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宠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宠妃-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母一人歪在贵妃榻上,连鸳鸯都没在身边伺候。
    “送走了?”
    王熙凤点头,“送走了。”
    她坐在贾母身边,拿着两个裹了棉花的小棒槌,一下下给贾母捶着腿,道:“送的东西倒也稀松平常,应该是宫里常常拿来赏人的。荷包、布料,还有一包衣服,没打开。”
    贾母想了想,道:“你林妹妹身上的衣服是才做的,今年的新料子,那位宫女想必也能看出来。”
    王熙凤答应一声,又说:“我估摸着,那宫女是识字的。”
    贾母哦了一声,二声,翻身坐起,道:“你确定?”
    王熙凤略有迟疑点了点头,道:“她做惯了书房里的事儿,还看了看妹妹的书架,有几本书明显看的比较久。”
    “还有妹妹写的字,她也看了许久。”
    “识字的宫女,你给了多少红封?”
    王熙凤笑道:“老祖宗放心,最后给的是个一百两的。”
    “你办事儿我放心。”贾母笑着拍了一下王熙凤,“宫女进宫的时候不过六岁,都是不识字的,等到做到管事的位置,这才能得主子恩典去认字。既然她识字……看着年纪最多不过二十,在主子跟前必定能说的上话……多个照应你大妹妹在宫里也好过些。”
    贾母沉思片刻,王熙凤并不敢打扰。
    “上回五殿下送的东西,我都让她挂上了,想必那宫女回去会说的。”贾母笑了笑。
    “可不是,”王熙凤陪笑道:“宫里的贵主子见了喜欢,想必我们家大姑娘在宫里也能得了实惠。”
    “你这张嘴。”
    王熙凤蹲下身子给贾母穿上鞋,又将人一搀,贾母道:“走,去看看你妹妹去,顺便叫她吃饭。你陪着宫里来的人也忙了一早了,今儿中午留你在我这儿吃饭。”
    “那敢情好,老祖宗这里的饭菜是整个府里最香的。”
    贾母笑的脸上满是褶子,跟王熙凤两个到了林黛玉屋里。
    才过了没多久,林黛玉还没来得及看包裹究竟是什么,所有的东西都还在桌上摆着。她看见贾母进来,急忙起身扶住贾母的左边,道:“我刚想去让紫鹃请老祖宗过来。”
    “可见是亲外孙女儿。”王熙凤笑道:“心有灵犀。”
    贾母拉着林黛玉,三人坐在桌边。
    “外祖母,”林黛玉唤了一声,“我想着这宫里给的荷包,放在这儿也没什么用。我屋里的几个丫鬟,平日里外祖母还有琏二嫂子给的赏赐够多了,不如外祖母帮我想想,赏了谁好呢?”
    贾母虽然在笑,但是笑容里多了点别的东西。
    王熙凤极有眼色,拿了桌上的荷包道:“给我屋里的也得赏两个,宫里出来的东西,可是轻易不得见的。”
    贾母呵呵笑了两声,“那你就收好了,等到正日子给我,再拿出来赏人。”
    “嗯!”王熙凤利利索索的答应一声,将东西收好,打趣道:“老祖宗也得记好了,不然到时候我就忘了。”
    贾母乐的哈哈大笑,林黛玉也拿帕子掩了半张脸,陪着笑了两声。
    既然已经拿了荷包,剩下的东西可不能动了。
    王熙凤扫了一眼那两匹布,道:“这布料颜色鲜嫩,最适合妹妹穿了。等到明年开春,我给你叫京里最好的成衣铺子来,给妹妹好好做两身衣裳。”
    贾母不住的点头,说是该如此。
    等到王熙凤又夸了两句林黛玉,贾母将手一递,道:“大中午的,就听你夸你妹妹了,我老婆子都饿了。”
    王熙凤和林黛玉一左一右将贾母一搀,去了后院再里一进的大花厅吃午饭去了。
    依旧是跟三春一起,桌上依旧还有两个不那么地道的江南菜。
    等到吃完午饭,林黛玉回到屋里拆开包裹一看,里面两身细棉布做的里衣,奶白色,手摸上去柔滑无比,早年她还在扬州的时候也得过这种料子,做里衣是最舒服的了。
    林黛玉看看自己身上才换的新衣,想想自打来了贾府,已经一年多了,得到的东西……
    老太太给了她两块古香缎做外衣,说是压箱底的好东西;琏二嫂子也是一样,只是布料稍差一等,两块烟花罗,质地轻薄,颜色淡雅,说是做夏衣。
    大舅母二舅母送的也都是外衣的料子,只有这位五皇子的……母妃,如此细心。
    林黛玉莫名的一阵愁绪,想起自己死去的母亲,还有千里之外的老父。虽有外祖母在身边,到底是不如自己家里了。
    出孝快一年,虽然外祖母疼爱,待她比几个嫡亲的孙女儿还要好,但是……好多事情都像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林黛玉一人暗自伤心垂泪,半响才有气无力道:“雪雁,来把东西收了,紫鹃伺候我去歪一会。”
    虽然林黛玉没多想,下意识让雪雁去收东西了,不过宫里给她送了两身里衣的消息,还是在夜里就传到了贾母耳朵里。
    贾母很久没有失眠,在床上辗转反侧半个时辰才睡着。
    有些话她没人商量,里面的弯弯道道,贾家的未来……跟贾家这帮子不争气的子孙也说不明白。
    百密一疏。
    不管是为了什么,无论如何都不能叫黛玉跟她离了心。
    第二天一早,贾府众人请安。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半认真半调笑跟王熙凤道:“我年纪大了没想到,你们这些年轻的媳妇要多想着我的玉儿。”
    王熙凤不解,笑道:“老祖宗这又说的是哪一出?我那妹妹自打进了咱们家里的大门,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是上品,连咱们家里几个姓贾的姑娘都要往后排了,老祖宗怎么还不满意。”
    说着她又看着黛玉笑,指着黛玉身上道:“这布料,是当日眼巴巴的催着我开了库房取的,衣服是送去无双坊请人做的,还有这头上的簪子——老祖宗~”
    贾母大笑,“你这一张嘴——”她挥了挥手叫了王熙凤近身,这里衣之事终究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
    只是贾母的软榻上……
    贾母拉着黛玉的坐着,王熙凤又凑了过来,贾母说的话一共就三个人听见。
    王熙凤听个明白,心里转的飞快,面上带笑看了林黛玉一眼,跟贾母道:“您放心,等到这个年过完了,第一件就把这事儿办了。”
    贾母点头又吩咐一句,“还有你几个妹妹的。”她伸手将三春一指,“都交给你办了。”
    虽然还不太明白贾母说的是什么,但是听意思,是祖母又赏了什么好东西下来,还有她们的份儿,不过三春还是一起起身,道:“谢老祖宗。”
    
    第18章 018
    
    腊月二十七,坤宁宫里。
    “父皇。”瑞定跟皇帝行了礼,又去给皇后见礼,“皇后娘娘。”
    皇后眸色一暗,自打瑞定六岁起,对她的称呼就从母后变成了皇后娘娘。
    尊敬有余,亲密不足。
    可是皇帝……皇后垂眸避开了众人视线,扭头一看,皇帝已经乐呵呵的叫瑞定坐下了,这会正一脸担心的看着老六瑞安。
    瑞安今年十三,周岁也有了十二了,可是看着比旁边才十岁的瑞诚还要小上一圈,脸上白的能看见下面淡青色的血管。
    瑞定借着转身的机会扫了一眼皇后,这种称呼上的小事儿,皇帝日理万机,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这两个称呼都能叫,就是跟母后相比,皇后娘娘这个称呼能给她添不少堵。
    “儿臣今日已经好多了。”瑞安的话打断了瑞定的思绪,他全身心又放在了皇帝身上。
    虽然从小年夜开始,皇帝就封笔了,每日不过招两个轮值的内阁大臣问问有没有重要的政务,几个皇子也都跟放了羊一样。
    年长的不用上朝听政,年幼的也不用上课,整日的空闲时间都在皇帝身边围着。
    皇帝七个儿子五个闺女,除了精心养育的太子之外,分在每个皇子身上的关注是少之又少。
    这些皇子皇女们,从小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那就好。”皇帝一脸欣慰,转头跟皇后道:“你看瑞安,脸上是不是比昨日红了些?”
    皇后笑道:“陛下说的是,臣妾也觉得老六这两日好了许多。想来当日太医说他过了十岁身子骨便会渐渐硬朗,想必是已经到了时候。”
    皇帝点头,视线又看着小儿子,排行老七的瑞诚。
    “师傅虽放了你们的假,但是练字读书一日不可松懈。”
    瑞诚回了一声是,也在一边坐下了。
    坤宁宫里的大殿上做了九口人,皇帝皇后,还有七个儿子,这里面只有老大瑞永是皇后生的。
    瑞定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圈,贾元春没在宫里站着,莫不是为了避嫌?
    不过二哥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什么都看不出来。
    “五弟今日来的有点晚。”太子出声,不怀好意。
    “太子教训的是。”瑞定下意识接了一句。
    皇帝咳嗽了一声,皇后瞪了太子一眼,解围的却是六皇子瑞安。
    “我今日起的有些晚,哥哥等了我一会。”瑞安略显羞涩一笑,“早上下雪了,哥哥不放心我一个人走。”
    老四瑞启极其傲慢的看了太子一眼,接道:“六弟身子不好,又与五弟同住北五所,稍稍照顾是应该的。”
    “就是。”老三瑞明也出声了,“太子不去接幼弟,难道也不许五弟去吗?”
    太子这两年的脾气虽然是越发的暴戾了,但是也知道在皇帝面前发作自己的弟弟没什么好处,眼睛一眯忍了下来,皮笑肉不笑道:“是孤考虑不周。”
    皇帝脸上没了笑意,皇后的眼睛已经瞪了起来。
    这时,才满十岁的七皇子瑞诚左右看看,突然来了一句,“我是一个人来的。”言语里很是骄傲,似乎要求表扬。
    皇后一笑,道:“瑞诚长大了。”
    皇帝脸上也露了笑影,算是把这事儿揭过。
    在大庭广众之下,众人又都是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心思,自然是聊不出什么有深度的话题的,不是除夕夜的炮仗,便是晚宴上的菜色。
    瑞定时不时也插两句话,全然没将方才太子的诘问放在心上。
    坤宁宫的宫女上了两次茶水,瑞定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
    果然,皇帝率先站起身来,道:“朕去养心殿了,你们各自散了吧。”
    “恭送父皇。”
    等到那片黄色消失不见,老二瑞清先一步向皇后告辞,“儿臣府中还有要事。”
    皇后摆了摆手,笑道:“我也不多留你了——”
    除了在皇帝和太子面前,皇后说话一贯是拿腔作调慢悠悠的,明显还有半句话没说完。
    “儿臣告辞。”
    瑞清抢在皇后喘气喝茶端架子的间歇,行了礼转身就走,倒是把剩下几个皇子惊的有点愣住。
    这么看来贾元春是要去二哥府上,不然二哥一向冷冷淡淡不愿与人多说话的性子,怎么今日就忍不住了呢?
    瑞定反应过来,也给皇后行了礼,道:“儿臣告辞。”
    皇后黑着脸点了点头。
    “瑞定!”
    等到瑞定走到坤宁宫门口,听见后面有人叫他。
    瑞定转头一看,是三哥瑞明和四哥瑞启结伴而来。
    两人站的极其靠近,如果这里不是皇宫,想必下一步这两人就要勾肩搭背了。
    “多谢三哥四哥替我解围。”瑞定笑道。
    “什么事儿啊。”老三瑞明满不在乎道:“我就是看不惯他。太子怎么了,要知道古往今来,太子登——”
    瑞启踩了他一脚。
    瑞明掩饰的咳嗽了两声。
    瑞启道:“我去拜见母妃。”
    “嗯,”瑞明似乎是缓过劲儿,掏出怀表一看,道:“还是老时候?我们在东华门见面?”
    瑞启点头,“中午去我那儿吃饭,我庄子上的庄头送了两只肥羊,早上才杀的。”说完他看了瑞定一眼,道:“明年你就能出宫建府了,到时候可别忘了你两个哥哥。”
    瑞定一笑,道:“到时候我也去哥哥府上吃肥羊。”
    三人一笑,瑞定往东一转,朝东六宫里吴妃的承乾宫去了。
    说起来三哥的母妃李贵妃是住在西六宫的翊坤宫,而四哥的母妃刘嫔是住在东六宫的永和宫。
    瑞定跟四哥瑞启是一路的。
    看着瑞定的背影,瑞启推了瑞明一把,道:“你觉得有戏吗?”
    “怎么没有?”瑞明反问,“你看他那个样子,这十几年来连声母后都没叫过,肯定没忘。”
    瑞启点了点头,“他六部都待过。”说起来这个,瑞启语气里不免带了些羡慕嫉妒恨的意味在里面。
    “我们不是都商量好了么?”瑞明提醒一句。
    瑞启垂下眼帘深呼吸一口,将心里的嫉妒压下几分去,“他倒是个有能耐的,当年我们都被太子算计过,就他……他是出类拔萃。”
    “所以太子一直最忌讳他。”瑞明看着瑞定挺拔的背影,意味深长道:“若是能拉他下水,不管是皇帝还是太子落在我们身上的视线就少了许多。”
    “就怕他……倒是给我们引来一个劲敌。”瑞启还是有些担心,“以前看他对皇位不怎么热心,如果真的把他争强好胜的心引出来了……”
    瑞明没说话,若是瑞定没有争强好胜的心,他在六部表现的这么突出做什么?难道不知道会得太子的忌讳吗?
    当年太子都没他做的好。
    瑞明咬牙切齿的,他心里也有三分对瑞定的嫉妒,谁不想办好差事在父皇面前露脸,只是谁都有长处短处,可是瑞定……在六部一点错儿都没出过。
    虽然六部长官给下放的皇子们写评语总是要拔高三分的,但是瑞定的那个成绩,不用拔也是优等。
    两人已经在坤宁宫门口的大道上站了一会,瑞明道:“现在首要之际就是把太子先拉下来,把水搅浑。”
    “况且父皇对太子用心颇多,虽说瑞定比你我二人要得宠一些,不过若是他也对太子出手了,父皇那里也讨不了好,我们几个就站在一条线上了。”
    瑞启点了点头,心里虽然依旧有疑问,不过已经是越发的坚定。
    “先去看母妃。”瑞启道:“出了宫我们好好合计一下。”
    瑞明点头,“他明年出宫建府,又要大婚,我估摸着过完年宫里就会传出消息来,到时候再看,看看父皇给他选的亲事。”
    “横竖都等了十几年了,也不在乎这一两个月了。”
    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后分道扬镳了。
    瑞定已经到了承乾宫里。
    吴妃备了茶水点心等着他。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该安排的事情早早就吩咐下去,这两天反倒是最闲的。
    现在吴妃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瑞定的亲事,排第二的,就是淑宁的这一胎。
    不过淑宁已经是第二次生育了,况且这胎从怀上开始就稳稳的,所以吴妃心里倒不是很担心。
    “你也来看看。”
    见到又夏掀了帘子,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进来,吴妃挥了挥手,笑道:“你姐姐把京城里的贵女都看了一遍,总觉得不太满意。”
    瑞定一笑,“姐姐看我一直都是最好的弟弟,自然是谁都配不上的。”
    吴妃被瑞定逗的开心极了,“不过我看她说的也有道理。有实权的官儿要是把闺女嫁给你,就基本止步于三品了。小官嘛,总觉得有上赶着巴结的嫌疑。”
    “镇国公牛家还有齐国公陈家倒是各有一个嫡女。牛家姑娘是嫡次女,今年十六,陈家姑娘是嫡长女,今年十五,年纪倒是差不太多。”
    说到国公,瑞定能想起来的就只有荣国公和宁国公,况且也一直没听说开国时候封的四王八公后来有什么建树,他心上一寒,“这都传到第四代了吧,国公的爵位……”瑞定算了算,“到现在只剩下子爵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