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宋家如今在京中的根基很浅。
“宋夫人亲自去看的七妹妹、、、“
莫不是宋家有结亲之意。
许玉珍猜想甄氏也是这个想法,不然宋夫人好端端地怎么不顾及许玉妍染病的时候去探望。
甄氏只是觉得可惜“之后宋夫人也没再来,本来我以为两家会走动得更亲一些。”
宋家要结这门亲,大概还是因着许明武和宋子轩的情谊。
“这事现在还不好说,总要等七妹妹完全好了。嫂子不用担心,就算不是宋家,总还有别的人家。”
既然许明武已经开始打算许玉妍的亲事,那甄氏就更不用愁了,许玉妍病一好,还怕不出嫁。
许玉珍回到王府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了,去王妃那里报回没见到人,王妃不见她。
她也没强求,跟段妈妈问候了王妃的身子和日常起居后便回来。
蕙儿见她回来眼睛都亮了,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凑上前笑呵呵地告诉许玉珍世子爷有家信回来了。
许玉珍一愣,忙让人传进来。
进来的是太监小路子,给许玉珍的信当然不是单独给的,是夹在给岳王爷的信里头给的,反正是家信,岳峰就写了两封。岳王爷也没有责怪什么,年轻夫妻,一下子别离了,他还是能够理解的。
看也不看,就让人把信给许玉珍。
许玉珍拿到信有些激动,顾不上其他,忙忙地拆开来。
还是蕙儿记得将小路子带出去,赏了银子,想着自己主子是想世子爷想得狠了呀。
岳峰的信里不长,只有廖言片语,不过是人已到西北,平安,挺想许玉珍的,问她在府里如何云云。
许玉珍看了几遍,也看不出他在西北战事怎么样了,只能默默地放下信来。
“明个儿去问问,回的信能不能送到西北的?怎么个送法”
岳峰是将军,到达阵地后捎一两封平安信回来还是可以的,可是许玉珍这边回信就不知道能不能送到了,所以还要问一下。
第二天小路子又过来了“王爷说世子妃的信送到前头,跟着王爷的信一块送出去。”
许玉珍第一次觉得岳王爷还是听由人情味的。
信写好后许玉珍便让人送了出去,也不敢写什么乱七八糟的。
只说府里一切都好,自己也好,管家的事略提了提,最后加了一句望珍重。
许玉珍生怕信里有点鸿雁传情的味道,刻意写得死板了一点,也没询问一些敏感的事。
谁知道这信送出去会不会有什么半路截了去,想着岳家的尴尬地位许玉珍就觉得自己不能不小心,退一步说,自己这信是跟着岳王爷的信一起出去的,前院自己没人,岳峰倒是留了自己的几个心腹在前头,说是许玉珍又难处去找他们,可是许玉珍可不想现在手就伸得很长惹了岳王爷注意。
岳王妃也知道岳峰送了平安信回来,岳王爷看完信后就跟她说了一声,顺便提了一句岳峰夫妻两感情还是挺好的,岳峰还记得给自己的世子妃来信。
岳王妃听了如大冷的天又浇上了一通冰水。
“看看吧,我说得不错,娶了老婆就将我忘在一旁,记得给世子妃来信,怎么不记得问候我。”
段妈妈有些无语,您老人家不是不识字嘛。
可这话她可不敢劝。
二小姐岳灵过来,岳王妃一把搂过她哭道“我的儿,娘只有你一个是靠的住的,其他的的全是白眼狼、、、”
听着岳灵眼泪也下来了,再见许玉珍时就有些不自在。
许玉珍没看出来,依然处处关注她。
教书的女先生请来后,许玉珍就安排了人住下,两位小姐每日跟着读书,许玉珍时不时会过问一下,女先生不敢怠慢,依着贵族小姐的规矩教了些可用的。
岳灵稍微念了些书,再见那些王府的郡主、县主时慢慢地底气上来了。
其实许玉珍觉得岳灵大概是心理作用,就像从前许玉珍同同龄的姑娘玩,总有人攀比,岳灵本来就与这些人不是一个高度上长大的,这么一忽进了这贵族圈,就有些露怯了。
岳灵一边心理对许玉珍怀着感激之情,一边又因为岳王妃对许玉珍有些怨怪,只把个小人逼得都不敢和许玉珍说话了。
许玉珍无所谓,她是见岳峰十分心疼岳灵的样子,所以也是爱屋及乌,倒不是要故意笼络她什么的。
岳灵一直别扭着,倒是裴红姨娘所出的三小姐岳英十分活泼,每日里见许玉珍也十分亲热,许玉珍不好厚此薄彼,也时不时指点她一两下。
本来没放在心上,可有一日岳王爷特意夸了她之后,她才警觉,这裴红姨娘出的这两个孩子在岳王爷那里地位还真不是一般,不是她能随便轻忽的。
第二百七十一章
岳灵年纪比岳英要大,且这些年岳王妃与岳王爷关系十分疏淡,在西北时岳家嫡庶之别也不明显,岳灵早早地领略了人情冷暖。
而岳英生母因为年轻美艳,十分得岳王爷宠爱,岳英女因母贵,从小是千娇万宠,十分天真烂漫,许玉珍明面上对她二人并无分别,可岳灵因心有芥蒂,再不肯亲近许玉珍,过些日子后反倒岳英十二分粘着许玉珍了,许玉珍颇感无奈。
见裴红姨娘并不阻止,岳王爷又十分乐见其成,许玉珍倒放开了手脚,反正都是小姑子,谁乐意亲近她也只能受着,岳灵那边只能慢慢开解,免得岳峰回来不快。
想到岳峰,许玉珍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已经好几个月了,除了刚到西北时岳峰来了一封信给她,之后就再没有了。许玉珍不知道前院有没有收到消息,她也不好去问岳王爷。西北的战事许玉珍只在与女眷们的闲聊中听到了一两句,也都是那些不尽不实的。
皇上想是对西北的事十分谨慎,虽然有些传言,可是京中控制得很好,大概除了他自己,也就是一些重要人物知道具体情况。就是不知道前线的家信是不是早断了。
许玉珍回过许府两次,每次欲言又止的样子倒是让老太爷不忍心,可是他自己知道的也不多,只劝慰孙女放宽心,有什么大不了的消息许家会及时通知他的。
许玉珍知道自己瞎打听也没用,也只能歇了心思。
进宫的时候时常去给皇贵妃请安,皇贵妃也十分心疼她。
本来岳峰去之前许玉珍能幸运的怀上孩子,之后听说没有,许玉芳也有点失望。
“姐姐叹什么气呢?我还年轻,再说这孩子哪里是那么容易得的。”
许玉芳知道她这些日子心焦难耐,想到要是有了孩子,想必她就没这么不安了,道“世子有好长一阵子不在,你这些日子先将身子调理好些。等他回来一准能赶紧怀上。”
皇贵妃自己身子不错,早年一直怀不上孩子,一是因为当时成王府里三局鼎立,她和冯贵妃二人是进府制约当初的皇后,所以十分捧着冯贵妃,冯贵妃和皇后斗得如火如荼,她是充当中间的平衡的,成王不愿她也卷入这些争斗中,坏了王府平衡,因此虽然看重她。去她那里也十分的少。她知道了成王的意思。也只能顺其自然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好在当今皇上是个功过分明的人,形势大好后到她那里也多了,她这才连生了两个儿子,成王登基之后在宫里也是站稳了脚跟。
所以说有儿子才是真的实惠的好处。
“现在说这个也太早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墨荷在旁边暗想,也就六小姐敢对皇贵妃这样撒娇了,皇贵妃现在在宫里积威日盛,就是冯贵妃现在都夹着尾巴做人,其他位份低的妃嫔更不用说了,见了皇贵妃哪个不是诺诺的。皇上现在不流连后宫,去年选秀选出来的那一批到现在也没有个能出头的,从前只有一个云嫔十分风光过,还差点害得皇贵妃一尸两命。现在早已窝在宫里的犄角旮旯里,皇上早就不闻不问了。不过墨荷奇怪的是皇贵妃并没有趁势报仇,反而特意嘱咐了她们不要让人害了云嫔性命。
其实许玉珍何尝看不出来许玉芳现在在宫里地位的转变,光看现在她进来有多少人巴结就知道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我有些日子没见了,听说都去上书房读书了。不知道读得怎么样了?”
许玉芳笑道“他们搬去了外庭,我这个母妃要见他们也不是那么容易了。听说书读得很好,皇上很是高兴、、、”
三皇子、四皇子渐渐成人,许玉芳十分满足,况且皇上这些年待她越发好了,宫里红粉菲菲,她这里的圣眷也不见衰退,算是皇上十分有心了。
过了几日,许家的人上门来报喜,皇贵妃之父许明武被皇上封了个二等公。
许玉珍乍听之下愣得回不过神来,小菊、蕙儿等人高兴不已。
来的是甄氏面前的嬷嬷,许玉珍赏了她后赶紧唤人备车回去。
岳王妃听说后心内五味杂陈,岳王爷倒是颇为高兴,吩咐她快点回去道喜,岳王爷本人也是要亲去的。
许明武无端端地封侯拜爵,除了他自己在户部颇有建树外,岳王爷还想到了一种可能。
其实皇贵妃位尊,就是为了皇贵妃的面子赏她的生父一个爵位也没什么可说了,不过许明武捞了个二等公,这个爵位之高有点耐人寻味,皇上现在着意提高皇贵妃的家世是为了什么。
岳王爷细想了想乐得合不拢嘴,总之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他现在前事未全抹去,总担心皇上还有后着,不得已岳峰只得拼命地在皇上面前表忠心。
许家如此得圣宠,对岳家来说只有好事没有坏事。
许府各个喜气洋洋,李氏许明文等人虽觉得有点尴尬,可倒也表现得大方。
最高兴的莫属老侯爷,次子许明武明显比长子中用得多,可是长幼有序,这侯府世子的位子早早定下了给许明文,就是他自己有时候都觉替次子委屈,现在好了,次子一下子给封了二等功,这份荣耀可比他自己得的要高兴(要是封他二等功,这最后还不是落到许明文身上)。
许玉珍见他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都有些好笑。
就是许明武表现得十分镇定,为什么呢?许玉珍猜想大概是他早得到消息了。
她进宫的时候许玉芳也是心情不错的样子,看来这二等公也不算太意外。
见过了两位大人物,许玉珍就去了老太天那里。
许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二房就该分家了,不知道许老太爷是怎么打算的。
甄氏给她解了惑“就在咱们府里周边扩建公爵府,一家子搬过去,老太爷的意思是住得近以后情分才不会散。”
许玉珍也想到了,不过虽然这样,这一家还是要变成两家了。
“那边建起来还有好长的日子呢,反正这二等公也下来了,不急在一时。”
甄氏也觉得如此,就是许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的人难免有些心气不平,文氏还好,大太太等人脸色都是涩涩的,再住在一起总是会不自在,不如分开好些。
文氏忙着招呼上门来攀亲的一些亲戚,累得匆忙回去喝了口茶。
南妈妈道“奶奶何必这么累死累活的操劳,说起来,这是那府里的事,咱们这不过白出力罢了。”
文氏瞪圆了双眼道“妈妈快别说了!”
南妈妈吓了一跳。
“怎么连你也不明白我的心,我恨不得能多出点力呢。从今往后,咱们这姓许的一族,只怕都要指着那边呢。”
文氏还想着若是她早进门一些,能赶在皇贵妃出门之前,她一定能跟当年的皇贵妃多处出点感情,这样两房关系就更亲密了,可惜、、、
南妈妈想不了这么深远。
文氏道“妈妈不信,看着吧,这二等公算什么,那边的造化还大着呢。”
南妈妈心内咂舌,这二等公还不算大,还有什么更大的造化。
李氏躲在屋里生气,甄氏、文氏、任氏等一小辈奶奶只能打头阵,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几人都累得不轻。
甄氏、任氏两人虽未说,却也十分感激文氏。
李氏今天不出面,别人看着已经有些猜想,幸好文氏一整天都不见退缩,处处做主主持,别人才不至于许家大房二房因此离了心。
客人散后,文氏拖着疲累的身子还要去探望李氏。
李氏避不见人,她身边的嬷嬷把文氏打发了,文氏也乐得不伺候,不深问便回房休息了。
丫头备了热水,文氏稍稍洗了脸就歪上了。
许华仁回来的时候她也不起身,实在是累狠了。
两个姨娘争着伺候,许华仁不耐烦地让二人下去。
文氏道“这是怎么了?”
许华仁仰躺到了床上。
“今个儿来的人太多,累了。”
文氏冷笑,怕是心里不自在了。
想出言嘲讽,还是忍住了。
“要不找大夫来看看,不然明天后天都有客人,可离不得你。太太说不舒服,今天好多人都问起。”
许华仁坐起来“太太不舒服?”
随即明白了,心里也怨李氏心太窄了,什么日子也不会看。
文氏提醒到他,也不再说什么。
“二叔父封了公爵,宫里的娘娘倒没什么说的。”
文氏笑道“娘娘还要说什么,不是赏了东西下来吗?何况娘娘一项要家人谨言慎行,她的意思未必不是皇上的意思。”
许华仁从小也是老太爷手把手教养起来的,在众兄弟中也是处处走在前头,娶妻之后却觉得凡见识谋略均不如妻子,这时听文氏这么一说,哼道“妇道人家知道什么。”
文氏也不与他争辩,翻了个白眼自去看儿子了。
许华仁不由得有些没趣,许明武封了公爵,愣愣地盯着帐顶许久、、、
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北的捷迅是在九月传回了京中,当今万岁十分高兴。
又因万寿节将至,今年的皇上兴致十分高昂,办得空前的盛大热闹。
许玉珍当天随着岳王妃入宫磕头,之后便在皇贵妃的永福宫侍奉。
宫里没有皇后,够得着的内外命妇大部分都是由永福宫招呼。
岳王妃望着正位上的皇贵妃,不肯上前。
许玉珍跟着她,也没有争着上前。
但人人均知许家刚出了个一等公,正是皇贵妃同许玉珍的生父户部尚书许明武,一个一等公一个皇贵妃,许家成为了京中最炙手可热的人家。
虽然许家一直低调,但也挡不住一堆又一堆的奉承人,连许玉珍这种外嫁女也得到了这种待遇。
尤其在宫里这样的场合,许玉珍更是显出来了,她们离得虽远,一些人还是围拢了过来。
岳王妃摆着张臭脸,大家也不以为意,跟她打了招呼便同许玉珍攀谈,更把岳王妃气得要死。
从宫里回去的路上,许玉珍想着岳峰大概是要回来了,自己同岳王妃这个样子,还真是难办。
回去后,岳王妃脸色不善的走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对世子妃不满。
许玉珍是实在觉得无奈了,岳王妃这样的她倒不怕,就是她这样子让人为难,以往在许家,就是后母王氏等人也不会当面这样给人难看,好歹她自己的脸面也要顾,可是岳王妃还真是不管不顾,这种人没什么大心机,可是就这一股执拗劲儿,道理也没法讲,绝对是个软硬不吃的。
蕙儿等人许玉珍干站着,只能轻轻地道“世子妃,去王妃那里吗?”
许玉珍回过神,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