如“可口可乐”,这场乘危之战以百事可乐的失败而告一段落。
第九章比尔·盖茨—金钱皇帝
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总裁,西方最富有的人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1995年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富豪之首,在计算机世界的搏击中,他聚集了 239亿美元巨额资产。但他拥有的不仅是资财,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迪生和福特。从一位技术人员成长为企业家,他体现的是数字化时代。个人档案比尔·盖茨,1956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郊外的华盛顿湖畔。13岁开始玩电脑,16岁就就设计出记录西雅图交通状况的电脑软件。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1975年,19岁的他毅然中途辍学离开哈佛,与另一位电脑奇才成立了名为“毫微软件”的电脑软件公司,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业历程。他领导并开创了个人电脑领域的新篇章。目前,他正在开始一场浩大的新工程,将微软公司的软件领域扩展到媒体与互联网络。在当今世界上,微软公司不能满足于桌面微机之一的地位。因为,现已起步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系统最终会使计算机工业的重心离开桌面。微软公司必须超越PC时代而走上信息高速公路。
——比尔·盖茨
1。少年时代表现不俗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评价盖茨:如果谁认识了盖茨,便知道世界上真有天才这么一回事。盖茨从小智商高,聪明,爱动脑筋。当同学们仍为某一习题紧皱眉头时,他已经出色地完成了那道题,并且开心地玩了一大会儿了。即使他们再努力,小盖茨的学习成绩仍远远地跑在他们的前头。
“尚在婴儿时,他就常常在摇篮里摇前摆后。”盖茨的父亲老盖茨回忆说,他现在是位退休律师,仍居住在西雅图郊外的华盛顿湖畔,盖茨就是在这出生并成长的。他的母亲并非等闲女流之辈。她是银行家的女儿,善于社交,是商界名流,曾在多家董事会兼职,包括华盛顿大学在内。她于1994年去世后,市政当局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家所在的大街。小盖茨后来的成功也许来自最初的对电脑的天才和领悟力。他什么时候开始对电脑发生兴趣,已经无人知晓了。盖茨准备就读中学时,一家人开始真正为他操起了心。因为此前的他读小学时,就表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举动与个性,这令父母很为他操心。比尔·盖茨读六年级时,父母决定,他应该接受课外辅导。他与母亲玛丽关系不和,两人常常吵得面红耳赤。母亲满怀热情,望子成龙自不必说,而且要求儿子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她喊儿子,要儿子从地下卧室出来用餐,但儿子却不作声息。
“你在干什么?”一次她通过对讲机责问,“你干什么呢?” “我在想问题!”他大声喊道。
“想问题?”
“对,妈妈,我正在想问题,”他嚷着说,“难道你就没想过问题吗?”
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学家。那是一个冷漠寡言的人,给了盖茨一叠书,有
弗洛伊德的论著要求他在课后阅读。盖茨确实学了不少的心理学理论。经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