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十年代小日子-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那以后,每天晚上都睡在一笔“巨款”上面。
  这种感觉既踏实,又有些惶恐。
  惹得她早晨醒来后,先要撩起床单,朝着床底下瞄上一眼,才能放心。
  抒文很快就发现了她的这个“毛病”。
  开始,还逗她说笑。
  可后来发现,她只要一出门,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溜进东屋看看床底下。
  “甜甜,要不就存到银行里去?”抒文和她咬了咬耳朵。
  “……抒文,这笔钱还是放家里吧……”她想了想,压低了嗓门声说道。
  心说,这笔钱跟人家有钱的比起来虽然不算什么,可比起普通人家还是强了不
  少,哪敢轻易冒头?
  不明财产,可是说不清楚。
  抒文是军人,被查出来了可不得了。
  现在,一家人好不容易才进了革命队伍。爹也成了委员,婆婆装穷装了那么久
  了,哪能功亏一篑?
  “可……可我怕你太操心了……”抒文委婉地说道。
  “嘻嘻,你放心好了,我自有解决办法……”她笑嘻嘻地应道。
  这段日子,她也意识到了自己快“魔怔”了。
  主要还是不放心。
  她想,早点把老宅里的“嫁妆”运过来就好了。
  把这笔钱藏在那张雕花大床里,不就踏实了?
  *
  一转眼,来到省城快三个月了。
  日子过得和美,徐甜甜只觉得心满意足。
  抒文啥事都听她的,性子温和,说话和气。倒是她,有时候急火火的,说话嗓
  门也高。
  可抒文总是让着她。
  听她把话说完后,再和和气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来都不跟她打憋。
  如果说还有哪里不顺心的?
  倒是有一点点。
  闲下来时,她很想念家里人。
  无论是远在县里的爹娘,还是镇子上的爹和婶子,还有凤芝和启康,还有街上
  的门店铺子。
  相比起来,在镇子上操心的事情很少。
  这时候,她才意识到一直以来躲在章家爹的“羽翼”之下,凡事都由爹来扛着,
  他们这些小辈们真是啥都不用操心。
  对爹也心生感激。
  这些年来,爹可真不容易啊。
  启康来信说,凤芝已经回来了,是李学军特意送她回来的。
  爹很高兴,说姐走了之后,家里终于有个能干活的了。婶子下个月就生了,行
  动起来很不方便。爹生怕有个闪失,啥活都不让她干。
  可他和爹都干不好家务。
  结果,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
  还有,就是公爹和婆婆都没露过面。
  就当她不存在似的。
  婆婆不愿见她,她也乐得清闲。
  偶然抒文回家看看,她也装着不知道,省得抒文心里过意不去。
  对未来的生活。
  她有着种种打算。
  可就在这时,她忽然发现自己有点不对劲儿。
  上个月的生理期没按时来。
  开始她还未在意,因为以往也出现过延后现象,不过最多不超过两个星期。可
  这一回,都快到六月底了,却迟迟未见动静。
  她心里有些发慌。
  再结合自己的种种反应,能吃能睡,浑身发懒。还有就是特别容易“冲动”,只
  要抒文轻轻碰一下,就敏感得很。
  “不会是怀孕了吧?”她暗忖着。
  可鼓了半天勇气,却不好意思去医院。
  那妇科检查,得厚着脸皮才行。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赶在星期六这
  天,自个儿悄悄去了人民医院。
  一查,果然是阳性。
  看着化验单上那几个“+”号,她亦喜亦忧。
  说实话,她还未做好怀孕的准备。
  可真怀上了孩子,还是抒文的孩子,还是感到特别开心。
  医生说,怀孕两个月了,得注意保养身体。
  她认真地听着。
  只差拿出小本子,一条一条地记下来。
  带着医生的嘱咐,她摸着肚子回到家里。
  一进门,就卧到了床上。
  对这方面,她毫无经验。
  翠翠当年有啥体会?
  她早就忘光了。
  现在轮到她了,就像个新手那样忐忑不安。她想立刻告诉抒文,可又忍住了。
  明天就是星期天,等他回来再告诉他也不迟。
  想着抒文喜欢孩子,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很高兴吧?
  还有冬娃,刚刚恢复了活泼性子。
  若知道娘又怀上了,不知会做何感想?
  她想,冬娃这边先瞒着吧?
  等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告诉他。
  七月里,腊梅婶子就要生了。到时候,可以借着“小叔叔的话头”,问问冬娃想
  不想要个弟弟或妹妹?
  这样,小孩子也容易接受一些。
  一时间,徐甜甜想了许多。
  她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
  看看她这一段时间能吃能睡,没啥不良反应,还真是省心啊。
  这样生出来的宝宝,是不是也很健康?
  她想,当务之急得把营养搞上去。
  想到此,徐甜甜从床上爬了起来。
  就拎着一只篮子,去了菜市场。
  她买了一只老母鸡,准备炖汤。
  抒文和冬娃吃点肉,她喝点汤好好补补。
  *
  这个星期六,正赶上叶抒文值班。
  他星期日早晨,才匆匆赶了回来。
  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气。
  甜甜这是做好吃的了?
  他推开厨房门,只见一口砂锅煨在炉火上,却没见到人影。
  他三步并作两步,进了东屋。
  却见甜甜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肚子上还搭着一条床单。
  他吓了一跳,甜甜这是生病了?
  一问才知道,甜甜怀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叶抒文是又惊又喜。
  他一把抱起甜甜,在屋子里转了几圈。还俯下身来,咬着她的耳朵,柔声说
  道:“甜甜,我要学会做饭,以后好好伺候你……”
  见抒文如此反应,徐甜甜的心里美滋滋的。
  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抒文又要当爹了。
  *
  转眼到了七月。
  志和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春城石化公司。
  这家公司目前还是公私合营形式,正在招兵买马扩大生产。徐甜甜知道,这是
  日后最好的企业之一,也相对安稳一些。
  启康写信说,腊梅婶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小名叫娃蛋,大名叫章启建,是爹给起的。秋季开学后,他就要去县中读书
  了,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徐甜甜回了信。
  还寄了一点钱过去,说是她和抒文的一点心意。
  到了八月初,徐永泰和翠翠娘搭乘货船来到了省城。
  启宽大哥闻讯后,就找了几个搬运工帮着卸了货。还亲自押车,把这批“嫁妆”
  运到了书院后街。
  东间已经腾了出来。
  那张雕花大床一摆进去,里面就满满当当的。
  徐甜甜看着那张床,咧着嘴直笑。
  爹说,为了搬运这张床,可费了不少事儿。
  因为床太大,也太显眼。只好悄悄找了一个木匠,把那床架子一根一根地拆下
  来,这才打包运到了船上。
  现在,还得再找一个木匠,把这张床组装起来。
  徐甜甜瞅着地上的那一堆木架子。
  心说,这拆下来就不容易,想再装起来怕是更难吧?


第80章 
  *
  这天晚上; 徐甜甜睡在东间里。
  她躺在那张雕花大床上。
  虽然没装床架子,可床是好好的,特别稳当,一点也未受到影响。现在正赶上
  夏季; 四面漏风的; 倒是凉快得很。
  爹和娘住在西间。
  那两张单人床拼在一起摆在了里间; 睡俩人正合适。冬娃还躺在外间的榻上;
  说是给姥爷和姥姥把门; 还摆出了一副男子汉的架势。
  夜深了。
  徐甜甜睡着睡着; 忽然醒了。
  她爬起来; 在黑暗中摸索了一会儿,就打开了那道暗格。
  里面空空的,那件东西被爹提前取了回来。今儿见到她; 就悄悄塞给了她; 说
  怕拆床架子时被木匠看到了。
  关于床的秘密,爹和娘都清楚。
  那件东西; 她在信里提到过。
  爹像是早就知道了; 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看来娘是啥事都没瞒着爹。
  俩人的感情好着呢。
  徐甜甜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用手量了量暗格里的空间; 估计里面最少能放五十块银元。这张床一共有四
  个暗格; 那一百七十三块银元正好能放进去。
  这两天,会有木匠上门。
  爹说; 木匠的眼力都非同一般; 家里有啥值钱的,先收拾一下。
  她想; 床底下的那只陶罐子得挪个地方。
  财不外露,是古训。
  也是安全之策。
  她想了想,明儿一早就搁到厨房里吧?
  那边瓶瓶罐罐的可不少,摆在橱柜下面也不显眼。
  *
  爹和娘安顿下来了。
  第二天早晨,徐甜甜像往日那样去上班。
  冬娃放假后,都是她带着一起出门。现在正好,在家陪着他姥姥和姥爷。她把
  钥匙交给了爹,让他和娘在院里好好歇歇,等到中午她就回来了
  可徐永泰却是个闲不住的。
  半天不到,就把周围的环境摸熟了。
  他想帮着闺女干点啥。
  就带着翠翠娘,扯着冬娃去菜市场上逛了逛。
  一圈下来,觉得城里的东西比家乡贵了不少,这生活上倒是不如家里。想着闺
  女过日子不容易,就割了块猪肉,准备包饺子吃。
  中午时分,徐甜甜匆匆赶回了家。
  一进门,就听到冬娃兴高采烈地喊道:“娘,姥姥包饺子了!”
  她赶紧进了厨房。
  见娘正系着围裙在案前忙乎着。两只锅拍上,整整齐齐地卧着一排一排的饺
  子,白白胖胖的,正等着下锅呢。
  “娘,您坐下来歇歇,我来收拾吧?”
  “翠翠,娘不累,你跑了一上午了,快喝点水润润……”
  徐甜甜坐下来,喝了一杯温开水。
  就拉开灶口,烧起水来。
  等到锅一开,就可以下饺子了。
  这一顿饭,吃得十分热闹。
  爹和娘都不是外人,也不用客气。
  冬娃吃了一大碗,还想吃。
  徐甜甜怕他撑着,没敢让他多吃。可即便如此,见他肚子依然圆滚滚的。她不
  放心,就让他跟着姥爷在院里走走,等消了食再去睡午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
  文学城
  *
  下午,徐甜甜上班去了。
  徐永泰自个儿摸到木器市场,打听了一下。
  见有几家木器作坊,就挨个儿进去看了看。
  最后来到了“鲁记”门前,进去询问了一番。有生意上门,管事的大师傅十分欢
  喜。见是装床架子,就痛快地接了下来,说这就派个小师傅上门安装。
  可徐永泰不放心。
  他一再强调这活儿复杂,得派个熟手过去。
  心说,那小师傅怕是没见过那种结构,到时候很难装起来。
  可大师傅却拍着胸脯,得意地说道:“这位大哥,您就放心好了!我“鲁记”工
  坊的手艺可没得说,做得都是精细活儿……”
  “呵呵,那就好……”徐永泰见对方一再坚持,也不好说破。
  谈好了价钱之后。
  小师傅就挎着工具箱,跟着徐永泰上了门。
  他进了东间,一看到那堆床架子,就瞪大了眼睛。
  再看看那种榫卯结构,顿时傻了眼。
  这活他怕是干不了。
  别说是他,就连大师傅来了也得费一番功夫。
  小师傅不敢乱碰那堆木器,就赶紧回去了。
  不一会儿,“鲁记”那边又派了一位大师傅过来。
  这位师傅,姓鲁,大约四十来岁。
  他蹲下来,对着那堆木架子琢磨了半天。又一根一根地拿起来,对着大床比划
  了一通,还按照先后顺序摆在了地上。
  又要了一张白纸,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图。
  这才动手忙乎起来。
  徐永泰在一旁瞧着。
  心说,拆床时,那位老师傅可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搞定。
  这木匠活儿看似简单,可里面却有不少窍门。
  现在想再组装起来,怕是不太容易。
  这位鲁师傅倒也了得。
  他参照着那张简图,按照先后顺序,把那堆床架子一根一根组装起来。
  不过一个时辰,就安装好了。
  最后,才用木槌轻轻敲击,把床架子固定下来。
  整个过程,未对榫卯结构做任何改动。
  可棚顶一旦固定好了,倒是纹丝不动,非常牢靠。
  “好了!”鲁师傅拍了拍手,这才露出了笑颜。
  徐永泰也暗自佩服。
  看来这“鲁记”还真像那位管事说得那样,做得都是精细活儿。
  他痛痛快快地付了钱。
  那位鲁师傅接过来,也没数就一把塞进了口袋里。
  心说,瞧瞧管事的那眼力劲儿,收了个白菜价,却揽了个高难度的细活儿。
  刚才,小师傅跑回去一说,管事的就紧张起来。
  还专门请出了他这个店里的活招牌,才算保住了门店的声誉。
  可这价钱上,却是吃了亏的。
  他可是业内的顶级高手,这种拆拆补补的活儿也来找他?
  可换做其他人,怕是要砸了这门店的招牌。
  *
  送走了木匠师傅。
  徐永泰站在那张花雕大床前,使劲晃了晃。
  床很沉,纹丝不动,结实得很。
  他心里暗自得意。
  这是他当年给翠翠备下的嫁妆,选的都是上好的楠木,估计能用一辈子。
  “姥爷——”冬娃“嗒嗒嗒”地跑了进来。
  他脱下呱哒板,就“哧溜一下”上了床。
  他趴在床板上,像个小辗子一样来回骨碌了两圈。
  惹得徐永泰哈哈大笑。
  心说,抒文明天就要回来了,看到这张床怕也要惊叹一番吧?
  下班后,徐甜甜回到家里。
  见床收拾好了,高兴得直咧嘴。
  她三下两下,铺上了一床褥子和一张凉席,又挂上了一顶粉红色的纱帐子,看
  着格外温馨。
  冬娃见了,就嚷嚷着晚上要和娘一起睡。
  她想了想,还是让冬娃睡在木榻上。
  这是她和抒文的大床。
  可不能惯着冬娃。
  *
  黄昏时分。
  叶抒文一进家门,就听到一阵笑声。
  岳父岳母来了。
  他赶紧上前招呼着。
  今儿是星期六,值勤工作一结束,他就换了身便衣离开了驻地。
  现在是和平年代,部队上的制度也有了变化。
  像他们这些文职人员,也有了星期天。只要不值班,就可以自行安排。他向领
  导打了申请,说家属在城里工作,想赶在星期天回家看看。
  王主编知道他爱人调进了城里,就批准了他的探亲申请。
  这样,每星期离开驻地时就不用再去找领导签字了。
  这天晚上,叶抒文和徐甜甜躺在雕花大床上。
  那纱帐子一放下来,就像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界。
  他揽着她,使劲儿亲了亲。
  便仰面躺着,低声说着话儿。
  “甜甜,娘知道了吗?”他拉着她的手,轻轻抚着。
  “唔……这两天忙得很,还没顾得上说呢……”她摸了摸肚子,平平的,这会儿看不
  出形状来。
  “……那我去跟娘说说?”
  “……还是我来说吧?”
  “甜甜,明儿一早,我想回家一趟……”
  “嗯……”
  叶抒文打算跟爹说一声。
  岳父岳母来了,爹那边得出面招呼一下。
  至于娘,估计又会装病避开。
  这么久了,咋还是想不开呢?
  家里慢待甜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