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媳妇种田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小媳妇种田记-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端午那次从杨家回去,赵墨见了自己未过门的妻子之后,心里也是满意的。当初就听母亲说,杨家的女儿模样不差,没曾想却是这般钟灵毓秀。想来以杨家的家教,这性子也会不差的。
  毕竟不出意外的话,是要过一辈子的,赵墨并不想委屈对方,也并不介意表现出对杨家姑娘的看重。
  这次中秋节,赵墨就放在了心上,特意进山去,想要在未婚妻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本事,也想要告诉杨家二老,自己有能力养活他家的姑娘。
  人真的很奇怪,确定关系了,就会把对方划到自己的范围内。
  

☆、第 6 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挂满了黄橙橙的玉米,大个大个的洋芋堆满了地窖。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也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浪滚滚,一片金黄,像金色的海洋。
  家家户户忙着收稻谷,田少的人家在收完自家的稻谷之后,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打短工。收完稻谷,一家人的生计有了着落,脸上的笑容都多了,整个村庄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赵家的房子也建好了,一水的砖瓦房,墙都给刷起来,在赵大山看来,很是不错,在村子里,虽比不上村长家的,但也不差了。花了家里差不多三十多两银子,也好在赵家两兄弟都是自己挣的钱,给张桂香一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己收着。虽然自己老两口存的钱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怎么说祖宅既然给了大儿子,那也得给小儿子把房子给盖起来,不能厚此薄彼。
  而赵墨在家里收完稻谷之后,又忙活了起来。他本身就有木匠的手艺,买了黄花梨的木料,准备打一套家具。
  看着家里的地板,赵墨想了想,要做的还很多呢。好在现在农忙也结束了,自己可以好好的打造小家。他以前在外面做活的时候,见识过大户人家在院子里铺上地板,还种些花草,灵感一来,就给家里铺上地板,用剩下的砖在小院里累了一个十厘米高的花坛,填上土,寻思着以后种些什么。
  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小家,赵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待以后生几个孩子,这家里该有多热闹。想到着,赵墨心里充满了干劲。
  对于赵家的房子,村里人羡慕的有,嫉妒的有,真心祝福的也有。
  罗家有十多亩水田,这些天正忙着收稻谷,罗家兄弟三人都带着自己媳妇下田收稻谷。罗文斌虽然心疼自己的妻子,但大嫂二嫂都下地了,自己媳妇也不好搞特殊。看着媳妇每天累得倒头就睡,罗文斌除了心疼,就只能自己多干一点,替媳妇分担一下。
  这天,罗家妯娌三个在院子里晒稻谷,罗大嫂罗二嫂说起赵家的新房子,语气里不乏羡慕,田密听在心里,并没有搭话。
  确实是,罗家三兄弟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一个院子里,屋子确实紧张。罗家罗秀才不管事,还有时要买笔墨纸砚,也亏得罗郑氏是个能干的,这家里才像个样子,不过也确实不宽裕。而且家里三兄弟挣了钱都得上交,由罗郑氏保管。
  想到这,田密想都是钱的问题,须得想个挣钱的法子,可挣了钱还得上交,这真是愁煞人。可如果分了家就好了,她不相信大房二房不想分家。
  家里三郎对两个哥哥是有感情的,大哥考了多年的乡试也没有过,已经放弃一心种地了;大嫂为人比较小气,平时做菜什么的都不舍得放油,衣服也是补了又补的穿。二哥不是读书的料,读了几年就回家了;二嫂为人不吃亏,也是个厉害的。而三郎的功课却是很好的,而田密也希望三郎能够考取功名,将来孩子起点就比别家的高,家里有事也好帮衬。
  只不过一切都是要钱的,说来罗家的田地在村里也算是多了,但耐不住家里人多,这样算下来,地确是少了。
  对于赵墨家盖新房,田密是真的为赵家高兴。虽然这些日子以来赵家除了赵大嫂,别人都对自己比较冷淡,尤其是赵大婶,就是见了面也仅是打个招呼,再不复以前的亲昵。以前赵大婶对自己很好的,每次都是热情相待,还做好吃的。
  两家终归是生分了。
  可这也不是自己的错,田密想,一切只能顺其自然,等日子久了,再把关系补回去,毕竟赵家还是不错的,以后有个什么事也好相互帮衬。
  这些日子以来,丈夫罗文斌却是有些不对劲,很是沉默。
  当晚,罗文斌大叫一声,从噩梦中醒来,他梦到田密嫌弃他没用,赵墨来找她,她哭着对他说:“我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一家子挤在一个院子里,你娘又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我受不了了,你放我走,我想要的,你给不了。。。。。。”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任凭自己怎么叫喊挽留都没有用。
  田密醒来,感觉到丈夫做了噩梦,在他又背对着自己之后,田密从身后抱住他。
  罗文斌身子僵了一会,转过身来把妻子紧紧的抱在怀里。
  “三郎,疼。。。。。。我不能呼吸了”
  罗文斌并没有松手,他想真实的感觉到怀中女子的存在,他不敢放手,怕一放手,对方就会消失。
  田密太美好了,他怕失去她。
  等到丈夫情绪稳定下来,田密开口说道:“三郎,你怎么了,做噩梦了吗?没事没事。。。。。。我在的。。。。。。”
  “不要离开我,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相信我,密儿。”
  “嗯,我不会离开你的,我一直都在。”
  “你会一直在的,对不对,我会好好努力,总有一天,让你住上大房子。。。。。”
  原来丈夫不对劲是因为这个。
  “我只是拿他当哥哥。。。。。。三郎。。。。。。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
  罗文斌想,他无法不介意曾经想娶田密的人比自己能干,比自己能给田密更好的生活。虽然田密已经是自己的妻子了。
  自成婚以来,自己真的很幸福,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他不想失去。田密的温柔,善解人意,还有田密的聪明大方都令自己沉迷。
  他想她似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把自己长在别人心上,他怕那个人也向自己一样无法放开手。
  一直以来,他都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次赵墨给自己带来了危机感,也令他更加坚定了,无论怎么难,他都会走下去。
  农历十月十二,小雪。天气转凉,粮食收获的差不多了,土地也要休养生息,这时农家就会把地耕好,土地翻松。待下雪时,就会把地里的害虫卵冻死,来年有个好收成。
  家里的男人们,这时都忙着驾车去山上拾柴,以便让家里的一家老小过个暖和的新年,任谁家也抵不住冬天不烧柴。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储备好过冬的的粮食和蔬菜,家家户户躲在家里猫冬。
  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所有人都被空气中的凉意冻得缩头缩脑,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即使是屋里燃了火盆,也抵不住那冷冽的空气。
  杨桃早早翻出了棉袄穿上,而朝哥儿则是被包的严严实实,只露出小脸,被杨大哥抱在怀里。一家人围着火盆,男人聊天嗑瓜子,女人做着针线,时不时传出朝哥儿不甚清晰的话语,间或男人爽朗的笑声,女人温柔的嘱咐。
  屋里屋外两个世界。
  村尾一户人家里,田密的娘家。
  “老头子,以前我最怕冬天了,那冷的。。。。。。我只盼一家人能活下去,一个都不少的活下去。”田密娘对着田老头说道。
  “是啊,咱们一家人住在那四面都透风的茅草屋里,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孩子们都饿得皮包骨,说到底是我没用。”田老头回忆道。
  “想想以前过的日子,我从没想过会有今天,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不愁吃喝,还有余钱送小宝去上学。”说着看了看在怀里抱着的小儿子。
  “大闺女也嫁到了好人家,若是以前,都不敢想。”
  田家几个孩子就听着父母说话,没有插嘴。对她们来说以前的日子就是噩梦,她们是一点也不想回忆。田密的二妹已经快笈鬓了,深刻的感受到以前的家是有多穷。以前因为她娘连生两胎都是女儿,被爷爷奶奶不喜,分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就给了两亩田地,一家人吃都吃不饱。要不是十岁的姐姐想出挣钱的法子,一家人还不定怎么着呢。
  而自己也快笈鬓了,想到这,田香想到了那个帮了姐姐很多的男子。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集市上,他像英雄一样,赶跑了来找麻烦的流氓,自此有了交集。
  每次见他,他的注意都放在了姐姐田密身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也是在姐姐那样的人儿身边,哪会有自己的存在。
  她以为他会是自己的姐夫,结果姐姐却嫁到了罗家。那自己是不是就有机会了。。。。。。
  这是杨桃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冬天了,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呆在家人身边的机会了。所以在最后的时间里,她总是想和家人多呆一起。
  这里是她的家,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温暖着自己的心,累了饿了受伤了都是回到这里。
  看着窗外被雪覆盖的桃树枝,杨桃想着和自己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时光,眼里满是笑意。这就是家,自己的家。
  年关将近,天气放晴,积雪融化成水从房檐低落,空气也因下过雪而变得干净。
  杨桃下厨给家里人做了八宝粥,杨桃的八宝粥做的是极好的,软软糯糯,微甜。一家人吃着热热的八宝粥,暖到骨子里去了。
  “赵墨来了,快进来坐,桃子去拿碗筷。”一家人正在吃饭,宋荷花看到进来的赵墨,便招呼道。
  和杨家人打过招呼,赵墨坐下来。
  “来就来了,自己人,还带什么东西嘛。”杨林说道。 
  “杨叔,没什么好东西,就一些土特产。”赵墨没有说出自己为这年礼的事情费了些心神,拖朋友从别的县买的,留了一些在家里,都全拿过来了。
  吃着碗里的粥,赵墨只觉从外面带来的寒气都散了不少,整个人暖暖的。
  对于赵墨和赵家,就这几次来看,确是不错的,杨家一家人都很满意。
  杨桃想,不求赵墨把自己放在心上,以后只要赵墨知道自己的妻子是谁,心向着家里,自己也会一心一意对他好的。
  接触到赵墨的视线,对视了一秒,杨桃默默移开了眼睛,看着怀里的侄子。
  用眼角的余光注意着那个抱着孩子的女子,赵墨想,那会是自己的妻,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心里奇异的平静安稳。
  

☆、第 7 章

  除夕。
  这是杨桃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年了。一大早,杨家一大家子吃过朝食,各自忙碌了起来。过年在这个时代是最隆重的节日,每个人都很重视。
  这天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杨家两兄弟要去山上砍靠门松,每道门边各一枝,还有农家肥上面也要插一枝,寓意一年四季清清白白,另外吃饭也要垫上松树的针叶。
  杨桃的娘带着杨桃和杨大嫂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晚上过年要吃的饭菜。杨二嫂挺着肚子看着朝哥儿玩。
  这是农家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荤菜有青花炒腊肉、炖八大块和酥肉、排骨炖萝卜、黄焖鸡炖土豆、酸菜鱼和炖猪脚,素菜有蒜苗炒豆腐、西红柿鸡蛋汤、酸菜藕和煮白菜,凉菜有莴笋拌粉丝、凉拌莲花白。
  做荤菜的肉是杨家年前杀的过年过年猪,肉肥膘厚。荤菜是宋荷花带着两个儿媳做,而宋荷花做这些很有一手。比起荤菜,杨桃更喜欢吃素菜,所以素材就由杨桃负责,因宋荷花从小就培养杨桃的厨艺,这自然难不倒杨桃。
  把莲花白和莴笋细细的切丝,用开水烫一下,把粉丝也烫上一点,都弄好了,就拌上盐和醋,再榨一点材料油,也就是用花椒、大料、葱、姜、蒜榨出来的油,拌菜吃最好了。
  杨桃爹带着两个儿子贴上新的门画和对子,门头上放上松柏和松树头,门边靠着青松树,在吃饭的地方铺上松树叶,这些都是习俗,从古至今都在传承。即使再穷的人家,也要保留这些习俗。
  炮竹声中一岁除,村里陆续传来炮竹声。
  杨桃她们加快了手里的动作,趁着几个女人在忙碌,男人们回房去梳洗,换上新的衣服。
  饭菜上桌之后,几个女人洗漱完,换上新衣服,在桌边坐下。
  “老大老二,你们两个去把炮竹放了,开始过年了。”一家之主杨林发话。
  外面传来炮竹声,杨大嫂赶紧捂住儿子的耳朵,让他躲在自己的怀里。却不想杨朝却是一点都不害怕,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去拉他娘的手,嘴里说道:“娘,要吃要吃。。。。。。”
  “你这个小馋猫,等放完炮竹才能吃呢。”杨大嫂说道。
  “这倒是个胆子大的,像他爹小时候。”宋荷花对着丈夫说,眼睛里满是慈爱。
  “是个好的。”听到老妻的话,杨林似乎也想起了孩子们小的时候,可爱的不行。
  看着杨大嫂这边不行,杨朝从杨大嫂的腿上爬下来,走到杨桃身边,靠着杨桃。
  “姑姑,饿。。。。。。吃。。。。。。”
  “小家伙,真是个小馋猫,等外面的声音没有了才能吃。”说着把他抱起来。
  看着这么可爱的朝哥儿,杨二嫂温柔的摸了摸肚子,转过头却发现丈夫在看着自己,温柔一笑,尽是温情。
  炮竹声停了。
  杨林说道:“过年了,旧的一年过去,咱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在一起吃年饭。去年老天赏脸,地里庄稼收成好,咱们一家子平平安安。别的我也不说了,家和万事兴,你们兄弟两个要相亲相爱,我和你娘老了,桃子也要出门,新的一年好好努力。”
  “第一杯酒,敬天地,感谢老天给我们丰收年。”说着把酒浇在了地上。
  “第二杯酒,敬杨氏祖先,地下有灵,保佑我杨家平平安安,开枝散叶。”
  “第三杯酒,孩子的娘,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你辛苦了。”
  “当家的,这辈子,我从来都不觉得苦,有这个家我很幸福。”杨家两老相视一笑,脉脉温情他们之间流淌。
  “开饭吧!”
  一家人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年过的很是温馨,桌上的饭菜很得家人的喜欢,幸好菜做的也够多,又蒸了米饭,一家子人放开了肚子吃,很是满足。
  宋荷花也想着过年了,让一家人美美的吃上一顿,做饭做菜都很是舍得,再说了去年是个丰收年,家里收成不错。
  杨桃尤其喜欢炖的猪脚,香浓可口,尤其是还有清爽的拌菜,配着米饭,根本停不下来。
  而杨老爹今天高兴,带着两个儿子喝上了酒,一边喝酒,一边说话,杨林说的都是他这些年的经历,从小时候到现在,从农活经验到当家为人之道,屋里酒宴正酣。
  好在父子三个有节制,喝醉了也就是谁倒头就睡,不向村里有些人喝多了就动手,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
  杨家是外来户,过年要拜年的人家很少,也就是相熟的几户邻家。
  年初二,一大早,村里弥漫着过年的气氛,随处可见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聚在一起放炮仗。
  杨桃抱着侄子出来溜弯,小家伙一大早就醒来,听到炮竹声闹着要出来玩。不答应那个坏家伙就扯着嗓子喊,没办法,杨桃只能带他出来了,杨大嫂正在收拾午饭,准备下午回娘家串门,杨大哥的岳家就在村子里。
  远远的,对面走过来两个人。
  她还是那个样子,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那气度那容貌,记得杨桃的娘,宋荷花曾经说过,田密非池中之物,那份灵气不像是庄稼地里孕育出来的。
  田密和她的丈夫罗文斌。
  她身材纤细,皮肤比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