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错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错嫡-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义上,宁府的继承人是阿珍。可是他才三岁啊!如今父母这个样子,再有一个让人诟病的亲生姐姐。”宁书停顿了一下,“大姐你莫不是忘了阿珍为何一直身体不好,后宅是什么样的地方你难道不知道吗?”
  “不要说了。”宁琴转过身抱着宁书,将自己的重量都倚在了她身上。眼泪顺着宁琴的眼角淌下来,她抱着宁书轻声呢喃着:“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气不过他为何连一个答复都不给我……”
  宁琴开始吃饭了,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照顾父母双亲,陪着幼弟,做事稳重,礼数周全,又变回了那个掌家的宁家嫡长女。
  可是宁书知道呀,这个嫡姐的眼睛里永远失去了原本的那一份澄澈。
  这一日宁书正抱着老猫窝在窗边的藤椅里,眯着眼睛让阳光从窗外洒在她的脸上。
  关关偷偷瞄一眼自家姑娘就忍不住笑,“姑娘,这花花草草需要晒日头才长得结实,可没见了谁家的小姐这么晒日头的。”
  “这你就不懂了,人也是越晒越结实的。”一旁缝着针线活的午秋笑着放下手里的活儿,“这里头可还有一个典故呢。”
  关关就凑过去听。
  “这还是前几年几位姑娘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二姑娘啊就总往外跑,口口声声说着多晒日头人才能少生病。当时老爷还夸了,让几个姑娘都多出门晒晒日头。”
  “那些过去的事儿有什么好提的。”宁书说了这么一句,挪了挪身子继续闭着眼小憩。
  几个丫头讪讪地住了口。
  “姑娘!”首秋一脸喜色地推门进来,“大爷醒了!”
  宁书睁开眼,立刻坐起来,一边招呼关关给她准备衣服,一边细细打听。宁宗这三个多月醒过几次,可最好不过睁开眼呓语几句。
  “是真的醒了!”首秋笑着说:“人还喝了几口白粥呢!”
  说话间,关关已经服侍宁书穿好鞋子换上一身衣服。午秋给宁书挑起帘子,宁书就往大房去了。还没走到呢,远远就瞧见院子里头人声嘈杂,带着喜气和笑声。
  “大伯怎么样了?”一进屋子就瞧见一脸喜色的宁琴,这可是这段日子以来宁书第一次瞧见宁琴笑。
  因为之前的事,宁琴对宁书格外亲切,她笑着对宁书说:“父亲终于醒了!吃了粥,现在歇着了。父亲醒了,母亲的病也快好了!”
  宁书握了握宁琴的手,也跟着她高兴。
  “爹爹!我要爹爹!”宁珍由奶娘抱着进了屋子,已经是夏天了,可是宁珍还是穿得严严实实。他三岁半了,个子很矮,又极消瘦。瞧着比同龄的孩子小了许多。
  “这……”宁琴有点犹豫,宁宗刚刚醒来,那屋子里满满都是病气,宁珍身子又弱,真怕再染给宁珍。
  宁珍挣扎着从奶娘怀里跳下来,踉跄着走到宁琴身边,去拉她裙子,奶声奶气地说:“阿珍想去看爹爹,阿珍想爹爹了!”
  “就让他进去瞧一眼吧,大伯想必也是极想他的。”宁书看着这一对姐弟,说着。
  宁琴就蹲下来,揉了揉弟弟的小脑袋,宠溺地说:“好好好,阿姐抱你进去瞧父亲。可是父亲还没有完全好,咱们不能留久了扰了父亲好不好?”
  “好好好!”宁珍一直点头,“阿珍一定听话!”
  宁琴就抱起宁珍,往宁宗的屋子走去,刚走两步。卢氏身边的杏月就来传话,原来是卢氏喊宁琴过去。
  “大姐你先去,我带阿珍过去。”宁书伸出手就把宁琴怀里的宁珍接了过来。
  “别让阿珍在屋里留久了。”宁琴又是嘱咐几句,才匆匆往母亲那去了。
  宁宗躺在床上,宁老爷和宁老夫人都坐在床边望着他,口里说着“醒来就好,醒来就好!”二爷宁奉和宋氏都站在一旁,皆是一脸喜色。屋子一旁还站在五六位大夫,江宏也在其中。
  瞧着宁书把宁珍抱进来了,宁老夫人有点不高兴,她皱了皱眉,说:“阿珍身子弱,你带他进来做什么。”
  还没等宁书解释,宁珍先朝着床榻上的人伸胳膊,嘴里还喊着:“爹爹!阿珍想爹爹!”
  闻声,躺在床上的宁宗就想起来,见势,宁老夫人和屋里几个丫鬟就去扶他。早有丫头将三个软软的枕头放好让宁宗倚着。
  “快来给我瞧瞧……”久病初愈,宁宗的声音沙哑中带着虚弱。宁宗离安城的时候宁珍还不会走路,这一走就是一年多,他当然想念自己这个宝贝儿子。
  宁书就抱着宁珍朝着床榻走过去,她没有将宁珍放下,而是在床边站好,说:“宁三知道分寸,大姐也吩咐过了就抱宁珍进来给大伯瞧上一瞧就抱走的。”
  “三姐姐坏!要抱阿珍走!”宁书怀里的宁珍皱着眉,挥舞着小爪子就朝宁书的巴掌小脸拍了过去。
  屋里人本来都是喜气洋洋,瞧着宁珍调皮都没忍住笑了起来。
  “不许胡闹。”倒是病榻上的宁宗板着脸训斥宁珍,“没人教你长幼尊卑吗?”
  宁宗的声音不大,但毕竟是个做将军的。就算是小声说话都带着不怒而威的味道。宁珍就瘪了嘴,想要哭的样子。宁书赶忙一边拍了拍怀里的宁珍,一边解释:“不碍事的,阿珍平时最是懂事,这是见着父亲高兴着呢。”
  宁宗的脸色便缓和了一点,说:“别让你三姐抱着了,下来我瞧瞧。三丫头快去让太医瞧瞧脸。”
  “嗳。”宁书应着,就将宁珍放下。朝着一角的几位太医那儿走去,宁珍人小力气也小,刚刚那小爪子一挥宁书一点都不觉得疼,只不过宁珍的指甲不小心划过了宁书的脸。破倒是没破,不过倒是红了一条印子。
  “有劳太医了。”宁书脸色平静地走到太医那,并没有看江宏一眼,仿若他不存在一般。
  “大爷……”卢氏带着哭腔的声音传了进来。瑞月急忙掀起帘子,宁琴扶着卢氏就进来。
  宁宗的目光从宁珍身上移开,看向门口脸色苍白消瘦了一大圈的卢氏,皱眉轻斥:“哭什么,我这不好好的吗?”
  原本卢氏只是有点哽咽,可是听见了宁宗的声音,这眼睛一下子就下来了。“当初是谁答应我会好好回来的!你这个不守信用的人!”
  “哎呀!”宁宗一时嘴笨,“这不是好好的吗……”
  宁家长子宁宗在外驰骋沙场是一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优点让整个安城的后宅都夸。成亲十七载,从未纳妾,和结发妻子卢氏举案齐眉早已是安城一大佳话。
  角落里的宁书望着久别重逢的一家人,鼻子有点酸。宁书偷偷去瞟宋氏,然后立刻低下头来不敢再多看。拿着太医给开的方子,宁书收了收眼里的情绪瞧瞧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出了屋子。
  站在屋子外面,宁书依然能够听见屋子里的欢声笑语。她就想起了江姨娘,宁书就想去看看她。
  “三姑娘!”
  宁书还没出院子,一个丫头叫住了她。
  “江大夫让奴婢把这药膏带给您,他说每日临睡前抹一次,抹了之后不要吹风不要碰水。”小丫头将手里的碧绿小瓷瓶塞给宁书又急急忙忙跑回去了。

  意欲不轨

  踏进江姨娘屋子的时候,宁书不自觉就停了脚步,这里让她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无论外面怎么变,这里都不曾改变过什么。宁书有一瞬间的恍惚,她好像回到了刚刚发生变故的那段日子。慌张、绝望、无措,还有心里的挣扎。
  “三姑娘过来了。”江姨娘今天难得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在窗边的方桌旁坐在,在绣什么东西。
  “姨娘在绣什么?”宁书含笑走过去,她还记得当初面对江姨娘时的犹豫,一眨眼居然过去怎么久了。宁书走过去,在江姨娘身边坐下。见江姨娘在绣一件浅红色的背子。
  “给你做件衣服,你年纪也不小了,早晚是要出嫁的。”江姨娘也不看宁书,仍旧目光温柔地低着绣着手里的衣服。
  提到出嫁,宁书心里就顿了一下,不过江姨娘慈祥的样子很快扫光了她心里的不快。瞧着江姨娘手里的线渐短,很就用尽了。宁书拿起绣筐里的红线来,拉出适宜的长度,剪短,然后递给江姨娘。
  江姨娘接过红线,抬头瞧宁书的时候,“呀”的一声惊呼,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凑过宁书的脸仔细瞧着,嘴里还在碎碎念:“这又是怎么划伤了?瞧过大夫了没有?姑娘家脸蛋是极重要的,可不能马虎了!”
  江姨娘的屋子暗,宁书刚刚进来的时候,江姨娘忙着手里的活计竟没有注意到宁书脸上的划痕。
  “不碍事的,是阿珍不小心划过的。大夫已经看过了,也开了药的。”宁书目光柔柔的缓缓回答。
  江姨娘这才放下心来,又说:“听说你大伯醒了,府上都跟着高兴,你这个时候去求求你母亲兴许有用呢!”
  宁书张了张嘴,反驳的话在嗓子里滚了又滚,最后轻声说:“我知道怎么做的。”
  江姨娘叹了口气继续手里的活计,宁书就在一旁陪着。曾经的宁书从来都不会想到她会陪在一个姨娘的身边,帮衬着她做着针线活。她更不会想到,整个宁府,如今也只有在这个姨娘身边的时候才会难得的心里宁静。
  “对了,前几日啊给你哥哥纳了双新鞋子。他好长时间也没回宁家了,你看看有没有机会托人带给他。”快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江姨娘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说道。
  “嗯。哥哥许是忙吧,毕竟是跟在世子爷身边的。”宁书脑海里就浮现了宁珏那副桀骜的样子来,嘴角就勾了勾。
  在江姨娘那儿用过了晚膳,宁书才让关关抱着江姨娘给宁珏做的新鞋子回吟书斋。
  半路经过荷花池的时候,宁书隐隐约约听见了细微的哭声。
  “关关,你听见什么声响了没?”宁书问身边的关关。
  关关皱着眉听了听,然后摇了摇头,说:“没有呀,除了水声没听见什么呀。”
  “哦。”宁书应了一声,继续往前走。往前走了一段,那压抑的哭声就更明显了。这次连关关也听见了。宁书朝着关关使了个眼色,关关就猫着腰瞧瞧朝着荷花池旁的假山后走去。
  假山后面,一个丫头捂着脸不停地哭。
  “清荷姐?”关关唤了一声。
  那名叫清荷的丫头身子一僵,立刻慌忙擦掉脸上的泪痕。转过身来,瞧着只有关关一个人才松了口气。
  “怎么了?莫不是哪个妈妈训你了?”关关上前两步,取了塞在身侧的帕子就给清荷擦脸上的眼泪。清荷比关关大了两岁,关关刚来宁府的时候就是和清荷住在一个屋子,清荷性子柔顺待人亲切,没少帮助关关。后来丫头们都分了院子照顾自个的主子,关关被分到宁书的院子,而清荷被分在二爷的院子。两个人才分开住,平日伺候主子联系也慢慢少了起来。
  “没事没事。”清荷摇了摇头,可是那眼睛还是不停地往外淌眼泪。
  “真的没事?”关关眨眨眼,她从小就机灵,知道清荷这是不愿意跟她说实话。
  清荷点了点头,仔仔细细擦了脸上的泪痕,又是勉强摆出个笑脸来。握了握关关的手,说:“我真的没事,好了,我要回去伺候二爷了。你……”
  关关也无奈,清荷不愿意多说,她也不勉强,只好宽慰:“都是服侍主子们的,有时候受了委屈也是难免,受了什么委屈清荷姐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了。要是心里难受,就找关关说说。”
  清荷点头应着,就出了假山后头,往前院走了。
  关关叹了口气,都是做奴婢的,不说自家主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训斥几句,就算平时年纪大的妈妈们或者是资历高的丫头们也是经常欺负的。这些呀,关关都懂。她摇摇头,不去想这些,回去寻宁书。简单告诉宁书是一个丫头受了委屈,宁书也没有再过问什么。
  却说当今圣上有心考考匡策的学问,把他留在宫里问了许多书本知识,又是问了些匡策打仗时候的事儿。匡策直接在宫里用了晚膳才出宫。于是,当匡策得知宁宗醒来这消息的时候已经暮色四合,远处的月牙已经攀上了天边。
  “哦。”
  得到宁宗醒来这消息时,匡策的表情很平淡。
  一旁的丁纵有些诧异,匡策一直十分紧张宁将军的病症,更是每隔两三日就要去看望昏迷的宁将军,如今宁将军醒了,匡策为何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的样子?
  不过过了一会儿,匡策还是说了句:“先不回王府了,去宁府。”
  今日陪匡策进宫的丁纵微不可见的皱了下眉,寻思了半天,忽然跪下,刚想说话,就被匡策打断。
  “这一次又是哪儿不舒服?”匡策停下脚步,转过身微微挑起嘴角居高临下地看着丁纵。
  丁纵把头埋得很低,憋了半天憋不出话来。
  匡策没在理他,直接往前走。丁纵心里犹豫挣扎,过了许久才咬咬牙追上匡策。他心里想总不会那么巧合就遇见吧?
  夏季的傍晚最是凉爽舒服,宁书带着关关没有直接回吟书斋,而是顺着荷花池往小路对面的小花园走去。然后,她就遇见了刚好穿过竹林往绕宅小径走去的匡策。
  宁书愣了下,垂在身侧的手几不可见的颤了一下。呆愣只不过是一瞬间,宁书就规规矩矩地行礼,喊了一声:“见过世子爷。”
  宁书低着头,还微微向一侧侧过脸。她突然就想起来脸上的划痕,那划痕本来就轻,她也没在意,然而面对匡策,她却在意得很。
  “嗯。”匡策应了一声,刚想走,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身去看着身后的丁纵。
  丁纵心里咯噔一声,低头拱手,问:“世子爷有什么吩咐?”
  匡策默了一瞬,吐出“没事”二字,又转身继续往前走。丁纵松了口气,也不敢看宁书直接加紧脚步跟了上去。
  宁书咬了咬嘴唇,心里替自己的大姐宁琴抱不平,她急急转身望着丁纵的身影,跺了跺脚。
  宁书力气小,然而好像她这一跺脚惊天动地,连匡策也被“惊动”了。本来已经走出十余步的匡策又一次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脸上带笑。
  匡策这个人,原本也是五官精致的人,可是几年沙场的历练,让他变得皮肤黝黑。又因为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冷傲的气息,使得没几个人敢细细去瞧他的样子。而此时的他脸上挂着并不常见的玩味笑意,让那些杀伐的味道减轻了,逐渐明艳起来。
  “若不知道的……”匡策勾了勾嘴角,“还以为宁三姑娘买通了我身边的人,意欲不轨。”
  丁纵闻言,立刻跪下,道:“臣不敢!”
  宁书心里惊了惊,脸上的惊愕逐渐被另外一种不明的羞辱之色代替。她咬了咬嘴唇,愤愤道:“世子爷说话当有分寸才好!”
  然后低着头也不敢看他,又是跺了跺脚,转身小跑走远了。
  “姑娘!”关关急忙对着匡策行了一礼,就去追宁书了。
  望着宁书慌乱跑远的瘦小身影,匡策愣了一下,这一幕还真是似曾相识。

  宁琴出嫁

  宁宗的苏醒,对于宁家来说是一道天大的喜讯。原本死气沉沉太久了的宁府处处都是欢声笑语。宁书想了想,越发去听琴斋频繁了些。因为宁琴的婚约越来越近了。
  宁书白日里看着宁琴总是那一副笑脸迎人的样子,可是宁书知道她这个姐姐心里头苦着呢。
  这一日晚膳后,宁琴终于不用面对众人回了自己的屋子,脸上挂着的笑淡去了。过了一会儿宁书便过来了,还带着她自己做的几道小点心。
  “我瞧着你晚膳的时候,就顾着照顾大伯了,自己也没吃多少,就给你送了点点心过来。”宁书打开食盒,将里面的几道点心拿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