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系的,贝贝超漂酿。”贝贝蹬着腿,急切的表示她是最漂酿的。
贝贝跟王思婉长得特别像,完全就是缩小版的王思婉,又胖乎乎的,,整个小娃娃像个糯米团子似的,粉雕玉砌的,带出去的时候,别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孩子。
宋婶都不敢单独把贝贝带出去,生怕有人看贝贝这么可爱把人给抢走了。
他们一家三口准备到这两年才开的东方广场里吃饭,这里面有很多家比较小众的餐厅,都是做各地特色菜的。
因为有个贝贝,她不能吃辣,所以王思婉和许安选择了一家粤菜馆。
这两年,S城这边开了不少商场广场,其实有不少还都是许安这边承接下来的项目。
王思婉的品牌,在这里也有个专卖店,刚刚路过的时候,王思婉还特意往里面看了眼,里面人很多,各个导购也都耐心的在跟顾客介绍着产品。
王思婉现在是不担心这些导购像以前那位朱颖似的,做出一些自己倒卖货品的事来。当时王思婉是把朱颖交给徐月娥安排人去查了,后来调查出她确实拿VIP顾客的产品出去倒卖之后,把徐月娥也给气得不行了。
后来王思婉拿到的结果就是,徐月娥直接报警把那个朱颖带走了,后来刘旺主动过来,把朱颖盈利的钱都给补上了,郑重的跟徐月娥这边承认了错误,因为刘旺算是老员工了,徐月娥也没有太追究。最后只让刘旺跟着朱颖一块都离开公司。
朱颖的事公司里的人也都知道,后来在培训新导购的时候,也会专门拿出来当案例讲。
其实朱颖那件事的重点,不在于她倒卖,而在于她拿VIP顾客的产品倒卖。为什么柜台上没货了,那VIP顾客这边也得有货。他们是多重视VIP顾客,这些员工只要稍微动脑子想一想,就能想清楚了。
朱颖一是没脑子,二是不听话,三是服务态度不行,最后才是她倒卖货品。
因为有朱颖这个先例在,这些员工们也都挺老实的。公司福利好,制度好,工资高,谁也不想轻易的离开公司。
开公司不容易,里面会出现各种问题,王思婉也都欣然接受,只要是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算是问题了。
吃过饭后,王思婉就和许安商量着什么时候去京城看许逸。
这小子在京城呆了两年多了,平时倒是经常通电话,但是自己的孩子,从以前的天天见面,变成现在两三个月才能见一次面,那能不想吗?
不过王思婉倒是清楚,许逸在京城可是混得很不错,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同年龄段的圈子里,他就跟他爸一样,俨然是个头头的角色,那些个小子姑娘都服他。
不过王思婉和许安还没去京城呢。
年底放寒假的时候,许逸跟韩友书一块回来了。
原因是韩友书,要把姓氏改回来,只他一个人改姓,底下的孩子都不改,这也算是韩友书一个心愿,底下的孩子们也不会怪他什么。
韩友书当初被许安爷爷放到韩家门口的时候,年纪不算小,但也不算大,至少是记事了的。虽然韩家因为要收养他,就把他的姓氏改成了韩,但他对自己姓许这一点,一直都很清楚。
如果没有碰到许安,没有找到这个他哥哥的后人,或许他一辈子都不会要把姓氏改回来。
但是当他知道他哥哥也找寻了他这么多年,还给他留下那么多东西的时候,他就萌生了改姓的想法。
但他只是改自己的,韩家养育他长大,又把女儿嫁给他,这份恩情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因此他的孩子们,依然是姓韩。只有他自己,他想找回自己的归宿的,这个改姓就是势在必得的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身后,能跟他的哥哥呆在一起。他知道许安在第六大队做了套房子,以后是准备做祖宅的,还专门做了个祠堂。
他和他哥哥的老家在哪里,早已无处可寻,但只要有他哥哥在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归宿所在。
他想把姓氏改了,以后能和他哥哥呆在同一个祠堂里面。
这次改姓,除了身份证上,户口本上的都要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得回到第六大队那边,进行一个很正式的仪式下来。
因此,韩友书在许逸放假之后,就一块来了S城。
他是专门和许安来谈这件事的。
许安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韩友书是他的长辈,他要把姓氏改回来,如果他的爷爷还在世的话,那也肯定是同意的。
于是,一家人商量过后,就准备好了各种东西,准备一块回第六大队。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改姓这一点啊,其实很有意思的,我爸跟我说过,男人是非常在意这点的,男人会思考,他的姓氏是从哪里传下来的,他的祖先是什么人。
如果是入赘的男人,他和女方生下来的孩子是跟着女方姓的话,一旦女方这边的长辈没了,那生下来的这个孩子,一般都会把自己的姓氏改回跟着男方的。
好了下午六点,接着见吧
第227章
既然是年边回第六大队; 王思婉和许安他们商量着; 要不干脆今年就在第六大队过年得了。他们也确实好多年没在第六大队过过年了,这次也刚好赶着时间; 省得到时候来回折腾。
宋婶没啥意见,她反正是王思婉他们在哪她就跟着去哪。
只有韩友书,稍微麻烦了一点,但他现在彻底退休了; 只要不是久居在外省,到第六大队过个年而已,也没多大的关系。
王思婉问他大伯二伯那边会不会有意见,韩友书乐呵呵的直摆手; 像他们这种官职的,每一年过年几乎都没有什么机会会在家里过年的,一般这个时间都是全国走访慰问了。
像之前那么多年,他们这一大家子过年都凑不齐的,所以也不可能会有什么意见的啦。
王思婉不放心,怕京城那边有意见; 还特意打了电话过去。
结果大伯二伯那还真的没意见,反倒是感谢他们能陪着韩友书一道过年,他们是没办法过去了。但是底下的孩子到时候如果可以的话,会让他们也都到第六大队那边过个年的。
只是王思婉猜测,这个可能性,应该也不是很大的。
不过临出发前两天的时候,四哥韩建突然把他的两个孩子给送了过来; 这里面就得说一下了,韩建最终还是和沈丽离了婚,没办法,沈丽越来越过分了,韩建实在是忍受不了自己的老婆整日的疑神疑鬼,孩子也不管,拿着钱到处挥霍。
所以就直接离婚,只带走了两个孩子,其他的全部都留给了沈丽。因为韩建是在部队里待着,因为这件事还好好的接受了机场调查,这对他的个人形象,其实也是比较大的影响。
韩建不是不知道后果,但还是要求离婚,当然他爸妈也都是支持的。
沈丽总说他们对不起她,可这么多年,家里所有人都让着她,不与她争辩什么。就连韩建的妈宋晓文,之前也经常对韩建说,让他多让着点沈丽。她一个人突然进入一个很不熟悉的环境,肯定会不适应,他作为丈夫,得引导着自己的女人进来。
只是沈丽日复一日的作着,宋晓文也看不下去了。
沈丽以为韩家当初借了她的身份才熬到了现在,她以为大家都会顺着她,对婆婆宋晓文还有嫂子夏蓉的告诫都不放在心上,有时候韩建也会耐下性子劝她,也充耳不闻。
她以为韩建是不可能和她离婚的,韩建的身份要是离婚得多麻烦啊。但韩建,就是要和她离了。王思婉听说沈丽在家里闹了很久,后来韩友书发话了,离,必须离。这下沈丽也不敢闹腾了,又听了她娘家的话,把韩建能给的全都拿了,孩子也不要。
韩建在离开前,劝沈丽最好是呆在京城,她有房子有钱,不需要再回去了。因为沈丽的父母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但沈丽还是回去了。
韩建心里就算担心,只是现在俩人的关系都这样了,他也管不了太多。沈丽不听他的,吃到亏了就知道谁说的是对的。
韩建和沈丽的孩子,女儿叫韩岫,儿子叫韩炀。
都比许逸要大一点,韩岫在上大一,韩炀在高三,韩炀和许逸还是一个学校的。
这俩孩子虽然被沈丽带了几年,但是后来宋晓文觉得不对,就把接过去由她来带了,所以这俩孩子也被教得特别好。韩岫斯斯文文的,很秀气,看着就很乖巧。韩炀则比较稳重,和许逸的关系还挺好的。
这次会过来,也是韩建没法带着孩子,宋晓文那边到了年末,医院也忙,一家人凑不到一块去,正好王思婉他们这边说要到第六大队去过年,韩建就干脆把孩子送过来,省得这段时间,孩子呆在京城比较孤单。
这也是韩建跟他们关系好,不然也不会想着把孩子送过来。王思婉和许安是一点都不介意的,孩子多了,也热闹些。
今年的他们两家公司的年会就直接交给下面的人主持,两位公司老板就包袱款款的带着一家老小坐飞机回去了。
值得一提的事,这几年,他们那个市里终于有了机场,虽然航班少,但好歹是有机场了。从机场出来,再开车到第六大队,也就才两个多小时的路,总共也就花五个多小时,不像以前,光火车就得坐一天一夜。
几乎是没有太折腾,他们就把车开回了第六大队,现在到第六大队的路也不是以前的泥巴路了,而是以水泥路,路口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了第六大队队员,许安捐建。
不过现在其实已经不能再叫大队了,都改叫成村了,他们这边改得比较晚,现在第六大队叫岚山村,因为他们后面的那座大山,就叫岚山。
只是那时候把这条路做起来的时候,还叫第六大队,所以这块石碑上写的还是第六大队。
许安和王思婉一人开一辆车回来的,人多,坐车太折腾,所以许安就安排了这边的人弄两辆车在市里。
一路通往岚山村都是水泥路,车也比较少,开着还是比较顺畅的。
一路开进村里的时候,整个村里的人都沸腾了。这个沸腾跟以前王思婉和许安他们亲戚开车进来不一样,这可是他们村里的人,自己开车过来,这是许安他们一家人,自己的车。
王思婉有钱这件事,大家都清楚,那么苦的年代里,王思婉手里的钱就没断过,毕竟是大资本家的女儿嘛。
这年月,能买上小车,还是两辆小车的,那都是了不得的,至少他们整个县里都找不出一个来。
大家伙在王思婉和许安捐建了马路又捐建了一所学校之后,就知道这对夫妻俩是真的发达了。但他没还真没觉得,这对夫妻俩还会再回来了,虽然这边做了房子,但是在大城市里过得好好的,谁还在乎这边的房子啊。
结果今年过年,还真的都回来了,开着车回来的,之前的马路还有学校的事,就足够让村里的人在所有的村子当中抬头挺胸了。
以前别的大队的人总是看不起他们大队,不就是因为他们这边穷吗?一些闺女甚至都不愿意嫁到他们大队,一说第六大队大队,先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个大队啊,很穷。
虽然后来慢慢的好起来了,但因为他们在山里,交通很不方便,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觉得,他们这边就是穷。
不过之前因为建小学还有修路的事,整个县里都知道了,他们这些都是以前的队员在外面赚了钱,特意捐钱来做的,这可给他们长了大大的脸面。
出去的时候,一听他们是第六大队的,都要来打听,这钱是捐了多少啊?这路修了多长啊?是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修上了吗?这学校盖得多大?周边的村能不能过去上课啊?
反正他们也是与有荣焉啊。
大家伙都想感谢王思婉和许安呢,但人家不回来,也没法感谢,问张三虎,张三虎也说不知道。
还以为王思婉和许安都不回来了呢,结果人家今年,悄无声息的就开着车回来了。
张三虎把他们村里都规划的很好,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修到了,这次回来的时候,王思婉也发现,不少人家的重新盖的房子,都跟他们做的古式的房子很像,虽然可能没有做到他们家那么精致,但至少外面看起来是差不多的。
所以一路开车进去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古香古色的,在青山蓝天之下,格外的好看。
王思婉车上载着韩岫韩炀还有许逸,韩岫坐在副驾驶,进来之后就忍不住把车窗摇下来,仔细看了外面的建筑,然后眼睛亮晶晶的转过头对王思婉说道:“五婶,你们老家这真好看。”
她是学建筑的,其实也看得出来有些房子做得不算精致,但在这个环境之下,真的好看得不得了。
他们村的房子没有像其他村的人做房子那样,把自家的房子做成那种小楼、
其实大家伙会把房子样子做成这种古式的,王思婉也觉得不可思议。毕竟现在大家都以盖楼房为荣,谁知道他们村就跟别人不一样。
王思婉哪知道村里的人对他们家的房子可是印象深刻得不行了,觉得他们家这样又方便,又宽敞,还有个大院子,住着多舒坦啊。
再加上连张三虎他们做的都是古式的房子,大家后面有样学样的,都这么做了。
王思婉一边跟着许安往里开,一边对韩岫说道:“等过几天下雪了,这里会更好看的。”
韩岫用力点头,清秀的脸上挂着期待的笑容,要是下雪了,肯定是非常漂亮的。
等王思婉和许安他们把车开到他们自家门口的停下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跟过来看热闹了。
“是思婉和安子回来了吧?真气派,开着车回来的呢。”
“哎哟,这是许逸?长这么大了,我都认不出来了,当初走的时候才多大,小腿那么高吧?转眼就是个大小伙子了。”
“这是老韩?这可真是好些年没见了,真的是稀客稀客。”
“宋姐姐,你咋也来了?咱们都十多年没见了吧?你看你,还年轻得很,我都是个老婆子了。”
“小燕?你也跟着回来了?我的天呐,真的是大变样,以前那么瘦,现在都长这么漂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惹,嘻嘻嘻嘻嘻,晚上九点见啦,嘻嘻嘻嘻
第228章
是的; 蔡小燕也回来了; 她才是真的好些年都没回来。王思婉之前就跟她说过,她的继母在她老家的房子里住着; 当时蔡小燕只说在那套房子里,她没有什么太好的记忆,如果她那个后妈住在那,就让她住吧; 总归她和她爸是没离婚的。不管她有没有偷人,住在那套房子里也是理所当然的。
时间越久,蔡小燕也越来越不在意以前这些给过她伤害的人,把他们当亲人; 还不如把宋婶思婉姐他们当成一家人。毕竟当初,要不是思婉姐他们,她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王思婉和许安让孩子们先进屋,他们则在外面跟大家伙寒暄,后来还是张三虎说; 他们回来要把家里给整理好,不然晚上都不好住。
大家伙也是热心肠,纷纷说要过来一起帮忙。
王思婉他们赶紧推拒,这么多人在呢,一起干活顶多两小时就能把房子弄得干干净净的,让大家伙都来帮忙算什么事啊。
见王思婉和许安他们坚持,大家伙也不强求。王思婉让宋婶和韩友书带着贝贝到熟悉的乡亲家去聊天; 玩一会,他们俩年纪大了,乖乖的待着就行,不用干活。
他们几个大人则带着孩子们,开始打扫起整套房子。
许安带着许逸和韩炀用竹竿绑上扫把,把顶上的灰尘蜘蛛网给弄下来,王思婉和蔡小燕还有韩岫则负责把窗台桌面凳子这些都给洗刷干净。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