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双(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无双(重生)-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便自己之前上学,也是一个人寄居在私塾中。
    之所以这几天会搬来住,也不过是念着自己要下场,爹爹一早就来信让嫡母和姨娘一定要照看好自己。
    这些年来虽是眼瞧着嫡母一日日性情大变,可对待自己上却是向来慎重,按理说不应该在自己马上要下场的时候挑出什么乱子来才是。
    忽然想到之前遇到的陈毓,不会,和他有关吧?
    阮氏也瞧见了李毅,终于收了骂,转而换上一副笑脸,只是那笑怎么看怎么都有些勉强:
    “哎呀,毅哥儿回来了,刚好母亲那儿有刚买的糕点,毅哥儿先去垫垫肚子。”
    又冲着旁边低眉顺眼的女子道:
    “你不是知道毅哥儿一向爱吃什么吗?留下来搭把手,也看着她们些。。”
    女子应了一声是,也蹲下身帮着摘菜,眼睛却不时偷偷打量李毅,眼神是满满的怜爱。
    李毅如何注意不到女子的眼神,垂下眼的神情中无比黯然——
    因为家里钱财艰难,姨娘身边不但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还因为巧手,得时不时被当做丫头一般使唤。
    虽然说自己是李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可嫡母也就大面上过得去罢了,私心里,自己的分量也就一般。比方说家里但凡有什么好东西,是必得先紧着姐姐和妹妹的,就是爹爹来信指明说给自己的,过了嫡母的手,到自己手里头的往往也就不多一点儿罢了。
    抚了抚身上棉袍细密的针脚——虽然这些东西全都是经由嫡母的手送过来的,可自己就是知道,其实全是出自姨娘之手。
    只是虽然有心孝顺姨娘,奈何自己这会儿的地位……
    罢了,也就只有拼命读书,有朝一日,总能把姨娘接出去……
    阮氏明显注意到了李毅歉疚的眼神,神情明显就有些不好看,心里更是暗暗后悔。早些年一直想着自己终究会生出嫡子来,终究对这个庶子不是太重视,哪成想这几年来,别说再生个一儿半女,竟是生生连丈夫的面都见不着了。
    眼瞧着自己也三十多岁了,终究绝了再生子的念头。
    这才想着笼络庶子,现在瞧着,还是有些晚了。
    眼中却是闪过一抹厉色,再怎么,自己才是李家主母,大不了,以后想个什么法子,让那女人没了就是。
    退一万步说,等毅哥儿真是走入仕途,不怕他看不出来,谁才是可依靠的那一个。
    毕竟自己兄长的官职可是又升了——
    想到这一点,阮氏的心就跟放在油里煎一般。当初花了那么多银两打点,最后丈夫的官位却依旧是打了水漂。
    倒是那个兄长托的潘家阵营里的那个官员,竟是把这份愧疚补到了兄长身上,再加上潘家的支持,兄长这几年倒是越发站的稳了。
    说不埋怨娘家哥哥那是假的,好在兄长也不是全无良心,不但让人把女儿接过去教养,更是答应了娘家侄子和小女儿的亲事,等相公熬出些资历,再有兄长帮衬着,这官位也该动一动了……
    忽然想到一点,转头瞧向默不作声跟在后面的李毅:
    “毅哥儿回来时,可听说陈家那个小兔崽子的事儿了?”
    声调不觉扬高——要说这世上阮氏最恨的,就是陈毓,没有之一。也因此,阮氏甚至做了个小人,上面写着之前两家换庚帖时陈毓的八字,有空没空就会扎几针,可那知道对方竟是命硬的紧,无论自己怎么扎,都还活的好好的,这会儿更好,竟又回到临河县自己的眼皮底下蹦跶了。
    “是。”虽然知道阮氏会发飙,李毅却也没准备瞒她,全县城的人都知道的事,也是瞒不住的。
    “说是回来参加县试的。”
    “什么?”阮氏声音一下拔高,“乳臭未干的小儿罢了,参加什么县试?我瞧着他们陈家就是要和我们家作对吧?知道毅哥儿要下场,就也巴巴的赶回来!”
    说着一把抓紧李毅的胳膊:
    “毅哥,你一定会考中对不对?对,你考个案首回来,到时候,气死那个杀千刀的小兔崽子……”
    手下不觉用力,浑然不知自己长长的指甲掐的李毅直抽气。
    “那个遭瘟的陈毓一定考不上的,一定考不上的……”
    说着丢下李毅,径直进了房间,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人儿就用力的扎了起来,“一定考不中,一定考不中,主考官眼瞎了也不会取中那个小王八蛋……”
    陈家的马车还未停稳当,陈清文就从里面接了出来。
    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娴静的女子。女子的手中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陈毓瞧了一眼就知道,女子应该就是二叔的妻子沈氏了。
    忙上前见过,身子还没弯下来,就被陈清文把住胳膊,瞧着陈毓的眼神满是疼爱:
    “好,好,我们毓哥儿长大了,也能下场了呢。”
    看陈清文神情真切的模样,陈毓心知,二叔瞧着是真把过往的事放下了。
    的确,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初赵氏虽是对陈清和一家用心歹毒,所有的谋划却全是为了陈清文,甚而当初会选择自缢,十有*也是想要帮陈清文留个退路,省的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因而赵氏死后,陈清文内心不是不怨的,总觉得大哥当日里做的还是有些过了。
    一开始只觉得自己委屈,可等陈清和去了方城府这么久,竟是从不曾回来,甚而自己成亲生子,也都是指派秦忠帮着父亲操持,陈清文心惊之余也恍惚明白,大哥心里也不是不恨的,甚而心结,比自己还重。
    只饶是如此,却依旧尽着长兄的责任,比方说养着这个家,甚而但凡身体好些,就让自己进学,走出去,读的书多了,陈清文也想的越来越清楚了,大哥心里是真的有自己,不然,只要纵着自己走些歪路,但凡闹腾一些,怕是自己就撑不住归西了。
    怎么会枉费心思让自己成人之外,还巴望自己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及至娶妻生子,又有沈氏在一旁温言细语的分说,心里更是越发愧疚——第一眼看到儿子时,陈清文就明白,这世上若是真有人要害自己孩子,那自己一定会跟对方拼命的。
    更不要说娘亲在得了大哥孝敬之后,还下那般毒手……
    反复思量之下,陈清文得出一个结论,若是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说不好,自己会更绝情……
    于自己而言,娘亲是好娘亲,可大哥,也是难得一见的好兄长,于自己更是有莫大的恩情。
    尤其是陈清和的态度,也让陈清文意识到,大哥好像真的是心灰意冷了……
    人总是失去了之后才知道后悔和反思,陈清文何尝不是如此?
    对陈清文的转变,陈毓倒也不以为忤。毕竟,这个二叔的性子就是如此,说好听点儿是善良,说难听点儿是懦弱,最是能够随遇而安的一个人。
    只是这辈子和上辈子好像也有所不同。
    比方说二叔的性子明显坚强多了,不是上一世那般,只会一个人躲起来抹泪,心思郁结之下,终于早早离世。
    这一辈子甚至还发愤图强,考了个秀才回来。这还不算,听说家里办的义学,二叔有精神的话,也经常去讲学,再加上他性子温文,倒是挺得学生尊敬的。
    对爹爹以及家族声望而言,也是一件极好的事。
    当然,对于陈清文的身体来说,走到这一步,已是极限了。好在这一辈子娶得这个二婶儿瞧着也不是不明理的。二叔这一世,是绝计不会和上一世那般短命夭亡的了。
    虽然陈清文拦着,陈毓到底是坚持着见了礼:
    “二叔,婶娘。”
    又回身拿出准备好的礼物:
    “这些上好的笔墨纸砚,是爹爹特意给二叔准备的。”
    “这首饰,是娘让给婶娘的。”
    “还有这长命锁是给二弟的。”
    陈清文因着身子弱,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闲来无事写上几笔字,一眼瞧出,陈毓拿来的正是大周朝最好的澄砚,连那纸张都是一等一的上好宣纸,再加上精美的狼毫,这么一套下来,怕不得上千两银子?
    更不要说还对胃口至极。
    陈清文的妻子沈氏则更热情。
    沈家也算是临河县大族,当初之所以愿意把嫡女嫁给没有功名的陈家二爷,冲着的可不正是前途大好的陈清和?
    谁成想嫁过来才看出,自己这夫婿竟是对婆家兄长抱有心结。
    虽然后来两人渐渐琴瑟和谐,沈氏一颗心也终于完全落在陈清文身上,却依旧无比希望夫君早日明白过来,别和大伯子生分了才好。
    这会儿看陈毓样貌神韵,再加上出手的阔绰,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抱了怀里的娃娃递到陈毓面前:
    “宝宝快见过哥哥,将来和咱们毓哥儿一般有出息了才好。”
    小家伙瞧着也就半岁大的模样,乌溜溜的黑眼睛瞧着陈毓,胖胖的小手还放在嘴里,嘬个不停,发出啾啾的声音,那样子真是要多萌就有多萌。
    陈毓笑着抱了过来,很是稀罕道:
    “二弟长得真好看。”
    一句话夸得陈清文喜笑颜开,抱过儿子亲了下,随手交给沈氏:
    “让人把饭端上来,等毓儿吃过饭,我还得考较一下他的学问,既然要下场,怎么也不能堕了大哥的名头不是?”
    一番话说得陈毓简直要风中凌乱了——
    在书院时,每日里由先生和准姐夫考较,回来了亲叔叔也要亲自上阵——
    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只是陈清文你的训侄大计还是没来得及立即实施,两人刚用过饭,就有下人回禀,说是义学里的先生到了。
    因陈毓一直身在方城,此番下场,须得和其他学里一起。
    临河县城里,除了两三所社学外,也就是陈家兴办的义学罢了。
    本来陈清文想着,社学里的先生经验应该更老到些,不然就让陈毓从社学那里投考,不妨,那些私塾先生都不是太感兴趣。
    毕竟,听说对方也就是个十二岁的娃娃,所有人第一感觉就是,来闹着玩的吧?心里先就有些不喜。
    再说了,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反正都是不可能考中的,要是这位陈公子能考个一般也就罢了,要是糟糕的紧,带累的自己的名声都会不好,说不好会影响到社学以后的招生……
    陈清文也是个聪明人,看他们的样子也能看出来,又不想落个以势压人的大帽子,便索性收回成命,直接同自家兴办的义学里准备下场的学生一块儿报了名。
    义学里的老夫子姓杨,倒没想到也是个急性子,竟是这么快就巴巴的赶了来。
    陈清文忙命人撤去杯盏,亲自带了陈毓出迎。
    杨老先生是个干瘦的老头,留着几缕山羊胡,走起路来,胡子一翘一翘的,瞧着很是喜兴,老先生瞧见陈毓,先就眼前一亮:
    “啊呀,这般钟灵毓秀的娃子,老夫可是捡着宝了。”
    嘴里这么说,却也有些尴尬。别人不知道,老先生却是最明白自己之所以来的这么急的原因——
    义学虽是好事,可愿意来的都是穷苦上不起学人家的子弟,甚而很多人来的时候,家中父母就说的很明确,能认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即可,并不期望他们能有什么大出息。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不想教出高材生的先生也不是好先生不是。
    可面对着这么一群志不在学的学生,便是孔夫子,怕也只会面壁痛哭吧?
    老夫子只急的本就不太多的山羊胡子都捋细了不少。
    可皇帝不急太监急,光是先生着急上火也没用啊。
    兴办义学三年来,今年是学中第一次勉强凑出五个学生可以下场,而其中一个,还是年方十二岁的富家公子陈毓。
    而和其他私学里的先生怕陈毓的加入会拉低升学率不同,这位老先生,却是抱着一线希望的。毕竟,再怎么说,陈毓也是举人之子不是?
    万一考得好了些,说不好,也能帮义学打一下名头,让一些有才华的寒门子弟愿意投身进来。
    至于自己那几名高徒,说句不好听的,老夫子根本就没敢报什么希望——
    就是这次下场,还是自己磨破了嘴皮子的结果。
    因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陈毓身上,因而一听说陈家少爷回来了,老先生就坐不住了,好容易挨到自觉对方酒饭已毕,就忙不迭上门了——
    既是以自己学里的名义去考,自己好歹也要尽一份心不是?
    说不好真能考出个好成绩,那自己以后也能觅两个才高的调、教调、教过过瘾?
    当然,首要的事,就是先得考考学生。一回头,正好瞧见陈清文方才来不及收起的那套笔墨纸砚,当下毫不客气的拿过来,径直铺在书案上,亲自帮着磨好了墨,然后递给陈毓:
    “来,陈公子写个字让老夫瞧瞧。”
    这字可是基本功,若然能把字写好了,先就得了个好眼缘,于考试结果可是有莫大裨益,毕竟,那可是实打实的门面。
    “小子岂敢。先生直呼小子名字便罢,公子之说,愧不敢当。”陈毓愣了半天才明白,合着这位老夫子这么急着上门,也是和二叔一样,要来考验自己一番啊?
    不会离开了白鹿书院,以后还得接着被眼前这两位来个联合双打吧?
    没想到陈毓年纪这么小,又出身仕宦之家,却是这般懂礼貌,杨老夫子怔楞之余,先就很有好感——
    果然不愧是举人老爷亲自教导,如此明事理的好孩子,便是待会儿写的字不好看,自己也不可太过严厉才是。
    这边花白胡子的先生亲自给自己磨墨,那边自家二叔又是搬凳子又是抹桌子,陈毓实不好再推拖。无奈何,只得接过笔来,凝神提气,在宣纸上写了“德馨”两字,可不正是陈家兴办义学的统一名称?
    待写完放下笔,旁边却久久没有半点儿声音。陈毓诧异抬头,就见杨老先生也好,二叔也罢,全都保持着目瞪口呆的姿势,眼睛发直的盯着自己的这两个字。
    “先生,二叔?”
    那边两人终于有了动静,却是同时伸手拽住宣纸,意识到什么又同时松开手,瞧向陈毓的眼睛都是发光的。
    杨老先生兴奋的不停拽着山羊胡子,直欲有把下巴完全拽秃的趋势——
    原以为是出身于绮罗丛中的富家公子,却哪里知道竟是这般惊才绝艳,老天开眼,自己捡着宝了!
    “吾家麒麟儿,吾家麒麟儿啊!”陈二叔则除了颠来倒去念叨这一句,再没有其他的话了。

☆、第86章 案首之争

后街社学的崔世武老先生今儿一大早就起来了。
    不怪老先生心急,实在是今年参加县试的人中,就他们学里下场的最多,足足十九个。
    说道这种情形,老先生未免有些愧疚,实在是今年下场的人数这么多,委实和陈家有关——
    因着陈家的织坊,并一系列善举,无疑令得临河县百姓日子好过多了,才使得这几年来,能供得起孩子读书的人家越来越多。
    而相较于学生参差不齐的义学,社学的学习环境无疑更好些。但凡家里能过得去的,出于不想耽误孩子的心理,一般会把孩子送到社学私塾中来。这一点来说,自己所任教的后街社学无疑沾光最多。
    而自己却拒绝了陈家想要陈公子和自己学生一同投考的提议,原因无他,一则老先生以为,自己精力有限,这么多学生要下场,哪个不得自己亲自从旁指导?虽则陈家地位非常,老先生自诩也做不出丢下其他学生,只围着陈毓转的事。
    二则,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李毅可在自己学中。
    这么些年了,但凡临河县的老人,哪个不知道李陈两家的恩怨情仇?要是这两人凑到一堆儿,老先生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