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十年代学霸-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晚却没这个伤春悲秋的心思了,看了初中的其他课程之后,他现在都觉得自己脑袋上压着一座大山,放松不了。
  熬吧熬吧,总要等到他妈高考结束,他爸赚了钱,带着他进城过好日子了。他就可以跟着其他普通的学霸一样了,偶尔考个二三名,或者四五名了。这样就没这么辛苦了。
  再看看其他人,这会儿都没心思学习,林晚觉得自己可以趁着别人不努力的时候,使劲儿的努力,这样自己就能比别人学更多知识了。他果然机智!
  班上的几个成绩好的人见林晚在学初中的物理,顿时觉得惊呆了。
  不怪人家成绩好啊,瞧瞧这心理状态多好。考完试了还这么努力学,初中还有一年呢,他就开始学上了。绝对是要赶超别人的啊。
  受到林晚的影响,其他的人也很快转换了思想,快速的投入到了学习的状态。甚至比考试之前还要努力的样子。
  比如陈建设也开始自学五年级后面的知识了。
  林晚发现的时候,惊讶道,“你也开始学后面的了?”
  陈建设心里还有些别扭,不过他觉得林晚是个很好的榜样,是值得学习的。所以心里已经接受林晚比自己强了。
  “你都自学初中课程了,我们要是不抓紧点儿,就差太多了。”
  说完之后,又真心的说了一句,“幸亏有你带动大家学习。”
  林晚:“……”
  县城这边,老师们都在抓紧时间阅卷。
  这次每个学校各科都抽出两个学生来阅卷,为了不耽误老师们的正常授课,这些老师都是上完课之后骑着自行车往县里跑。
  虽然很辛苦,不过老师们都觉得很光荣。毕竟被安排这种差事,说明自己的教学是得到县里的认可的。
  唯一不爽都是,那些县里的老师都在当着他们这些乡镇里的老师面前讨论这次县里前几名是谁了。
  县里的几所小学平时来往密切,所以孩子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成绩其实也都有所比较。
  几个好苗子的名字在学校老师之间也都不是秘密。
  至于公社和生产队的小学?从来都没想过带他们一起玩好不好。
  汽运小学这边的老师道,“我们学校林家宇同学应该还是很有把握的,他说今年的作文很简单,那个附加题也做出来了。”
  钢厂小学的老师也不甘示弱,“我们学校张国能同学也不错,他之前的几次测试都考了很不错的分数,数学基本上都是一百分。”
  “张国能语文好像差点儿吧。”从南小学老师道,“倒是我们班上的孙晓伟同学语文成绩非常不错,小小年纪,阅读量都要超过我们这些老师了。”
  “我觉得我们学校李培同学更不错,他爸妈都是工农兵大学的老师,一直教育的很优秀的。这几次测试也考的不错。”
  从南小学老师道,“算了,我们都别争了,反正前几名估摸着就是这几个了。”
  旁边一群乡镇小学的老师们都低着头改试卷。脸上一脸的郁闷。
  那边县里的小学老师们聊完天,又开始改试卷了。
  钢厂小学老师突然道,“哎,这个同学字写的真不错啊,不像是小学生写的。”


第31章 
  这是一张语文试卷也,一眼看去,十分的整洁。一点儿也不像其他试卷用橡皮擦擦的黑乎乎的感觉。关键是字看着好看。
  这会儿没有所谓的书法培训班,孩子们写字都是靠着在课堂上学的来练习的。勤奋,加上天分,有些孩子的字也写的挺好看的。
  不过像这张试卷那上面整齐的楷体字,看的十分的赏心悦目,让已经感觉疲惫的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因为学校和姓名那一栏已经用纸遮住了,所以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
  “这是哪个学生的,写的真好。最起码高中才能有这个字。”
  “肯定是教师家庭出来的,注重教育。”
  “有可能啊,会不会是李培,他家里不是大学老师吗?”
  “不是,李培的字迹我看过,没这么整齐。”
  “可惜不能拆开看,算了,我先阅卷,看看考的咋样。要是考的好,到时候直接前几名找就知道了。”
  大家又开始各自阅卷。
  钢厂老师觉得,做这份试卷的学生应该学的很扎实,前面的基础部分题目都是正确的。
  这会儿阅卷还没那么严格,并没有分开阅卷。而是一张试卷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老师来批阅。
  改完基础题,再看看后面的阅读题,也做的很好,虽然和标准答案差几个字,但是意思都差不多。
  因为题目都做得好,批阅试卷的速度也很快。一连用红色的钢笔打了几个勾勾之后,老师很快又来批作文。
  整齐的字放在一起,让这位老师都忍不住想给个卷面分了。
  这种大型考试都有卷面分。最高卷面分是五分。不过很少人能够得到而已。一般而言,上面出现一个错别字之类的,这分就没了。
  不过这老师这会儿已经先在试卷上加了五分了。
  然后才开始读作文。这次作文题目是在四个季节里面找一个季节来描述。考试的人里面写秋天的很多,毕竟丰收的时候最好描写,还有很多的学生写的是春天,春天风景美丽。
  一般写秋天的是农村的学生,写春天的是城里的学生。
  这位老师这会儿看的这篇作文写的是春天。
  和别人描写春天的美景不一样,他全篇都没写什么春天的景色,反而一开头写的是冬天的雪,冬天的寒冷。让人想到的都是冬景。然而随着作文内容深入,后面就开始变的温暖起来了。这虽然是写的春天,但是其实切入点是过春节。
  这些年因为四人帮集团不让过年放鞭炮,过年都没啥年味。但是这篇作文的描述下,过年似乎也不一定要放鞭炮。比如一年一次的看电影,吃糖葫芦,街上人来人往的热闹。光是描述这一副场景,都让人感觉到那段时光的幸福。比如糖葫芦酸酸甜甜的,还带着点儿冰凉的味道。老师都吸了口口水。比如电影院门口,孩子们的吆喝声,缠着爸妈要买吃的撒娇声。
  多幸福啊。这才是生活在红旗下的幸福的孩子。
  结尾使用了排比句,春天是什么?春天是爸爸大手拉小手的温暖,春天是妈妈给的一支糖葫芦的酸甜,春天是心窝窝里面涌动的幸福。在华主席的光辉领导下,我们每一天都是春天!
  “写的真好。”
  老师长舒一口气。这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一定是在父母惊醒呵护下长大的。他的父母也一定是很会教育孩子的父母。
  只有幸福的孩子才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
  她这么想着,已经给了个满分。然后将试卷叠了起来。凡是打了满分作文的试卷,都是需要再次审核的。
  联考试卷的阅卷工作一共连续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一个星期里面,林晚已经看完了初一的物理书,并且将里面需要记下的内容全都记下来了。现在又在耍物理试卷。不过这不是考试,而是一本练习试卷,平时刷题用的。
  林晚觉得刷题是个好事儿,不管多聪明,都一定要刷题。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连试题都不清楚的时候,还是不要贸然考试了。
  林晚发现,初一的只是似乎有些超纲了。他虽然以前成绩不好,但是模模糊糊的也记得以前学过的一些范围。初二的知识竟然出现在了初一的课本里面。
  转念一想,以前三年的知识,这个时候压缩成两年的课本了。发生这种情况似乎也是正常的。压缩之后不就是取其精华了吗?
  林晚又忍不住想到了以后高中课本,顿时觉得头大如牛。
  不对,还有大学的课本。“系统啊,那啥,学霸也不一定说要很聪明是不是,我要是只是一般的学霸也可以的,对不对?”
  对于自己现在的智商,林晚还是有些信心的,只要按部就班的和普通同学一起学习,他有信心比别人学好一些。
  “可以,本系统不做要求。就算宿主仍然是学渣,本系统也不会处分。只要宿主每天保持三小时的学习时间就可以。”
  “系统,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好系统。”等上了初中之后,他妈也高考结束了,他爸也挣钱了,他就做一个普通孩子好好念书,享受童年算了。跳级什么的就算了。
  999发了一个笑脸。
  县城这边,几位登分员终于将成绩进行了排名了。
  几千名的学生,这会儿没电脑,要排出来真的不容易。为了不耽误工作,所以一般这些老师们都是只登陆每一科考九十分以上的学生。也就是说,少于这个分数的学生,不会进行县里的排名。不过公社那边是否排名,就是公社自己安排了。
  因为这么安排,这个工作就进行的比较快了。
  别看这次参与考试的有两千多名学生,但是真正的两门都考九十分以上的,竟然只有一百多名。也就是说,平均二十个学生里面,才有一个九十分的。
  这个成绩让登分的老师们有些失望。县里的教育还是不行。
  县里几位学校的教务主任已经来这边等着了,县里几所小学之间也是有着竞争关系的。特别是今年发生了变化,校长们都越发的重视学生成绩了。觉得之前是被红小兵们把学校搞乱了,现在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校还没乱到底。还是有救的。
  成绩一出来,几位主任就人手一份的拿过来看,看自己学校的尖子生考了多少分,考了第几名。最重要的是,前十名的位置自己学校占了几个。第一名是不是自己学校的。
  “北桥公社小学?”
  “这是哪里的学校?”
  “没听过,是公社小学,那不就是乡镇小学吗?没录错吧。”
  登分员道,“没录错,这位学生考的的非常好,语文作文拿了满分,而且还得了个卷面分。数学满分,附加题的十分也拿到了。这次做出附加题的一共十个学生,这个学生是其中一个。教育局那边都把试卷拿过去了。”
  四位县城小学的主任纷纷的一愣,然后继续看这孩子的分数。
  语文105,数学110。
  “……”
  很快几所县里的小学老师之间就传开了,这次联考第一名,县里几所小学都没捞着,让一个乡镇小学的孩子给拿走了。几位校长还担心改错试卷了,还看了几次。结果人家试卷做的太漂亮,压根就挑不出问题来。就算是给的那五分的卷面分,人家也是拿的稳当当的。毕竟那试卷确实做的漂亮。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娃能做到这一点,那是相当不错了。
  县里教育局的同志给北桥公社打电话了,“杨书记恭喜你们北桥公社啊,这次出了个大风头了,县里联考第一名出你们公社了。”
  杨书记正在琢磨着给一些落后生产队建小学的事儿,听到这话,以为自己听错了,笑道,“别和我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就是有这个可能啊。分数都出来了,回头就有人给你们送排名去。到时候县里的奖励和奖状也会一起送过去的。”
  杨书记这才反应过来,将嘴里的旱烟放到一边,“你不会是说真的吧,我们北桥公社还有这么个苗子?”
  “哈哈哈,还真有。这次县里这几个学校算是一头包了。局长才说要抓紧教育工作,都卯着劲儿争上游呢,被你们拿了个头彩了。”
  “哎哟,这可真是……”杨书记这下子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了。
  虽然就是个小学联考。可是对于一个落后的拿不出啥子政绩的公社来说,一点儿名气那也是珍贵的了。
  “谁啊,我们公社哪个好苗子冒出头了啊?”
  “等等,我去看看排名表……叫林晚,语文105,数学110分。全县第一哟。好多年都没出这么好的苗子啦。”
  这成绩真是漂亮!
  杨书记高兴的哈哈大笑,“哈哈哈哈,我们北桥公社水土还是不错的。养人啊。”
  挂了电话之后,杨书记手指头就不停的在桌上敲打着,高兴的又抽了几口烟,然后喊了一个干事,让他去通知朱校长过来开会。
  毕竟是县里的第一名,这个颁奖就不能那么随便了。要好好琢磨一下,宣传一下。正好要做其他生产队老百姓的工作,让他们重视教育,这是个好机会啊。
  林晚这个娃真是好!


第32章 
  朱校长猜到可能是成绩出来了,一路上心情忐忑的来了。
  虽然说他因为林晚而信心大增,但是今年初的变故挺大的。所以心里有些没底。
  说来说去,还是环境拖累了林晚同学了。
  所以如果这次林晚没考的那么如意,他也不准备放弃林晚,而是要加重对他的培养。
  等朱校长到了公社书记办公室的时候,心情又平缓了一些了。才走进去,杨书记就哈哈的站起来了。
  “老朱啊,坐坐坐。接下来你的任务还是有些重哟。”
  朱校长又开始忐忑了。“这个,我会加重对孩子们的教育的。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对,是要加重孩子们的培养,下次也要保持这样的成绩。全县第一名,你得给我保住!”
  朱校长:“……啥?全县第一名?”
  “没错啊,县里教育局那边刚通知的消息,全县第一名,就在咱们北桥公社,就是咱们北桥公社小学的学生!”
  朱校长心口猛的跳了一下,然后呼吸急促的看着杨书记,“消息确定?”
  “确定!”
  “这这这……谁啊?”
  杨书记笑着道,“你猜猜看。”
  朱校长想了想,小心问道,“林晚同学?”
  杨书记高兴的一拍巴掌,“老朱,我就说你肯定是知道的。你说你学校有这么好的苗子,咋不提一声呢。让我今天差点在教育局的同志那边出丑了。我还说他们开玩笑呢。”
  朱校长这会儿已经确定这个第一名确实拿下来了,而且还是林晚拿下来的。顿觉心口敞亮,扬眉吐气一般的,有些如做梦一般轻飘飘的感觉。
  缓了缓心情,他才道,“可不是我没说啊,是这个同学有些特殊。我自己虽然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但是毕竟时间仓促,有些没底啊。”
  朱校长就将林晚的特殊情况给杨书记汇报了一遍。林晚如果只是公社第一,也就罢了。现在是全县第一,以后冒头的机会多,杨书记肯定也是要了解一下的。万一以后别人问起来,一问三不知就不好了。
  听完朱校长的汇报,杨书记吃惊道,“还真有这种神童?咱这地方还能养出这么聪明的娃?”
  “真的,我入学的时候都给他测试过了。这次考试成绩也出来了。他入学也就一个多月啊。”
  杨书记觉得,这个娃已经不仅仅是全县第一名的苗子了,而是一个特级苗子。
  是要结出了不起的果子的。
  “宣传,这个必须宣传。”杨书记拍板道。
  没办法,北桥公社啥也拿不出手,没啥出头的机会啊。要想让上面的领导关注这个地方,就只能有勾住这些领导目光的东西。
  “老朱啊,这个事儿我决定了,要在全公社范围内宣传一下,公社这边要拉横幅。这是咱们公社的荣誉嘛。另外要颁奖。我亲自给颁奖。
  正好我这两天要召开一个有关生产队建设小学的会议,生产队的干部们都要来。这次顺便将其他学校的校长也叫上,就趁着这个机会颁奖。鼓励老百姓送娃娃们上学,不要让好苗子被耽误了。
  林晚同学就是差点被耽误的好苗子啊。让老百姓知道,只要送家里娃娃上学,没准能考个全县第一回 来,全家光荣。”
  …………
  刚下课,林晚正准备继续刷题,朱校长突然面带红光的走进来了。然后一脸灿烂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