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到六十年代做鳏夫-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你收下就收下,磨叽什么!”孟培刚唬脸,这小常,一点变通都不知道,现在是讲骨气的时候吗?家里除了上面奖励的房子,有什么,家徒四壁,连个做的椅子都没有,还想讲什么尊严,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们想想!

    “主任,四百多块钱,您让我怎么收?”常宁苦笑,别和他说借的话,以他现在的工资,家里的情况,根本没有还上的可能。

    “你这人,刚刚脑子还挺好的,转个身,就浆糊了吧,是,大部分钱是我拿出来的,那又怎样,第一,我现在有这个能力帮你,咋啦,你自尊接受不了,第二,现在我帮你,以后你帮我不就得了!”孟培刚瞪眼,再敢不答应试试。

    常宁哭笑不得,这是自尊的问题吗?

    “那主任,我收下,谢谢你!”常宁只能收下,以后其它方面帮不帮得上,常宁不敢说,但二十年后,经济上,他肯定能还回无数倍来,他也只能这样先找理由了。

    “这就对了嘛,你要是一个人,我才懒得管你,反正你现在房子也有了,管你有没有床睡,可你有孩子,你就得为孩子们多想想,难道你让孩子们跟着你睡地上,坐着砖头整起来的椅子吃饭?好啦,不说这些了,我们赶紧回去,叫上小邱,我们还得回去上班。”孟培刚大力拍了几下常宁的肩膀,小伙子,这才对,以后好好过日子。

    “主任,谢谢你!”常宁眨眼,深呼吸,有什么东西梗在他嗓子眼这里了,他需要缓缓,或者,他之前想错了,来到这里,得到的金手指不止山上的奇遇,还有总是遇到好心的人,姨妈,在乡下,赵二爷,王大娘,何叔,陈哥,彭哥,来到市里,短短几天,就已经有主任还有小邱,这些,都是闪着金光的大金手指!

    “行啦,赶紧走,我刚看了下,你家里除了家具其它的也还有得置,手里钱够用吗?”两人边说着话边往常宁家里赶。

    “够用,主任,你帮我把家具置起来,剩下的,我手里这点钱足够了。”不光足够,还有剩余。

    “那你趁着时间,赶紧置办好,什么都没有,就一光房子,这家不行,真有困难,你再说,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管你,但你得多为孩子们想想。”很快,两人就折回家里,孟主任没有再耽误,带着小邱又赶回了单位。

    他刚才想到了一件事,常宁的工资标准怎么定呢。

    他们属于商业服务性人员,一共十级工资,像他这种享受着部队副团级工资待遇的不算在内,最低一级为36元,逐级递加,他现在考虑的是该给常宁定几级。

    现在的柜台人员大都是已经有几年工龄的人,已经没有只拿最低一级工资的职工,36元的话,按现在的物价,是够用,但想想常宁家的孩子,孟培刚当然想给常宁定高一点的,一级和二级间就多了5块多,再往后就更多,只是,现在常宁属于刚参加工作人员,孟培刚怕是有心也无力,不能乱了规章制度。

    行吧,于公,就只能从一级开始,剩下的只能是私下里再帮看着一点了。

    “爹,小邱叔叔说,我们要去幼儿园了,是吗?”常宁家里,还不知道工资已经定好了的常宁送走了要上学的大妞和小二后,正带着下面的几个孩子说话。

    “对,爹要上班,王奶奶不能从我们原来住的红卫村到现在的市里家中看你们,爹只能把你们送去幼儿园,不过,去了幼儿园也很好啊,那里会有好多小朋友和你们玩,到时还有老师带着你们一起玩游戏,会很好玩的。”先给孩子们描绘幅好画面,可别想以后的有些小孩子死活不去,那就头疼了。

    “爹,我要去!”

    “我也要去!”

    “还有我!”

    “我,我!”一听爹说得这么好,几个孩子高兴了,除了小七,连刚蹦字的小六也跟着乱。

    “知道了,爹,后天就送你们去!”似乎搬家后,孩子们比以前活泼了点?

    不过,虽然吵闹了很多,但这样的孩子才叫孩子。

    没有看孩子,下午常宁是肯定不能出门了,明天吧,明天大妞和小二不上学,他们看着孩子,他再出门,看看煤球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还是非得要等到定时供应时才有,还有,再去家里的东西还不够,他们一家人差的东西太多了,不说别的,天气已经转凉,衣被这些都得赶紧置起来。

    提到衣被,常宁到想起来,昨天他买了好几块布吧,拿出来看看,能做什么,一个家就光突突的,用的地方多的去了,窗帘,抹布,衣服也行,不过,他没本事,只能先放一放,看是买新的还是请人做。

    最后,常宁决定先把窗帘弄起来,每间房子,至少都是一大个窗户,该有个帘子遮挡一下,布是裁好的,不合适的话,量一下再裁下,然后只要用针再简单加工一样就行,挂嘛,家里好像没有铁线,先不管,先把窗帘加工好,其它的,走一步看一步。

    拿出布,布料有好几种,虽然颜色在有点残缺,但一点不影响使用,女生的房间,常宁想想选择了一块带桃红条纹的棉布料,男生的房间就选择了一块蓝色条纹的面料,他自己的最后选择了块土黄色的纯棉布,其它几间房间,统一的选了深棕色棉布,常宁想想还是决定也挂起窗帘来,以防太阳光晒旧了房子,更好运的是出问题的颜色地方都是面料一角,动针的时候,把它做窗帘顶端一面,挂起来的时候,一点看不出来。

    完整来一件服装,他可能不行,但这些小缝小补,一点问题都没有,他考虑的是采用哪种窗帘制法,缝出挂口,然后铁丝做勾,一个一个勾好,再挂起来,拆洗方便,这种和以后的窗帘已经没多大区别,除了以后的更规整些外,但问题是,铁丝得买,要钱不说还得再外出一趟,但常宁想的是今天就完成这件事,常宁可能有点轻微的强制症,如果出门,今天怕是完成不了,完成不了,他心里就不舒服,既然决定了,就非得完成了才行。

    另一种就是窗帘直接折一条缝起来,然后用杆,用绳,或是用铁丝穿过直接在窗户两边拉起来就行,这种要更简单一点,缺点就是如果用绳或是铁丝的话,你得使力拉紧,要不然中间就会凹下来,不光是美观还是遮光作用都大大打折,而且拆洗不如前一种方便,可这种不需要费太多铁丝。

    常宁想想,先爬上看了下,惊喜的发现,窗户最上面的两端居然已经给钉好钉子了,常宁就决定用第二种,家里有细竹杆,到时放上去,再找绳子加固一下竹杆,不让它们晃动,竹杆是硬的,撑起窗帘来,一样规板得很,效果一点不打折,拆洗也很方便起来,关键的是竹杆还有绳子这些,家里都是现成的,不用再出门费事。

    决定好,常宁动作加快,等到大妞和小二放学回家,他们家有了第一个变化,每间房子都挂上了色彩。

 57。可别再提了

    “常宁; 你这收拾得不错嘛,才一天就收拾出来些了。”星期天一大早; 姨妈; 姨父,带着冰冰就来常宁家了; 带着双手满满的东西。

    “姨妈,就是那天在百货商店买的,我看着能用上的先用上。”姨妈说的是每个房间挂上的窗帘,确实给家带来了色彩。

    “过日子就该这样,能有几家一下子就能全弄好的,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今天置一点,明天置一点,最后就把一个家置得满当当了。”他们家也是这样; 结婚的时候,他们一样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那时连房子都没有,只是个宿舍; 后来; 有了房子,有了现在的家。

    “姨妈,吃早饭了没有?”常宁接过姨妈手里满当当的两袋东西; 什么都有; 床单; 被套,针线,一些用来收纳小物品的小箩筐,勺筷碗碟,咸菜,干菜,坛坛罐罐,就是各种各样家用的零碎东西。

    “姨妈,这些我都会准备的。”姨妈家虽然是双职工,但两边的老人,亲戚都不少,还有更重要的,他们还有冰冰,总不能都顾着亲人,忽视了最亲的亲人。

    “这些都是我过去攒下来的,放着放着就放多了,你要姨妈现买给你,我也没有。”田杏芬就有这爱好,什么都爱攒,吃穿用都会,穿用的还好些,吃的,要不是有丈夫在旁边提醒着,有时候,她自己都能忘记掉,前天帮着外甥搬了家后,这两天她都是在家里搜罗以往她攒下的东西,自家用不到的,这次都给外甥送来了。

    看了下外甥的新家,田杏芬感慨,还是现在好,以前,那家太小了,连个吃饭的桌子都没有,又有个只顾着自己那张嘴的姐姐,她真是每次过去都不好带什么东西,现在,总算能好好给外甥这里收拾一下了。

    “这里还有些干菜,吃的时候,水泡一下,平常怎么吃现在怎么弄就行。”田杏芬的生活虽然两边的负担不小,但其实也不重,有一个原因,她三哥是个货车司机,每个月的工资不错不说,东南西北地走,总能带来些东西,她这个亲妹妹沾光不少,除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她这位三哥,总瞧不起比他差的。

    不晓得,要是现在她三哥知道了常宁现在的情况,心里什么感觉,不过这件事田杏芬没说,既然常宁这里不乐意,田杏芬也不能自作主张了。

    “谢谢姨妈了。”常宁一样一样收好,等到架子做好,再好好归整。

    “常宁,我拿料子给师傅看了,能做一套桌椅出来,而且还是一套桌出来,十个人吃饭都松松的,就是可能做出来得大些,你那正厅怕是就只能放这一套桌椅了。”姨父也有话说。

    “谢谢姨父了,这下我们一大家子就能一桌上吃饭了,大点不要紧,正屋我原本也想着是不是都拿来做饭厅或者客厅,这下,姨父帮我选择了。”本身还没有隔断,现在刚好,不用隔断了,里间就做客厅,至少摆设再慢慢来。

    “你这地大,我也想着有个大桌子最好,不管是自家用,还是来客人都方便。”姨父杨辉搬家那天就很羡慕常宁了,以前觉得他们家好,现在一看,常宁这家才叫好,别说七个孩子,就是以后再娶媳妇,再生孩子都有的是地方住。

    反过来看他们家的房子,一室一厅,现在是只有冰冰一个没问题,刚刚够,可以后冰冰的弟弟妹妹出来,一对比常宁家的,得多挤,往后,他和妻子得多多努力呀。

    努力给冰冰多生几个弟弟妹妹,兄弟姐妹多,以后才好相互扶持,也努力工作,争取机会住上好房子,少让他们的孩子吃苦。

    “杨辉,你去弄下早饭,冰冰都饿了,我和常宁说下话。”夫妻心有灵犀地,杨辉刚想了一岔以后常宁再娶妻生子也没问题的事,这边,田杏芬也觉得这个话题可以是时候了。

    “姨妈,我现在是一点不考虑这事,搬家前在红卫村那姓谭同志来家里的闹剧,你也看到了,我现在的情况,我既不想找,也觉得找不到,我家七个孩子,放谁身上,谁都接受不了,如果就冲我现在城里户口条件来的,我更担心孩子们受委屈,再说,我觉得我现在一个人过就很好,实在没必要给自己找个未知可能的麻烦。”说实话,换常宁是女方,常宁觉得她真是宁愿独身到底,也不进这家门,做人家的后妈,后妈可不好当,做好,是你应该的,做不好,都是你的不对,何况,还是七个孩子的后妈。

    条件再好,常宁的性格都接受不了,何况,他现在的条件也没多好,就一个城市户口而已。

    城里人是不错,每个月都有各种定额发放,但这些定额可不是免费的,得要钱,你得有工作,有收入,才能配着定额买东西,要是没工作,再是城市户口一样饿死你,所以,一份普通工作的城市户口,没什么了不起。

    “像上次那个那种品行的肯定不行,找就得好好看好了。”结果,说半天,姨妈根本没听进去。

    “姨妈,我真不准备找!”常宁只能加重了语气把姨妈从自己的想法里拉出来。

    “什么,你不找?!怎么行,不行!”姨妈震惊,外甥三十岁都没有,不找个人过日子,就这样一辈子,怎么行,不行!

    “姨妈,我现在真的没有这些想法,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真的,姨妈,我只想这样过。”他现在的情况,不管是心理的还是外在的,他都不想找,找谁害谁。

    “行,行,我们不找行了吧。”田杏芬叹口气,见外甥坚持,她也不敢硬逼,最近事情也是多了点,就让外甥缓缓,说不定人缓过来就有心了呢,再说不定,他自己就能遇上呢,都有可能。

    “谢谢姨妈。”姨妈是好心,只是他现在的情况只能拒绝。

    “你去看看你姨父早饭做好了没有,我去看看小七他们。”拍了下外甥的肩膀,这件事先放下,今天田杏芬来主要的可不是这件事,她是打算再帮着外甥好好规整下新家的。

    “姨父,要我帮忙吗?”从堂屋出来,姨妈去看孩子们,他去厨房。

    “就是个早饭,哪要帮忙,你姨父又不是从不进厨房的人,不过,你这没桌子确实不方便,等我回去就去看看能不能再催下,早点把桌子送过来,不过,光有吃饭的桌子还不够,常宁,其它的你想到办法了吗?如果没有,回去姨父再想想。”早饭很简单,他们带来的馒头热一下,煮个汤,再拿点咸菜,完成。

    杨辉之前的想法是,如果什么都从县城甚至乡下准备,其实是不方便的,市里到武华县或是红卫村的距离不短,都要做车,一来一往,费事了,不如可能的话,就地解决要方便得多。

    “姨父,昨天我已经找了家具厂订做了,刚好他们那边来了一批料子,昨天就已经开始动工,一做好就给送来。”姨父帮做的这套餐桌椅却是帮了常宁大忙了,如果没有姨父帮做,常宁也有心要做套大的,不说以后孩子们大了的事,就是现在,七个孩子加他八个人,桌子小的都不行,但同时,可以想见的,这么大的餐桌椅又得花多少钱,所以,才说姨父帮了大忙了。

    “这就好,家里现在是空着,但只要家具一到,马上就变样。”杨辉这次送常宁的这套大餐桌椅,要是换了以往,他肯定是舍不得的,不过,现在不同了,常宁一个运气进了城,人的运气谁说得准,能有一次就有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一块木料,现在舍出来,以后,说不定他们还要沾外甥的光呢。

    “下次姨父你们再来,说不定,就变样了。”下次,要不是下个星期天,要不就是餐桌好了,姨父送过来,那时,还真说不定这边的家具也好了,常宁现在也盼着家具赶紧做好,家徒四壁的滋味真不好,什么都不方便。

    “可以的话,家里还得再弄来小板车,这样你每个月买东西时才方便,比如拉米面粮油,拉菜,拉肉,还有拉煤,这个一定要有板车才行,说到拉煤,常宁,家里现在的柴火是那天从乡下一起拿过来的吧,市里这边用的不多,你得赶紧买煤了,要不然,这点柴火马上就得用完。”城市里你想用柴,也比较困难,你得出了市,至少到了城郊才能捡到柴,家里有多余劳动力还行,可常宁家显然没有,所以,得赶紧买煤。

    “姨父,我这个月还没有煤票。”煤球一样属于定额供应,有钱也买不着,他现在工资都还没有,哪有这些票证券。

    “你们单位几号发工资?”一般都是月中,15号左右发工资,要是常宁他们也一样,外甥到可以试试能不能借到一点,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