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人和宋大叔他们站在村口,看着村民被围着的官差挡回来,心里也不可谓不忧心。
“王大人,这些人是上头派来的?”宋大叔看到这些官兵穿的是京城守卫的制服。
“嗯,听说是左相派下来的。”
“左相?”宋大叔这次去京城,为了帮成墨找合适的老师,他也打听了些朝廷的局势。
左相王崇新便是夏炎的外公,他也算是完全靠自己猜走到今天的,虽然花了将近三十年的功夫。
王崇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商贾家庭,没有朝廷背景。唯一走运的是当年被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看中,招作了上门女婿。后来自己也争气,考上了榜眼,又得皇上赏识,终于是熬出了头。在将近五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当朝左相。
而他也在当上左相的时候独立出户,挂起了“王府”的牌匾,算是脱离了当年入赘的名头。
宋大叔知道王大人应该是御史中丞的人,那么应该是右相这派的,怎么?
似是看穿了他的疑惑,王大人给宋家两兄弟解释道:“燕相和沈大人都不在京城,所以这事现在由左相接管。”
“那……”他们都有些担心,京城寒食宴的事他们也略知一二,白白明显就是沈莺大人的至交,他会不会借机打压?
王大人没有再说下去,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就像尽管整个朝廷都知道左右相之间不合,但是面上大家都是要一派和气。
当然,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安王爷,他和左相之间的矛盾那是没法调和的,这也是大家都公认的。
“只能希望夏炎能早些收到消息了。”宋大叔这时候要只能祈祷赏金阁的信息传的快一些再快一些。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夏炎这时候正在幽北深林里带着鬼军进行着地狱般的生死训练。他们几乎是哪里危险去哪里,甚至有一次还翻过了大秦的防线,进入了游牧族的领地范围。
也是这一次意外之行,让夏炎看到了大秦和北方游牧名族之间的防线其实脆弱的不得了。幽北深林太大,防线拉得太长,兵力又有限,大秦不可能在整条幽北线上都布置兵力。
而那些没有布置兵力或是薄弱的地方就成了游牧族活跃的区域,那些区域经常发生烧杀掳掠,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只是他们也没法轻易离开,土地、房屋、根在那里。
“头儿,是一队骑兵!”
他们在这个边境村庄已经潜伏了一天,除了要补给之外,也想打探下情况。今夜,他们本已经打算撤离,因为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该返程了。没想到突然遇到了一队骑兵,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敌军的样子。
众人趴在屋顶,屏住呼吸观察着离他们只有一里地不到的骑兵。
壮实、粗犷,是他们的第一印象。而且从他们骑在马上不拉缰绳,一边喝酒吃肉还犹如闲庭信步得模样,便能看得出来他们的骑术非常好。
“啾啾……”轻轻的蟋蟀声传来,大家开始收敛了眼神,不再关注他们。
这时头给他们的暗号,让他们别再盯着看了。因为武者的感觉很灵敏,夏炎发现其中有一个的功夫不弱,若是大家的眼神都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有感觉。
等那队骑兵远去后,众人才悄悄退走。他们没有轻举妄动,上前杀敌。现在的形势不明朗,随便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两国之间战火的导火线。
☆、359。第359章 争执
夏炎他们沿着来路退回了大秦境内,然后便继续穿越深林往幽州大营返程。他们出来已经有二十天了,全力赶回去,十天已经足够。
只是这二十天,对于九里山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了。瘟疫爆发已经十四天了,虽然还没有人死亡,但是被传染的人越来越多。
而今天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便是,阿嬷也被传染了。二林本来安排他们去镇上,正好被左相派下来的人堵住,没能成功离开。
而她这几天忧思过重,抵抗力下降,一个不小心,也被传染上了。染上瘟疫的人都被隔离了起来。还好九里山村里基地多,阿庆叔在大事面前也是毫不含糊。把新的九里红基地划出来了一块,带着人砌了墙,把囤物资的房间和工人住的房间腾了出来。
“阿庆啊,你这样,以后怕是大家都不愿意吃这基地的蘑菇了?”村长担忧说到,可是他也知道,村里没有更大的空地方了。
“阿大,你别说了,人命关天。只要人能好起来,什么都能再挣出来!”
村长拍拍他的肩膀也不再说什么,他知道,阿庆其实也算是在帮白白积福,他要帮她攒口德,聚人心。
“我们不去!”一些染了病的人一听要住到九里红去,便开始强烈地抗议。
“就是那个妖精的东西害得我们成这样的!”
“对,我们不去妖精的地盘,去了不就没命了!”
王大人和大夫们排查过了,最开始染上瘟疫的那些人,似乎都是在前一天吃了神仙粉做的菜。后面的那些就没什么特点了,可能就是被传染了。
宋大叔他们看着村民们对白白的怨气越来越重,心也越来越凉。怎么夏炎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宋大叔心里开始着急,都十几天过去了,事态越来越严重,他怕后面会控制不住。到时候,不管是不是白白的错,大家对她的怨恨就没法抹去了。
夏炎在幽北深林,隐卫又被甩掉了,所以他接不到消息。但是刚回到京城的沈燕归收到了消息。
“瘟疫?”沈燕归一回京城,就有手下把扬州的事情报告了上来。他一看手上的消息,就发现里面绝对有阴谋。
两个人莫名死亡,紧接着瘟疫,而矛头直指成白白,这件事的针对性太强。
“此事现在谁在负责?”
“是左相。”
“现在情况如何?”
“昨天的消息,感染者六十五人,无人死亡。”
“有御医过去吗?”
“没有。只有王守成带着扬州的大夫在。”
沈燕归收拢消息,“不回沈府了,直接进宫。”不管这件事的背后有何目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不能看着这些百姓成为牺牲品。
而此时,白白却已经带着人从雍州往扬州赶了。“二十,你跟着车队走,我先行一步!”说完,白白猛一挥鞭,奔了出去。
“你们两个跟上!”二十示意另两人保护,自己也让车队加速前进。
十天前,他们收到了赏金阁传来的消息,说了流言和四婆跟金根猝死的事情。那时候嫂子看了也只是冷笑了声,什么都没说。
但是时隔两天,他们又收到了消息,说九里山村爆发了瘟疫。这次她没有再置之不理。他们只用了三天,就收拢了二十车的药材,各种药材都有。本来其中有一些是早就收好准备种的,现在也都是先带上了。
“有备无患!”这二十车的药材名贵的、普通的都有,而且还每样都有很多份。其实白白心里想的是,若是背后的人有意针对,那么他应该还会把药材清空,让瘟疫好不起来。
而他们出发前送来的消息直接让白白冷了脸色,才让她连跟着车队一起走都忍不了,要先行一步了。那天的消息只有四个字:阿嬷感染。
“请皇上成全!”这时候,御书房里,沈燕归正跪在御前,秦皇正不悦地看着他。
“此事我已交给左相全权处理了。燕归你不用多言。”
“可是!”
“燕归啊,此次你督造秦弩一事做的不错。只是此事你还得多费点功夫。朕已经安排了安王全力配合你,务必在今年秋收前完成十万大军的装备。”
“皇上?”沈燕归心里一惊,十万,秋收,难道,今年冬季皇上有想法北征?因为冬季是北边最弱的时候,那时候他们的粮草严重不足。
秦皇这时候也走下来,拉起沈燕归,拍拍他的肩膀:“所以你的责任重大,可不要因小失大啊!”
“是皇上!”沈燕归知道这件事确实很重要,不过“皇上,只是此次秦弩一事,少府成大人也是功不可没,而这次疫症爆发的地方正是她的家乡,似乎还有对她很不利的传言。所以……”
秦皇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疫情他关心是真,担心成白白也不假,只是这件事,“哎……”秦皇摇摇头,“你先去找安王吧。此事朕另有安排!”
沈燕归一听,点点头便告退了。
“去安王府!”他从宫里出来就赶去了西大街。
安王已经泡好了茶在等他了。这次他也没了跟安王打哑谜的心思,直截了当问到:“安王,扬州的事,您可知?”
“知道又如何?不知又如何?”相反的,安王很是气定神闲得坐在那里,还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极品普洱,尝尝。”
沈燕归深吸一口气坐下来,看来安王是知道这件事的:“不知安王可有对策?”
“不知,燕相,你问的是瘟疫还是流言呢?”
沈燕归眼睛一眯:“瘟疫又如何?流言又如何?”
“呵呵呵……瘟疫嘛,有左相去操心;流言嘛,自然有人会操心。”总之就是没你什么事。
“可是,有的人现在可能在深林里,知不知道还未可知。”
安王笑着摇头:“你不是他,你怎么就知道他不知道呢?”
沈燕归一听眉头微皱,听安王的意思,这件事夏炎早就知晓?难道?他看向安王,发现他似乎不打算说下去了。于是他起身准备告辞。
“等等!”安王突然站起身来,站到了沈燕归的面前,“燕相,听说寒食宴,你求得了云裳阁一件云系衣裳?”
沈燕归没想到安王会突然问起此事,他点点头,当时这件衣裳是送到伊人馆的,被安王知道也不足为奇。
“据本王所知,“云心月性”,织娘一般可不送人,不知她是欠了你的什么人情?”最后一句话,安王的眼神直射沈燕归,似要把他的心思看穿。
☆、360。第360章 沈渊
“呵呵呵,”沈燕归轻笑起来,“安王爷,您现在才问,不觉得有些晚了吗?”
安王爷眼睛一眯:“那你觉得我应该什么时候问呢?”
“你现在孩子都找到了,后继有人了,是不是就忘了你的结发妻子了?”
安王眉头一皱:“你知道些什么?”
沈燕归耸耸肩,“我什么都不知道。安王不必在意沈某说的话,权当只是一个孩童的天真之言便是。告辞!”
说完沈燕归拱拱手转身离开了。
“十三!”
“王爷”
“给我去查,十五年前沈燕归做过些什么,去过什么地方。”
“是!”
沈燕归回到沈府后才知道自己的姑姑又一次出发了,他不由担心起来,自己被皇上拦住走不开,姑姑又不能帮自己走一趟,扬州的事,他没法放心。虽然皇上和安王似乎都表示做了安排,只是他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安排。
“糖糕!”
“老太爷在吗?”
“少爷,在!”
“去买份状元楼的金丝燕饺来。”
“是!”
沈府最深处的院子名为渊园,是大秦国前任丞相沈渊的住处。沈渊便是沈府的老太爷,也就是沈绛和沈莺的父亲、沈燕归的嫡亲爷爷。
“祖父,燕归求见。”沈燕归拎着还热乎着的金丝燕饺,在门口恭敬得喊了一声。
“进来吧!”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响起,沈燕归推门进去。
“祖父!”这次的喊声多了一丝亲切,少了一丝恭谨。
而坐在院子的藤椅上正看着书的老头听见这一声真切的喊声,被书遮挡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今日怎么想起老头子我了?”
“祖父,”沈燕归笑着凑上前,“你闻闻,新鲜出炉的金丝燕饺,芦笋肉馅的。”
“呵呵呵,小猴子!”沈渊拿书敲了下沈燕归的头,不过倒是接过了饺子,“食有时!”
“祖父,孙儿今儿个刚从外面回来,饭也没吃呢。”
“沈扬,摆筷!”
“是!”沈扬是老太爷的伴读书童,现在也已经有五十多岁了。他乐呵呵地给院子的藤桌上摆上两副碗筷,这家里也就小少爷能让老太爷破例了。
没办法,小少爷实在是聪慧,加上隔代亲,老太爷自然是宠在心尖上的。
祖孙俩静静地把一份金丝燕饺吃完了。吃完后,沈燕归陪沈渊喝茶,直到日暮西山了,他也一直坐着。
“呵呵呵,涵养功夫倒是有进步。”沈渊看天色晚了,自己这孙儿还能忍着不说,看来是长进了些。
“谢祖父夸奖!”沈燕归其实也一直在逼自己冷静,他知道自己的祖父其实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若是不让他满意,今日他的目的未必能成了。
“说吧,有何事要我帮忙?”
“祖父,孙儿想借您的金牌一用。”
“嗯?”沈渊没想到竟然是这件事,“燕归啊,咱们沈家立世的根本是什么?”
沈燕归心里一惊,祖父这是在暗示他,若是这事儿是跟国家百姓无关的,那么就免谈了。沈家这几百年来,不论为官还是处事,都以百姓为先,这是沈家的根本。若是这条丢了,那么沈家就不再是沈家了。
“祖父,”沈燕归站起来先是躬身一拜,复站直身体慢慢说道,“若是有一人,可让大秦和北方再无战事之忧,祖父认为,此人是否要保?”
“嗯?”沈渊心里一震,“凭什么?”
沈燕归递上准备好的资料,“祖父请看。”
这份资料记录的是成白白改良水稻种植、为庆州百姓的付出、在徽州开垦梯田等等事迹,没有夸大,没有贬低,这份是史官的手稿。这个史官便是沈渊此生收的除了沈绛以外的唯一一个弟子,他的品行毋庸置疑。所以这份资料足够能让沈渊信服。
他看完合拢后望着自己的孙子:“此女便是皇上新封的太仓令吧?”
“是祖父,不过皇上最近已经封她为四品少府兼司库了。还赐了她金牌。”
“哦?”这次沈渊倒是有些意外了,看来此女确实不凡。“既然她有金牌了,为何?”
沈燕归把扬州发生瘟疫的事情说了下,“据孙儿所知,她现在正在雍州准备药田,未必赶得回去。而且孙儿自己也走不开,只能接祖父金牌一用。”
“沈扬!”
“是!”
不一会,沈扬便端着一个盒子过来了。沈渊把盒子打开,拿出金牌递给沈燕归。这已经是两个月来,沈燕归手上第二次拿到金牌了。
“谢谢祖父!”沈燕归深鞠一躬,把金牌放好。在他离开渊园的时候,沈渊说了一句话,让他的嘴角不由牵了起来:“要是那姑娘不错,就努力点把她拿下,祖父可等着抱重孙呢。”
离开了渊园,沈燕归喊来了心腹隐卫:“把这个带去给王守成,若有危急情况,让他权宜行事。”
“是!”
“白白,你可不能有事啊。”沈燕归望着南方喃喃自语。
而此时的白白已经赶到扬州城内。一进城,就有赏金阁的人接应上了。
“说说现在的情况。”
“今日早上刚得到的消息,感染已经达到八十一人,暂无人死亡。”
“阿嬷怎么样?”
“也被隔离了。”
“我们的人呢?”
“没有被感染,一直在观察着。”
“可查明原因?”
“怀疑是水。已经取了东荡漾的水,让郝伯在看了。”
“凶手呢?”
“杀人凶手还在,瘟疫的还没查出来。”
“给我盯紧她,若是一伙的,总会有联络,别让她被灭口了。”
“是!”
“给我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