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记-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你兄长在家中可还好?”
    “好,”说到这,郑小妹一笑,“我嫂子又有身子了。”
    “好像他的举荐皆是出自我们家之手?”应芙装作不经意地带了一句。
    宋家不是不帮亲戚,郑氏的兄长应考与当官,不都有宋家的手笔?
    郑氏笑了起来:“我听闻过,但我大哥没跟我说过,四郎他们知道。”
    说到这,她脚步加快了两步,跟应芙歉意道:“大嫂,不聊了,信儿怕是在屋里等我,我先回去。”
    白氏一听,惦记她先送回了的两个孩儿,朝应芙一福身:“那大嫂我也回了,您别送了,明早我带着礼儿他们过来给婶母请安。”
    应芙额首,这两人相携快步去了,等她们走后,应芙无奈地叹了口气。
    想来说服她们跟她站在一道并不容易,与她不一样,这两个人是受了小姑子的好的,白氏受了小姑子的救命之恩,郑氏没有小姑子的帮忙就嫁不进宋家,让她们对小姑子的一些不当的事情说嘴,那可能比杀了她们还难。
    以后还是莫要再提了,要不都当她与家里人不齐心,岔了就不美了。
    应芙试探过后,也不想再提此事了,就想回了族妹那边。就是不知道娘家族里背后那些嫉恨她的会如何说她,说她倒无妨,但要是借此说她在宋家没地位,损了父母兄长在家族当中的脸面,就是她的不孝了。
    父母为她如斯付出,她撑不起他们的面子还给他们丢脸,应芙心里当真是难受。
    不过应芙不再是刚出嫁时那有什么就会在脸上露出来的人,第二日见着小姑子也是晏晏笑语,跟往常无异。
    宋小五一早就过来跟祖母和母亲用了第二顿早膳,第一顿是跟德王父子俩用的。
    父子俩今日还穿了她让人为他们做的同款新衣,他们本来不用过来跟宋夫人打招呼的,反正中午也见得着,但德王非要过来现眼,一定要让岳母娘瞅一瞅小辫子给他们父子做的新衣,就带着小世子过来请完安,一并带了宋家三个小子去牧场挑牲畜去了。
    白氏的双胞胎还小,就没带去。
    德王父子俩的新衣是宋小五画的样子让府里制衣房的人做的猎装,因着是王妃说要做给德王和小世子穿的,一针一线皆是出自府里制衣房,以前从皇宫尚衣局出来的老宫人手里,这些老匠人把猎装上肩膀处的两只一金一黄两只欲要展翅高飞的凶猛老鹰绣得栩栩如生,阳光一照还闪闪发光,德王是一路走在晨阳下摸着肩膀上发光的老鹰过来的,走三步要看两眼,对他的新衣喜欢得不得了。
    果不其然父子俩与众不同威风凛凛的猎装得了张氏的好一顿夸,父子俩这才心满意足而去。
    他们走后,张氏想起那讨喜话的父子俩就好笑,女婿是这个样子就算了,偏偏小外孙居然也觉得受用,跟他父王居然一样,张氏早膳用到一半想起来还掩嘴偷笑,笑得宋老太太抬着老眼看了她好几次。
    这媳妇,不成样子。
    膳后歇了一会她们就要去菜地,王府给老太太准备了没有顶的挑轿,让她少走些路,宋老太太倔,非要自己走,但刚走出庄子的大门,就在宋小五的抬首下,坐进了仆人屈膝抬着的挑轿当中。
    “等会给你摘把嫩菜心打汤吃。”宋小五把老太太撵上去了,摸了下她的额头在她耳边道。
    走了些路有点喘气的老太太哼哼叽叽了几声,不开心但也不回嘴了,老实被人抬了一路。
    庄园建在山中高处,被大树果林围绕,走出去了就是半边耕地,半边牧场,离庄园不近,但也不远,两柱香的功夫就到了。
    因山地有温泉,菜园子就建在温泉不远的地方,德王府冬日用的新鲜蔬菜大半就出自这个温泉庄子,德王府往宋家送过不少,这是宋家人第一次来这个家里人吃过不少菜的地方,一路好奇不已。
    庄园被庄园的管事打理得很不错,比就此最初提出意见的德王妃想的还要好不少。
    宋小五也是第一次来,左右看看,心道今年冬天,可以跟小鬼他们一家三口再过来过几天。
    菜地那边早就准备好,等着王妃等一行人了,宋小五下地后陪着宋家人择了几处菜,就老毛病发作,让杨柳叫来管事,带着她去看周围作物和土壤去了。
    “你们这妹妹啊一摸到锄头就入神了,”张氏歇在凉亭下,喝着嘴里的热茶跟身边坐着的四媳妇笑道:“别管她,我们只管玩我们自己的就是。”
    “妹妹就是个做事的。”手下掌管着不少匠人的郑氏懂妹妹那种遇到自己所擅长的事就挪不开眼的感觉。
    四郎和她下面有好几个沉迷于手中专研之术的人,不叫他们都不知道吃饭,还有这四郎毛病可比妹妹严重多了。
    郑氏一说,张氏突然想起早上跟她请完安,连妹夫妹妹都没见的四郎了,“四郎呢?莫不是又去那什么沼泽地了罢?”
    “是沼气池,”郑氏解释,“能沤出大量的有机肥料,这是妹妹庄子里能种出……”
    郑氏说着,看到摘花回来的大嫂跟三嫂过来了,笑着起身就没说了。
    听着过来的应氏笑道:“四弟妹赶紧接着说,我也想听听。”
    他们一家过来是消谴的,再则大嫂不是个喜欢听这些的人,郑氏以前说过就没讨过好,当然不会接着喋喋不休下去,便接着这话说了两句又转过了话题:“妹妹的庄子里的菜能长得如此之好,就是靠这些的用处,对了大嫂三嫂,你手里的花可真好看。”
    “是罢?篮子里还有,你挑些,我给你摘了。”白氏一听,欢喜地把手中的篮子交给了丫鬟,提起了另两个篮子的花亲手摆到桌上,“祖母,娘,你们快看,可好看了,我回去了就都插上,保准香到我们走的那天。”
    “是好看,这大冬天的能长得这么好看可不容易。”
    “听说是要做成花茶的,娘你说妹妹给家里的花茶是不是也出自这温泉庄子呀?”
    “那可不晓得,她回来了你问问。”
    “诶。”白氏自行搬了个小凳子,亲亲热热地在婆母的身后坐下挨着她,神情欢快又有朝气。
    张氏见着欢喜,叉了块桌上的糕点往她嘴里送,道:“刚送过来的,还热着,好吃吗?”
    “好吃。”白氏笑得眼眯了起来,凑过嘴去道:“娘再喂我一口。”
    白氏可是为了三郎受了不少罪,险些连命都没了。她善良温软从不计较多心,人聪慧一点就通但心思单纯,身上一根刺都没有,也难怪心思最多的三郎看中了她,她是个极好的好孩子,她一回来张氏就亲自照顾着她跟那两个孩子,对她性情知之甚详,与她感情也是深,三媳妇跟她亲近她是最高兴不过,笑得合不拢嘴地连喂了她两口,“多吃点,你太瘦了。”
    白氏吃着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她可是吃胖了不少,连衣裳都要做新的才有得穿。
    “大嫂,你也吃。”坐在婆母身边的郑氏朝笑着看着婆婆和三嫂的大嫂道,“祖母和娘还有我都用过了。”
    “好。”应芙微微一笑点了头。
    她不能在婆母面前提娘家的事,坏了家里的气氛,大郎身为长子,宋家这个家里的人是谁都不能在他面前挑衅半分的,她与他夫妻情深,也是因她与他站在一道,她深知她要是坏了这个家已认定的东西,他未必会原谅她。
    □□,应芙再知她的丈夫在一些事上的冷酷不过。
    至于小姑子那边,她得另寻其道,她得想办法跟小姑子亲近点,如此打好关系了,以后也就能越过婆母与小姑子说话了。
    应芙以前对这小姑子有点敬而远之,小姑子对她有礼但冷淡,有时候来宋家就是跟四弟妹多说两句都不与她多说,应芙自认她乃宋家长媳,对宋家有功无过,还不到要看小姑子脸色讨好她的地步,也就一直只维持着表面的礼貌,也不与人亲近,但现在看来她们之间的关系要是得到改善,势必得她低头不可。
    应芙想着要改变,是以等宋小五回来,以往会走在婆母身后以便近身侍候婆母的她慢了一步,让三弟媳去讨了这个好,婆母另一边则站了四弟媳,她便走到了老太太那边扶了老太太,与陪在祖母身边的宋小五走在了一道。
    “妹妹小心些。”等走到一处路窄处,应芙出声提醒了一句。
    宋小五回首朝她点了下头,看向了老太太。
    刚才宋小五回来的时候,老太太在铺得软软的躺椅里睡着了,这时候见孙女看来,恼羞成怒的老太太抿着嘴,道:“我有力气走回去,才多远,不用抬!”
    她还中用得很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155章

“那你再走几步。”老太太不倔; 就不是老太太了。
    宋小五也不扶她,等走了一阵老太太气短了; 招来轿子放到了老太太面前; 宋祖母很是不快,气呼呼地坐了上去; 但这不快第人走了几步一下子就没了。
    她刚睡了一阵; 精神好,看着周围这没见过的景色; 一树一叶在她眼里都是新的,没见过的,一路望过去,心里居然舒爽了不少。
    等到了庄子里; 她站着看了长坪里来来往往搭架挂肉; 烧火堆烧菜的人群好几眼; 这才抬步往前。
    这热闹鲜活的人丁来往,也就家里过节过大日子才会瞧见; 但那还是家里,地方没这般宽阔; 她身边也没有会停下步子陪她静静看着; 不问她话的人。
    宋老太不觉得自己这一生有什么苦要跟别人诉,日子怎么过的; 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她都捱过来了。她不诉苦,她不喜欢别人问起她的以前,她就不想有人问她为什么; 问她这一生是错是对。
    没什么好问的,她是错是对,也不会有个人替她一起抗。解释干什么?那都是认输的在求别人可怜。
    孙女儿就从不问她为什么,老太太被她扶进了院子里坐下,嚼着送到手边香喷喷的脆麻花,等到回来的曾外孙过来喊她,她塞了根麻花给他,朝他挥手道:“去玩儿你的。”
    周承“哦”了一声,他被母妃教过要照顾老曾外祖母,临走前朝她道:“有事你喊我。”
    老太太用一边还好用的老牙咬着脆麻花没回话。
    宋小五回来后去见了来禀事的铁卫,听完事出来听父子俩回来了,她先过去找了小儿子,然后带了小儿子去找了跟小舅子呆在一起的小鬼。
    她牵了小世子的手过去山上找他们,见到母子俩来了,只远远见着他们,正在跟小舅子说着改造山林的事的德王笑开了颜,朝母子俩的方向大声喊着:“王妃,王妃!”
    那口气,热切得就像他等了她,盼了她一辈子终于见到了似的。
    四郎被他叫得发笑,看妹夫喊着话还大步朝人的方向跑去迫切不已的样子,他算是妹妹为何被德王缠上就甩不脱了。
    德王一个瞬间就跑到了母子身边,把世子抱住就住肩上扛,走着路眼睛看着小辫子,眼里脸上都是笑:“你们来找我的?”
    不是找他的那是找谁?宋小五知道他最喜欢她口头上的那些话不过,那些甜言蜜语真是说一万遍他都不厌倦,便从了他的心意,发挥特长了一下:“刚才觉得少了点什么,就过来找你了。”
    德王笑得都傻了,身边人太多了,他凑到她耳边说了一句:“想亲亲你。”
    坐在他肩膀上,被他的甩动甩得身子有点偏的世子翻了个白眼,紧紧住着他父王的后背这才没被忘情诉说衷肠的亲爹甩下去。
    等一家三口近了四郎,说了几句话宋小五见四郎滔滔不绝地想要跟她说完这庄子的优势之处,她打断了他:“娘在等着我们回去用午膳,回罢,先陪她。”
    四郎话被堵住,脸红了。
    下山的路上,宋小五跟他道:“你在家里就没歇过,娘带你过来就是让你歇的,你不喜欢也做做样子,哄她几天。”
    “没不喜欢,”四郎老实道:“就是你们这庄子打理得好,有几处我想看明白了,走了就看不到了。”
    “有什么看不到的?喜欢了回头就来,跟召康打声招呼,我们这边派人送你过来就行。”
    “能行?”
    “能,跟我说就好。”回他的是肩上扛着儿子,手臂有王妃挽着的德王。
    “行,那我到时候就找你。”妹妹这边还有些四郎不知道的,妹妹也不跟以前那样什么事都跟他们道清楚,他们想知道只能自己去查去问,四郎很想把庄子里的一些奥秒之处探究个明白,忙不迭地答应了妹妹和妹夫的话。
    他还是知道母亲苦心的,一下去了就带着儿子坐在了他娘身边,带着儿子乖乖地当起了孝子贤孙来,只可惜他儿子不配合,没一会儿就坐不住滑下了他的腿,去找没大他几天的世子表哥玩去了。
    这一顿火锅午膳一家人用得很是热闹,等用完午膳归整好,宋家人午睡了起来,离天黑也不远了,宋小五找了女眷去泡了温泉出来摸了两圈骨牌这晚膳就备好了,晚膳是备在亭廊用,王府找了说书人和唱戏的来,各演了一场,热热闹闹到亥时才散。
    这一天宋家人过的热闹,第二日女眷们去了花房看制茶,男丁则跟着德王去山里打猎,这一天很快就过完了,第三日宋小五拉上女眷去山里走了一圈,宋家女眷很是不凡,应氏跟郑氏还射中了几只兔子山鸡,中午他们还在山间野炊了一顿,一家人累翻了,第四日齐齐休息了一日才恢复过来,第五日原本宋小五计划着再休息一天,在庄园里吃两顿好的泡个温泉明天就回去,没想宋大人带着宋大郎他们过来了,庄子里又是宰猪宰羊的侍候这几个大老爷,德王又带他们出去转了一圈,第六日宋大人不走不说,还给人送了信,叫了户部一批人来实地勘察。
    也就他在,德王才给这个脸,宋大人脸皮厚,把他的部下叫来还叫他们别客气,不懂的只管撸起袖子来问就是。
    父女俩也不是总是同一个心。
    宋大人年轻的时候吃够了不得上官赏识的苦,对他的下官那是从不吝指教,哪怕这下官转眼就叛变弃他而去,他也跟人明言道过只要他栽培的官员在别处也能发挥所长,那他教的等于没白教,没白费他们相识一场,本事用到了实处就算不得背弃,宋大人就是这般心大,以至于真弃他而去的人是六部当中最少的,背叛他的还不如背叛别人投奔他而来的多。
    宋大人是真不藏私,越好的他越是希望有人学了去,去造福万民,万民受用才是正经,就如一块良玉藏在家中自己看着再好,没人知道它的美处只有自己知道又有何用?好东西再好都是死的,它只有被人所用,才能形成价值。
    而宋大人这一来,庄园人多就乱了,宋小五的陪伴之旅,成了宋大人另一个指导徒弟的地方,把她气得摇摇头,趁人还没多起来的时候,就带着祖母和母亲她们回了。
    宋小五嫌宋大人扰乱了她完美的出行,但张氏却是喜得整张脸都放光——她见了不少丈夫视如己出的部下,就是好多人她以前没亲眼见过,那也等于是她半个儿子,他们跟她来请安,不管是叫夫人还是叫师母,都对她尊重得很,她焉能不喜,如何不欢?
    于是她走的时候都是喜笑颜开的,这次时机太好,跟着叔父做事的宋晗青也带着自己的几个好友同僚见过祖母,宋老太太见过这几个孙儿以前只与她说过的志同道合的好友,见他们品行端正,孙子眼光还算可行,也就放下了点心,可算是安慰地随着大队回了燕都。
    宋小五只是带着女眷回去了,德王带着她儿子还留在庄园,等回去了第二天听说皇宫里的燕帝带着内阁的人都过去散心了,不知为何她头有点疼,又分了不少铁卫去了庄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