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记-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牵着他去了矮山后的小悬崖,那里有个能躲风雪的小山洞,里头让她架了一块能坐人的木板子。
    她以前来的几次,都是坐在山洞里看着小悬崖下的山涧,只是这时天太冷,溪水已被冻住了。
    走着时,有手拉住了她手拿的披风,宋小五扭头朝他看去,看着他摸了摸她的披风,然后把披风从她手里抽走了,边走着用另一边的一只手别扭地给她披着披风。
    宋小五的披风是简单的带帽简披,比之斗篷要长,比之真正的披风无袖,披上系上带子就行,小鬼可能是没侍候过人,一个简单挂在肩上就行的披风他扯了好几下,才勉强算是挂到了她肩上。
    宋小五扭头,本欲松手,却发现他的手紧张得冒出了汗来,她不由眼神一顿,伸出了没牵住的左手拉过了右手这头的栓带,又把左边的这边扯了过来。
    披风算是披上了,她欲用嘴巴咬着一边打结,却见他结结巴巴地道:“我,我给你系。”
    宋小五看向了他,挑了挑眉。
    德王脸蛋发红,哆嗦着伸出了手给她系好了披风,正要说话的时候,只见哭过鼻子的人这厢吹出了一个鼻涕泡。
    德王呆了。
    他的脸刹那间从额头,红到了露出的脖子但凡能肉眼看到的地方,同时他的脸也飞快地扭过去了。
    宋小五抽出了手,她这次抽手没遭到拒绝,她本来还打算等人坐下再给他弄,这下看来是不用等了。
    她抽出怀中的帕,抬手捏住了他的下巴,给他擦了鼻子。
    “不哭不行吗?”擦着时,她随口说了一句。
    她的声音很轻很淡,里面可能什么都有,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德王听着却莫名安心得很,道了一句:“心里难受。”
    “我十岁以后,在杨标面前都不哭了。”他不是爱哭,德王为自己解释了一句。
    “嗯,十岁以后不哭了,”宋小五手中的这张帕子脏了,从他腰间小袋里抽出了一张,把她那张塞了进去,接着给他擦眼角,“就是十五六岁的时候还会尿裤子。”
    德王一听,憋得脸都发紫了,等她的手离了他的脸,他低低地吼道了一句:“那是意外,是我吃醉了酒。”
    “就这么算罢。”宋小五无可无不可地道,“不过,在你没学会不哭,不尿裤子前,娶不娶娘子这件事还是暂时搁浅罢。”
    “我告诉你,那是……”说到一半,德王顿住了,他低下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你不让别的人嫁我了?”
    宋小五扭头看他。
    “你刚才说了,”德王激动了起来,声音都发抖,“你说要暂时搁浅!”
    “好了。”再下去就要得寸进尺了,宋小五把他的那张帕子也放进了他的袋子里,“往后不要再过来了。”
    “可……”
    “德王,”宋小五喊了他一声,眼睛清冷,“够了,你该回去了。”
    她能给他的,都已经给了,再下去的话,腻腻歪歪的这跟之前又有什么区别?
    “我……”
    “归家去,”宋小五看着他不知是哭红还是冻红的鼻子,神色稍稍柔和了一点,“去做你的德王,去成你的德王。”
    儿女情长现在不适合他,或者说,过多的儿女情长不适合任何一个连自己生死都握不住,掌控不了的人。
    “可我……”
    “再会。”宋小五打断了他,朝他点了下头,这一次她转过了背,在风雪中消失在了德王的眼前。
    她走后,德王没有动,直到他的猫崽子们闻味寻过来,在他脚边打转,他才回过神来。
    他蹲下身抱起了花豹当中花纹最好看的那只,抱起来又看向了她消失的地方,自言自语道:“花花,她喜欢我呢。”
    再会?会再会的。
    他会等到他说他要娶她,谁都不会出声反对的那一天,到那一天,他就把花花送给她,她肯定会喜欢它的。
    **
    宋小五回去拿披风裹住了身,披风够长,拉拢足以盖住脚,遂她前往自己房间的路上碰到了不少人,也没人看出她的不对来。
    好在这时候小萝卜们还在午睡,要不然这路上要是碰上个小缠人鬼,就得露馅。
    宋小五换好衣裳出来,就去了母亲那边帮忙。
    这次青州宋家那边来了三十号人,来的妇人有七个,都是往后要住在燕都带着这次来的小萝卜条们读书的。
    宋韧一家出了四个被天子钦点的秀才,三个天子近臣的学士,一个不到结冠之年就成为了一县之尊的县令,青州宋家那边一听到这个消息,举族震惊,尤其那些收到了宋韧亲笔书信的族人,连夜走动通了气,第二日就聚在一家商量起了这其中能盘算的事来。
    宋韧得势,宋氏一族这边有人想着沾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更多的人,尤其是持家清明的人家就不是这么想的了。
    他们本来想把家中的读书人送到燕都去,以前燕都他们宋家没有靠得上的极亲的亲戚,现在有了,有了宋韧这个族叔族伯打点,总归要比以前有机会多了,但后来一想,这天子择秀只择燕都中人,再择天下各州秀才的话,就得先过青州这一关,他们那些有十年以上学龄的人投奔过去,末了又要回到青州来考,一来一去留不了太长时间,路中可能还会有意料不到的危险,还不如择幼童入都,等来年在燕都学有所成再回青州进考,可想而知要比青州城的学子要高明不少。
    他们在收到信后经过几番剧烈的讨论,最后几家人都同意了此举,并在短短的时间内送好了人,已经照顾他们的人,带着家中大半银子前往了燕都。
    一进燕都,宋韧就把他们迎进了家门,住处也给他们寻摸好了,就在隔壁,遂一族同氏好几家的人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这下也一同齐心协力给宋大郎操办婚事。
    这次宋氏族人很给宋韧面子,来的都是宋韧同辈的机灵人,压人的族老一个也没有来,他们暗中的意思也是他们识趣,也希望宋韧看在族人所求不多的份上,能帮一把就是一把。
    宋氏一族这次拖家带口前来,不是没担着心的,他们跟宋韧虽交好,但论交情真论不上有多深,有的还是宋韧最难的时候没理会过他的,后来见宋韧当了县尊才跟他交好,宋韧要是不帮他们,或是敷衍,他们也无话可说,是以他们没来之前就做好了这次一定要抬一抬宋韧的准备,各家也多拿出了不少银子,就是那没有被选入进都,为恐以后也用得上宋韧一门,也添了些银子在里头。
    宋氏一族不比当年,开枝散叶分家下来也是各自为家,没有之前那样上下一心了,但他们毕竟也曾是青州的望族,各家家底要是拿出来凑一块,那也不是小数,他们一来,这银子往宋韧面前一递,宋韧也没傻眼,跟他们说明白了他们以后跟着他绑在一块的风险后他就收了银钱,也承诺了他会给他们打点的事来。
    如不出所料,他年后必会再往上升一升,年前他没死在符家手里,也没入秦尚书的门下,应家那边,尤其应五老爷颇给他面子,听说他上书给圣上奏明了应家绝不会拿两家儿女亲事让亲家站场的立场,不管这对圣上有没有用,但目前圣上对他还是有些满意的,宋韧估计要是圣上那边的意思这段时日没有什么变化的话,他可能要跟着侍郎大人主持今年开春后的农桑之事,到时候,他要么是升至户部巡官,要么是户部主事之一。
    他这是高升,升得太快了,因他是攀附符家入都的,进都后又与符家生了闲隙,这外面现在看热闹的人不知几何,到时候肯定会遭人诟病。但凡吏部那边要是压住他的考核,当中作出点事来,宋韧怕就是圣上有心用他,今年的春耕也跟他无关了。
    这个关头,宋韧是战战兢兢,又不敢跟人夸口说他年后必会高升,这时也只能自己万事提防着来了。
    宋爹的事,宋小五是知道的,就是家中的人万般忙碌,她也让二郎他们轮流每一日带着堂侄堂孙他们每日念一个时辰的书,她则在他们没人带的时候也帮忙带一会儿。
    这些小萝卜们就是前来的宋家族人的希望,对待好了他们,青州那边哪个人想要咬她爹一口,必遭到他们这些人的联手反压。
    这厢宋小五去了母亲处,见到她来,房里的宋氏各家的夫人们脸上顿时笑开了,其中跟宋韧一门亲的宋大娘让开了炭火正当中的位置朝她招手:“快来火边坐,刚才还听莫婶说你出去走动松动筋骨去了,怎么回来了?”

第76章

宋家的这些妇人们正在包大后天吃喜酒的人要带回去的喜饼喜礼; 宋小五过去扶了宋大娘坐回正位,她在身边坐下道:“雪太深了; 走不动几步。”
    “不去的好,太冷了。”宋大娘笑着颔首。
    宋张氏见到女儿来了; 有事要忙的她朝小娘子道:“儿; 你帮着大娘她们做点,娘有事,去去就来。”
    “去罢。”宋小五颔首。
    宋氏的妇人来了燕都不久,但没来之前就知道宋家有一个千娇百宠的女儿; 不熟悉宋小五的还当她是个娇娘子; 来了才知道这家人从大到小; 都是能当家主事的; 也难怪不起眼的宋韧突然一飞冲天; 这家人心太齐了。
    宋小五在一堆女人们当中倒是游刃有余,她爱清静,并不是不擅交际; 只要她想; 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恰当的方式与人接近; 不唐突; 不突兀; 更不张扬,这都是她上世见了诸多形形□□的人修炼出来的本事,再次拿出来用,也就起初稍稍生疏了点。
    宋小五随着打包喜礼; 嘴里跟宋大娘道:“小侄走路有点不太稳,往后一天一个鸡蛋得有,两三天的熬锅骨头汤煮点面条给他吃,青菜斩碎了里头拌着汤喂,我寻思着家里鸡蛋不够用了,待会你让家里的仆人找莫婶问一问这附近家里养鸡蛋的,买着些放你们厨房里去弄。”
    “这吃鸡蛋就行了?”宋大娘犹豫着说,“之前也喂过了,不爱吃得很。”
    “就说不吃我会抓板子来打他。”宋小五给她出招。
    宋大娘笑了起来,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就知道打他们,哪天都怕你了你就知道厉害了。”
    那肯定是知道厉害的,都怕她了就不会来烦她了,这后果不要太好了。
    宋小五给宋大娘说完,又跟另一个要叫一声嫂子的五旬妇人道:“老嫂子,你家那个小的过目不忘,有点像我家四郎哥小时候,你晚两天带去我们师祖那边让老人家考一考,如若……”
    那老嫂子给油纸包封拴麻绳的手都顿了,她听着点头不休,“我家小宝就是这样,刚一岁出头的时候就显出形来了,只要是我们大人跟他说的话他都记得,就是有外人路过我们家说了句话,我们大人都不记得,他就能学给我们听,从小耳聪目明……”
    “我听爹说,宋家根底好,每一代都要出几个极聪明的,”宋小五打断了她,“你家这次把人带的好,不过听说学习都苦呢。”
    “不苦不苦,”这老嫂子摇头不已,“只要他往后像你几个哥哥一样出息,这点苦算什么?”
    家里好不容易抢了个名额,一家人千里迢迢护着他来燕都读书,就是为的以后有出息,一家人以后也有个能靠的,吃点读书的苦算什么?
    宋小五点头,又跟另外人闲聊了起来。
    她带了几天孩子,孩子什么禀性她都知道一点,说起来宋家现在正处在最好的时候,她爹拼了命要往上爬,族人也是,这个时候是一个家族向心力最大、也最能出人才的时候,等到成功名就了,那时候要是大家族家风一不正,上梁一不正下梁就歪,就要到专产拖后腿的纨绔子弟的阶段了。
    等到宋张氏忙完手头的事回来,她带了两个要找宋小五的萝卜条过来,宋小五抱了最小的那个,牵了最大的那个走出了门去。
    屋里的人看到,朝宋张氏道:“往后要嫁个什么样的才配得上?弟媳妇,我看这么个宝,还是放在跟前放心些。”
    “你这话就错了,她这性情,是当得起大家的,小门小户的去了那是糟蹋,”宋大娘摇头,朝张氏道:“弟媳妇,你听我的,现在不要着急,等到你相公再往上走一走,你们择亲的范围就大了。”
    “依我看,也是……”
    众人七嘴八舌,宋张氏听着,嘴角眉梢都是笑,她本来不想多嘴的,但被众人一夸,她就漏了个底,“我跟她爹也商量过这事,就想着找个知根知底的,最好是离身边不远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好,不过不着急,家里现在才缓过来,等给她攒够了嫁妆,到时候她爹也好了,我们再替她仔细寻摸。”
    嫁到跟前是必须的,这样的话,她也就能给女儿做一辈子的衣裳了。
    这厢宋小五有事择返,在门边听到了这话,怕耽误了屋里的人的聊性,她抱着怀里的小娃娃就又走了。
    她母亲的想法,宋小五是知道一些的,以前她是任凭母亲怎么想,反正她在这家里一直活得随心所欲,嫁不嫁是她说的算。
    但事情也许会有些不一样了。
    宋小五抱着小娃娃走到了等她的大娃娃身边,牵了他的手,心想以后可能得为家里的这几个人做点安排了。
    **
    正月初八。
    宋家一大早就推开了大门,不多时,马蹄声阵阵,迎亲的阵仗在宋家的大门口摆开了来……
    宋小五半夜就起了,跟着她娘去了大郎房里看了他一眼,就退了下去让母亲和族里出任今日迎亲的喜娘的伯娘装扮大郎。
    宋爹那边已经去忙了,二郎他们也是身上各领了招待客人的事,都忙得很,宋小五站在热闹的家中静看了周围忙碌不休脸带喜气的人一阵,随后一笑,去了师祖的房里。
    秦公已经起了,正在喝热水喝粥,见到她来,笑道:“小儿,喝茶早了点。”
    宋小五过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点头道:“那下午再约。”
    秦公摸了摸她的头,这时候就是他的门半掩,他也能清楚听到外头中气十足的吆喝声……
    这个家就是来了不少人,还是井井有条呢。
    他弟子也好,徒孙也好,现在都是一个能当两个用,早就青出于蓝胜于蓝,他都没有什么好教他们的了,只等着安享晚年就是。
    “高兴吗?”秦公问她。
    “高兴。”宋小五颔了下首。
    这个家时至今日,就是没有人帮忙,他们也能凭自己慢慢撑起来了。
    “你为了他们做了很多。”秦公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个家是被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积极勇猛果敢,勇于进取,大的小的身上都找不到丝毫沮丧之情,曾经那个因为父亲死去前途尽无,在他面前哭得一塌糊涂的弟子他是再也不用担心再见到了。
    “没有,他们靠的还是他们自己。”要是烂泥,再扶也扶不上墙。
    “听你父说你及笄,名字自己取?”
    “嗯,自己取。”
    “开始想了没有?”
    宋小五扭头看着老人家,道:“开始想了。”
    秦公又要摸她的头,宋小五别了别脑袋,躲过了他的手,喝着水悠悠地道:“师祖,已经摸过一次了。”
    秦公笑了起来,看着今日穿着一裘红色夹袄的小女徒孙抚须笑意不止。
    她太漂亮了,也难怪弟子弟子媳妇把她藏着不让她见人。
    宋小五这头在秦公这边坐了一会,宋爹就带着大郎他们来给师祖磕头了,磕头的时候她站到一边靠在母亲的怀里,看着喜气洋洋的人群和他们的笑脸,她不禁抬起头来,看向了她的娘。
    宋张氏正一手搂着着小女儿的腰,一手抱着她的头,看她抬起头来,张氏垂下首,在小女儿的头上亲了亲,在她耳边悄悄地跟她说:“娘心里,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