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宠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宠妃-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东西也是自己家里做的,就是米酒罢了。”
    林黛玉知道紫鹃是安慰她,道:“我哪儿是为了这个。算了,你出去吧。”
    紫鹃看了一眼,又给茶壶了添了热水,这才去外间做针线了。
    酒酿虽是寻常事物,可是没听说是两淮布政使送来的吗。
    从两淮送东西到京城……
    林黛玉想想自己给父亲写的信,五皇子第一次她便将信送出去了,收到回信是前天,这一来一回一月有余……
    林黛玉莫名有些烦恼,父亲虽说不用担心,可是他哪里知道才一个多月,她就收了三回东西了。
    第一次送的虽然贵重的让人心惊,可是后面这两次送的,倒是寻常物件,像是平日里亲戚往来一般。
    然而越是寻常,便越叫人惴惴不安。
    亲戚往来,五皇子是皇帝的亲儿子。贾家林家,甚至史家王家,跟皇亲国戚八竿子都打不着。
    五皇子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林黛玉一点都猜不透。
    贾府打的什么主意,不用想也是昭然若揭,但是林黛玉反而不敢去想,不敢去猜了。
    每次心里升起一点点隐隐约约的念头,她都立刻将这小苗头掐断。
    父亲对贾府推崇至极,说贾府是开国时候封的八家国公之一,贾家兄弟两个,一门双国公,特别是荣府,得了皇帝的恩典,第一次袭爵还是个国公,爵位分毫没降。
    当日林家跟贾家结亲,林黛玉祖父,也就是林如海的亲爹身上的爵位已经降到末等,到林如海,那就是空有一个钟鼎之家的名号。
    至于林如海,他有个探花的名号,但是也要从翰林院编修做起,不过一个七品小官,虽说前途无量,可是做一辈子编修的探花也不是没有。
    而贾敏呢?
    她祖父是国公,亲爹是国公,还是先帝心腹,贾府的名声如日中天。
    不得不说,这门亲事,隐隐约约有林家高攀的意思在里面。
    贾敏进门的时候,模样好,性子好,管家也是一把好手,林家上上下下都对她推崇至极。
    虽然子嗣上有碍,可是林家几代单传,怎么说起来都是林如海的问题更大一些。
    况且贾家的老太太,贾敏的母亲,生了两儿一女。
    然而现在……林黛玉进了贾府,越来越失望了。
    别的事情她都是旁敲侧击,看不见来龙去脉,可是贾府里这几个姑娘,整日跟她一处上课、刺绣、看书、习字,但是……
    就算迎春和探春是庶出,嫁不得高门嫡子,但是也不是这般教养的。
    就好像是……就好像是……
    林黛玉垂下双眸,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过年,大体上的程序都差不多,不同只是各家底蕴不一样,花在上面的银子精力还有人有所差异罢了。
    除夕这天,男丁们去了宁府的祠堂,亲自动手打扫祠堂,整理物品等等,给晚上的祭祀做准备。
    当然是先已经有小厮们收拾过了,不然这些大老爷们别说爬高上低了,就是搬几个椅子都能闪了腰。
    只是不管是做样子还是监工,他们得在祠堂里待到中午。
    至于女眷们,则由贾母带头,整理荣禧堂,依旧是装样子的整理方式。
    所以得了庆阳伯府上两个婆子来送东西的消息,贾母立即安排王熙凤去了,之后便借着吃午饭的机会将家里的男丁们叫了回来。
    贾母、贾赦、贾政,还有王夫人四个,在荣禧堂东边的耳室里坐了。
    邢夫人因为是继室,婚前婚后混的也都不是贵妇人的圈子,因此被排除在外。
    这里是平常王夫人日常居坐之所,早先贾母掌管荣府的时候,这里是贾母的地方。
    贾母一进来便流露出怀念之色,只是……三间耳室,上上下下一点痕迹都没有了。连家具都换了一套。
    贾母目光一暗,坐了上首,片刻之后才道:“今日庆阳伯府派人来送礼了。”
    几人同时一震,王夫人更是低低唤了一声“元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只是不用她提醒,贾母也觉得这多半是元春的功劳。贾府生活一切如常,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元春进了宫,又被封了女史。
    “元春……”贾母低吟,“苦了她了。”
    京城这个地方,皇亲国戚多,达官贵人多,指不定什么时候茶馆里一个驼背老头就能牵扯出帝师来,因此在京里,第一件事儿就是熟知各家关系。
    庆阳伯是吴妃的长兄,这件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王夫人见目的已经达到,低眉顺眼问了一句,“不知庆阳伯府送的是什么。”
    早上庆阳伯府送东西来的时候,下人其实是来回王夫人的,只是当时贾母在,就算管家的权限已经交到王夫人手上十年了,但是只要有婆婆在,还是要先问贾母的。
    况且这种第一次来往的人家,又算得上是皇亲国戚,贾母处理才更妥帖一些。
    只是具体送的什么,王夫人也是知道一二的,现在不过是低头而已。
    贾母对她这个态度很是满意,道:“给我送了些东西,你们的夫人,还有黛玉的。”
    贾母说完,眉头又是一皱,道:“只是这送的东西……”
    
    第021章
    
    贾政和贾赦两个倒没什么反应,毕竟后院来往送礼之事,跟前院男人们之间的送礼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小时候有贾母操心,长大了又各自娶了妻,就算中间一段也有母亲调教好的丫鬟管着。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停顿,略有一滞,问道:“可是东西送的不妥?”
    贾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倒是将她两个儿子的好奇也吊了起来。
    “庆阳伯府派来送礼的是两个婆子。”贾母看见儿子儿媳妇都是专心致志听着她讲,虽然得意于这种尊敬,但是想想自己已经年过六十,还能教他们几年。
    贾母心里没来由涌上一阵烦恼,道:“你们觉得有何不妥。”
    贾政看了看王夫人,贾赦没人看,咳了一声。
    王夫人小心翼翼道:“庆阳伯府派婆子来送礼,送的也是后院女眷,这倒没什么,理应如此。若是送给前院爷们的,则是应该派小厮来送。”
    贾政点头。
    贾赦有点不以为然,方才贾母说的是不妥之处,被她这么一说,好像没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王夫人小小的卖弄了一下,嘴角带笑,“问题就在于我们跟庆阳伯府素无交集。况且……这过年虽是送礼时,但是这时间上也不对。”
    “今天是除夕,按说年前送礼的都是关系相近的亲戚。按照庆阳伯府跟咱们府上的关系,她们不该这个时候来。”
    被王夫人这么一说,贾赦贾政两个也反应过来了。
    年前他们收了什么东西?
    皇帝赏的,属于国公的俸银。
    门下几个农庄送来的东西。
    几个姻亲送的年礼。
    那庆阳伯府属于那一类呢?
    贾赦贾政两个都撸着胡子,不说话了。
    连带方才说这事儿不妥的贾母都没了生息。
    “庆阳伯府是五殿下的外祖家。”贾赦道。
    这话说出来,贾政撸着胡子笑了,王夫人虽半低着头,不过看她侧脸,嘴角也是微微翘起的。贾赦也不很傻,立即明白他俩这是故意的了。
    贾赦心里冷笑一声,一点没掩饰,故意讲的直白,将贾母王夫人两个的心思点破。
    “照我看,五殿下是看上元春了。不然他这个时候送礼干什么?”贾赦很是笃定道:“他让外祖母家里送礼到我们家,又将自己摆在晚辈里,这不是看上元春是什么。”
    这话说出来,果不其然,贾政虽不住的推诿,说什么五殿下的婚事理应由陛下做主,可是连胡子都盖不住他翘起的嘴角了。
    况且这推诿说的心不甘情不愿的,一点真心都没有。
    贾赦将贾母还有贾政两口子的反应看在心里,故意有多说了两句,又道:“不过……上回母亲也说了,元春做不得正妻啊。”
    几人脸色一变。
    贾赦急忙又补救了一句,道:“不过五殿下如此看重元春,就算不做正妻也够了。”
    “王爷的侧妃,生了儿子也是能继承王位的。”贾母说的意味深长。
    王夫人借着喝茶的功夫掩盖了自己的笑容,倒是贾政,又推辞了一句,“唉,五殿下来我们府上,看的可是黛玉,而且这次送礼,只有黛玉的份儿。”
    “黛玉才多大一点。”贾赦拿上回贾母堵他的话来堵贾政了,“要我看,这不过是个托词罢了。你们想想,五殿下来我府上相看,怎么能直接说出元春来,再说我府上与他并无交集。”
    “你们想想我府上,哪个最能跟五殿下有交集,还能不被怀疑的?除了妹夫还有哪个?”
    想起自己的官位还有出仕的方式,贾政神色一黯。
    贾赦喘了口气,越说越快,“明旨未下,他怎好走漏风声。五殿下借着妹夫的名号前来,不过是个借口,毕竟我府上无人与他相交。五殿下做事周全,既然当初用了妹夫的名号,自然不能将黛玉撇在一边了。前前后后这都上来三拨人了,照我看,五殿下这般郑重其事,怕是元春的位分比侧妃还要高!”
    贾赦这句话把所有人都吓到了。
    比侧妃还高,比侧妃还高的就只有正妃!
    若是元春能当了皇子正妃……
    王夫人眼睛发出精光,稍稍掩盖一下道:“唉……元春进了坤宁宫,却没想被五皇子看上了。”
    只是这话没人搭理了,贾母贾政两个,甚至王夫人都被贾赦这番看似很有道理的话给惊了,他们各自看看,对视不停。
    贾母发话,“先过年,过完年再看。今天晚上祭祖,可得好好给祖宗说道说道。”
    除夕事忙,他们方才是借着午饭的功夫凑到了一起,时辰到了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几人出了荣禧堂,贾赦装作脚麻故意走在了最后一位,他回头看了看本该是他的荣禧堂,加快脚步追上了贾政。
    “我得回去一趟。”贾赦道:“方才不小心蹭了灰,回去换件衣裳。”
    贾政扫了一眼贾赦衣服上的污迹,丝毫没想到他是故意的,点点头道:“快去快回。”
    两人一起从荣府前门出来,一起往东。贾赦回去自己院子换衣服,贾政则是继续向东,去到宁府的贾氏宗祠。
    贾赦虽为长子,但是他住的地方,可不是贾府的正院,贾府的正院现在被他弟弟贾政住了。
    那个号称人品端直,大有祖风的弟弟贾政。
    人品端直能装傻了十好几年?一点都没推辞住了正院?
    贾赦进了自家独门独院,开在宁荣街上的黑油大门,一进去就闻见一股马厩的臭味。
    没办法,隔壁就是荣府的马厩,贾赦冲着荣府的方向唾了一口,“早晚我得告你个长幼不分!”
    贾赦走过细长的夹道,穿过仪门,到了自己外书房,叫来一个小厮去取衣裳,他则躺在了里间的小床上。
    院子里安安静静的,贾赦越想越生气,站起来狠狠给桌子上来了一脚,只是人脚哪里顶的上桌子腿结实。
    贾赦吃疼,倒在椅子上不住的抽气。
    “还想把姑娘嫁到皇家?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五殿下看不上,难道还想去太子府上不成?”贾赦不住的咒骂,“当正妃?我倒要看看谁能看上这一大家子不争气的姻亲!”
    贾赦又气又疼,不免又有点沮丧,稍许歇息片刻,换了衣服急急忙忙又去宁府,除夕夜的祭祀是一点错儿都不能有的。
    只是临出门口,看见隔壁的马厩,又闻到若隐若现的味道,不禁又是一肚子的火。
    “横竖也忍不了几年了,等到……等到……立刻就分家!”
    贾赦回到了贾氏祠堂,两个送礼的婆子也回到了庆阳伯府。
    “东西都送过去了?”庆阳伯夫人看着站在她面前显得分外低眉顺眼的两个婆子,端起才得的青瓷茶碗,浅浅抿了一口。
    “回大奶奶的话,林姑娘那里是我们两个亲自去的,剩下的东西都交给了贾府的管事婆子。”
    庆阳伯夫人半响没出声,良久才轻轻嗯了一声,道:“你们下去吧。”
    两个婆子低着头,倒退着离开了。
    等到出了二门,两个婆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头上发现一圈细细的冷汗,立即放松的对视笑了一笑。
    其中一个脸黑的婆子回头看了一眼,有点不以为然哼了一声,“大老爷请封世子的折子才上去,她就——”
    话没说完便被另一个手长脚长的婆子拉了一把,“你也别在这儿说。”
    脸黑的婆子嗯了一声,两人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往下人住的院子里走,走了没两步,她还是没忍住又说了一句。
    “老太太这两天得了风寒,大奶奶这就敢自作主张了,还是宫里娘娘吩咐下来的差事。”
    说到这个,长手的婆子也没忍住,跟着嘀咕了一句,“谁说不是,娘娘的贴身侍女吩咐给林姑娘送东西,大奶奶给人一家老小全送了。”
    两人往前走了两步,齐齐一声叹。
    “横竖差事是大奶奶吩咐下来的,我们两个不过依计行事罢了。”
    庆阳伯府的正院里,伯夫人施氏看着自己的陪房李齐家的,笑道:“娘娘在宫里这么些年,越发的不懂人情世故了。”
    李齐家的笑了两声,附和道:“谁说不是,送礼可不是这么送的,哪有越过祖母给人小姑娘送东西的呢。”
    施氏嘴角上翘,可是随即又叹了口气,掩饰般的左右看看,小声道:“老太太这两天身子不爽,我才看到府里今年的来往账本,家里每年要给宫里的娘娘这个数。”她伸出手掌,左右翻了两番李齐家的一惊,道:“这么多?”
    “可不是。”施氏脸色一暗,“娘娘进宫这么些年,每年赐下来的东西连这个两成都不到。”
    李齐家的眼珠子一转,道:“奶奶可得上点心了,大少爷过了年就是世子了,要是将来……”
    施氏极其轻微的嗯了一身,低头看着茶杯不说话了。
    
    第022章
    
    皇宫里人手众多,好几天前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就等着时辰到了先祭祖再开宴。
    瑞定在吴妃宫里吃了午饭,回去北五所里又梳洗一次,换了正装,时辰就差不多了。
    正如上次所说,瑞定免了安和还有异雀的差,晚上去皇后宫里打算带上子珍和忠和两个。
    皇子的规格比后妃还要高一些,吴妃做到妃位,她名下的宫女十二,太监八名。但是皇子自打生下来就是二十个宫女,二十个太监,还有二十个嬷嬷和八个奶妈。
    等到皇子过了六岁,奶妈便会被换成宫女和太监。
    瑞定宫里也有这么多人。
    不过宫女太监也是分等级的。
    能让瑞定叫出名字的宫女太监,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个。
    瑞定看着子珍和忠和两个站在他面前,虽然低着头,不过整个人都散发着欢喜。
    瑞定微微一笑,淡淡道:“晚上去皇后宫里,你们两个要谨言慎行,当好了差,别的我是不多管的。”瑞定顿了一顿,“想必你们也已经问过了。”
    子珍和忠和两个齐声道:“顺和公公已经讲了一遍。”
    顺和是瑞定宫里的大太监,虽然是内务府送来的,但是看着他头顶上高达九十的忠心值,瑞定觉得这人多半是皇帝赐下来的了,再加上这人的确是个老练的好手,所以没几个月瑞定就把他升到大太监的位置了。
    宫里上上下下,但凡要跟外面打交道的时候,瑞定都带着他去,特别是去皇后宫里请安的时候,基本上只有瑞定和皇后两个,为了防止皇后事后上眼药,瑞定带的都是顺和。
    得知是顺和亲自教导的,瑞定放下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