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我生的娃这么聪明,我就该多生几个的。”林国安略带遗憾道。
林晚特别想和他爸说一声,别做白日梦了,他生的娃脑子有些不好使。
回去的时候,父子两人就特别有劲儿了。林国安腿脚麻溜的背着孩子回家,刚进村子就看到村里人在门口扫雪,他就故意问道,“二爷,你看公社那边挂横幅没呀。我们家晚生又考全县第一啦。”
二爷惊的扫帚都拿不住了,“又考全县第一啦?”
“又考了!”林国安大声嚷嚷道。
很快,旁边几家又听到了。
现在队里也有小学了,自家的娃也开始上学了,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的问题,家长们更好奇了。
立马都跑出来问林国安具体情况,问林晚考了多少分。
林国安就将林晚的成绩单给拿出来了,两个一百分!
林国安趴在他爸背上,听着他爸吹牛,害羞的将脸埋在他爸背上。
而边上是他爸洪亮的声音,“全县就这么一个双百分的娃!又是县里第一名。我们家晚生出息着呢,要是总分更高一些,我们家晚生还能考更高分呢。”
其他人看到那成绩单,听着这些消息,有惊又羡。
林国安生的娃竟然这么聪明!
“晚生爸,有奖金吗?”有个女人问道。
林国安就等着这话呢,“当然有!全县第一聪明,咋能不奖励呢。县里奖励了二十,公社给了十五,学校还给了十块钱呢!”
二十加十五,再加上十块钱是多少钱来着?
其他人开始算账,然后算出来是四十五块钱。顿时惊的眼睛都瞪大了。
再细细的看林晚,就这么个小娃娃,啥都不干,就去天天上学,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收入。
林国安又继续吹,“这不,校长还说开年搞啥开学典礼的时候,要给咱晚生发奖状,发奖品。还要让我这个当爹的去发言,你们说,我这嘴又不好使,能说啥啊。这不是为难人嘛。没办法谁让我们家晚生聪明呢,咱不能拖后腿,只能答应了。”
这一番话又让村里人眼红羡慕。
发奖金还不算,还能发奖品,家长还要上台发言。
养个出息的娃,竟然这么多好处。
这简直再次刷新了乡亲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家都后悔了,当初不该不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好在现在也不晚。孩子还没长大,还是能抢救一下的。
林国安也不嫌累,从村头一直到自己家里,这嘴都说个没完。
很快村里又传开了。林晚又考了县里的第一名了,奖励了四十五块钱,还要发奖状,还要发钱。人家还请了林国安去发言。对了,公社初中都找上来了,让林晚直接去念,不要学费!
不止村里人震惊,连林家人听到消息之后都惊呆了。
上次不是就发了二十吗,这次咋就发了四十五了。
老四林国华一脸心虚。上次哪里是二十呀,那是四十!
不过他现在可不敢说实话,担心自己妈生气。
结果老队长也上门来道喜的时候,说漏了嘴。
“啥啊,四十。我还能不知道?你们没往外说,我还以为是担心人家知道呢多想呢。也就没往外说。”
林奶奶咬牙切齿,“这个兔崽子!”
老队长羡慕道,“算了,孩子出息是好事儿。你们家晚生出息呢。上小学免费,现在上中学还要免费,还能赚钱,多出息的娃呀。”
林家其他人:“……”
林奶奶又不自觉的摸着自己的心口。“兔崽子!!!!”
隔壁,林国安立马关门关窗户,拉上帘子装不在家。然后一家三口吃着烤红薯,商量着明天去县里买东西去。发财了,过年了哪里能不穿穿新衣服呢?
第56章
林奶奶到底还是没能找林国安算账。下午的时候,村里人闲着没事干,又来林家这边凑热闹。等终于忙完了都天黑了。也没心思闹了,准备明天天亮了再说,结果第二天一早,这一家三口都不见了。气的她连早饭都没吃。
一早,林国安就带着自己媳妇和儿子出门 。虽然外面很冷,但是想到能去县里吃好吃的,买新衣服。一家三口又觉得这种苦头好像也不是不能忍受。甚至越走越有劲儿。
因为天冷,还下着雪,路上走的也慢,到了县城的时候都上午了。
三人先是去国营饭店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吃饱喝足之后,立马又去县城的商场里面。
因为快过年了,所以商场东西还挺多的。买东西的人也多。
刘胜男给林晚搭配了一套军绿色仿军装棉袄棉裤。林国安随手就给他配了一个棉帽。耳朵两侧垂下来的部分将耳朵遮的严严实实的。
林晚借着人家穿衣镜看了看,美的不得了。
就算是按照脑袋里面的记忆来看,他这一身也是十分有特色呢。像人家童子军。
帅气!
“满意了吧儿子。”林国安道。
“满意!”
林晚高兴道。
林国安也高兴,“哎哟你满意就好,我和你商量一下,你说这大冷天的,我总是背着你是不是很辛苦。”
“我给你踩背。”林晚立马道。
“那我脚还受罪呢,所以呢今天你爹我准备用你这刚得的奖金买双好鞋。儿子,你可真孝顺!”
林晚:“……”他都没说答应好吧。不过还是点了点头。有钱大家一起花嘛。
于是也爽快的摆手,“买买买!”
刘胜男道,“儿子,我要买一件列宁装。”
“买买买!”钱是王八蛋,花了他爸再赚!
这年头工业成品都贵,特别是这种成品动衣冬鞋就更贵了。一家三口不止买了衣服鞋子,还买了一些棉花和布料,准备着做两件保暖的衣服穿在里面。
林国安甚至还给两老一人买了一顶绒线帽子。虽然也不贵,是那种普通的毛线织成的。但是林晚感动到了,觉得他爸好孝顺。
林国安道,“你爷奶都喜欢戴高帽,给他们戴一顶,免得还记着你那两块五毛钱的学费钱。”
林晚:“……”
出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拎着。钱也花了不少,林晚的奖金都要差不多花掉一半了。
出来之后,三人就觉得肉疼了。
竟然花了这么多钱!
而且他们一家三口现在真的算起来,都每个稳定收入。林国安投机倒把,谁也说不准能做多久。林晚这个奖金没准下次一点失误就得不到了。
至于刘胜男勉强是个工作,但是问题是生产队有时候还会拖欠工资。
林国安道,“胜男啊,你还是要努力复习。争取学好知识,以后有个好单位。咱全家都靠你了。”
林晚点头,“对啊妈,你要提高自己的收入了。”
刘胜男正摸着自己的新衣服高兴呢,听到这话,脸上一僵。顿时觉得手里的东西重若千钧。
因为天太冷了,买好了东西之后,三人就直接往家里走。路上还买了两包炒栗子,边走边吃。
走到街上的时候,林晚突然站住,眼睛看着旁边城里人家里自己盖的房子。也是红砖瓦房,已经很旧了。
他知道,未来城市会大变样了。破旧的县城,慢慢的回焕然一新。
好的时代,终究是要来了。
林国安随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就看到几个穿着严严实实的孩子们,正在门口堆雪人。人家城里的娃娃看着就白白净净的。家里就在县城,也不用走很远的路回家。
他就看了一眼,然后催促林晚,“儿子,赶紧走啊。你爹累了,可不能背着你了。”
“来啦。”林晚立马跟上。
三人回到林家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一路走回家,又让村里人看红了眼。
这大包小包的,得花多少钱呀。
特别是晚生身上还穿上了一身新棉袄呢。看着得不少钱。
有人问林国安咋买这么多东西。林国安高兴道,“没办法,这娃争气了,得了奖金救说要孝敬我和他妈。这拦都拦不住。”
林晚:“……”
大伙羡慕的不得了,当爹妈的是羡慕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娃。孩子们则是羡慕晚生穿的新衣服。
等林晚他们走了之后,孩子们就吵着要买新衣服。
“买啥啊,得花多少钱呀。你自己要是像晚生这么争气,不说考全县第一,你就是考个全队第一,我也咬牙给你买一件!”
这要是以前,当爹妈的是不会说这话的,念书好有啥用呀,买个啥的衣服哟。现在看到林晚念书好,能有这么大的好处之后,都觉得念书比种地要有出息。所以开始不遗余力的激励自己的娃。
于是村里孩子们都得到了承诺,考个全班第一,或者全队第一之类的,都会获得爹妈的奖励。
林晚当然不知道自己一件新衣服让队里的娃娃们又铆足了干劲儿了。
他们刚回家,林家其他人就看到他们了。堂兄弟姐妹们看到他那身新衣服,看的眼睛都直了。
林奶奶听到动静,出来一看,“又乱花钱,钱咋就放不住呢。以后晚生结婚你们哪里来的钱?”
“他自己的奖金呗。”林国安一脸表示不会负责给儿子准备娶媳妇的钱。
连媳妇都没本事娶回来,以后咋可能养得活呢,干脆还是别取了。省的取回来之后还要去做结扎。
林奶奶被噎住了,又想起她被骗走的学费,以及上次林国安藏着的奖金,气不打一处来,“兔崽子,总是让你妈不高兴,我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林国安吊儿郎当道,“咋可能惹你不高兴呢,这不给你也买了东西吗,晚生给你奶送去。”
“好嘞。”林晚立马将两顶帽子拿过去给林爷爷和林奶奶。
看到帽子,林奶奶愣住了,“咋的,还,还给我买东西了?”
林晚道,“我爸孝顺。”
“这可是现在县城里最流行的款式了。”林国安吹牛道。
林晚看天。
“这可真是……”林奶奶尴尬的抿了抿嘴,“给我买啥啊,我一把年纪了。”
林爷爷倒是没说啥,拿起来给自己脑袋上戴着。然后托着烟杆出了门溜达了。
“你二婶还找我去拿咸菜呢,我出去一趟。”林奶奶也跟着出门了。
“我就说他们喜欢戴高帽。”林国安小声和自己儿子道。
林国华苦笑着看自己三哥,“哥,你就别这么花钱了。你不知道,小英这几天看你们吃好的喝好的,整天惦记着要买肉回来吃。现在看着新衣服,估摸着又要想心思了。”
林国安摆手,“买买买,有钱就给你媳妇买。”
林国华:“……”重点是没钱呀!
大房和二房这边倒是没说啥,只不过心情有些复杂。
李春菊鼓励自己儿子要好好学习,以后念书好,才能有出息,过好日子。
她闺女林晓春也鼓励弟弟道,“秋生,你好好念书,等开春了,姐给你做一双好鞋穿。”
林秋生这边虽然不知道啥叫有出息,但是他知道,念书好真的有好处呀。吃好的喝好的,还能穿好的。
这些好处都明晃晃的摆在他眼前了。林秋生觉得,为了这些好处,勉勉强强的克服不喜欢念书的困难,其实也不是不行。
张秋燕也鼓励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林夏生倒是很争气的点头,但是林冬生表示自己真的念书不大好,又怕被自己妈骂,所以也没吭声。
林晓夏看着自己妈鼓励弟弟好好念书,心里难受,干脆沾屋里去看书去。她现在已经学会用拼音认字了。就算妈不让她念书,她也要自己学。
看着自己儿子这不争气的样子,张秋燕心里难受。现在四家人里面,他们算是过的最苦的。大房孩子都大了,还有爹妈帮衬。三房现在又进了收入,估摸着又能好吃好喝一阵子了。四房现在都有工作,甭管是不是临时工,人家现在孩子都没生,日子过的轻松。就他们三个娃,累死累活的工作,还不如以前过的好呢。
所以几遍她闺女再表现的难过,想要去念书,她也没准备同意。
过几年都要是大姑娘,能嫁人了。念书干啥呀。
说实在的,她现在有些后悔分家了。
如果不分家,就算四房这边占便宜,其实也是占的大家的便宜。
张秋燕知道,现在后悔也没用了,只能尽量的把日子过好。等孩子们长大了就好了。
……
因为雪太大,林国安暂停了肉包子的买卖。
他每天也就做饭的时候做几个,所以每天做的不多,换了几次钱之后,平均每天增加了两块到三块钱的手艺。
他觉得这个买卖虽然不是很赚钱,但是主要还是量不够大的缘故。
这要是量大了,还是很赚钱的。可惜也就是想想。这是不大现实的事儿。啥动心量大了,那都是要让人注意到的。容易出事。而且也很辛苦。
要是让开铺子就好了。在县城里面有个自己的铺子,请上几个帮手做包子,他就天天在那边看着,等着吃现成的。然后只负责收钱就成。
林国安又想起了自己儿子今天在县城的那个眼神了。
看着自己儿子正在认认真真的写寒假作业,那乖乖巧巧的样子,让林国安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长胖了,穿上一身新衣服,都像城里娃了。”
林晚揉了揉被掐的地方,“爸,腮帮子不能随便掐,要流口水的。难怪我总是流口水,肯定是被你掐的。”
“流口水不是因为好吃吗?”
林晚:“……”
第57章
过年前一天,各个学校才放假,县城中学,几位校领导和老师也在为了学生放假后,学校的安排工作进行开会。
放假期间也不能没人在,也要安排老师值班。特别是校内的防火防盗工作要做好。
严校长开完会之后,就把教务处的袁副校长留下来了。
两人都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了,四五十岁的年纪,前些年因为闹红小兵的事情,所以学校很不太平。小学的学生还好管,中学的学生简直就是闹翻了天。
两位校领导也是吃了一些苦头。
特别是大学竟然不用高考了,这就让初中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这些年颇有些郁郁不得志。
如今形式眼看着好起来了,自然也有了熊熊的斗志。希望能够趁着这越来越好的形式,好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退休之前也算有个交代了。
袁副校长推了推自己的镜框。开玩笑道,“领导有何吩咐?”
严校长人如其名,一脸严肃。
“最近小学毕业班的学习成绩,你有没有关注。”
袁副校长点头,“有些关注。县里的几个学校考的还不错。”
严校长道,“总体来说是考的不错。看来小学的这些同志们也开始认真对待工作了。这对我们以后招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教的好,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好苗子嘛。不过呢,我说这一届的毕业班考试,连着两次全县第一名,都是一个乡镇小学的学生。这个消息你听说了没。”
袁副校长笑着道,“当然听说了,而且我对这个学生还特地找北桥公社的一个老同学了解过情况。这事情我还准备等年后再说呢。你现在问起来,我正好汇报一下。这位同学叫林晚,是一位男学生。你一定猜不到他才几岁。”
“别卖关子。”
“十岁!好像这几天就要满十一岁了。”
严校长道,“念书比较早呀。”
袁副校长顿时乐了,“念书可不早。这位同学十岁才开始上学。也就是说,他直接跳级,念了五年级。好家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听说这孩子家里之前都没让他念书,他妈是个初中毕业下乡的知青,就在家里随便教,结果发现他竟然过目不忘。家里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