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陈恕在场,他本身也在做投资,姜好担心他误会自己在求助,便没有将后半段话说出口。
陈恕本人倒完全不刻意回避。
“怎么会?”他看起来些许讶异,“你的工作室还没融资,就已经请到了三大流量做广告,只要质量过硬,陆陆续续口碑出来弄点定期宣发营销,很容易就上手了。”
姜好:“啥?连老陈你都以为是我请到梁启明和祁浪他们做广告的吗?”
“当然?”陈恕理所当然道,“前一阵你和老唐不是在和综艺方谈广告合作吗,我以为老唐趁着你们合作期间,把老梁他们也拉下了水。”
姜好:……?
“不是,我哪来的那么多钱又在综艺卫视打广告,又能同时请梁启明、祁浪和席云洲?!”她有点哭笑不得,“还有老陈,什么叫拉他们下水!”
闻言,连唐鹤都惊讶说:“所以老梁和祁浪那边,并不是老陈你牵的线?”
此话一出,陈恕、唐鹤还有邱环他们面面相觑,总算得出真相:
梁启明、祁浪和席云洲,都是姜好自己搞到的广告。
“姜姜,你到底多富有?!”
“不对,姜啊,你给他们钱了吗……”
“可以啊,工作室刚起步就有三大流量护航了,你根本不用担心还没影的新一任锦鲤好吧!”
……
朋友们立刻开始了对她的盘问与鼓励。
至此,姜好才知道。
原来因为梁启明他们都和老陈有点交情,所以大家根本没有深究此事,以为都是陈恕和唐鹤牵线搭桥。
不曾料想,姜好居然靠着自己拍摄期间的人格魅力,就得到了流量们的免费广告。
也难怪她这样忧心忡忡。
与意外的幸运相比,肯定还是有计划的步调更令人放心。毕竟,你不用总寄希望于朋友,工作室后期的宣发运营还得靠姜好自己。
“我就说老唐怎么还没替你安排第一批客户的口碑营销,”陈恕这时又道,“现在老梁他们带来的热度也已经褪得差不多,姜好,你得让营销部门抓紧做第一批客户的反馈宣发,给还在观望的潜在客户更多信心。”
陈恕明白姜好不想事事靠别人帮忙,所以没有过多插手锦鲤旅行,因此也并不完全了解工作室的机构安排。
倒是一直与姜好合作的唐鹤,怀疑问:“姜好,你说实话,工作室现在有营销专人吗?”
他甚至连营销部都没提。
果不其然,周小财默默举起了手。
陈恕&唐鹤:……
现在看创业菜鸟,感觉他们可真单纯乐观啊,新媒体时代创业,营销全靠自己搞就完事了。
姜好的悟性很高,见两个男人纷纷沉默,她的脑子便立马转过弯来。
先前事情太多,她作为创业新人,的确也无法面面俱到。为了不偷懒,第一反应仍旧是亲力亲为。
但她忘了,专业的事情请专业的人来做,往往会事半功倍,无非就是投入的成本更大些。
见状,姜好立刻提议:“老陈,谢谢你的提议!老唐,我对别人不了解,时间紧迫也没有太多的试错成本,不如把工作室的宣发承包给星娱?或者像老陈借我的HR那样也行,营销部员工档案还是挂星娱,然后他们的工资我来出!同时,我还额外付宣发外包的钱……”
邱环一语成谶。
这场聚会,最终真变成了姜好压榨陈恕陈老板的现场。
*
将工作室宣发事宜包给星娱后,周小财和姜好也只是稍微轻松了一点。
毕竟,他们也不能完全虚假营销,还是得向客户询问真正的体验反馈。一来方便查漏补缺,完善工作与服务上的不足;二来,了解清楚客户的意见,营销的方向也更好抓。
九月,锦鲤旅行工作室正式搬迁,机构部分也趋于完善。
姜好虽与星娱营销部合作,却并未立刻进行铺天盖地的好评营销,甚至连广告都甚少发。
工作室的官博,只专注于发布有关定制的概念与本司的理念,同时,分享一些旅途中或感动或温馨的事件。偶尔几条被营销号们转上首页,更像偶然走红,很难看出营销的痕迹。
而这些都是姜好的主意,或者说,是在和周蜜探讨过国内定制旅行行业整体概况后,想出的主意。
工作室的广告和口碑固然重要,但要让一个人购买你的产品,你首先得让他们了解你这产品究竟是什么。
既然国内提到定制旅行,大部分仍旧认为是昂贵的小型旅行团,那么,就先去科普“定制旅行”,扭转大众的刻板印象。
唐鹤那边听了姜好的想法并未多言,只说营销部的人会给出具体方案,这事便这样定了。
同一时段,综艺《在路上》跨越整个暑假档,迎来尾声。
意大利这一站,主题温和煽情,节目组也没有刻意制造“爆点”,因此对于口碑原本就不错的姜好和几位明星嘉宾而言,除了带来最后一波热度并无太大影响。
影响最大了,当属周蜜。
当初周蜜在南非袒露对姜好的所作所为,其口碑跌到谷底,再也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并且,那件事也几乎将她和周蜜放到了对立面。
而意大利之旅,无论是周蜜身为导游的安排反差,还是她居然与姜好和解,甚至加入了锦鲤旅行,都让观众们大跌眼镜。
意外地,《在路上》收官,最热的话题居然不是四个明星嘉宾制造,反而围绕着姜好和周蜜这两个素人嘉宾。
——姜好心太大圣母了吧???居然把一个能半夜把她关里约门外的人招进公司了?!
——我日!当初锦鲤怎么对修修的?我不信锦鲤会这么圣母,这他妈不会就是一场营销大戏吧'疑问'
——只有我能理解姜好吗?锦鲤旅行刚成立,周蜜环球旅行两年,不仅业务能力达标还小有名气,其实还真蛮适合这个职业诶。
——热评你不是一个人!综艺全部看下来,我感觉周蜜后面还蛮真诚的,公是公、私是私,其实商业合作上确实没有绝对的敌人吧'沉思'
——其实姜好和周蜜无论是营销还是真仇敌变合作伙伴,我都想说一句锦鲤牛逼!这样的气度,难怪三大流量都替她做广告
……
有关两人的讨论层出不穷。
对此,姜好和周蜜都发布了声明。
首先发微博的,自然是曾经的施害者周蜜。
“@周蜜v:首先,我要真诚的对姜好说一句对不起,无关乎工作事业,这是我欠她本人的道歉。
然后我以命担保,大家所谓的种种“恩怨”并非营销作秀。
南非太阳|城那次,我原本是铁了心真要退出,和导演的聊天记录可以为证……
是姜好在约翰内斯堡的动物园点醒了我……她真的是个很好的人,我欠她太多。
无以为报,唯有行动和时间能证明。
再次抱歉,再次感谢。
本条内容句句属实,我愿为一切言论负相关法律责任。”
周蜜到底践行了曾经对姜好的承诺,在综艺节目正式结束这天,公开发布了微博道歉。
她将姜好曾对她“竞争对手”的劝诫,甚至是自己曾打主意加盟锦鲤旅行,最后完全放弃打算重头再来,姜好却在这时抛出橄榄枝的事一一和盘托出。
周蜜都这样发声了,姜好作为话题中心的另一位主角,当然不能再沉默。
否则,周蜜的微博便会成为独角戏,令她的内容可信度大大降低。
工作室有了营销团队,他们便建议,直接由营销部结合大众评价拟稿,或者姜好写好稿子由团队审核后再发。
但姜好却拒绝了,面对这样的质疑,她认为唯有真实坦诚可破。
唐鹤对此有些犹豫。
但唐鹤毕竟更了解她,没有直白否定,而是说现在顶着工作室老板的头衔,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大家对工作室的看法。
却没想到,姜好回复她:
“没有人的一言一行能做到100分,做老板的总该带点人情味,能真诚交代的事就没必要搞那一套。”
“万一真起了逆反,营销公关团队也总会有办法挽救吧?”
“否则,我干嘛请营销公关?”
一句句看得唐鹤哑口无言。
他想起女人以前每次面对相似的网络风云时,都宁可真诚一点,与其说她意气用事,倒不如说是她的底线了。
在不断改变的同时,在心底永远保留一道底线。
于公关团队而言,姜好或许不是个省心的好老板,可或许正是这样的坚持,才让当初那个丧气平凡的女人走到现在的位置。
思及此,唐鹤便也懒得再去浪费唇舌,直接交代公关们走一步看一步。
旋即,姜好便针对此事做了回应。
“@姜咸鱼v:犯错者拥有改正的机会,而选择原谅的受害者也不该被冠以圣母的帽子。
生活不会永远是爽文的走向,每个人每天都要做许多的选择,只要选择的后果不影响他人,那么无论怎样都无可厚非对吗?
我曾经也防备和不喜欢周蜜,但自加入锦鲤旅行以来,她工作上从未犯一个错误,的的确确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员工。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也愿意承受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很感激大家对我的关注和关心,我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今后也会继续努力,争取不负期望。
再次,感谢!”
——突然觉得这话有点道理啊,把锦鲤说成圣母,其实还真有点要求“受害者完美”的意味
——周蜜的一些事情做得确实太过了点,但其实回头看基本没有一件达到目的,她被骂了几个月,以前的口碑差不多全毁,这也算是付出代价了吧?
——哎,虽然平常总喊着不要原谅,其实代入我自己的软包子性格一想,换了我可能也没办法完全狠心的吧……
——其实姜姜确实没有错,是周蜜运气好,遇见了愿意再给她机会的人
……
姜好的公关团队,看见这样的通稿,以及后续的舆论风向,纷纷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如果由他们来拟稿,内容估计也就这样。
他们心想,看来这位老板也并非完全没点脑子,在讲感情的时候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整个事情这样一闹,周蜜算是因祸得福。
原本,《在路上》意大利站尚未播出之时,她虽然顺利加入锦鲤旅行,但由于那些骂名,给到她手头的订单数量一只手也数不完。
倒不是姜好或别人故意为难她,而是客户听说定制师有她,便纷纷要求定制的人绝对不能是心思歹毒的周蜜。
周蜜手中寥寥的几笔订单,都是不关注不了解八卦的中老年人。
而今,综艺全貌得以窥见,她最后一站导游的才能得以施展,再加上她和姜好的联合声明,渐渐地有客户开始选择她。
*
伴随着《在路上》最后一期的余热退散,以及“定制旅行”的定义科普,锦鲤旅行的营销团队终于开始真正发力。
九月中旬,由三位明星带来的一大批客户,几乎也已经顺利完成旅行。
在各方的努力下,这批客户的反馈与评价,开始时不时的出现在网络个平台。
为避免大众起逆反心理,团队并未采取蝗虫式的营销。
相反,他们借助网络大数据的优势,专门给那种提到过旅行,有旅行倾向的人推荐。
姜好和周小财试验了一下,她们就在群里聊了聊,等潘梦竹年休,她们仨再约着出去旅行一趟。
结果——
隔天,她们三个人就都看到了“锦鲤旅行”的广告,并且还是“闺蜜定制旅行”相关案例。
潘梦竹还好,姜好和周小财简直是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以前她们都是在淘宝上被推荐相关产品,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们自己的产品居然也通过这种方式推广了出去。
当然,硬性的口碑宣传也要跟上。
诸如某度、某乎,以及别的一些搜索引擎,有关“锦鲤旅行工作室”的咨询评论之下,网友们的画风也出奇的一致:
——本来是为了浪哥的签名专辑才报了锦鲤旅行,没想到居然是我所有定制最好的一次……
——定制旅行服务没话说……最让我舒服的是,锦鲤旅行的24小时落地服务……
——这里必须夸一波锦鲤旅行的服务!我在国内凌晨两点的时候遇到困难,试着打了下定制师的电话,没想到居然接通还给我们顺利解决了!
——而且,锦鲤旅行居然不贵的做,我们脸皮很厚的拿旅行社的报价去问的,最后居然安排了比旅行社好几倍的路线ORZ
这其中,有些是客户真实体验,有些是团队手笔。
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质疑不喜欢的声音,但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好评给压了下去。
起初,姜好很担心,这种流于表面的好评,是否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但仅仅半个月,推广的效果便显现而出。
九月底,工作室没有顶级流量的广告,每天的订单量也已经达到了明星们宣传时的数额。
姜好喜不自胜,也没想太多,将所有注意力都投放到源源不断的订单之中。
直到十月上旬——
当上月,以及工作室成立以来的季度报表出来,姜好才发觉了问题所在。
工作室订单数目非常可观,目前当然不存在亏本经营的状况,但整个订单构成却并不如人意。
姜好的本意是想做成“平民化”的定制,也就是说,除了经济宽裕的那部分客户外,也能做原本属于旅行社的那波客人。
但从报表上看,虽然推广到位,订单乐观,可其中大部分都仍属于高阶定制。因为客户要求的缘故,其单价并不便宜,虽说没有收获太多差评,却与真正的品牌目标相差甚远。
看着寥寥无几,还是赔钱做成的“亲民”订单,姜好不仅有些发愁。
她到底该怎么来扭转这个困局呢?
祸不单行,人不顺利的时候,往往不会只是一件事不顺利。
在姜好无法达到经营逾期,无法实现公司理念之时,有关工作室的负面讨论也应运而生——
一个名为《你是锦鲤旅行营销的受害者吗?》的帖子,于网络悄然走红。
作者有话要说: 临近结尾确实没办法保证日更,更新状态会写在文案第一行,大家看一眼那里就可以!
昨天请假了,今天更了6000补偿,然后这章所有2分评都发红包吧!感恩支持=33=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66章 【双更合一】
《你是锦鲤旅行营销的受害者吗?》这个帖子深谙挂人的真谛; 从标题开始便言简意赅的指明了对象,以及其犯下的罪状。
锦鲤旅行不仅仅有姜好作为中国锦鲤的热度; 还有几位明星宣发,和综艺、卫视频道的广告所带来的关注。
因此,此贴一发; 便很快引起广泛讨论。
“锦鲤旅行,中国锦鲤创办的定制旅行工作室,虽然最近他们的广告铺天盖地,现在应该没人不知道这工作室了吧?(如果不知道,那也太对不起爱豆和中国锦鲤投入的广告费了吧'狗头'”
发帖的人也上道。
上来先解释“锦鲤旅行”究竟是什么,释义也稳准狠,末了还以云淡风轻的口吻挑事说,这间工作室已经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状态。
这样的话; 其实很容易引起骂战。
果真,转发和评论里; 很多人便逆反的说:
——emmmmmm一个小工作室也敢说家喻户晓?是我跟不上时代了,还是中国锦鲤太飘了?
——爱豆?真以为普天之下皆追星女孩?她们做错了什么,每次都要被消费……
——中国锦鲤什么时候创办了工作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