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王成宁抬抬手,也给常宁拜年,然后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常家的一切,这是他第一次来,从媳妇嘴里听了这么多,其实他早就想来看看了,只是一直没机会,今天这才有了机会亲自看一回,果然和媳妇说的一样,这常宁也太好了。
“小常,这是我娘家侄女,陈芳芳,这次在我们家过年,一起过来聊聊天。”常宁还没坐下,就见王婶把跟着她来的姑娘拉到面前,一脸的热情介绍。
常宁心里苦笑,这大年初一,烦恼来得也太快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一点点的拖延症,继续努力!
第74章 为什么不能一样呢
“那我就给王婶你们一家拜个年; 过年好!”不管王婶有没有常宁以为的想法; 常宁都不会接这个话。
“哈哈; 小常,你就是客气!”王婶反应也不慢,接着就笑起来; 打哈哈,心里明白; 小常还不愿扯这话,她急了。
只是; 她能不急嘛,就小常这样的条件; 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抢着呢; 她不急; 什么都没有; 这才趁着过年的时候; 赶紧把娘家侄女从老家叫过来,要是不成; 老王家那边的还有姑娘; 反正夫妻俩的想法就是; 不管是陈家姑娘还是王家姑娘; 怎么着也得把和小常这亲做了。
“王婶,过年就得说好话,好话就是福话!”王婶不提,常宁松口气; 大过年的,大家还是好好过年吧,别整这些。
话说,大年初一好像有求神拜佛的习俗吧,几十年后,大年初一,大家都赶着去庙里求第一柱香,赶不上第一柱,也要上香,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或者他也应该去求求,很快,常宁懊恼,现在好像都不准这些吧。
出不了门,只能继续打起精神来应付王婶一家。
“小常,你家娃呢?”王婶也是下了血本了,装着七个压岁包过来的,一个压岁包五分钱,七个,三毛五,可以买多少大白菜了,把王婶心疼的。
“刚才有孩子们上门拜年,大妞他们都一起出去玩了。”还剩小六,小七吃过午饭,又睡午觉了,常宁没有说,就今天王婶带个侄女突然热情上门的样子,常宁觉得自己还是小心为好。
“哦,那真是不巧了,王婶还想着早早过来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呢。”嘴上这样说,王婶心里却是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庆幸。
“王婶,小孩子发什么压岁钱。”常宁摇摇手,这个压岁钱不敢收。
“小常,你这房子有两百平方吗?”王成宁见媳妇这边有点接不住话了,他把话题接过去。
“没有,一百八。”常宁其实并不想说,这是夫妻俩轮着来打探他?可要说他不知道自己家有多大,也说不过去,只能实说。
“那也相当不错了。”王成宁语气里止不住的羡慕,一百八十平方面积的房子,他们家有多少,十八平方都没有,八平方还差不多,果然,媳妇说的对,小常这个亲得抓住了,他们家这边的姑娘是黄花大闺女要配上常宁,就凭人家这房子,那就不亏!
“王叔单位放假几天?”王叔夫妇俩上门,带着个小姑娘,不管是不是常宁想的,常宁都不想再提自己的事情。
“三天,初四上班。”基本每家单位厂矿都一样。
“我们也一样。”包括常宁所在的百货商店也一样,想七天大假,好好等着吧,常宁甚至都不知道七天长假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所以,还是孩子们好,上学的时候,光两个假期,就够成年人羡慕嫉妒恨了,还敢不好好学,收拾他们!
“一年也就这几天能好好休息一下。”王成宁动动身子,今天没有排到他值班,他是可以好好过个年了。
“是啊”常宁点点头,他们百货商店还好,本来货就少,过年前几天基本抢购一空,过年这几天,就是想开门,想要安排人值班都不必,空荡荡的商店,完全没必要。
“不过,你可轻松不了,家里七个孩子,够闹腾吧,我家五个孩子,我都受不了,要不是有孩子他妈在,我根本应付不来。”绕来绕去,王成宁又绕回来。
“呵呵,还好。”呵呵,常宁还能说什么。
“家里还是得有女人,要不然,真应付不来。”王成宁拍拍常宁的肩膀。
“呵呵,王叔,吃瓜子,我们商店这次进的,尝尝看,味道怎么样?”这回常宁是真确定了,这王叔王婶夫妻俩就是带着侄女过来相亲的,这个话题,还是不要提了。
其实有时候,常宁确实不太明白,大家的想法,女人要为男人守一辈子,那为什么男人就不能呢,男人就一定得赶紧找个女人过来当家,为什么,不明白,女人没有男人,可以活得很好,那男人没有女人,同样也能活得很好,怎么来到这里,前身媳妇走了一年都不到,就多少人想着给他做媒了。
而且夸张和恐怖的是,这种做媒,不与他的自身条件有关系,最多条件好的时候,与质量有关系,但条件差的时候,一样有条件差的人选,常宁觉得这件事直接可以和现在如何过日子的烦恼程度一比高下。
“哦,好好,也就是你们能买到,我们家也想买,可是去了早卖光了。”王成宁自然比自己媳妇更有眼光,知道常宁这是不想提,也不再紧逼,现在常宁的条件是大家上赶着来,把人逼紧逼烦了,那才是得不偿失,今天人也领过来了,适当也提了,可以了,过几天再继续,这个度千万得把握好,不冲别的,光冲这套房子,这个亲就结的。
“瓜子现在是有点紧俏,下次我看看,要是有,第一时间就通知王叔。”只要王家不再提这事,这个人情,常宁做。
“行,那就先谢过小常了。”王成宁也满意,今天虽然事没谈成,但有了开头,不怕继续,还乐得小常给的人情,要知道,现在百货商店里的有些好货,他们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就被人抢一空了,要是有小常提前说一声,遇到需要的,也能想一想了。
“过年好!”王家过来其实没说上几句,然后又有孩子来了,听在常宁耳里,就是天籁之音,来得太及时了,一定要给这些孩子大大抓上一把瓜子糖果!
“过年好,快进来!”常宁站起来,只差没迎出去,把孩子们一个个抱进来,真是一群可爱的小天使!
“小常,你忙着,我们改日再聊!”这样子,王家人肯定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只能起身走人。
“哎,王叔,我这也不送你们了。”总算应付了。
“来,吃糖果,吃瓜子,带包包了吗,叔叔给你们大大抓一把!”王家人一走,常宁彻底放松下来,看着眼前欢跳的孩子们,更是觉得可爱的不行。
“带了!”这种专门用来装瓜子糖果的小包包,今天出来的孩子每个都有带。
“行,都过来,一个一个,叔叔给你们拿!”包包其实很小,别人家也没有常宁这样的大方,让常宁大手一抓,基本上每个孩子的小包包一下子就装满了,其实王婶说的也不太对,或许这片居民区大家的关系不好,但并不是因为大家的贪心,看今天孩子们带的包包就体现出来,只是住得实在近了,远香近臭,牙齿也会和舌头打架,何况是两家人呢。
“谢谢叔叔,叔叔再见!”然后孩子们也都有礼貌,这点更能看出孩子背后家长的态度来。
“再见!”真是可爱的小天使,说起来,家里几个孩子的压岁钱,还没给呢,一大早就事多到现在,应该早早给的。
“爹,我们回来啦,好多瓜子,糖果,我们都装不下了。”刚想到家里的孩子,孩子们就回来了,看来,再不舍,过年这几天也舍得。
“是嘛,你们都去了哪几家啊?”自家的孩子都转一圈回来了,常宁估着附近的孩子也就这两波了,放心关门回屋。
“几个大院,我们都去了,爹,他们家太小了,有些院子还没我们家大,可是住了好多人!”小二蹦蹦跳跳,连比带说。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知道吗?”把桌椅搬回屋,带着孩子们回到二进的堂屋里。
“知道!”不管知道不知道,好好听爹的话就行。
“还有,这些话只能在家里说,出了门,都不能说,要不然,让大家听到,大家会难过的,而且像这样的话,我们也要少说,不在背后说他人是非。”要是孩子们今天东家长,明天西家短,他得多头疼,还是先把预防针打起来吧。
“爹,我们记住了。”大妞点头,不在背后说别人的事情,大妞好好记着了。
“爹,我们也记住了。”过年前被常宁成天拎着到百货商店从上班到下班的作业,练字,让小二心里常宁父亲的威望达到空前,现在,常宁说的第一句话,小二都记得死死的,必须记住,必须照做!
“记着就好,过来,今早事多,爹都忘了给你们压岁钱了,来,拿着,你们七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大妞,和小二的,自己拿着,怎么用,爹不管,后面三儿他们的,因为他们小,爹会帮他们暂时保管,等他们到了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会交还他们。”七个红包,不偏不倚,每个红包里面都是一块钱,过年了,他也舍得一回,而且还有一个好消息,过年后,说不定他的工资有上调一级的机会,上调到二级工,意味着工资就能涨五块左右,综合下来,这个年,常宁决定每个孩子给一块钱的压岁钱。
“爹,谢谢你!”小二拿着一块钱的压岁包,差点没乐上天。
爹,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 拖延症好像又好了一点点?继续加油!
第75章 感悟和目标
大年三十; 胡吃海塞; 大年初一,孩子们走走窜窜,常宁蹲家里; 和别人一起瓜子糖果把年过,大年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可惜; 他们家没有要回的娘家; 前任妻子的娘家早在林桃花去世时候; 主动断了和他们的来往; 所以; 大年初二; 常宁继续蹲家里,要知道宅是几十年后很多人的生活必备; 至于孩子们,拿着一块钱的压岁钱,哪还坐得住。
要知道,一块钱; 现在能买多少东西呢,一分钱我们就能买到三颗糖豆,一块地瓜糖,一支铅笔,一盒火柴; 一米头绳,三根皮筋,而一毛钱,就能买到一瓶汽水,两碗豆腐脑,一两半猪肉,二肉小面,看两场电影,两斤半醋,五斤大白菜,或者五斤土豆,三根冰棒还能找回一分来,能买的太多太多了。
一分钱,一毛钱,就能买到这么多,那一块钱,又得买到多少。
这时的大米,最便宜的糙米,九分钱一斤,就是已经很好的特一米也就是一毛多一点的价格,一毛一碗的牛肉面,还有小馄饨,正是因为低物价,靠着36元的一级工人工资,常宁也能撑起一个家。
一块钱,在这个年代里已经是不亚于未来一百块钱的作用,这样一换算,你就能明白,孩子们拿着这么一笔小巨款,能好好待在家里才怪了。
大过年,常宁也不扫孩子们的兴,学习也暂时缩短时间,只要按原计划的看了书,做了作业,练了字,常宁大手一挥,去玩吧,注意好安全就行。
而他就带着小六,小七,在家里玩吧,一整天,好好清净一下,明天姨妈他们会过来,也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再热闹一回,之后,好好上班。
大年初二这一天,常宁确实好好清净了一把,没人来打扰他,包括原本还准备一天一回的王家这一天也不得不暂时停下,已经成家的大儿子跟着媳妇背着孙子回了娘家,常宁搬进来前几天刚刚嫁出去的二女儿也要带着女婿回来,有女儿回娘家的,都得忙起来,好好招待女儿一家,王婶家也不例外。
“娘,怎么陈芳芳大过年的会在我们家?”然后回娘家的王家二女儿一进门就被奇怪了。
“唉,说起这事来,你娘我心里就亏。”之前没想起,现在看到刚嫁人的女儿回来,王婶心里不觉有些悔了。
“娘,到底是什么事,你到是说清楚嘛。”王家老二这下更迷糊了。
“我们隔壁院子新搬来一家人,姓常,媳妇不在了,一个人带着七个孩子。”有些事就是不能想,越想越觉得悔,王婶现在就是这样,她有两姑娘,一个嫁了,一个太小,现在这情况完全就是过了这村没这店。
“哦,娘,你这是给陈芳芳说媒,可我舅母同意?那可是带着七个孩子的鳏夫,这怕不能同意吧,娘,你可别是把人骗来的,你不怕到时舅母和你闹?”说着还看着自己娘,以前娘不是这么没分寸的人呀。
“你这孩子,话都没听完,说什么,对,小常是带着七个孩子,可架不住人家条件好呀,住的,你看看我们一家住在这几个平方的小房子里,以前还觉得多了不起,可现在,你看看人家小常住的,隔壁那整整一套房,快两百个平方,都是小常一家人住,我们根本没法比,还有,小常的工作,你知道,小常在哪里上班吗?百货商店!家里什么都有,我们更没办法比!早知道——”王婶越说心里越不得劲。
“妈——!你说什么呢!”王婶二女儿哪敢让她再说下去,外面,她丈夫还在呢,真要听见了,她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她妈也是,说这些干什么,那隔壁的再好,也和她无关,她和丈夫一个厂里上班,先恋爱后结婚,她和丈夫都不是家里的老大,赡养义务都不大,婚后他们就是双职工,工作也不差,虽然现在还没分到房,和婆家挤在一起住,可早晚房子是有的,两人都拿着工资,日子过得一点不差,以后更会好,隔壁不过就是有个房子,怎么了,光他那七个孩子,她就不乐意。
“我知道我想多啦,反正,小常这么好的条件,与其便宜别人,我照顾一下我们自家人也没什么不对,不光是我娘家这边,要是不成,你爹那边的也行。”王婶也适时收了刚才的话。
“随你们。”只要不再扯她。
陈芳芳在门外一直站着,里面的话她都听到了,最关键的她就听到一句,要是她这里不成,姑姑和姑父就会再找姑父家的姑娘过来,想到刚才见到的,那么宽敞的房子,就冲着这房子,她就一定要成功,只要能嫁进去,那么宽敞的房子,就是她父母还有哥哥妹妹弟弟过来,都能住得下,他们也不用再窝在乡下,天天在地里干活,因为这样,指甲缝里永远都是泥土,她也可以做一个光鲜的城里人,不比姑姑家差,为了房子,她就不能失败!
一墙之隔的常宁是完全没想到,看似热心的王婶一家居然打了这么多主意,不过,今天孩子们窜了一圈带着满满一包包瓜子糖果回来,常宁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过去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和这里的邻居有什么来往,所以,王婶说过的话,他听了,但并没当真,现在,就更不当真了,不管是对王婶一家还是其他暂时没有来往的邻居。
“爹,爹,大胖,二胖,小虎,大狗,李子,白弟他们想来我们家玩,可不可以?”听到小二欢跳的声音,常宁笑笑,说不定,因为孩子,以后,没有来往的邻居会开始来往。
“出去遇到他们了?大妞,你呢,有没有又认识了新朋友?”看几个孩子一头大汗不水地回来,常宁已经先准备好了凉白开,现在刚好解渴。
“嗯,有一个和我一样叫大妞,还有二妞,幸好我们叫小四不叫二妞,还有红红,丽丽,玲玲,爹,她们可以来我们家玩吗?”见大妞也交到新朋友,常宁很高兴,虽然担心大女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