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里人家-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这里赵大郎挺了挺胸脯,扫了几个弟弟几眼,一副傲慢的模样像是自己有多了不起似的。

    赵老头两口子听了钱氏的话更是高兴,特别是赵老头心里那个得意,如今他一个泥腿子也能穿京城那些贵人穿的衣裳,这会儿笑的真是找不到了眼睛。

    而赵婆子想的是老头子都得了这么好的衣裳,那她的寿辰时肯定也不会比老头子的差。想着就将手里的衣裳仔细的放好,空出手来一手拉着赵大郎一手拉着钱氏,将两人又是一通夸奖,什么孝顺啊,什么他们两个老的以后就靠你们养老了……反正是想起什么话都说,丝毫不顾及其他几个儿子儿媳的感受。

    赵二嫂孙氏听了赵婆子的话颇不以为然,心里暗骂,呸,也不看看现在是谁在伺候你们两个老东西,“有钱就是娘”,老娘到要看看到时候大哥两口子会不会还有今天这么“孝顺”。

    不说几个儿媳妇心里怎么想,就说赵婆子的其他几个儿子心里对于赵婆子的话也很是不高兴,特别是和老两口住在一起的赵二郎和赵四郎心里更是不痛快,他们两兄弟天天费心费力的伺候两个老人,到头来一点好都没有落着,还不如一个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的大儿子,两个老人的态度真是让他们寒心。

    还是赵老头发现二儿子和三儿子的脸色不对,拉了拉正对着赵大郎两口子说的得意忘形的赵婆子示意她不要继续说了。

    赵婆子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平日里最喜爱的两个儿子在听了她的话后早已面沉如水,也没有领会赵老头的暗示,而是很不高兴赵老头打断了她的话,“干啥,老头子?!没看见我正和大郎两口子说话呢!”

    赵婆子当着小辈们的面跟自己大小声,赵老头觉得有些下不来台,顿时沉了脸,对赵婆子吼道:“敢给老子歪歪唧唧,有啥话等会儿再说!”

    赵婆子虽然平日里对着小辈们耍威风,但在赵老头跟前却老实的很,赵老头这一吼赵婆子顿时就焉了不敢再呛声,但嘴巴里却还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

    坐在角落里看了这一出戏的秦英猜赵婆子肯定在骂人,赵婆子这会真是两面不是人,既得罪了在同一个屋檐下住的儿子们,也不见得真的笼络到赵大郎两口子。这赵婆子也是个糊涂的,连这几个儿子中谁是真正孝顺的也看不出来。

    赵三郎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更是无动于衷,像是个局外人似的,他现在对于自己的爹娘没有什么期待,只想自己做到一个儿子该做到的就是了。

    半响赵婆子缓过神来,拿眼睛看着赵二郎和孙氏,谁知两人根本不接她的茬儿,装作没看懂她的意思坐在板凳上不挪身,赵婆子看了半天也不见两人有动静,瞪了两人一眼,才开口问道:“二郎你给你爹准备了啥?”

    赵二郎脸色不是特别好看的站起来,心里还想着赵婆子刚才说的话,孙氏也跟着站在赵老头跟前,两人一起说道:“祝爹长命百岁!”

    说完赵二郎上前将寿礼交给赵婆子,赵婆子看了一眼手里的两双鞋垫就将东西随手放在桌上,撇撇嘴,显然是对这东西不满意,赵老头看了一眼也没有刚才接过赵大郎寿礼的欢喜劲。

    孙氏是个不吃亏的,看见赵老头和赵婆子的反映,嘴里不阴不阳的说道:“我和娃他爹是个没本事的,不像大哥大嫂在镇上做买卖,手里头银钱多的是,想买什么买不到,可怜我家二郎一年到头为了这个家劳心劳力,挣了银钱从不私藏着,弄得现在连给爹买寿礼的银钱都拿不出来,只好狠了心将自家的衣裳撕了熬了几夜给做了鞋垫,我们这样挖心掏肺谁知人家还嫌弃。哎哟我的娘诶,”

    说着就干嚎起来,“我可怜的小林和小树嘞,你们长这么大连新衣裳都没穿过,都是我和你爹实心眼想着要孝敬老人,却害得你们跟我们吃苦,你看看人家的娃都穿着棉布衣裳,这是要逼死我们娘三儿呢……”

    赵老头听不下去,拍着桌子说道:“好了,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说完看了一眼赵大郎家的几个娃,个个都穿着八成新的棉布衣裳,看上去比给他的只好不差,心里就没了刚接过衣裳时的高兴,脸色也更难看了。

    赵婆子看了也不高兴,神色不明的看了看赵大郎两口子,钱氏被赵婆子看的背脊发麻,早没了刚才的得意劲,对孙氏说道:“看弟妹说的什么话,就算砸锅卖铁咱们也应该孝顺爹娘不是。”

    “大嫂说得轻松,咋不见你和大哥在爹娘跟前尽孝?”

    钱氏看了一眼赵婆子,干笑着说道:“我和你大哥不是要守着杂货铺嘛,这一家老小都指着这过日子。”

    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想在家伺候公婆,真以为她孙小桃(孙氏的闺名)是个傻的,“我可没看见大哥大嫂拿回多少银钱给娘。”还养活一家老小,不在家拿东西就谢天谢地了,呸,这话也好意思说。

    钱氏顿时脸上讪讪的,硬巴巴的解释道:“这不是要在镇上租房子,还有这一大家子在镇上生活什么都要靠买,杂货铺一个月也挣不到多少银子,付了房租和生活开支一个月也不剩什么了。”

    赵婆子也在盘剥孙氏的话,看看赵大郎一家人的穿衣打扮,更是不相信钱氏的话,甚至心里还恼怒起来,这钱氏以前分明是在糊弄自己,当真以为她老了不管用了,黑着脸对钱氏说道:“既然这样你和孩子们都回来,也好节约些银钱。”

    赵婆子这话一出将赵大郎一家都镇住了,钱氏的几个儿女都看着钱氏,心里暗暗着急,他们这几年在镇上享受惯了可不想回来这乡下地方,住的地方又破又挤不说,每天还有干不完的活。

    钱氏急忙说道:“娘……”

    没想到刚开口就被赵婆子不耐烦的打断了,“好了别说了,你是大嫂,在镇上也享了这么几年的清福,也该回来了,要不你两个弟妹也该抱怨我和你爹偏心了。”

    赵大郎见事情发展成这样,狠狠瞪了一眼钱氏,心里恼火,蠢婆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开口道:“娘,钱氏不去谁照顾儿子。”

    赵老头也铁了心要让钱氏留下,“要是你不能照顾自己那你也回来,这些年我们没有靠你也过了,把杂货铺关了我们也饿不死。”

    赵老头老两口态度如此坚决赵大郎也不敢开口了,生怕赵老头真让他将杂货铺关了。

    最后赵老头一锤定音,“好了,就这么定了。”

    钱氏和她的儿女们只得不甘不愿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只是脸色不好看罢了。而赵大郎也全无了一开始的神气,脸色阴沉的坐在一边不说话。

    经过这一闹赵老头和赵婆子全没了看寿礼的心情,草草收了赵三郎和赵四郎的寿礼看也不看的就放在一旁。

    收完寿礼扫一眼众人,见钱氏在一旁摆脸色,赵婆子心里冒火,语气不佳的对钱氏说道:“大郎媳妇还不去做饭,是不是想饿死我和你爹呀!”

    这么多儿媳妇儿赵婆子只叫她一个去煮饭,钱氏不愿意,说道:“咋只叫我一个人去?”以前回来都是只吃不干活,也没见赵婆子说什么,不想这会儿却要她去做饭,所以第一反应就是不情愿。

    可赵婆子这回是铁了心要整治她,说道:“你刚才不是说砸锅卖铁也要孝敬我和你爹吗,怎么现在让你给我们做顿饭吃就不愿意了?”

    钱氏这会儿真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可那时她只是随口一说呀,没想到这就被赵婆子拿来堵自己的嘴,心想就是要做饭这么大一家子人的也要找个帮手,这一家老小不能都让她伺候吧,“娘您看要做这么多人的饭食我怕忙不过来,到时候饿着您和爹就不好了,要不叫弟妹们来给我打个下手?”

    赵婆子看钱氏一脸讨好,又真怕她一个人做不好,到时浪费了粮食不说她自己也要跟着挨饿,她上了年纪受不了饿,肚子一饿浑身都不舒服,所以也没有拒绝钱氏的要求,但嘴里还骂道:“懒人事多,连这点儿活都干不了,你们三个”,对着另三个儿媳妇说道,“都去帮你们大嫂。”

 第3章 赵家极品(下)

    “凭啥?”孙氏不服气,为啥要她去帮忙,以前大嫂怎么不说来帮帮她。每次大哥大嫂一家人回来就跟老爷似的,往板凳上一坐再不挪动一下,也没见谁来帮她洗洗菜摆摆碗,而且她累死累活还讨不到好,不是说菜不好吃,就抱怨亏待了他们一家没有肉吃。呸,她才不去帮那白眼狼嘞!

    李氏没有像孙氏那样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不愿,只坐着不动,可也实实在在的表明了她的态度。

    秦英见两人的做派也不去出那个头,省得到时候惹得一身骚,赵三郎皱着眉头看了看赵婆子、钱氏和正在呛声的孙氏还有在边上看戏的李氏,对秦英小声说道:“二嫂不愿意去,咱也别去。”赵三郎知道赵婆子的性子,指使不动那几人指不定就要把气发在自家媳妇身上。

    果不其然,“秦氏你还不去,一个个坐着是死人啊,老娘还不信治不了你们几个婆娘!”赵婆子冲秦英一顿吼。

    秦英还没开口便听赵三郎说道:“英子病刚好,大夫说不能操劳。”

    赵婆子见三儿子竟然袒护那病秧子来忤逆她,更不得了,“当初老娘就叫你不要娶这病秧子你不听,难道现在还要叫我这个老婆子来伺候她?!我呸,只脸长得好有啥用,连活都干不了,这样的媳妇要来有啥用,趁早赶出去省得连累我家,咱家要不起这么个光会吃钱的玩意儿。”

    原来当初赵婆子就反对赵三郎娶秦英,嫌她身体弱干不了活,可赵三郎就认定了秦英非要娶她不可,任赵婆子咋闹都不改主意,那时可闹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家庭革命,赵婆子连饭都不许赵三郎来吃。

    最后也不知是谁给赵婆子出了主意,她竟然改了态度,对赵三郎说要她同意秦英进门也可以,但是赵三郎必须答应每个月给她100文,当做是秦英进门不能干活伺候她们老两口的补偿;而且聘礼和置办酒席的一切用度她一文钱也不会出,什么事她也不管。此话一出赵三郎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

    不想成亲后,赵老婆子不但每月要100文不说,还让赵三郎将挣来的银钱基本都交给她,赵三郎为了媳妇,想着给了银钱当他不在家时赵婆子也能对秦英好点儿,所以也不反对,要知道在赵家只要成了亲,挣来的银钱只需交一半给赵婆子充当家用,其他的就自己收着。

    然而即使赵三郎做了这样的让步赵婆子仍是厌弃秦英如初,秦英生病也不给钱请大夫,要不是赵三郎聪明留了个心眼并没有把银钱全部都交给赵婆子,而是自己偷偷留了一部分,不然连给秦英治病的钱都没有。

    后来赵婆子越来越得寸进尺,秦英生了小石头后本来就虚弱的身子又伤了根本连床都下不了了,赵婆子晓得秦英往后都只能躺在床上后,不顾幼小的孙子和虚弱的媳妇硬是将一家三口赶出了家门,不想赵三郎一家小的小病的病带累他们。

    刚被赶出来的赵三郎差点被家人的冷漠和内心的冰凉逼死,可想到自己肩上的责任硬是挺了过来,从此便对赵家这些所谓的亲人生不出半分好感,有的也不过是被这个时代所绑架的那点所谓的孝心。

    “娘不是说只要每月给您100文就不让英子干活吗?既然娘想让英子伺候那这银钱我就省下了!”赵三郎冷声说道。

    赵婆子看看秦英那风一吹就能吹倒的身子,心里冷嗤道:“就这副身子干一个月的活就想抵我100个大钱,想得美!你想给老娘干活老娘还不愿意呢,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到时候死了,还要赖是老娘逼死的!”眼珠子转了转,想到:好你个赵三郎,老娘辛辛苦苦将你养大,你却要陷害老娘让老娘背上个逼死儿媳妇的罪名,诚心让咱们赵家在村子里烂了名声过不下去,这黑心的狗杂种!

    想到这里张嘴正要开骂,可看到赵三郎那阴冷的眼神心不由打个冷颤,硬生生将快要跳出嘴的话给逼了回来,吞了吞口水不敢再对赵三郎和秦英发飙,转而冲孙氏吼道:“你个懒婆娘,不去,信不信老娘饿个你十天半个月,还不信治不了你。”

    孙氏知道赵婆子的性子,说的话一般都会做到,就算不会真饿她十天半个月,但饿个三两顿还是做的到的,当下不敢呛声只拿眼觑赵二郎,希望赵二郎能像赵三郎维护秦氏那样也为她说说话。

    可赵二郎毕竟不是赵三郎,就算对赵婆子再怎么有意见,也认为叫孙氏去帮忙煮饭没有做错,何况他们一家人也要吃,而且今天早上他只喝了几口稀饭,到这会儿早饿了,所以孙氏注定要失望了,只听赵二郎沉声冲孙氏说道:“还不快去帮忙做饭,存心想饿死老子呀!”

    自家男人发话孙氏再不敢反驳,不情不愿的跟着钱氏去了灶房,嘴里不停的嘀咕着。

    “你也还不快去帮你大嫂和二嫂。”赵婆子满意的看着孙氏走了出去,收回眼神见李氏还安安稳稳的坐着没有挪窝,没好气的提醒道,“咱家可养不起闲人,不干活就别想吃饭。”说完瞟了一眼秦英。

    李氏收到赵四郎投过来的眼神,笑着说道:“娘莫要生气,我这就去。”

    看着李氏出了堂屋,秦英拉拉赵三郎的袖子,刚才赵婆子教训李氏的一番话分明是意有所指,既然她不受欢迎那也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看人家的脸色。

    赵三郎明白秦英的意思,正好他也不爱在这里待,正要说话就听见院子里小娃儿的哭声。

    秦英听出有小石头的声音忙跑出去,赵三郎也跟着跑了出去。

    院子里秦英抱着哭泣的小石头柔声安慰道:“小石头乖,不哭不哭啊。”

    小石头搂着秦英的脖子,头埋在她胸前委屈的抽噎着。

    秦英正心疼小石头,那头孙氏拉着鼻涕口水敷了满脸正干嚎的赵树林,口里不明不白的骂着,“是哪个不得好死的挨千刀的将咱家小树弄成这样,看看,”说着就将赵树林的手抬起来交给众人看,“这手都被抓成啥样了!”

    院子里只几个孩子一起耍,现在只有小石头和赵树林两个再哭,其他几个娃儿都好好的站在边上,孙氏这话摆明是骂小石头,秦英气不过沉着脸开口道:“二嫂留些口德,这院子里都是赵家的孙子你的侄子侄女,容得你这样乱骂。”

    孙氏这下更来了劲头,指着秦英和她怀里的小石头,骂道:“我就是骂这小杂种咋那,打了我家娃还不兴我说。”孙氏在赵婆子和钱氏处受了气正愁没地方发泄,这下总算找到了发泄的地儿,恨不能一股脑都发泄出来,“有娘生没娘教的野种还赵家的孙子,我呸,都被撵出去了,我家小树那才是正正经经赵家的孙子,个小杂种都欺负上门来啦,今天你们要是不拿出个说法,就莫想给老娘出这个门。”

    不让你赵三郎拿出点银钱出来,这事儿就没完,“要是我家小树的手有个好歹,老娘今天就砍了这小杂种的手。”

    孙氏一口一个不是赵家的人,一口一个野种小杂种彻底惹怒了赵三郎,只见赵三郎阴沉着脸,眼里流淌着滔天的怒火,两只拳头紧握,要不是顾及孙氏是个娘们这拳头仿佛随时都会像孙氏挥去。

    “孙氏你说这话就不怕老天收了你,”秦英气急也不叫二嫂了直接叫起了孙氏,“你家一个七八岁的娃抢一个三岁娃娃的东西还真是要脸,我看他真是连小石头都不如,亏得还多长了那几岁。”刚才小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