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爷子这么一说,沈伯谦才知道自己何等的不思进取,人家三个人居然能干这么多活儿!
不过,他也不是周扒皮,做不来把人往死里头榨的事儿。
顺手把碟子往三人面前推了推,伸手年捻起一片咸酱肉,递到杨风嘴边,“别浪费,吃干净啊,这是我朋友听说我中了秀才送来的,可我在孝期,不能吃,放久就不好了,赶快吃了。
杨大爷,您就别客气啦,这以后一起吃饭的时候多着呢,你们要这样,我一个人怎么吃的下。”
杨老爷子看他说的恳切,拿起筷子夹了一小片,放进嘴里。
杨风这才张开嘴,吃下了沈伯谦夹给他的咸酱肉,又给杨小妹夹了一片最大的。
看三人终于没那么拘束了,沈伯谦才接着说道:“您刚才说的都不错,不过咱也不急,先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你们几个先把身子养好,春耕的时候还是要先请人帮忙,杨风和小妹?对了,小妹的名字叫什么?”
“小妹本来是个遗腹子,生下来她娘就没了,一直没取名字,就这么小妹小妹的叫着。”杨老爷子说到这里一抬头,“不如请沈秀才给她取个名字?”
“我?”沈伯谦一愣,这倒是没什么难度。
给人起名儿这事儿他真是做过不少,留学时他一大爱好就是给周边的老外取中文名字,连老师他都没放过。
略一思考,他一抬头:“风一起,杨花飞,不如就叫杨菲菲把?”说着他突然站起来走到门口,在墙角积雪上,写下杨风和杨菲菲五个字。
杨家三口跟着他一看,都露出抑制不住的笑意,杨老爷子高兴的说:“好!这个名字好,以后咱家小妹就有名字了,杨菲菲,看这名儿,多好听。”
“你们喜欢就好,我第一次给人起名字,还真是没什么把握。”沈伯谦谦虚了一句。
“秀才公不愧是秀才公,这名儿起的好,老头子替我这孙女谢谢啦。”
“举手之劳,不值一提。”说着几个人回屋坐好,小妹,不,杨菲菲已经不声不响、手脚麻利的把刚才的碗碟都收拾好,放回了簸箩里。
沈伯谦一笑,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小的孩子已经这么懂事儿了。
“咱们接着说,我不怕跟您老交底儿,我从小就没管过家里的事情,这次我娘又走的突然,这一摊子我真的有点儿顾不过来。
后天就是我娘三七之祭,接下来还有五七、七七要准备。
虽我姥爷那边会来人帮忙,但,一来我姥爷身体需要静养,姨和姨父家都离的远,怕是不能久留,二来我到底是家中独子,还是要自己支撑门户才行,所以想找您这样积古的老人家随时请教请教。
另外就是,我姨、姨父他们之前已经帮了不少忙,这次我就不想让他们大老远来了还要自己烧水做饭什么的。
所以这段时间要劳烦您老带着他们俩先住在我这儿,照看一日三餐,还有来往人等的茶水什么的,也好时时提点我一些。
等我娘的丧事办完,差不多该春耕,到时候咱们再请人;这人选您可以先提前帮我留意下。”
说着他一摆手,“杨大爷,请人这事儿您就别争了,等过两年,您身体好了,俩孩子大了,还愿意给我干活的话,春耕我肯定不请人。”
杨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在酒楼做过一阵子学徒帮工,但说到底还是农户出身,知道种地这事儿的确不是逞强就行的。
三十亩地,要是三个壮劳力肯定没问题,但他带着俩半大孩子。。。。。
虽说未必不能及时料理完,但这万一有个什么差错,主人家一年的收成都会出问题。
沈秀才这么好的人,真出了这样的事儿,自己是死一万次也赎不了罪过。
想到这些,他也不再坚持,只想着一定要好好教导两个孩子,让他们牢记沈秀才的恩情,长大了好好报答人家才行。
“既然杨大爷同意,那咱们就说说这工钱,我这边包吃住,再加上你们每人每月100文,您说怎么样?”
杨老爷子本想推辞,沈家包吃住已经是难得了,他实在没脸再要人家的工钱。
只是他也看出来了,沈秀才是有心相帮,若是拒了恐怕辜负了人家的好意,所以虽然脸上有些赧色,却还是点头道:“都听沈秀才的。”
“那就好,杨大爷是个爽快人,如果怕我能把厨房烧了。。。。。这时候要真出点儿什么事儿,我就真是无颜面对沈家列祖列宗了。不介意我还在孝期的话,今天就住进来吧。
不瞒您说,光是今早生火做饭我就把厨房弄的一塌糊涂,若是再弄一次,我”
他这话说得三个人都呆了。
杨风忽然想到,他早前打水的时候,厨房里的东西的确放的乱七八糟的。
只是他当时净想着让沈秀才买下自己,对厨房的脏乱并没想太多,想不到竟然是这样的原因。。。。。
一瞬间他觉得这个秀才老爷好像没那么高大了,不过感觉上却亲近了许多。
杨老爷子心知这是最好的选择,为了孙子和孙女,他再没说一句推辞的话,颤颤巍巍的带着俩小的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而杨家真是没什么东西收拾,尤其是看着三人拿来的所谓的铺盖,沈伯谦心中暗暗摇头。。。。。
这家人tm没冻死绝壁是奇迹!扭头进屋去找了两床旧被子,想了想又把家里的旧衣服找了几件出来。
杨家三口拿着沈伯谦给的东西,红了眼圈在沈家安顿下来了。
三人安顿好,都觉得不能白呆着,老爷子指挥两个小的动手,风风火火的收拾起来。
杨老爷子之前估计的没错,沈家这点儿活儿根本不够他们干的。
沈伯谦只是去上了炷香,烧了两刀纸钱而已,再出来就看到院子里已经收拾好了。
残雪全都铲去堆在墙角,拍的严严实实的成了一小小的雪包;
被早前来吊唁的人踩得乱糟糟的院子里也打扫的干干净净,原本堆在墙角的各样用具也都用雪擦干净摆放的井井有条。
原本被抽的有些散开的柴火堆也被重新拢好摆过,砍好的木柴错落有致的摆成了一个方形小山。
这通折腾下来就过午了,沈伯谦手一挥,做饭!
进到厨房,他更是惊奇。
原来被他一早折腾的遭抢了似的厨房,现在也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灶台上的瓶瓶罐罐也都擦干净,从大到小、由高到低排成两排。
锅碗瓢盆也都挂起来的挂起来,摞起来的摞起来,扣起来的扣起来,总算是找到了各自的定位。
还有几块已经被他擦灶台擦得一团黑的笼布,也终于被洗得显露出原本的颜色,齐整整的挂在几根干柴临时拼起来的架子上晾着。
看着涣然一新的屋子,沈伯谦觉得终于有了件既能高兴,又不用担心的事情了。
“杨大爷。”
“沈秀才您分吩咐。”
“这个称呼呀,咱们得改改,我这个人呢,不喜欢那些虚的,弄得人难受,这样吧,以后您就叫我小沈,或者伯谦都行,小风和菲菲呢,就叫我伯谦哥,不然你们老这么秀才、秀才的叫,我都要吃不下饭了。”
“那,既然伯谦你这么说了,我们也不说客气的话了,家里、地里这些活儿你就放心吧。”
“行,你们忙,我看看。”说着沈伯谦凑上去看正在生火的杨风。
就见他拿着火石在一把干树叶上“啪啪”两下,又小心一吹,火就着了,在慢慢把小根的干柴加上去,不一会儿,火膛里就热闹起来。
这么容易?我早上烧个水都想自焚了。
烧着了火,三人反而不动了,沈伯谦楞了一下,“怎么停了?”
“今天伯谦你想吃啥?”
“反正就咱们四个人,香桃婶子送了些杂面馍馍,热热就行,家里就剩下菘菜萝卜了,炒几个鸡蛋,切点儿卤肉,加上咸菜就可以了。
再做个萝卜菘菜咸面汤,冬天喝着暖和,多做点儿,下午谁饿了也能垫垫。”
他说完有些不解的看着眼圈红了的杨老爷子,“怎么了?”
☆、第13章 官府来人
12…官府来人
杨大爷抻着袖子沾了沾眼睛,“灶房里忒暖和,我这眼都花了。
伯谦,日子可不能这么过,我们仨再蒸些杂菜窝头就行了,咋能这样吃呢?这个吃法儿还不把你吃垮了,半大小子可是吃穷老子的,这不行。”
沈伯谦知道他的顾虑,也知道这么做确实有些过,但若是自己吃好喝好,却看着一起住的老人小孩儿吃糠咽菜,这事儿他实在干不出来。
“杨大爷,刚才说你是个爽快人,怎么又说这话?住在一起,当然也要吃在一起。
我既然说了包吃住,你就放心吃,要是觉得不安心,就照料好家里、地里。
你看,你们又不是白吃饭,干活吃饭天经地义的事儿,别想那么多,大不了小风长大再还我两斗粮食就是了。”
杨老爷子听的眼圈红了又红,好在屋里暗,又生着火,不太明显。
“行!啥也不说了,伯谦。。。。。。哎,小风,小妹,做饭,做饭,好好做饭。”说到最后杨老爷子明显有些哽咽。
不过俩小的都正高兴着,也没注意,沈伯谦虽然注意到了,但也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哎,这就对了,以后要住在一起的,总是别别扭扭的多难受。”
杨老爷子没说话,点了点头指挥着小妹做饭,杨风继续烧火。
“对了,我在孝期,不能吃荤的,只要馍馍、咸菜和咸面汤。”
“你放心,这我都清楚,早先在路上我就跟小妹说了,这饭都要先单独做你的,冲撞了祖宗可是大事儿。”
“那敢情好,我毕竟年轻,这些事情有想不到的,您老帮我提点提点,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放心,有我在,保管让你出不了岔子。”
两人说话功夫,小妹就把饭做好了。
热好的馍馍早捡出来放进簸箩里,用厚笼布盖好保温,菘菜咸面汤也做好盛了出来,跟刚炒好的菘菜摆在一处。
“怎么停了?你们又不用守孝,又是老的老,小的小,不吃好点儿怎么有力气?菲菲,别听你爷的。”
说着沈伯谦几步走到门外,拎着块咸酱肉进来,切下拳头大的一块儿,“小风,去把剩下了挂好,留着慢慢吃。”
“来,菲菲,看看你的刀工怎么样,这酱肉我看要切成薄片才好吃。”
杨风跟杨菲菲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爷爷,对于这个之前吃过几片的美味酱肉,俩孩子一点儿抵抗力都没有。
“好好切。”杨老爷子一发话,小菲菲下刀如飞,片刻之间,一盘咸酱肉片出炉了。
“再炒几个鸡蛋吧。”沈伯谦怎么看都还是觉得菜少。
杨老爷子急忙拦住,“够了,够了,这是真够了,吃不完再剩下。”
沈伯谦看他实在是有些急了,也不再坚持,“好,收拾一下,吃饭。”
他话音一落,俩小孩儿就忙了起来,拿碗筷的拿碗筷,端簸箩的端簸箩,杨老爷子则是抱起汤盆儿跟他往东屋儿走。
倒不是他不尊老,那汤盆儿他也想端,只是才刚摸了一下,手指头就烫红了。
再看杨大爷,抱着没事儿人一样。
沈伯谦偷瞄了一眼杨大爷的手,估计赵树理书里说的陈秉正的手也就这样吧。
俩人坐下,杨风和菲菲又跑了一趟,不一会儿,放馍馍的簸箩、碗盘、筷子、盛面汤的汤盆儿,一荤一素两盘子菜都摆好在桌上。
尤其让他意外的是,两盘菜旁边各摆了一双筷子,难道是?
看到沈伯谦眼露疑惑,杨老爷子解释说:“我担心他们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把荤油带到你吃的菜里去,多放两双在这儿专门夹菜用。”
这就是公筷呀,杨大爷有水平,这么超前的意识。
沈伯谦点头表示非常满意,接过来小妹盛的咸面汤喝了一口,其实就是萝卜白菜汤勾了点儿面芡。
杨家三人看他开动,这才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一顿饭吃下来,沈伯谦开始佩服自己的运气,随便找的人,素质水平真是不错,看来不用担心换人的事儿了。
虽说是运气好,但俗话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咱这实力,妥妥的!
不过,这顿饭吃下来,他也被杨家人的饭量给惊到了。
两盘菜就不说了,肯定是汁儿都没剩下,可是那十二个馍馍,一大盆咸面汤就真的有点儿吓人了。
十二个馍馍他吃了两个,又喝了一碗面汤,几口白菜,就觉得有点儿撑了,杂面馍馍真瓷实。
余下十个馍馍,起码十婉面汤,最后也是连渣儿都没剩下,就连最小的小妹都吃了两个馍馍、两碗面汤。。。。。。
杨老爷子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三个馍馍三碗面汤下去没事儿人似的。
剩下全归杨风那小子了,五个馍馍,五碗面汤,沈伯谦真怕他把肚皮撑破了。
难怪这小子力气这么大,饭量在这儿摆着呢。
吃完饭,沈伯谦继续去跪着守灵,烧纸,上香。
杨家三口则被他要求去烧水洗澡,在后面最西边的杂物间里找到一个缺了个口的旧浴桶,三人不一会儿就焕然一新了。
三人刚换上了干净衣服,正在收拾,就听到外面乱糟糟的嚷成一片,急忙去叫沈伯谦。
沈伯谦以为又是谁来吊唁,急忙迎了出去,结果看到两个官差模样的人正站在门口,左邻右舍、村里父老围在后面,议论纷纷。
这俩官差也是好脾气,虽然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嗓子的嚷成一团,俩人都一直面带微笑。
“哎呀,我们的秀才公来了,沈秀才,官府报喜的差爷来了。”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沈伯谦恍然大悟。
赵福带来的消息虽然确切,但却不是官方的,这个时代,中了秀才官府会派专人登门报喜的。
这二人应该就是来报喜的官差了。
沈伯谦急忙上前拱手道:“在下沈伯谦,见过二位官爷。”
一见正主儿出现,两个官差也走上前来,年长的那个一拱手笑着说道:
“这位就是沈秀才吧,可算是找到你了,刘管家果然没说错,真是仪表堂堂,人中俊杰,恭喜高中,这是官府备案的文书,还请收好。”
说着拿出一个红皮封儿双手递给沈伯谦,沈伯谦也是双手接过道了声谢。
“二位差爷辛苦了,远道而来,本该好好招待,可伯谦家中正在办白事,实在不便在家招呼二位。”
说罢一转头,对着香桃一家道:“思义叔,香桃婶子,我家里不好让官爷休息,借你们家招呼下二位,不知道方不方便。”
虽然事先完全没有跟李思义打招呼就这么突然的提出来,但能替秀才公办事,接待的又是官差,香桃和他男人当然都没意见。
尤其是香桃男人李思义,沈伯谦话音刚一落,他忙不迭的上前来要把两个官差迎进家门。
两个官差例行性的推辞说公务在身,不便久留,沈伯谦作势拦着说道:
“我也知道两位公务繁忙,可再忙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儿吧,这么冷的天儿,大老远来了,怎么说也要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说着不由分说的推着两个官差到了李思义家门口。
“我有孝在身,不好打扰,等下我让小风把茶叶送来,刘老爷送的好茶,我也不懂,二位千万留下来替我尝一尝。”
说着不等俩人说话,道了声“恕罪”就急匆匆回家去了。
回去见到门口等着的杨家三口,沈伯谦才发现之前的决定再正确不过了。
不一会儿,换洗一新的杨老爷子带着杨风拎着个食盒过来了。
李思义和香桃婶子看到他俩顿时松了口气。
这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