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情深不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情深不寿-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品进山南,才发的财,去那里看看有助于自己知道天下商情。别说什么商人在古代社会地位低,可是他们却是最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的人。
  至于剑南道,那里便是后世的天府成都了。这里算是中原腹地,想想杨贵妃喜爱的荔枝就产自此处,便可以知道这块土地有多珍贵。李清想要去那里就是想看看那里的农民大多种什么粮食,周边运输交通的情况又怎么样。大唐百姓千千万,上位者有这个责任统筹天下物资,才能不让百姓饿肚子!
  这样一来便还剩下岭南道了。岭南道就是后来的广东地区。虽然现在看着不像其他道那样重要,可是李清不会忘记那里有适宜水果生长的温湿天气,那里有良好的水域条件。运作得好,国家未来的商贸中心说不定可以移接到这里。
  至于江南道和淮南道,这两个地方可以算是除了京师外最繁华的地方,连河南道洛阳都不一定比得上它们。
  可是越繁华的地方,有时就有越多危机,若说哪里的贪官污吏最对,估计也是这两个地方。如无必要,李清不想现在就走那趟浑水。
  想清楚了自己的大概路线,李清就准备将出游的事讲给武皇后和玄宗听。出其意料的是,这次支持他的居然不是自己的母后,而是父皇。
  你懂的,作为一个母亲,武皇后自然也希望儿子有出息,可是在她看来,出去游历纯属吃力不讨好。儿子在长安发展未必不会有好成果,可是要是出去了,没有自己看着、护着,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武皇后是坚决反对李清的提议。
  但是玄宗却不认同自家皇后的观点。之前就已经说过,玄宗早就有意在培养李清了。而且作为一个帝王,一个少时不显,后来经过自己拼杀闯出来的帝王,玄宗太知道为人王者要担负的责任了。
  在他看来,自家儿子确实是那块料,天资聪颖不说,心性也好,可是到底是年岁太小,缺少了那股锐气。这次李清主动提出来要出去游历,反倒让玄宗觉得他长大了。
  玄宗想起自己一路走来,若不是年轻的时候当过临淄王,亲眼见过平常百姓的生活,自己也没信心肯定自己做的每个决定都是对的。
  本来,玄宗是想等李清明年完成国子监的学业,便让他到吏部去协助管理日常工作,慢慢的他也就成熟了。但是这样效果确实出来的太慢了,有些太核心的东西一时半会儿的,也不能立马就让李清自己明白,倒不如现在让他亲自走一趟,看看各地官员是怎么分配的,又是如何互相协助工作的。这对他将来大有帮助。
  所以现在反倒是玄宗联合李清,一起来劝武皇后,两人讲了许多,可武皇后就是犯了倔似的不同意。怎么说呢,在武皇后的设想里,李清就应该继续获得玄宗的好感,然后选个身份高贵的女孩子成婚,生儿育女,再把太子挤下位,生活就彻底圆满了。
  所以现在得知李清居然有这样奇怪的想法,武皇后怎么能忍?要不是顾及这还是自己的亲儿子,玄宗也还在,她早就动手教育李清了好嘛!
  可是到底皇后的权利没有皇帝的大,玄宗都同意了,武皇后再怎么不愿意也没有办法。玄宗一句“阿云,孩子长大了,随他吧!”就把武皇后的嘴给堵上了!
  不过武皇后虽然点了头,可还是提了些小要求。比如,第一,李清就算要去,也要等明年咸宜的婚事过去后再走,第二,最多只能在外边待三年,等到及冠的时候,李清必须回来;第三,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李清要再想走出去,只能等到自己掌权之后了;最后第四点,便是武皇后要求李清三年之后回到长安,必须听从父皇母后的安排选定正妃。
  没办法,为了实现自己的游历梦,李清只能答应武皇后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当然,从开始说起这件事,到最终敲定各种细节,整件事都只有玄宗、武皇后、咸宜、李清以及李清身边那几个小伙伴。
  出游这件事怎么说也关系到李清的生命安全,谁也没想把这件事张扬出去。到时候宫里会谎称李清身染怪病,玄宗就下旨让李清去太极宫修养。然后李清就从那里出发,出长安去!
  计划好了这一切,接下来众人按部就班,只等来年咸宜公主的婚事一结束,就实行计划。
  至于李清,更是抓紧最后的这点时间,填鸭式的在熟悉各地的地质年历,多看看他人的游记,或是了解了解每个地方有哪些异与别地的风土人情。这些说不定到时候自己就要用上了呢!
  就这样等啊等,等啊等,日子终于爬到了开元二十一年的四月十八。这一日,长安城里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咸宜公主要出嫁了!
  百姓们个个都准备挤上街头看看能不能一睹公主的芳颜;上层一些的富商乡绅们,可是想看看那位贵公子如此好运抱得美人归;至于一二流的官宦世家,则是嫉妒平时不显眼的周家得了皇帝陛下的青眼;只有真正顶尖的世家这时候还能坐得住,可是他们也在算计着要不要对周家抛个橄榄枝什么的。
  可以说,虽然周家不是什么豪门,可是这桩婚事也牵动着全城人的心!
  而作为婚礼的女主角,咸宜也是天不亮就起身了,用了快有两个时辰才收拾好了一身的装束,大红的礼服是宫里司衣局忙活了大半年才做好的,期间母后是一而再的让那些宫人修改,唯恐有不圆满的地方。
  按说这是她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喜庆日子,可她在欢喜之余心里还有许多担心和惆怅。咸宜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荣光,全是因为自己有个皇后做母亲,有个受宠的皇子做弟弟。
  想到这儿她就又仍不住要落泪了,自己出嫁后弟弟就要外出三年了,这样的精细人怎么受得了外面的风餐露宿?真是要叫人担心死!
  咸宜泪珠子止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要不是身边的宫女鹦喜看她不对劲,早早拿了帕子给她,又在一边好声安慰,咸宜恐怕当场就要失态了!
  可是此事已经定了下来,就算是担心,咸宜也做不了什么!随后她又想到了若是弟弟称病不露面三年,自己母后的日子必定会难过的,那起子小人指不定就会以为弟弟失势,来欺负母后呢!
  这么一想咸宜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弟弟不在的时候,只有靠自己给母后出头了!虽然自己只是女儿身,但她有信心讨得周家上下的欢心,这样便也可以带给母后一些助力。如果这样也不行,好歹自己还有一个公主称号,她就豁出去了,势必要撑到弟弟归来!
  其实咸宜真的是想多了!你想啊,玄宗既然知道自己儿子根本不是生病,而是出去游历了,会眼睁睁看着别人看轻武皇后吗?再说了以武皇后那个段数,恐怕只有别人被她坑的份吧!
  但是咸宜能有这份心,也不枉武皇后疼爱她多年,也不辜负李清对这个姐姐的亲近。
  再说回大婚这日,上午,咸宜准备妥当后最后向武皇后拜别,泪眼婆娑的上了花轿。这台六人抬的花轿从德福宫起,出大明宫东侧望仙门,绕长安城主城道一周,最后才到周家去。
  花轿才出宫门就有百姓挤满了道路两旁,就为了看这位公主一眼。咸宜也受民众的影响,慢慢放下了心里的担忧,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婚的喜悦中去。
  而围观的百姓也觉得不枉此行,公主的仪仗队威武不凡,做足排场,公主的花轿华美精致,更不用说公主的嫁妆不知凡几,打头的几箱,光是最上边摆着的那些血如意,东珠串儿,金头面就已经镇住了全场,从这些个物件里随便拿一样,就是价值千金的宝贝啊!
  还有什么整盒整盒的宝石,连名字都叫不出的漂亮绸缎,让文人雅士为之疯狂的书籍字画。。。。
  这位咸宜公主的嫁妆真是让人大开眼见,有从外地来的商人看到这些嫁妆感慨道:“真不愧是皇帝老子嫁女儿,这嫁妆可真好啊,我走南闯北这么些年也看到过不少名贵宝贝,可都没有今天一天见得多!”
  旁边立马就有人说:“那也不是个个女儿出嫁,皇帝陛下都出这么好嫁妆的,你也是运气,今日碰到了咱们咸宜公主出嫁,若换做别的公主,这嫁妆都没有这儿的三分之二吧!”
  那商人好奇,便问道:“老兄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旁边这人也好显摆,不无得意地说:“我本就是京师人,这几年也看过别的公主出嫁,当时看着也觉得不愧是公主嫁人,可如今再一看今天这位的排场,才知道以往那些都不算什么。我也没什么本事,就是记数本事不一般,嫁妆从我面前抬过便知道是第几箱,整个下来到底有多少抬嫁妆我能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太忙了,所以晚更了几分钟!

  ☆、游历——清水村

  热热闹闹的四月就在一片喜庆中过去了,婚礼办得很成功,就算有那么几个心里不平衡,想要搞破坏的人存在,最终也没能得逞。咸宜嫁进周家后,日子过得也很好,周家上下都敬她是公主,不敢得罪她;
  至于周元杰,拜托人家怎么也算是自由恋爱才结婚的好不好,能娶到心中的女神,咱们周公子不要太开心哦!恐怕周夫人现在对咸宜唯一的不满,就是她嫁过来之后,自家儿子一秒变妻奴,整天妻子前妻子后的献殷勤,自己这个娘都没受到过那待遇,搞得她看着好心酸的好不好!
  三招回门的时候,周元杰是陪着咸宜一起到的德福宫,武皇后看到这小两口浓情蜜意的也明白女儿过得很好,所以对周元杰更是满意。不过看着女儿现在嫁了人,又过的很好,武皇后不免就又想到李清这个不让她省心的儿子,想着就算未来三年儿子不在,也要为他先相看个好媳妇,免得等到儿子回来自己还没开始准备,到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而李清看着姐姐飞快的融入了周家,直把周家上下的哄得当她是亲人,想着自己也就能安心离开了。
  小军子早前就替他准备好了行装,这几天还打算偷偷找厨子研制几种味道好些的干粮。可以说现在李清随时都可以动身出发,要不是考虑到咸宜真的才新婚一个月不到,要是传出弟弟病重的消息一定会被人轻视,李清早就走了。
  就这样耐着性子又等了半个月,李清才终于“病倒了”!他这一病可是把全长安城的人都吓坏了!怎么突然就病倒了呢?十八殿下的身体向来不错的啊,这几年连小病都没生过几回,怎么一下子病的都起不来床了呢?
  立马就有人联想到了李清或许不是生病!不过他们都没猜到李清是已经溜了,只是脑洞大开,以为李清是遭人暗算中了剧毒了!
  一时间京师里的各家茶楼都开始流行起什么皇子暗斗,手足相杀的话本、评书。朝堂上的风气也一下子收紧了,连张九龄这样的死硬派,都只能夹紧尾巴小心做人,生怕惹了玄宗不高兴。
  虽然明面上好像人人自危,可是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人为李清的“病”欢喜不已,恨不得拍手称快。比如一直没什么大动静的太子。
  太子这几年过得真的是不好,先是小动作被父皇发现了,直接导致自己被玄宗放弃;再是生母死后,玄宗一点情面不讲地将他变相的软禁了起来,连早朝都不让他去了;接下来便是心腹门客高尚疑似背叛了他,虽然这件事最后大家都没有再追究下去,他还是太子,高尚也还在他手下干活,可是两人间这种看不见的隔膜却日益加深。
  如此种种加起来,现在的李鸿早就被磨光了当初的朝气,试想一下,整天被自家老爹关在家里的人能不变态嘛!至于李鸿到底有多变态?那你要问太子妃薛氏了,毕竟在外人面前李鸿还是有些收敛的,可是在自己女人面前他就彻底放弃伪装了。
  一开始李鸿动手折腾薛氏的时候,薛氏还以为是丈夫一时的心情不好,也就忍了,可是久也不见他好转,反倒变本加厉的折磨起她和身边的宫人,这薛氏就开始心慌了。还好这时候她被太医诊出怀里身孕,才得以脱身,让别的妾室承受了李鸿的折磨。可是没想到自己怀胎十月只生了个女儿,眼看李鸿看着自己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她只能偷偷给家里传信,让娘家安排几个美人进东宫,这才引开了李鸿的注意力。
  现在,薛氏看着七年下来早就面黄肌瘦的李鸿,因为得到消息说李清病重那咧开的嘴,只觉得一阵寒意袭来,竟是连做都坐不住了。
  李鸿都是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太子妃已经被自己吓得脸都白了,他还沉浸在对手不日就要病逝的好消息中!李鸿幻想着等到李清真的病到有今日没明天的地步,父皇一定会想起来自己这个出色的儿子。到时候,自己还会是以前那个大权在握的太子!
  所以李鸿又犯糊涂出昏招了,他知道要是高尚知道自己的计划一定不会同意,于是就绕过高尚招手下的宫人去散布谣言说是李清已经病得不日就要离开人世了!可怜的李中二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东宫里已经全都是他父皇的眼线了,还在那边玩花样作死,真是没救了!
  等玄宗知道李鸿又开始闹腾的时候,感觉心都累了,这样没智商的儿子真的是自己的太子吗?能不能把他回炉重造的说?!
  为了以防李鸿又开始兴风作浪,玄宗特意不理会有朝臣真的脑子不清楚,上的关于让太子重新上朝的奏折,反而表现出重视三子李浚的态度。本来李浚已经在工部就职,可是这次玄宗干脆将礼部都放权给李浚管了。这样一来,就让李鸿和李浚两人斗法吧,也可以将不少有心人的眼光从清儿的事上移开而转到这两人身上。
  所以说本质上讲玄宗还是很偏心的,他认为李清好,就愿意把一切最好的都捧到这个儿子面前,甚至是利用其它两个儿子都在所不惜。
  可是你也别觉得他心狠,这只是玄宗权衡之后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已。他认为大唐需要的掌权人,不是像李鸿和李浚这样心眼多不走正途的人而是能着眼于大局,有计谋却不太过冷血的人,比如李清!
  所以玄宗这个帝王可以连脸色都不变的把儿子们当做棋子,只为了保住大唐的基业。
  像李鸿和李浚,他们想要当皇帝,只是因为看到了皇帝的荣光和权利,却没真正透彻的看透皇帝的职责所在。
  事实也确实如玄宗预料的一样,历史上玄宗三子李浚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这位皇帝在位的最大功绩就是镇压了安史之乱,但他的镇压却换来了大唐彻底的分裂,虽然大唐皇室依然存在,可是中央朝廷的权利却被极大地削弱了,说是政令不出京师都不为过。这说到底,还是李亨本身没有那个力挽狂澜的本事,又小肚鸡肠,出了事只知道把责任推到杨家人和李林甫头上,以为处死杨贵妃就能安定人心,这样的帝王又怎么有力量撑起整个大唐?
  而已经出长安的李清自然不知道因为他父皇的安排,京师里自己的二哥三哥已经交上了手。他现在一路向西走,打算先到剑南道去。
  跟在李清身边的是伪装成书童的小军子,好吧,现在要叫他阿俊了。随行的还有两个大内高手假扮成的仆人,一个叫曾毅一个叫万羌。本来李清打算从千牛卫里找人的,可是玄宗怎么放心让他就这么找两个千牛卫呢。于是玄宗就从从来不在人前显露的大内高手中,拨了两个给李清,也是有让这两人以后都跟着李清的意思。
  一行四个人就伪装成是出门历练的普通商家子弟,也没穿什么绫罗绸缎,个个都是一身棉布衣,搞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