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枯竭的后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枯竭的后天-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朗と危肫涮痉馊闪α康乃茉炝Γ共蝗缣痉捅旧淼镊攘Α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能源替代之路(6)
在如此多重身份的背后,石油所承载的必然是以其为靶心的各种纷繁复杂利益的代言人角色。这张精心编织的利益之网背后牵出的石油大亨、石油用户、国际炒家、金融资本、欧佩克组织等一长串的名字,它们初期本是分属于不同利益的主体。随着全球化的彼此融合,经济上的相互渗透,其潜移默化的结果已然使这种利益分野也模糊起来,催生出许多非汝非吾又亦此亦彼的利益纠合体,友朋与敌手的界定徒然也模糊起来,愈发显露出石油政治大网的盘根错节、藤缠蔓绕。
  如果说起初石油价格的形成过程仅仅是作为能源产品的单声部独唱的话,那么,伴随着各方的长袖善舞、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这种局面到后来就逐渐被多声部的大合唱所取代。长期的磨合让这种大合唱摆脱了初始的杂乱与不默契,变得雄浑而流畅。但问题是,石油的敛态并没有受大合唱美妙的影响而松弛下来,反倒是越发收紧,石油就像人类社会发展的传动链条一样,在各种利益的纠葛拉扯下,这个链条越扯越紧,有可能在某一个时候顷刻间绷断。
  对于石油价格的形成过程而言,上述三手并力的石油定价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石油战略物资属性的进一步凸现,石油作为政治产品的性质和地位不断得到强化。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争夺彻底撕开了温情的经济面纱,石油定价过程的丛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市场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的三分模式,即油价形成中市场、金融和政治因素各占1/3的简单均分模式,其对解释石油价格在多向度、高频次层面的变化越发显得力不从心。经济因素看起来似乎不再是油价的主导因素。种种迹象表明,政治因素已经在主导着石油价格的潮起潮落,经济活动已经降格为一种从属的影响因素。正是基于此,英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尤金才语出惊人地声称:“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尤金的结论夸张与否自不必言,但他对政治因素的倚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而与尤金相比,亨利·基辛格博士的观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973年,这位美国前国务卿更发出振聋发聩的论调:“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这句话注定成为了各国展开石油争夺的政治箴言,此后几十年,有关石油的一幕又一幕制裁与反制裁、控制与反控制、联盟与反联盟的国际大战轮番上演。美国执世界之牛耳,忠实而又灵活地践行着这一箴言。
  上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为了进一步打击前苏联,美国启用了石油这把利器。压低油价将会对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的“北极熊”产生重大打击,这是美国当年潜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美国人算了一笔帐:如果国际油价每上涨1美元/桶,莫斯科每年就多收入10亿美元;如果石油价格下跌10美元/桶,前苏联必将遭受100亿美元的惨重损失。当时这一结论是极其明确的,不明确的只不过是计划实施的方式与时机,美国只需要进行相应的筹划罢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尽管当时总体上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美国却私下鼓动沙特继续加强石油生产和出口供应。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美国在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进行大量投资的同时,并许以其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生产、加工、提炼的技术与设备。

第四章 能源替代之路(7)
结果可想而知,沙特就像被注射了大剂量催乳激素的奶牛,短时间产出量激增。沙特的石油日产量1985年8月前不足200万桶,几周后便猛增至600万桶,到1985年12月更飙升至900万桶。本来全球石油供需平稳,市场风平浪静。但沙特这个“搅局者”却给平静的湖面扔进了深水炸弹,其激起的浪花与愤怒一样强烈。国际石油市场开始全线崩溃。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国际油价从1985年秋的最高30美元/桶暴跌至1986年初的10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60%。这对前苏联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几乎一夜之间外汇收入便损失了100多亿美元,占到了当年外汇收入的一半,由此引发的财政危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的石油价格战之所以效果显着,主要是摸到了前苏联的软肋,而这又与前苏联特有的地理环境背景密切相关。前苏联的石油储量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与乌拉尔地区的冻土地带。就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技术要求而言,在寒冷的冻土上采油所花费的代价要比中东沙漠大得多。当时前苏联的平均产油成本高达15~16美元/桶,而沙特的平均产油成本仅为5~7美元/桶,中间相差两倍还多。这意味着,油价足够高的话,两者都盈利;但当油价低迷的时候,沙特石油天然上便成了前苏联石油的替代品,迫使后者出局。
  而仔细考察1991年苏联解体前的那十年国际油价行情及变动区间,就会发现问题的吊诡之处。油价最高时30美元/桶左右,最低时5美元/桶左右,长期油价徘徊在7~14美元/桶的区间;这意味着油价的最低底限为沙特的产油成本,长期油价的天花板则是前苏联的产油成本。至此,波诡云谲的油价变化终现端倪。这分明就是玩弄 “北极熊”,将其仅存的体力折腾殆尽的游戏。由于人为地将油价压得如此低,总是在前苏联的产油成本之下。其用意就是,前苏联产油越多,亏损就越严重;石油出口越多,经济上失血就越甚。照这样的“玩法”,再强壮的体魄也会被“玩残”,何况这是在“北极熊”本来就很虚弱,身体上亟需“补血”的关键时候。在这场沙特明为祸首、实为帮凶,美国实为主谋、虚位以控的油价暗战中,石油政治的精髓得到了完美地诠释。美国、沙特、苏联三方的结局一目了然:谋事者意得志满,经济侍从政治主;帮凶者毫发无损,堤内损失堤外补;受害者一蹶不振,经济上不见起色。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场油价的暗战给本身就内外交困的前苏联增添了更大的经济创伤,为日后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冷战其实就是一场各种斗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超限战”,结果以“北极熊”被“山姆大叔”猎杀并肢解而告终。而石油价格战就像是山姆大叔猎熊过程中,在施打了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后,偷偷放出的致命一枪。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迎接新能源的革命(1)
第五章  迎接新能源的革命
  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所谓一次能源,指的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采集利用的能源,这既包括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也包括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由于是经煤炭、水力等一次能源转化而来,因此被称为二次能源。从一次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18世纪的能源革命,是以煤炭代替薪柴,蒸汽动力代替人力、畜力的革命,这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辉煌,蒸汽机的发明成为其标志。19世纪开始的第二次能源革命,是以石油代替煤炭的革命,以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提升了人类交通工具的动力性能,推动了汽车、远洋轮船、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的足迹由此遍布了地球空间。21世纪的能源革命既是一场全面替代石油的革命,又是一场能源利用新技术大行其道的革命,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的概念要被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重视,氢能、太阳能的大规模利用将使人类向更遥远的外太空进发。这场能源革命,其意义足以比拟历史上任何一次能源替代过程,许多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是什么呢?两个字:变革。变革就是我们当今这个世界的主旋律。那么我们这个时代亟待变革的领域有哪些呢?能源领域就是其中的一个,这场触手可及的新能源革命因而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新能源……经济增长新引擎
  源自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但从经济布局上看,与之前美国的产业导向也有不小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变革与进步对经济带来的刺激作用往往十分显着。二战后的科技大发展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保持了几十年的繁荣。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衰退迹象明显表露的关键时刻,克林顿政府适时调整了产业导向,搭乘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快车,从而激发了美国经济的新活力。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在美国硅谷纷纷崛起,美国由此享受了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同时也带领全球一起迈入了信息社会。随后,生命与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也被寄予极大的厚望,被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加以培育,但不幸的是无功而返。由于缺乏一个具有带动优势的产业群崛起,互联网泡沫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经济相对表现疲软。这时,大力发展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成为了新政策的首选。而相关政策的导向结果十分突出,美国经济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创造繁荣的高速轨道上一路飞奔,直至2007年出现危机。现在看来,短期内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想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经不可能了,这两台引擎估计要熄火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不敢再为其加油了,否则更危险。
  经济危机的破坏力是极其巨大的。但如果一分为二的辩证来看,危机的发生也并非一无是处。经济危机就像荒原上的野火,一场大火烧掉一切,无论是动物和植物,还是旧有的生态秩序。但当灰烬散尽之后,新的生命气息又会开始萌动。无论是信心,还是新兴的产业和机会,都会像更多更顽强的野草一样,倔强地重新生长起来。这便是中国人所强调的“危中有机”的道理,从危机中积极地看待问题,有时破坏未尝不是建设。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迎接新能源的革命(2)
2009年初新组阁的美国领导层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于困难重重的奥巴马政府来说,复苏经济的最大难题就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就是找到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具有长期潜力的行业,就像当初克林顿政府选择信息产业一样,这是经济得以复苏的关键。而让那些拒绝变革的落后产业继续存活,这种救助看起来就像是撒钱。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反对政府救助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原因正在于此。另外,刺激经济也不是仅仅把钱交到消费者手中那么简单,问题的关键是要创造新兴的、有长期竞争力的就业岗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奥巴马政府并不保守,正如奥巴马总统本人所声明的那样,新政府会积极面对危机,并且广开言路。这使得众多的美国顶尖经济学家纷纷为政府“支招”,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因准确预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声名鹊起。面对新的危机,他似乎比别人更能获得关注。当一些白宫智囊担忧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就像上世纪90年代日本陷入“迷失的十年”那种困境时,克鲁格曼认为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他希望不要延续那么长的时间。他曾坦言道:“危机持续十年的确是让人悲哀的,但人们用常规的方法是不够聪明的,要终结危机,常规的方法远远不够。”那么,有没有非常规的方法呢?这是奥巴马内阁所关心的。克鲁格曼认为,对环境的要求可能成为经济复苏的一个驱动力,比如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减排等等,这可能将吸引新一轮投资,尽管对于政府而言,这种举措可能收效比较慢。事实上,克鲁格曼与其他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他往往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聚焦在很小的范围内,从而使他能找到更接近事物发展的“最终元素”,这也可看作是其才能的表现。后来的情况也说明了其影响力,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与克鲁格曼的建议如出一辙。除了没有给克鲁格曼作为政府经济顾问的头衔外,奥巴马政府该给克鲁格曼的礼遇几乎都给了。不过,克鲁格曼可并不一定领情。正如他揶揄政府所说的那样,还有一种可能,奥巴马政府之所以选择发展清洁能源这条路,这是因为他眼前没有发现别的路,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
  其实,不仅对于奥巴马政府,而且对于全球社会而言,无论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上、社会的需求以及长期潜力上看,新能源产业都是这样一种必然选择的朝阳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内涵丰富,涵盖了新动力汽车、可再生能源开发、石油燃料替代、高效能源技术、节能产品研制、工业清洁生产、温室气体减排等众多领域和交叉层面。从其对全球社会影响的深度、广度、及产业带动的力度上来看,新能源产业与信息产业可谓不分伯仲。甚至在一些经济学家眼中,新能源革命可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而且较之后者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新能源革命是人类能源利用的载体越来越丰富的过程。通过新能源利用产业链的拓展,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可能不亚于今天的石油与煤炭,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将不可逆转,将会为未来社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产业具备改变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在解决石油替代问题的同时,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解决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困局。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将是全球社会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绝佳切入点。再者,传统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发展新能源产业将强化各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博弈能力。清洁能源产业最有可能确立一个国家的产业比较优势。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取得领先地位的国家未来才会有主导优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迎接新能源的革命(3)
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长期所宣称的那样,需要看到并坦承的是,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美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有着长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积累,有着大量的原创性成果和专利技术。无论是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技术方面,还是在生物燃料、氢燃料等石油替代燃料的研制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新能源基础研究领域专家云集,应用研究领域同样是人才济济。如果研究开发计划与产业扶持措施都比较到位的话,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的诸多方面都有望取得决定性的领先地位,从而带动全球新能源产业群的大范围崛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以预见,围绕新能源所集成的产业群将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繁荣的支撑点。新能源的开发有望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成为最有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的新经济支柱。
  汽车的明天比石油好
  汽车是石油的消耗大户,尤其像美国的悍马等一些汽车品牌,更被形容为轮子上挂着油桶的“油老虎”。目前,全球汽车的饱有量已接近10亿俩,每年有40%以上的石油消费被庞大的汽车部落所占据。谈到石油替代,自然先要涉及到汽车,石油的兴盛就是从汽车开始的。石油盛于汽车,也很有可能衰于汽车,这或许是其逃避不掉的宿命。
  2009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几乎均到了崩溃的边缘,破产重组或者是它们无奈的结局。以福特公司为例,作为美国早期工业的象征之一,福特车加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成为了美国大工业崛起的先声,承载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光荣与梦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