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东西,让俞家拿到江南去卖,少说还能再卖个几百万两。
有了钱,秦昱便轻松很多,又找了俞家,请他们帮忙买粮食。
江南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们为了多赚钱,更愿意种棉花桑树而不愿意种粮食,因此如今江南的粮价不便宜,最后,俞家竟是从一个南洋小国买到了足够多的粮食。
就是这么多的粮食,要送来西北,也挺麻烦的……
秦昱又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待着的这地方,交通有多么不便。
现在他有银子有粮食,也是时候修路盖房了……
第114章 灾民至(二)
秋天; 是丰收的季节。
但西北土地贫瘠; 却是种不出多少粮食的; 西北的百姓辛苦一年; 收上来的粮食交了税之后; 常常都不够吃。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交税。
西北地广人稀; 某些人住在那些偏远的地方,压根就没有衙役会去收税,他们自然也就不用交税了。
广宁府府城周围的人,一直都是羡慕那些住地偏远不用交税的人的; 结果,今年他们竟然也不用交税!
当有衙役来到广宁府附近的村子里; 告知村民们这个消息的时候; 村里的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今年不用交税?这是骗人的吧?”
“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用交税了?”
……
“现在我们广宁府的官员,全都换了你们不知道吗?”来通知的衙役对着这些村民道:“现在广宁府当家做主的,是端王!王爷是个好人,他说了; 今年的税收免了; 徭役和兵役也不用服。”
“真的?”村子里的人都激动起来。不用交税就算了; 连徭役都不用去?还有这样的好事?!
要知道; 以往到了冬天,官府就会让他们去服徭役,修建城墙或者干脆去修长城。
这些活儿累也就罢了,往往还吃不饱饭; 要是遇上戎人来了,更是可能会被一刀砍了脖子。
被拉去服徭役的人,很多都是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的。
“当然是真的!”那衙役立刻就道,又重复了一句:“端王是个好人。”
“是啊是啊,端王是个好人。”村里的人纷纷点头,他们之前其实都没怎么听说过端王,不过现在……给他们免了税的人,肯定是个好人!
村里的百姓都很激动,这时候,那衙役又道:“对了,王爷让你们若是有空,就多开垦一些荒地,那地是谁家开垦的,今后就是谁家的!若是你们没钱买种子买农具……王爷会高价收购粮食,低价出售各种种子以及农具。”
这衙役说完之后便离开了,村里的百姓起初其实是有点不相信的,但出去打听了一下,竟然发现这是真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真的!
西北的百姓,以前都是不卖粮食的,毕竟自己都不够吃了,但今年不一样。
今年不用交税,便是卖掉一点粮食也是可以的,卖了粮食之后,手上有了钱,他们便能买些其他的东西了。
种子农具需要购买这不用说,调料布料什么的,也该买一些,还能买只鸡回家养一养……
百姓手上没钱,就会把日子越过越差,恶性循环,但如果他们有了钱,却也是可以良性循环,把日子越过越好的。
秦昱就希望他们能有点钱。
广宁府的百姓,全都喜气洋洋的,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广宁府周围多了很多人,不,不应该说是广宁府多了很多人,毕竟那些人本就是广宁府的。
以前西北军的那些辅兵,竟然出现在了广宁府周围,然后就开始修起路来!
这以前是他们服徭役要做的事情,现在被西北军的辅兵做了,怪不得他们不用服徭役了。
广宁府的百姓对这些辅兵非常友好,有些人没事做,看到路修到自家这边了,还会拿着锄头去帮帮忙,于是,这修路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
这时候,石板铺的路基本只有城里才有,城外的路大多都是泥路,所谓的修路,也不过就是挖掉道路上的树木杂草,将泥地开垦平整而已,做起来并不难。
因着这个,秦昱便把那些没什么技术,身体也不太好的辅兵,全都送去修路去了,还让他们沿着道路多盖一点泥屋。
这时候盖屋子,墙都是在两边用木板固定,中间填入泥土,然后用锤子用力击打做出来的,做起来挺简单,虽然不明白端王为什么要让他们多盖些泥屋,但那些辅兵看在每天都能吃饱肚子的份上,都是很乐意去做的。
至于那些手上有些技术,身强力壮或是比较年轻的辅兵,则被秦昱安排了,开始修建一个个用来警戒放哨用的堡垒。
这些堡垒,有些都修建到戎人的地盘上去了,秦昱也就特地派了西北军去保护那些辅兵。
秦昱的命令,都被很好地执行了,毕竟如今的广宁府,已经被他彻底掌控,而这个时候,秦昱自己的生活,也上了正轨。
他不需要再整天往外跑,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了,倒是可以留在自己那个外表不好看,但绝对非常安全的端王府里安生地过自己的日子。
秦昱其实很喜欢和陆怡宁一起过平静的生活,不过他很清楚,近几年,他的生活根本就平静不了。
与其去想这些,他还不如想想自己的腿。
陆怡宁的治疗,是会让秦昱感觉到非常非常舒服的,而最初,陆怡宁不给他治疗的时候,他的双腿一直全无感觉。
但现在情况变了。
他腿部的各种感觉,越来越清晰了,陆怡宁不给他治疗的时候,他甚至还会突然间觉得腿很疼很酸。
秦昱很享受这种感觉,他有时候,甚至会刻意去拍打自己的腿,来让自己更清晰地感受到这股疼痛。
比如这会儿,处理完广宁府的各项事务,他便在自己的腿上按了几下。
酸疼的感觉从腿上传来,其实很不好受,但秦昱却很喜欢。
陆怡宁注意到了秦昱的情况,她盯着秦昱看了一会儿,然后坐到秦昱身边吗,伸手往秦昱的腿上按去。
之前她给秦昱按腿,都是用上内力的,这次却没有用,不仅如此,她的力气还挺大的……
秦昱克制不住地发出一声闷哼来。
这……真的太疼了!
结果,陆怡宁看了秦昱一会儿,竟是并没有停手,而是又按了下去。
秦昱的身上冒出冷汗来,疼得都有些哆嗦了:“怡宁?”陆怡宁会这么做,应该是有原因的吧?
“这样对你好。”陆怡宁道。
这对自己有好处?秦昱一愣,然后便咬紧牙关,任由陆怡宁给自己按起来。
这样的揉按让秦昱非常疼,没过多久,他的衣服就被冷汗湿透了。
秦昱都想让陆怡宁停手了,但到底还是忍住了,他深吸了一口气,一抬头,就看到陆怡宁正专注地看着自己的双腿,小脸上满是认真。
不知为何,秦昱竟然没那么疼了。
“怡宁,你的手酸不酸?要不要让别人来按?”秦昱问道,陆怡宁的那双手,一个个手指都发红了,让他不免心疼。
“不要!”陆怡宁立刻就道,她才不让别人摸秦昱的腿!
第115章 灾民至(三)
秦昱被陆怡宁按着腿; 有种去了半条命的感觉; 浑身上下大汗淋漓的; 衣服都湿透了。
“呼……”看到陆怡宁终于停下手; 秦昱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然后,刚松了一口气的他; 就被陆怡宁给抱了起来。
秦昱:“……”
“我带你去洗澡。”陆怡宁看着秦昱,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满是跃跃欲试:“我给你洗。”
秦昱:“……”
秦昱拒绝了陆怡宁。
他其实还挺希望陆怡宁能给自己洗澡的,但他到底还是放不开。
陆怡宁不满地看了秦昱一眼,又道:“那等下你给我洗澡?”
“洗澡要自己洗。”秦昱无奈地看向陆怡宁。
“你都让寿喜给你洗!”陆怡宁想也不想就回答; 还瞪了旁边的寿喜一眼。
寿喜眼观鼻鼻观心,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就怕被王妃惦记上。
“寿喜不一样……”
“寿喜有什么不一样的?”
“他和我一样; 是男人。”秦昱又一次花功夫给陆怡宁解释了男女之别,然后才去洗澡。
等他走了,陆怡宁却是皱了皱自己的鼻子,哼哼了两声。
她当然知道男女有别; 不过秦昱身上全都被她看过了; 也没什么啊……
想了想; 陆怡宁又去偷看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 入秋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几乎没过多久,冬天就来了。
京城的冬天很冷,西北也不逞多让; 好在秦昱早有准备,是让人在自己的王府里做了土炕的。
别人家的王爷,睡得都是精美的大床,别人家的王妃,陪嫁的床能比某些穷人的屋子还要大,但端王和端王妃,到了冬天,却一起睡炕。
寿喜是宫里出来的,看到这情况忍不住叹气,但等回了自己的屋子,他却也立马躺到炕上,然后再不想从炕上下来了。
这火炕下面点上火,睡起来真的太舒服了!
陆怡宁对吃食的热爱,秦昱一直都是望尘莫及的。
她在他们两个的房间里藏了很多粮食,不仅如此,只要空下来,就想吃点东西。
这会儿,秦昱坐在炕上,在自己面前摆了个小桌子处理广宁府的公务,陆怡宁却是在自己面前摆了个小炉子,然后煮东西吃。
这边什么都缺,秦昱纵然是王爷,也做不到让陆怡宁顿顿山珍海味,她这会儿面前摆的,就是很普通的白菜萝卜还有豆腐。
不过炉子上放着的锅里是放了几块咸肉的,散发出浓郁的肉香来。
这有点简陋,但陆怡宁一点都不介意,她把豆腐白菜还有萝卜放进去煮,煮一会儿之后就捞出来吃,吃得津津有味的。
秦昱觉得,自己闻着这样的味道,听着她吃东西的声音,还能继续处理公务,绝对称得上自制力惊人了。
不过很快,他就决定不再压制自己的食欲了……推开自己面前的公务,秦昱让人给自己也拿了一个碗过来。
煮过的白菜豆腐热乎乎的,蘸酱吃了一些之后,身上立刻就暖洋洋的了,秦昱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只是,他的心情也就好了一小会儿。
就在刚才,他得到消息,中原的灾民已经快要到达广宁府了,而路上,死了很多人。
当初他借着太平道人做了预言,说中原会有三年大旱之后,不管是他还是朝廷,都是做了很多事情,想尽办法来让中原的百姓过得好一点。
但也仅止于此了。
中原如今的情况比他上辈子要好很多,至少没有饿殍遍地易子而食,也没有揭竿而起的叛军,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活不下去。
他们要是继续留在中原,留在灾情最重的河西府,今后绝对只有渴死饿死一条路。
毕竟,蝗灾就要来了,之后几年,河西府恐怕种不出多少粮食来。
所以,秦昱早就做了安排,让人将河西府的灾民送到广宁府来。
他这样的打算没错,要不是他给了河西府的百姓一个盼头,那些百姓恐怕早就乱起来了,而这,也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然而,事情的执行,总是跟他想的有点偏差的。
他原先,是想让那些百姓在今年夏天就动身,然后在今年秋天到达广宁府的,但那些灾民动身的时间,比他想象的晚了很多。
不到万不得已,河西府的灾民们,都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去逃难的,而今年夏天,他们就还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
那时候旱灾虽然严重,但他们手上还有一点存粮,地里种着的粮食也还没有全部旱死,他们就想要先收了粮食再说。
如果可以,他们都是不想去西北的,那会儿,在河西府甚至还有很多流言,说是朝廷想要把他们骗去西北跟戎人打仗。
于是,不管那位王钦差怎么说,大家都不愿意走。
这一拖,便拖到了秋天。
旱情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一粒粮食都没收上来,这也就罢了,原本山上多少有些绿意,能有草根树皮给他们果腹,结果就在今年秋天,蝗虫越来越多……
这下,这些百姓便是不想去西北,也不得不去了,因为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但他们晚了几个月。
原本他们家里多少存了点粮食,晚了几个月,粮食却已经吃完了。
原本他们可以在天还没有彻底冷下来的时候到达西北,晚了几个月,他们却要在路上迎接寒冬。
天气越来越冷,还没足够的食物吃……就算朝廷特地安排了人护送这些百姓,还提供一些食物,他们在路上,却也冻饿死了无数。
秦昱知道这件事之后,心情自然也就不太好。
想了想,秦昱最后派了禁卫军带着粮食去接人,避免死太多人。
金岩第二天就出发了,而此刻,从中原出发的灾民们,已经到了西宁。
带着这些灾民千里迢迢从中原来西宁的,有当初朝廷派去中原的钦差大人王旗开,也有秦齐不久前派去河西的一个官员,名叫庞厚发。
他们带了一些官兵走在最前面,一边为灾民们引路,一边和沿途的官员打交道,尽量弄点粮食分下去。
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官兵走在后面,维持灾民们的秩序。
灾民数量太多了,也就并没有排成长长的队伍,都是一群一群聚在一起走的,而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些牛拉的车子。
这些,算是灾民里状况相对不错的了,说起来,要不是这次前往西北朝廷有派人护送,他们绝对不会出来逃灾——他们这样有点家底的人,跟着一穷二白的灾民去逃灾,往往只有死路一条——多半才走到半路,他们就会被那些灾民一拥而上给抢了。
正因为这样,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现在可以说是紧紧跟在王旗开和庞厚发的身后,不敢落后一步的。
在这群灾民后面,却是一群基本由青壮男人组成的灾民。
有些青壮男子家人都被冻饿死,没了拖累,便会走到前面来,最后汇聚到了一起。
再后面……那一群一群的灾民,就都是穷苦百姓了。
他们拖家带口,背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满脸麻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走着走着,还常常会有人突然倒下……
这会儿,就有一个瘦骨嶙峋的中年男人突然倒下了。
“当家的,当家的!”一个女人伸手去推那个男人,想把他推醒,但那个男人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女人身边,还跟着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一开始表情木木的,过了一会儿,却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了,一个个眼眶通红,张开嘴无声地哭泣。
他们没有流泪,不是不伤心,而是他们一直没怎么喝水,在嘴唇都干裂了的情况下,他们压根就哭不出眼泪来。
“当家的……”那女人的声音嘶哑的厉害,眼里满是绝望。
“人已经死了,剥了他的衣服,走吧。”有人蹲下来检查了一下那个男人,然后便道。
人死了,就剥掉他的衣服带走,把尸体扔下,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做法,这女人干嚎了一场,最后也只能这么做。
她慢慢地脱下丈夫的衣服,突然发现丈夫的胸口处,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
那是一小包麦子。
昨天她和几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